中国畜牧人网站日报.doc_第1页
中国畜牧人网站日报.doc_第2页
中国畜牧人网站日报.doc_第3页
中国畜牧人网站日报.doc_第4页
中国畜牧人网站日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畜牧人网 中国畜牧人论坛 中国畜牧人网站日报发送日期:2007-04-24 电话:ttp:/www.xumuren.CN E-mail:510内部交流资料!仅供参考!非必要请勿传播!(版主组有权下载)第7期本期目录【市场观察】2豆粕日报:稳中略有反弹2玉米日评:玉米在弱势中调整3鱼粉日评:国内市场继续僵持5蛋氨酸日评:厂家停报,紧张气氛又紧6赖氨酸日评:保持平稳7添加剂日评:国内维生素E市场基本稳定8【行业动态】9农业部召开会议 确立奥运会畜产品安全五大机制9饲用桑叶粉可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和提高乳蛋白率9中国、日本、韩国拟建立部长级会议制度共同应对禽流感9中国提升玉米战略地位以应对国际市场挑战10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在四川建立中国南方试验站10预计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将降至八年来最低10我国转基因水稻离大规模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11外媒称食品价格高涨给中国带来通胀风险1107年东南亚地区饲料需求有望大幅提高13新希望集团拟分拆华蓉化工海外上市13河南周口唐人神30万吨项目投产13“国雄”饲料取得“出口食用动物饲用饲料生产企业登记备案证”14爱普饲料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14香港将推出新条例保障食品安全14【畜牧养殖】15160万尾珍稀鱼类喜归长江15深圳:鸡鸭编制电脑条码销售15成都生猪屠宰厂将压缩到80家15伊犁牛羊肉将挺进中东市场15商务部将整顿屠宰加工企业16中国将向意大利开放肉市场16南京: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新高16美国农业部降低2007年牛奶产量预测量17【宏观经济】17国企重组基金即将成立向非公资本开放17中央可能再把广东GDP增速下降当作正面典型18联合国报告警告亚洲面临二次金融危机18三分之二城市供水不足我国资源形势严峻18宏观调控执行力度将加大 防证券市场大起大落19【市场观察】豆粕日报:稳中略有反弹一、市场概况:1、现货方面:大豆:今日黑龙江地区大豆现货价格保持稳定,集贤地区油厂大豆入厂价在2760-2780元/吨,友谊、宝清地区2740-2760元/吨,稳定,周末期间各地大豆行情稳定或小幅调整,其中,牡丹江2800元/吨,虎林2750元/吨,大连2950元/吨,德州2960元/吨,石家庄3000元/吨。目前行情仍偏弱,部分贸易商收购谨慎,市场总体较平淡。豆粕:上周五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主要是受到技术性买盘的提振。豆油坚挺上扬,也带来利好支持,最终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4.5美分到6.75美分不等。现货方面,今日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继上周五出现企稳迹象后,近今天行情稳中略有上涨,不少地区价格出现上涨,也有地区较为稳定,局部地区反映近几日成交不错,各地具体情况如下:黑龙江集贤地区报2240-2250元/吨,友谊地区报2240-2250元/吨;江苏及以南地区价格在2200-2250元/吨左右,连云港地区厂家价格2220元/吨,张家港地区2300元/吨;山东日照地区有厂家报成交2230元/吨,烟台地区在2220元/吨,青岛有油厂报最低成交2200元/吨,龙口2220元/吨,各地价格涨幅在20-30元/吨左右;辽宁沈阳地区油厂尚未报价,大连地区有厂家报价2310元/吨,上涨30元/吨,营口地区尚未出价,周末期间在23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2240-2280元/吨左右,许昌油厂报价2260元/吨,上周六报价2250元/吨,周口地区厂家报价2250元/吨;秦皇岛地区价格2250元/吨,北京地区油厂报价2250元/吨,天津地区油厂报价2260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上涨30元/吨;广西地区防城港油厂报成交2270元/吨,钦州油厂成交2260元/吨,均稳定;福建泉州地区油厂价格2250元/吨,漳州地区有厂家2240-2250元/吨,另有厂家2250元/吨,厦门地区油厂2250元/吨,目前价格比上周五稳中略涨,幅度在10-20元/吨左右,局部较稳;广东地区成交价2200-2220元/吨左右,较稳,据悉有油厂报价上涨。国内方面,今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略有回升,一些地区报价坚挺向上,部分反弹20-30元/吨左右,局部地区价格自周六开始上调,也有地区价格较稳,相对而言,近几天有地区成交情况还不错,市场略有恢复,有地区称短期价格上涨有难度。此外,豆油价格上涨动能已逐步趋弱,采购入市不积极,预计短期会以平稳走势为主,这对于豆粕行情的止跌企稳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短期豆粕价格出现实质性上涨尚需继续等待实质利好的出现。需关注美盘和连盘走势、油厂开工情况、进口大豆到港情况、养殖终端补栏和采购动态等情况。国际方面,天气预报支撑新作大豆合约,而豆油期货表现强劲及商业买盘的出现则为旧作合约提供支撑。据气象机构DTN预报,未来几天美国中西部作物带将以干燥天气为主,气温高于70华氏度(约21摄氏度),这将令各地播种工作得以恢复或继续。然而,从周日开始,中西部作物带西部有望出现新一轮降雨,作物带东部、南部地区下周二也将出现1.5英寸降雨,局部地区雨量更大,这种潮湿天气将可能导致作物播种工作再次中断。后期市场的焦点在南美的实际产量的消化和北半球的实际播种面积。2、期货方面:CBOT大豆期货上周五收高,受套利交易、豆油期货表现强劲及商业买盘支撑。其中5月大豆收高5美分,报723.25美分/蒲式耳;7月大豆合约收高5.25美分,报740.25美分/蒲式耳;8月大豆收高4.75美分,报747美分。上周五连豆各合约均维持窄幅波动。连豆主力合约0709上涨10点,收盘3070点,持仓减少0.93万手。连粕主力合约0709上涨20点,收盘2469点,持仓减少0.23万手。二、价格动态:(上午报价)黑龙江集贤地区2220-2260元/吨京津冀地区2250-2270元/吨辽宁地区2300-2340元/吨江浙地区2200-2250元/吨河南地区2240-2290元/吨山东地区2200-2230元/吨广西地区2230-2270元/吨广东地区2200-2250元/吨三、后期关注热点:采购心态、油厂策略、新季大豆产量和质量、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产区收购心理、天气变化、国内政策、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四、相关链接1、据美国农业部初步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7日的一周里,2006农事年大豆进入9个月政府贷款项目的数量为2.53972亿蒲式耳,比一周前降低了847万蒲式耳。2、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报告显示,商品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和制成品期货和期权部位上减持多头部位。3、截至4月20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市场互有涨跌,其中美国大豆价格继续下跌,主要是受到南美大豆上市的压力。4、截至周五,芝加哥近期大豆期货合约比一周前收低5.4美元,美湾黄大豆报价每吨收低3.2美元;巴西大豆报价收高5美元,阿根廷大豆价格持平,中国大豆价格每吨下跌8.4美元。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上涨8.8美元。5、全球油籽以及化肥生产商邦基公司(Bunge Ltd)周五宣布和泰国正大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收购一家中国位于天津的大豆加工厂的主要股权。6、贸易商表示,我国台湾糖业公司(TSC)计划下周二举行招标,寻购29,000吨到35,000吨的美国玉米和大豆,船期为5月22日到6月5日,从美湾发货,或者6月6日到20日,从美国太平洋西北口岸发船。7、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商品指数基金在CBOT大豆、小麦和豆油市场减持多单。8、阿根廷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由于持续降雨,导致2006/07年度大豆收获进度放慢,远远落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截至周四,农户收获了37的2006/07年度大豆作物,比上周高出了13个点。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收获了52的大豆。9、据介绍,今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长,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现三增一减的变化。玉米日评:玉米在弱势中调整一、国内玉米市场4月23日,虽然我国主要产销区玉米市场有所波动,部分地区价格涨跌互现,但目前东北主产区由于春播现已陆续展开以及多雨天气影响,农民玉米上市量相对减少,加上国内玉米出口消息利好,以致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现已止跌趋升;同时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也稳中有涨。尽管目前南方部分销区玉米价格有所振荡,但随着我国养殖业的继续恢复,产区玉米价格稳定走强,国内玉米市场在短期调整中仍孕育着上涨行情,后市价格将会逐渐步入上行通道,具体情况现分析如下:东北产区玉米收购主体增多,玉米价格止跌局部趋于走强由于东北地区玉米春播时节临近,目前农民开始忙于春耕备耕生产,加上近期降雨天气较多,部分地区农民玉米上市受到一定的阻碍。同时,近日东北玉米市场收购主体相对增多,除了深加工企业和部分贸易商坚持收购以外,中粮、吉粮等有关粮库也进入市场展开收购,且有的价格明显高于当地市场价。其中吉林榆树地区中粮玉米收购价每吨(下同)为1410元,水分14%,湿玉米收购价1040元,水分30%,而上周贸易商收购价仅为980元1000元,粮库偏高价格拉动了当地玉米价格上扬。近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相对企稳,但购销比较平淡。其中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980元,水分30%,收购量不大;近日辽宁地区玉米价格坚挺,目前沈阳地区水分22%左右的玉米贸易商收购价1230元,水分18左右的玉米市场收购价1300元,水分14%的玉米收购价1420元。关内产区玉米价格稳定坚挺,局部地区价格出现小幅上扬近日,我国华北、黄淮产区随着农民玉米存量的进一步减少,水分含量的降低,农民玉米上市量逐渐有所下降。加上近日东北玉米价格止跌趋升,国内玉米出口消息利好以及部分地区畜禽养殖业趋于好转,使得目前关内产区大部分玉米市场价格稳定坚挺,局部价格还出现小幅上扬。其中山东六和饲料厂东北玉米到站价每吨(下同)为1530元,水分含量16%左右,由于水分偏高,现已暂停发运;枣庄玉米收购点价格为1540元,进厂价为1580元,较上周每吨上涨了10元20元。而目前河南南部农民玉米已经降至底部区间,上市量明显减少,以致市场价格有所走高,其中郑州地区贸易商玉米收购价每吨(下同)为1490元,站台价为1540元,较前两天价格每吨上涨了20元;周口玉米收购价为1420元1440元,进厂价为1460元1480元,每吨上涨了10元。另外,河北衡水粮库玉米收购价为1450元,景县贸易商收购价为1460元,均较前两天价格每吨上涨了10元20元。港口玉米库存压力未能缓解,玉米价格大多稳定局部偏低目前,大连港玉米平仓价每吨(下同)1490元,水分16%以内;部分质量偏差玉米约1470元,当前港口及周边库存约100万吨,其中内贸玉米约60万吨,期货玉米约30万吨,出口玉米约16万吨;广东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1570元,港内玉米库存近33万吨。由于蛇口玉米库存压力连续数周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贸易商终于坚持不住,玉米价格呈现跳水态势。饲料厂方面对此却熟视无睹,采购进度仍相当缓慢。贸易商期待的五一备货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广东玉米市场气氛悲观,东北一些大型的贸易公司已经派专人过去压阵,期望能在近期止住这波下滑趋势。东北产区正值玉米春播时节,农民玉米短期上市明显滞缓据了解,近日吉林省南部四平、梨树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今年的玉米播种,中部长春以及西部松原、白城等地预计在“谷雨”前后也将展开玉米播种。虽然,今年东北地区雨雪天气相对往年偏多,气温有所降低,局部地区玉米播种可能有所推迟,但多数地区春播相对往年基本相当。由于玉米及时播种不但有利于正常发育生长,特别是如果玉米迟播,生长期推后,容易受到秋霜的打击,影响玉米的产量形成。为此,东北玉米春播期间,农民大多集中时间忙于播种,在此期间,多数农民玉米销售滞缓,使得东北玉米购销市场可供玉米量相对明显减少,市场货源短期内相对偏紧。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存量降低,局部地区存量已至底部区间目前,由于南方地区白天气温一般在摄氏20度以上,东北地区玉米水分大多在15%16%,这样目前南方大量采购东北玉米受到制约。而华北、黄淮产区玉米水分一般在15%以内,多数玉米水分14.5%左右,这使关内产区玉米消耗明显加快。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河南南部驻马店、周口等地农民玉米现已基本消耗,目前已难以批量收到玉米。预计河南农民玉米留存量也已降至15%20%,同比去年玉米存量约下降25%左右,以致进入4月份以后河南一些地区玉米价格出现强劲上扬。山东省玉米价格由于相对偏高,发往南方销区玉米量并不多,但由于当地饲料和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庞大,今年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玉米收购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销售玉米量也同比增加,但山东省社会玉米库存量同比减少,特别是目前农民玉米留存量约20%25%,相对同期约减少10%左右。河北省玉米收于前期价格相对偏高,发往南方及流向周边地区玉米数量较少。据了解,4月初,河北农民玉米存量仍然多达42%45%,同比增加15%左右。然而,近期由于山东、河南玉米存量减少,价格升高,发往南方玉米缺乏价格优势,使得河北玉米外省销售量明显增多。另外,河北玉米还批量流入山东中北部,导致近期河北玉米消耗明显加快。据了解,目前河北农民玉米留存量约为30%35%,尽管较去年同期仍然偏高5%左右,但相对4月初存量已降低了10个百分点,并引发河北部分地区近日玉米价格有所上扬。二、国内玉米价格大连港口玉米平仓价格1480-1490,稳;山东泰安入厂价格1460,青岛玉米入厂1500,稳;广东:黄埔港成交价格混乱集中1620-1630,稳;河北秦皇岛平仓1500,稳;河南平顶山入厂1460,稳;四川成都玉米到站集中1690,稳;湖北武汉东北玉米到站价1680,稳;厦门到港1650,稳;江西南昌1650,稳。三 、国际市场20日CBOT玉米播种加速,收盘大幅下跌。CBOT玉米期货收盘下跌3.50美分到10.75美分不等。5月玉米期货收低10.75美分,报360.5美分/蒲式耳;7月合约收低10.25美分,报372美分/蒲式耳;9月合约收低6.75美分,报370.5美分蒲式耳。 从技术面看,5月玉米收盘低于10日移动均线363.25美分,关键支撑位于200日移动均线349.25美分。周五,9日相对强弱指数RSI为43.四、后市关注“五一”饲料企业备货情况提速带给玉米的运输问题近期养殖动态鱼粉日评:国内市场继续僵持一、总体情况: 国内进口鱼粉市场比较稳定,需求清淡,出货缓慢,由于上周的集中到货,港口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国产鱼粉价格坚挺,需求较进口鱼粉活跃。价格方面,目前国内普通FAQ鱼粉陈货报价在8800元/吨左右,成交价8700元/吨。新捕季到港的大船鱼粉报价9100元/吨,成交价9000-9050元/吨。二、国内港口情况: 今日上海港鱼粉市场平静,以观望为主。目前65%蛋白陈货鱼粉报价8850元/吨左右,成交价在8700-8800元/吨,65%蛋白的直火新货鱼粉报价9100元/吨左右,成交价格9000元/吨左右。蒸汽鱼粉价格坚挺,65%蛋白蒸汽鱼粉销售价格9250元/吨,成交价格9100元/吨左右,67%蛋白带鲜度的蒸汽鱼粉报价9500元/吨左右,成交价9300-9400元/吨。近期市场成交依然没有好转,由于“Bi Jiang”轮鱼粉到货,目前港口鱼粉库存更为紧张。今日,广州港鱼粉市场比较平淡。目前65%以上蛋白陈货鱼粉报价8800元/吨,销售价格在8700-8800元/吨,65%蛋白直火新货鱼粉报价9000-9100元/吨,成交价9000元/吨左右。蒸汽鱼粉价格坚挺,普通秘鲁65%蛋白蒸汽鱼粉报价9200元/吨左右,带鲜度的报价9450-9500元/吨,68%蛋白以上超级鱼粉报价9700-9800元/吨。受天气影响,广州地区水产养殖需求一直没有回升,经销商出货意愿较强。今日天津港鱼粉价格稳定,市场需求清淡。目前秘鲁FAQ65%以上蛋白鱼粉陈货报价8800元/吨,成交价格在8700-8800元/吨。新货报价在9000-9100元/吨,成交价格8900元/吨左右。粗货鱼粉价格稳定,品质好的在9700-9800元/吨左右,品质一般的报价9400-9500元/吨。目前天津港鱼粉需求依然比较清淡,供应商出货意愿有所增强,但是港口每天出货仅几十吨。今日,大连港鱼粉市场比较稳定,直火鱼粉65%以上蛋白市场报价8800元/吨,成交价格在8700-8800元/吨,新货报价9000-9100元/吨,成交价9000元/吨左右。65以上蛋白普通蒸汽鱼粉报9200元/吨左右,67%蛋白蒸气鱼粉(带鲜度)报价9400-9500元/吨,68%蛋白超级蒸气鱼粉报价9600-9800元/吨。近期鱼粉需求相对一般,市场没有出现明显波动。福州港鱼粉市场稳定,价格基本没有变化。目前,新到港的纯铁甲鱼鱼粉报价集中在11700-11800元/吨,陈货报价11400-11500元/吨,需求清淡。新到的智利混合鱼种超级蒸气鱼粉报价10000元/吨,普通品质的价格在9200-9400元/吨左右,美国白鱼粉价格13000-14000元/吨,俄罗斯白鱼粉报价11900元/吨,成交价11500元/吨。近期需分需求比较清淡。三、国际市场近日,秘鲁市场鱼粉价格坚挺。目前普通FAQ65%蛋白鱼粉FOB报价1090-1100美元/吨,中国CNF报价1145-1150美元/吨,进口成本合人民币9380-9420元/吨。近日,智利鱼粉价格坚挺。目前南部地区65%蛋白SD鱼粉报价1170-1190美元/吨;68%蛋白报价1260-1280美元/吨,北部地区65%蛋白SD鱼粉报价1170-1180美元/吨,68%蛋白鱼粉报价1250-1260美元/吨。四、国产鱼粉最近浙江沿海捕鱼情况不理想,由于鱼资源较差,当地国产鱼粉品质也收到影响。目前60%以上蛋白的鱼粉已经很难生产出来。由于鱼粉品质的参差不齐,国产鱼粉销售价格也比较混乱。目前55%左右蛋白鱼粉销售价格在7000元/吨,质量较差杂鱼为原料生产的鱼粉(蛋白45%以上)销售价格仅在6100-6700元/吨。由于小鱼含油率低,目前鱼粉厂家基本上加工全脂鱼粉,脱脂鱼粉产量很少。近期由于沿海渔资源紧缺,山东鱼粉厂家基本停产,部分海域进入休渔期。目前60%以上蛋白半脱脂鱼粉出厂销售价格在7300元/吨左右,品质较好的价格在7500-7600元/吨。近日回航渔船较多,鲜鱼供应增加,中等大小的鳀鱼收购价在0.87元/斤左右。五、今日鱼粉参考成交价格(元/吨) 港口产地CP(%)价格(元/吨)大连港秘鲁FAQ65%(新)9000大连港秘鲁SD65%(新)9100天津港秘鲁FAQ65%(新)9000天津港秘鲁SD66%(新)9100上海港秘鲁FAQ65%(新)9100上海港秘鲁SD65%(新)9100广州港秘鲁FAQ65%(新)8950广州港秘鲁SD65%(新)9100防城港秘鲁FAQ65%9000福州港智利纯铁甲鱼粉(新)11600浙江国产55%全脂7000六、当前形势分析 目前,国内鱼粉需求清淡,人们对鱼粉的关注似乎都集中到了国内水产养殖的鱼粉需求上,多数经销商认为当前的需求低迷是暂时的,当到水产养殖全面展开以后,鱼粉的刚性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今年的水产养殖启动缓慢,据了解水产养殖行情可能较去年差,其鱼粉需求也会有所下降。具体水产养殖形势如何,目前并不明朗,未来市场如何,仍需等待和观望。蛋氨酸日评:厂家停报,紧张气氛又紧一、总体状况 上周五,迪高沙停止市场报价,安迪苏也称将要提价10%,今日的市场比较紧张,部分经销商也跟风助长,停止出货。今日,经销商对固体蛋氨酸的市场报价一般在26.0-26.5元/公斤,市场只有少量成交,一般在25.9-26.0元/公斤,液体蛋氨酸市场货源很少,价格上涨迅速,目前的市场价格基本在19.0元/公斤以上。二、各地成交行情: 东北地区:住友、迪高沙蛋氨酸普遍报价在26.0-26.5元/公斤,市场批量成交价接进26.0元/公斤,部分终端成交价在26.1-26.2元/公斤,经销商反映液体蛋氨酸的市场货源很少,市场成交一般。华北地区:固体蛋氨酸市场偏高报价在26.5元/公斤,由于厂家最近有所动作,经销商有控货观望心理。液体蛋氨酸的货源不多,市场成交价格在19.0元/公斤左右。华东地区:固体蛋氨酸市场报价在26.0-26.5元/公斤,批量成交价一般在25.9元/公斤,厂家提价后,液体蛋氨酸的市场价格出现上涨,市场成交价在19.0元/公斤或者更高,市场存有少量低价成交行情。华中地区:蛋氨酸销售商报价26.0-26.5元/公斤,批量成交价在25.8元/公斤左右,终端市场成交价在26.0元/公斤以上。液体蛋氨酸经销商持货的不多,成交价已涨至19.0元/公斤左右。华南地区:货源供应有限,气氛紧张。部分固体蛋氨酸的市场成交价格在26.0元/公斤左右,液体蛋氨酸的市场成交价格在19.0元/公斤左右。西南地区:固体蛋氨酸报价在26.0-26.5元/公斤,成交价格在25.8-26.0元/公斤,经销商的售价一般在26.0元/公斤,今天出货情况比较好。三、市场走势分析1.厂家最新动态信息。据悉,本周末蛋氨酸生产厂家的动作比较大,迪高沙已经停止报价,安迪苏、住友都有提价意向,今日的蛋氨酸市场气氛比较紧张,由于比较看好本周的市场走势,部分经销商出货意愿不强烈,更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气氛。2.市场采购信息。由于已经到了五一前的最后一周,近期饲料厂备货的增多,再加上价格出现波动,市场上询盘问价的人士增多,经销商反映,近期的发货量有所增加。3.需求市场增量有限。受到禽流感以及养殖利润降低等原因的影响,国内的禽类养殖恢复缓慢,蛋禽了的销售压了较大,而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还很是疲软。4.厂家的成本压力犹在。虽然近日的国际油价略有下跌,但还在60美元/桶,厂家的成本压力还是比较大,只是迫于需求疲软以及试产激烈竞争的压力,不敢上调价格。四、市场预测 由于面临五一的相对采购高峰,饲料厂的购货意愿较强烈,而厂家也看准时机,积极行动,使得今日的市场出现微幅波动。在厂家的积极控货提价影响下,预计近几日的蛋氨酸市场还会略有上扬,但由于终端需求的疲软,预计上涨的空间很是有限。赖氨酸日评:保持平稳一、总体市场状况 虽然市场上98.5%赖氨酸的货源比较紧张,但是65%赖氨酸相对充足,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虽然厂家多次试图提价,但终未如愿。今日,国产98.5%赖氨酸的市场价格还在12.5元/公斤左右,川化赖氨酸略显疲软。市场65%赖氨酸货源供应相对充足,市场销售压力较大,厂家的出厂价还在7.0元/公斤,终端成交价格还在7.2元/公斤左右。二、具体成交行情: 东北地区:国产98.5赖氨酸市场报价在12.5-12.8元/公斤,市场成交价在12.5-12.7元/公斤,国产65%赖氨酸市场成交价在7.3元/公斤。今日市场成交情况一般。华北地区:国产98.5赖氨酸市场报价13.0元/公斤,市场批量成交价在12.4-12.5元/公斤。65%的赖氨酸市场价格变化不大,成交还在7.2-7.3元/公斤,少量希杰赖氨酸的成交价在7.5-7.7元/公斤,高含量货源比较紧张,市场成交一般。华东地区:国产98.5赖氨酸市场报价在12.5-12.8元/公斤,市场成交价格一般在12.4-12.7元/公斤,国产65%赖氨酸报价在8.0元/公斤,市场成交价一般在7.3元/公斤,川化赖氨酸的经销商供货价在12.8元/公斤,终端市场成交价在13.0元/公斤左右,经销商反映,可能受五一备货的影响,近几天的出货量增大。华中地区:国产98.5赖氨酸市场报价在13.0元/公斤左右,市场批量成交价一般在12.4-12.5元/公斤,终端价格略高,川化赖氨酸的市场成交价格在12.7-12.8元/公斤。华南地区:经销商停止报价,进口ADM赖氨酸市场成交价基本在13.6-13.7元/公斤,川化赖氨酸成交价在13.0元/公斤左右,国产98.5%赖氨酸市场成交价一般在12.5-12.7元/公斤,个别终端成交价格达到12.8-12.9元/公斤,市场看涨气氛较重,但成交市场并未出现好转。西南地区:国产98.5赖氨酸市场报价在12.5元/公斤,市场成交价一般在12.4-12.7元/公斤,川化赖氨酸的市场成交价在12.8-13.0元/公斤, 65%赖氨酸市场货源供应一般,一般在7.2-7.3元/公斤。三、市场走势分析1.需求方面:开春以来,国内各地仍时有猪病发生,对生猪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恐惧阴影,而且由于母猪的缺乏,仔猪的价格上涨迅速,目前已经出现14元/斤的行情,而猪肉的价格却相对疲软,这一高一低的影响下,养殖户的利润锐减,所以补栏数量迟迟未出现改观,据很多业内人士反映,他们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很多地区的猪场空栏现象十分严重。养殖的低迷对赖氨酸的需求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也是赖氨酸价格上涨的最大阻力。2.供应方面:受出口好转的影响,国内高含量赖氨酸的市场货源比较紧张,但65%赖氨酸的货源却相对充足,经销商反映近期的出货压力较大,从性价比方面来说,65%赖氨酸的相对低价也是限制98.5%赖氨酸价格上扬的一个重要原因。3.成本方面:本月玉米的价格比较稳定,虽然没有再此冲高,但其价格水平却不是以前的玉米价格多能及的,市场消息称原糖的价格也比较高,玉米及原糖是赖氨酸生产的主要原料,直接影响到赖氨酸的成本价格,在成本的压力下,赖氨酸的市场价格也很难出现走低的可能。4其他方面:近期豆粕的价格出现跌势,目前山东地区的价格只有2160-2180元/吨,国内的均价较上周下调150元/吨遭左右,由于豆粕富含氨基酸,对赖氨酸有替代作用,在养猪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好多养殖户采用自配料的方式,减小了赖氨酸的使用量,使得需求试产更加疲软。四、市场预测周末过后,周一厂家方面没有什么动作,受到五一备货的影响,经销商的放活量略有增加,但市场成交价格还是保持平稳,预计本周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添加剂日评:国内维生素E市场基本稳定近期,国内的维生素E市场供求平衡,价格变化不大,部分地区有微幅波动现象。目前国产品牌维生素E的市场成交价格还在42-43元/公斤,进口品牌的成交价在44-45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略高,吉林地区某国产品牌维生素E的市场成交价格基本在43元/公斤,BASF产货源的市场成交价略高,基本在44元/公斤或更高。 华北地区:国产货源的市场成交价在42-43元/公斤,进口(DSM)的市场成交价在45元/公斤附近,市场成交量不大。 华东地区:国产维生素E 的终端市场成交价在42-43元/公斤,进口(BASF)维生素E的市场成交价在45元/公斤,经销商反映出货量不多。 华中地区:国产维生素E 的市场报价在45元/公斤,市场偏低成交价在42元/公斤,一般成交价在43-44元/公斤,进口(DSM、BASF)品牌维生素E的市场成交价在44-45元/公斤。 华南地区:广东地区进口(DSM)维生素E的市场报价在48元/公斤,市场成交价在45-46元/公斤之间,国产货源不多。 西南地区:国产维生素E的市场成交价在42-43元/公斤,偏低成交价在41.5元/公斤,进口(DSM)的市场成交价在45元/公斤左右,市场需求欠佳,成交一般。【行业动态】农业部召开会议 确立奥运会畜产品安全五大机制为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建立畜产品安全产销衔接机制,保障奥运期间京津地区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4月20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北京召开京津地区畜产品安全产销衔接座谈会。来自畜产品主销区北京、天津和主产区河北、内蒙、吉林、辽宁、山东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畜牧主管部门的同志介绍了本省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做法,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为了促进健康养殖,保障畜产品安全,特别是奥运会期间京津地区畜产品安全,建立“五大机制”十分必要。一是建立区域联席会议制度,增进省际间、部门间信息互通;二是建立产销衔接机制,加强畜禽产品市场形势预警分析;三是建立协作监管机制,形成畜产品安全监管合力,快速应对突发畜产品安全事件;四是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产销地各自优势,科学谋划畜牧产业发展蓝图;五是建立畜产品准出、准入互认机制,统一标准,规范认证,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消除不合理畜产品流通障碍。大家认为,做好京津地区畜产品供给的宏观调控和保障质量安全是畜牧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要从抓健康养殖入手,树立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通过促进生产模式调整,进一步强化畜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扶持适度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的协调发展,鼓励一条龙产业化经营企业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切实推进健康养殖,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要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扎实做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加强饲料、兽药等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监督检测和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王智才司长强调,畜产品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事关社会稳定,各级畜牧部门要充分认识畜产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日常监管,积极主动应对突发畜产品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饲用桑叶粉可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和提高乳蛋白率近日,由北京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美奶牛研究中心进行的饲用桑叶粉对奶牛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的生产实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用桑叶粉可以显著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同时,乳蛋白率也得到显著提高。添加饲用桑叶粉后可使牛乳达到欧盟原料奶的标准。由于饲用桑叶粉是用饲料桑经刈割、烘干、粉碎而成,是纯天然植物(桑叶、嫩桑枝的混合物)。因此,饲用桑叶粉该项功能的被发现,无疑为广大奶牛养殖企业用安全的方式降低体细胞数、提高乳蛋白率,最终提高牛乳的品质,增加养殖效益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国、日本、韩国拟建立部长级会议制度共同应对禽流感据日本媒体报道,中日韩三国将在今年4月建立部长级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应对禽流感之策,为可能爆发的疫情做好准备。合作的内容包括疫情信息共享、疫苗的开发、检疫等。 报道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亚洲各国的禽流感疫情有扩大的趋势。到目前,已有包括日本在内7个国家报告新出现了禽流感。由于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后可以在人群中传播,为防止疫情扩散,减少三国的损失,有必要就疫情及时进行沟通。 新设立的“中日韩三国卫生部长会议”(暂定名称)将在今年4月7-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计划将签署有关共同应对禽流感的备忘录。备忘录将包括3项主要内容,一是检疫、诊断、治疗的合作机制;二是疫苗的共同开发;三是通过实施模拟训练,完善疫情发生时的应对之策。据报道,本次会议后,三国还将维持这一框架,并在此框架内研究传染病的应对、增强国民健康、预防疾病等问题。中国提升玉米战略地位以应对国际市场挑战中国农业部日前公布了旨在提高玉米生产能力的一揽子措施,提出到2010年使玉米总产量超过1500亿公斤。此举表明,在国际市场玉米贸易量缩减的背景下,中国进一步提升了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战略地位。农业部指出,这意味着中国将立足国内,依靠自己的力量满足国内玉米需求。“国际市场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等原因,近年来玉米大量转向乙醇汽油等化工生产,国际玉米贸易量、库存量不断减少,由此造成2006年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飞涨,”有国内农业专家指出,在国际玉米贸易“量减”“价升”的情况下,中国想要靠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满足国内需求已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立足国内。中国国内市场的玉米需求近年也增势明显。据农业部估算,2001至2005年,中国玉米消费年增长2.7%,“十一五”期间,玉米消费增幅将进一步加快。“由于消费增长提速,目前中国玉米产需基本平衡的格局可能向供求偏紧的方向转变,”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说,“我们要加快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尽管其作为口粮的需求比例不断下降,但作为饲料粮和工业原料的需求却迅速增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玉米消费量从2000年1.14亿吨上升至2006年的1.37亿吨。其中,饲料消费从8500万吨上升至9100万吨;工业消费量从1010万吨上升至2110万吨,增长了1倍多。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在四川建立中国南方试验站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日前与四川省政府签署科学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前者将在四川建立“中国南方试验站”,以提高和改进四川农业技术,进一步促进四川农业发展。据了解,四川省迄今最高产的小麦品种“川麦42”、最近颇受关注的抗旱高产玉米品种“成单18”都有该中心的“外国血统”杂交育种的部分种质资源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创建于1966年,为国际农业研究组织。预计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将降至八年来最低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数据称,预计2007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60万公顷,较2006年降低50万公顷,降幅达到5.49%;预计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500万吨,较2006年的大豆预估产量降低50万吨,降幅3.23%。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户种植大豆收益远低于种植玉米收益是导致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最新预测数据,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将下降至最近八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06/07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1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68万吨。考虑到2007/08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会继续增加,今年国内大豆产量的继续下降不会造成下年度国内大豆供应出现紧张局面。我国转基因水稻离大规模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当今世界,转基因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品质改良,当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玉米已被消费者接受的时候,转基因水稻是否有害的问题,正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转基因水稻,是根据某种特殊需要在水稻中引入特殊的基因。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卢宝荣介绍说,一种名为Bt的转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一种特殊基因,产生一种蛋白,这种蛋白会让食用了这种水稻的常见害虫浑身溃烂死亡。这种特殊的抗虫功能,可以使水稻田的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专家透露,目前转基因水稻已进入生产性实验阶段,但离真正商业化生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关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性水稻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八成,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对人体和土地及环境的伤害。此外,转基因抗虫性水稻的亩产量也比常规水稻高约6%。“两害相权取其轻”,卢宝荣说,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已是有目共睹,目前转基因作物的危害还不是特别明显,科学家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转基因水稻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些工作包括对转基因水稻的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等进行评估、监测和管理。目前,对转基因水稻安全性最大的质疑就是,转基因水稻如果大面积种植,一些基因可能通过与其野生亲缘种间发生逃逸,发生基因污染。对此,卢宝荣透露,我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问题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研究力量,进行转基因水稻的环境释放与生态风险的研究。“863”和“973”计划都有专门立项,组织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作为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卢宝荣的研究小组也开展了“水稻转基因逃逸及其生态风险”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如果种植距离较近,外源转基因逃逸就可能会发生。专家介绍,在最近的一次普查中,在上海市浦口永宁镇发现了杂草稻,这种杂草稻与水稻长相相近,如果和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种植在一起,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逃逸”到杂草稻中,形成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这些都是必须预防的风险。研究同样表明,转基因水稻的转基因“逃逸”并非不能控制,转基因“逃逸”主要通过花粉流来实现。因此,设立至少10米以上的空间隔离距离,或利用其他高秆作物设立隔离带,便能有效避免。不过,专家强调,尽管可以较好地规避转基因“逃逸”的风险,但仍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抗虫转基因对害虫天敌的作用,转基因植株对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携带转基因的其他个体或种群将导致怎样的生态后果,带来什么样的风险,等等,只有当这些问题都解决后,转基因水稻才有望走上人们的餐桌。外媒称食品价格高涨给中国带来通胀风险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食品价格上涨已给世界部分地区的消费者造成了困苦,这些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印度和中国等相对贫穷的国家。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加强,那么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很有可能因此而放慢,因为消费者可能不得不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支出,而各国央行为遏制通货膨胀势头也将被迫上调利率。食品价格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是个尤为敏感的问题,那里的政治家们正在采取措施控制这一价格的上涨,以免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或引发社会动乱。但他们采取的政策是否足以遏制当前的食品价格上涨压力,换言之,食品价格是否也会像油价和其他原料性商品的价格一样即将成为一股推动通货膨胀的长期力量,目前仍有待观察。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乙醇和生物柴油的需求近来出现了增长,玉米、棕榈油、食糖和其他谷物都是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原料。这一新出现的需求拉高了这些原料性商品的价格,使从牛肉到鸡蛋再到软饮料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成本都被推高。生产者有时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在中、印两国引领下已持续了数年的全球性经济增长也增加了食品的消费量,进一步加大了由食品价格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印度、中国、欧洲,甚至在土耳其、南非和波兰等中小国家,这一压力正在不断加大,有的地方增速还很快。匈牙利的食品价格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13%,而2005年时这一涨幅还不足3%。在中国,食品价格正以6%的速度升高,涨幅是一年前的三倍以上。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食品价格也在上涨。就连日本的食品价格可能也在上涨,虽然这方面的迹象还不很明确,因为这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低迷之后其总体物价水平才刚刚开始上升。美国的食品价格增幅也在加大,今年2月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1%,增幅较2005年中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经济学家们说,预计美国今年的食品价格涨幅要高于总体物价的增长幅度。肉类、禽类以及蛋类的批发价格已经上涨。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从牛奶到谷类食品再到汽水,美国超市里的所有物品预计都将涨价,因为玉米不仅被用来饲养家畜,还被用来生产高果糖含量的玉米糖浆,这是一种许多饮料中都要添加的重要原料。美国家禽业行业团体全国鸡肉协会(NationalChickenCouncil)一位发言人最近在国会一个专门委员会作证时说,由于该协会所说的“乙醇危机”,美国的鸡肉价格预计将会上涨。杞人忧天者多年来一直预言说中国等地将出现严重的食品短缺,不过这一预言还从未变成过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相信,最近对农作物需求量的增长或许可以在不严重抑制全球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得到满足。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粮价有可能会逐步降下来,如果巴西等有更多可耕种土地的国家能够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话更是如此。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等科技手段,粮食产量也可获得提高。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坏事。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将因此而增加,这些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此前未能惠及这一人群。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也反映出全球各地一度处于赤贫状态的人财富也在不断增加。迄今为止,食品价格上涨尚未显著提高全球总的通货膨胀水平,全球的总体物价水平目前仍相对较低,以历史标准来衡量也还算稳定。此外,食品价格的高波动性是出了名的,这一价格的上涨有些是短期和地区性因素推动所致,价格升势不久就有可能发生逆转。但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引发当前这波食品价格上涨潮的力量将长期存在,或者几年后将卷土重来。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土地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以往食品价格上涨时是不存在的,因此现在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来轻而易举地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瑞士银行(UBSAG)的研究人员指出,过去五年中国食品价格的平均涨幅要高于此前的五年,因为许多农业用地在此期间转化成了工厂用地和住宅用地。饮食结构的变化也加剧了粮食短缺问题,因为收入的增长使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增加了粮食消费量。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和印度似乎正在到达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临界点,除非重要原料性商品的产量能有大幅增长,否则当地的食品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食品价格也将不可避免地大幅上涨。事实上,中国和印度某些农作物的产量近年来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农产品的价格仍在上涨。在世界经济经历了多年的强劲增长之后,全球粮食库存目前处于30年来的最低水平,如果农民将更多农作物用于生产乙醇或其他燃料,粮食库存还会更加吃紧。有人预计,到2008年,美国约有30%的粮食可能会用于生产乙醇,高于2006年16%的比例。所有这一切都令各国的央行感到处境艰难。尽管面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但许多央行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就没有经历过食品价格长期上涨的情况。从那以来,即使世界各国的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使消费者能不断增加粮食消费量,食品价格涨幅一直保持在相对良性的水平。近年来,只要不是过于离谱,央行就不太关注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价格动荡都不会持续多长时间。比如,气候的变化可能很快让食品从短缺变为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挫。但如果出现更为持久地食品价格上涨可能迫使央行将利率上调到超出他们意愿的水平。以印度为例,该国去年多次调高利率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遏制食品价格高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食品价格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可能最大。在菲律宾,食品在消费者价格指数所含的商品中占据了50%的比例。麦格理银行(MacquarieBankLtd.)的数据显示,在泰国,这个比例约为35%。而在美国,食品仅占消费者价格指数的15%左右。在上海市区一个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场,购物者称,绿色蔬菜的价格比去年涨了一倍,肉和植物油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在一家小商店购买面条的53岁退休人员徐雯(音)说,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大压力。他们夫妻二人月收入的一半几乎都用到了购买食品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她说,我们普通老百姓对此无能为力,这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而政府官员正在尽力表现他们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去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