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1页
长春版小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2页
长春版小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3页
长春版小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4页
长春版小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版小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31池上(学科整合教案)知识目标: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能力目标: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的意境。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学重点: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并背诵古诗。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1、师: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上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2、师: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课题)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1、自由读池上,划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师:孩子们,老师把生字娃娃请到大屏上,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同桌先试试。(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重点指导“萍、艇、撑、踪”等平翘舌音的读法。3、师:瞧!满池的莲花、莲蓬多美啊,你还想欣赏吗?就得先念准他们的名字,那些漂亮的莲花、莲蓬才能永远属于你,留在你的心里,有信心吗?(课件出示满是荷花、莲蓬的池塘,轻点荷花、莲蓬就出现本课生字词,再点荷花、莲蓬就消失)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师:生字娃娃很高兴和你们交上朋友,可是生字娃娃说如果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它会更高兴。可以吗?生:可以。2、师:书写之前要静下心来,摆好笔和本子,身子做端正,两手轻轻放桌子上。学生做好准备。学生书写爱写的字。(三)生字娃娃告诉老师,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孩子们能不能准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三、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古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意,处理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2、背诵古诗二、诗情画意,诵读诗句,体会意境孩子们,摘莲蓬是一件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娃又别有一番情趣呢。赶快打开课本,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1、读读这首诗。2、思考: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在小组交流。)(一)小组合作学习(二)交流学习情况,体会意境1、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偷采、不解、踪迹)2、读懂了什么?展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轻轻读诗句。读懂了什么?提问质疑: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用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师:老师也想当小娃,也想来读。(范读)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心情来读的吗?(又高兴又紧张)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小娃天真、可爱、顽皮)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娃偷采白莲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诗人却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可爱、顽皮的孩子呢?)师:你有过偷偷做一些顽皮的恶作剧的事情吗?那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莲的情景。生自由发言,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有趣的偷的事情。师:找一对好伙伴来试着表演读。学生上台表演读,自由找伙伴表演读,体会小娃此时的心情。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心情,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3、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读懂了什么?(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疯波痕)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学生读出这种心情。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因为太高兴了)能高兴地读读这两行诗吗?(生读)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带着感情,同桌互读,抽生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句。三、吟诵积累。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音乐,师范读)2、孩子们,愿意象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先试试。谁愿意来试试?推荐一个(展现诗句意境的画面,优美的古筝音乐)3、男女比赛配诗。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四、课外拓展1、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五、总结,升华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孩子们,珍惜你们的童年,让它们多姿多彩吧【六、布置作业把你想写的字、词语或句子写一写。板书设计撑池上采天真、可爱、顽皮藏32小儿垂钓(学科整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会写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课件出示河边情景)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2、瞧,大屏幕上的汉字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3)游戏:送小鱼回家。(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小鱼)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二)生字回文,朗读古诗。(三)指导写字。想想哪个字最难写,要注意什么?三、布置作业书写本课生字,背诵古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古诗,处理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指名背诵。二、凭借情境,品读古诗大家齐读古诗。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课件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1)指名看图表演读。(2)男女生赛读。(3)齐读。8、师生互动表演。(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还没钓到一条鱼。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2)进人情境。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3)模拟表演。(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