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doc_第1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doc_第2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doc_第3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doc_第4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法西斯阵营中一个为之卖命的小伤兵的故事,小伤兵的遭遇又会怎样? 一、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 1、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 2、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体现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3、早期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战,形式和风格上受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影响。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娜勃罗姆等。 4、擅长运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二、解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是铭文的起句,伤兵按美术老师要求用六种字体将铭文写到黑板上。 三、文本研习 1、弄清要素、梳理情节 时间:盟军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主人公:“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 开端(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 发展(“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4653): “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最终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小说用第一人称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 、现在是不是在母校?过道的摆设、一只香蕉上的涂痕、美术教室的布置、门上的十字架、黑板上我的手迹 、到底受了什么伤?发高烧、浑身疼,打针、感官无知觉,两次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一直想弄清的问题是小说的悬念,这样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伤在何处?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了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描述? 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4、小说的主题:、 通过“我”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四、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五、比较阅读: 1、主题: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人物: “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