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方玉琦 目录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 4 1 2 3 目录 一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新生儿病房 尤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 NICU 更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地带 具有 感染来源广 易感因素多 病情变化快 易暴发流行 病死率高 社会影响大等特点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定义 新生儿迟发性感染是指出生3d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 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 一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新生儿早发性感染是指生后3d内的感染 临床症状多在生后48h内出现 感染源多来自母体 国外的概念 一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患儿在入院时不存在 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 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通过产道获得的感染 一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国内的概念 对于新生儿的某些感染 难以明确感染部位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感染具有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中的2项及以上 1 体温不升或发热 氧合指数下降 2 精神反应欠佳 面色苍白或灰暗 3 进奶量减少 胃潴留 呕吐 腹胀 肠鸣音减弱 四肢肌张力下降 4 频繁呼吸暂停 5 体重不增 6 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 和辅助检查中的2项及以上 1 WBC 6 0 109 L或 20 109 L 2 中性杆状核 5 3 中性分叶核 50 或 70 4 CRP 8mg L 5 PLT 100 109 L 即可诊断 一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国内的概念 做好新生儿科的规范化管理与院感防范是关系到住院新生儿生命安全之大计 须引起重视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 新生儿自身易感因素高危儿如早产儿或先天缺陷的患儿 各系统各器官发育及功能还不够完善 如消化道功能 肾脏能力 体温调节等 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皮肤及屏障系统薄弱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难产儿 胎膜早破的新生儿可能存在宫内感染因素 住院时间较长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 环境因素空间狭小 空气不流通 密度大 流动人员较多 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科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 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3 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越来越多 如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留置胃管 静脉置管等 导管相关性感染越来越多 侵入性监测仪和支持仪器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直接因素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4 医护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 无菌技术操作不能严格执行 消毒隔离制度不能严格执行 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5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用药疗程不合理 给药途径或给药时间间隔不当 使用抗菌药物作预防用药和过度使用高档或广谱抗菌药物 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必须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治疗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 环境管理新生儿科 室 相对独立 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 洁污区域分离 功能流程合理 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 每次15 30分钟 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 设备 室内温度足月儿室24 26 早产儿室26 28 相对湿度55 65 为宜 设立普通新生儿室 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室 隔离病室 更衣室 配奶室 沐浴室 治疗室 处置室等区域 病人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 垃圾通道分离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 环境管理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 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 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 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 各区配备有专用淋浴池 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m2 床间距不小于1米 NICU每张床面积为普通床的2 3倍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 人员管理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 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工作服 工作鞋 工作衣以短上衣和长裤比较合适 最好是短袖 进入NICU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 护士 进修生 实习生等进行规章制度及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 医务人员每年健康检查1次 最好每3月做鼻和咽拭子培养 卫生清洁人员也应同样重视 病房入口应有接待处置室 接收新病人 做好入院处置 沐浴 更衣 后入病室 一般不允许家长进入病室探视 可采取隔窗探视 视频探视或通过电话询问有关情况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 人员管理下列情况下不适合或暂停在新生儿室工作急性呼吸道感染 结核病 发热 胃肠炎 开放性或引流性皮肤病变 庖疹病毒感染 健康带菌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沙门氏菌等 者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3 物品管理接触患儿器械 器具及物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灭菌 各床常用物品 设备如监护仪 输液泵 听诊器 体温计等固定使用 每日清洁 消毒 新生儿室所用卫生用品应有明显标识 分区域使用 不得混用 抹布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灭菌 可拆式拖布头一室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氧气湿化瓶 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 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 每天至少更换一次 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无叠加床 尿布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 尤其是沾有血液 体液的用品严禁任意扔弃 严格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A 暖箱消毒 强调 暖箱污染原因 通过医务人员手带入 暖箱内空气的含菌量与物体表面污染程度有关 暖箱储水槽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暖箱常见菌 物体表面 除枯草杆菌外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雷伯菌 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暖箱湿化液 以嗜麦芽假单胞菌 类白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多见 暖箱的消毒 日常消毒终末消毒 暖箱消毒 日常消毒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 有污染随时擦拭 医务人员每在一个暖箱操作前后均要手消毒 减少暖箱内物品 进入暖箱内物品必须消毒 储水槽每日消毒 24h更换无菌蒸馏水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消毒期限 7天消毒要求 暖箱使用7日后终末消毒1次 消毒时应卸下一切可卸部件 用消毒液仔细擦抹干净 暖箱后面的空气过滤网每月更换 如有感染病人时随时更换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暖箱消毒 终末消毒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B 呼吸机的消毒 强调 呼吸机螺纹管 湿化器每周更换一次 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 湿化器添加水可用新制备的冷开水 自制蒸馏水 呼吸机表面 按钮 面板 用消毒液擦拭 每天一次 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 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 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儿气道 呼吸机内部不必进行常规消毒 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C 配奶室奶具 盛放奶具容器每日必须灭菌 一人一用一消毒 奶粉存放符合要求 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每天清洁与消毒 配奶前须先洗手 再进行配奶 现配现用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D 沐浴室沐浴操作有规程 用具有消毒制度并执行 有专用的洗浴龙头 感染与非感染新生儿分开洗浴 沐浴用物 如一次性浴单 浴巾 小毛巾等做到一婴一份一用一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浴池 台面等每日使用后清洗 并用消毒液擦拭 浴垫清洁消毒后竖起晾干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4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经验用药前应及时 正确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药敏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 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应避免广谱抗菌药物长期 大剂量的使用 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5 规范的诊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加强洗手 尽量减少侵入性的操作 各项操作动作轻柔 减少黏膜损伤 确保诊疗器械 器具的消毒灭菌 实施新生儿保护性隔离措施 手卫生 强调 英国牛津的一急救医院中对患者进行教育 要求病人问所有将与他们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 您洗手了吗 手卫生 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USA率先制定了 手卫生指南 WHO已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布了 手卫生指南 高级草案 我国也已经组成专家组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内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依从性较差 据报道仅为20 50 速干手消毒剂可有效杀菌 可放置在床旁 由于使用方便 刺激性小 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当手部有可见的污物或被含蛋白的物质污染后要洗手 如无可见的污物或在接触患者前可用手消毒剂擦手 使用待干后才达到消毒作用 可通过教育培训 监测 执行反馈 提醒 激励等措施保证执行手卫生制度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洗手是阻断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让我们认真清洗双手 减少患者感染 同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机械通气相关感染防护体位 头高位35 45度 不必常规气管内吸痰 除非有气道梗阻征象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无效 先吸引口腔 换管后再吸引气管内 保持管道密闭 减少管路更换 更换频度不短于48h 每2 4小时更换体位 进行口腔护理一次 并在口唇上涂护唇油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静脉导管感染防护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正确选择导管 选择合适置管位置 预防液体的污染 观察局部情况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6F原则Forecast预测 预警Fast迅速反应Fact尊重事实Face永担责任Frank坦诚沟通Flexible灵活应对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时的隔离措施医院感染暴发可算是非常事件 对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都有很大的威胁性 这时 即使是平时不必要隔离的病人也需要采取隔离措施 在病房中暴发医院感染时 一般可采取将病人分类隔离于不同的病室 或用相应的其他措施来控制感染的进一步暴发 三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时的隔离措施如果病原微生物仍有继续扩散的迹象 就需要对病人实行严格的分组护理 而且各组的护理人员必须固定 同时 对病人的感染发生率必须做出精确的分析 尽量确切 不扩大 地划定带菌病人的范围 假如分组护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的扩散 则应暂时关闭病房 停止收住新病人 并且在集中力量护理和治疗现有病人的同时 加强消毒和隔离工作 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并积极配合相关医院感染调查与预防控制工作 四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 四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 四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 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微生物学监测物体表面的监测医护人员手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消毒及灭菌物品的监测 每月对室内空气进行细菌学监测 有登记 细菌数 4Cfu 15min 直径9cm平皿 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 不得检出致病菌 物体表面细菌数不得超过5cfu cm2 工作人员手细菌数不得超过10cfu cm2 无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空气消毒机消毒 病房 治疗室 沐浴间 配奶间 处置室 2 3次 日 60分钟 次 建立登记本 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要标明配液时间 失效日期 整瓶封装的注明开启日期 失效日期 严格在有效期内使用 监测细菌数不得超过100cfu ml 不得检出致病菌 四 新生儿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