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朐县冶源镇总体规划(2003-2020年)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城镇概况与分析第一节 城镇概况 第二节 城镇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第二章 对冶源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及实施情况的回顾与分析第三章 规划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一节 规划依据 第二节 规划原则 第三节 规划指导思想 第四节 规划要点 第四章 规划年限 第五章 镇域规划 第一节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第二节 人口发展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三节 村镇体系规划 第四节 公共设施规划 第五节 基础设施规划 第六节 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第七节 目标体系 第六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节 规划依据 第二节 规划目标 第三节 土地利用结构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五节 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七章 镇驻地建设规划 第一节 总体构想 第二节 规划布局 第三节 驻地道路系统规划 第四节 驻地绿化规划 第五节 驻地景观风貌规划 第八章 镇驻地专业、专项规划 第一节 给水排水规划 第二节 电力电讯规划 第三节 供热煤气规划 第四节 环保及防灾规划 第九章 驻地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 第一节 近期建设规划 第二节 远景规划 第十章 规划实施第一章 城镇概况与分析第一节 城镇概况 一、区域位置 冶源镇位于临朐县中部偏北,北距县城12公里,南与石家河、寺头镇接壤,东与辛寨、卧龙、七贤镇隔河相望,西与五井镇、北与杨善镇为邻,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 冶源镇地处平原与山区交接地带,西南为山区,东北为山前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镇内有四条河流:弥河、西石河、南石河、米山石河。冶源镇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雨少,冷暖无常,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炎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 三、人口概况 冶源镇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58605人,其中农业人口49208人,非农业人口9397人。 四、经济概况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9269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450万元,工业总产值66240万元。第二节 城镇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一、发展优势和特征 根据冶源镇现状情况,综合分析冶源镇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发现,冶源镇具有较多优势和较大潜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区位。冶源镇位于潍、淄、临三市区交界处和周围较发达城市经济地,属胶济经济带的腹地,具有区域资源互补、物资集散的条件和发展区域重心小城市的必要;其次,冶源镇位于潍坊市北部沿海、中部平原,南部山区开发战略中的南部山区,其中南部山区是潍坊市2002年开发的重点。冶源镇也处于沂蒙山区开发的前沿阵地,因此具有政策优势;第三,冶源镇位于北部平原和南部山区的交接地带,山东省三横三纵公路中的中纵从镇东部经过,距胶济铁路青州站、济青高速公路仅30余公里,交通运输也比较方便。2、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冶源镇是临朐县经济强镇之一,该镇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水资源。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9269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450万元,工业总产值66240万元,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冶源镇今后发展的有利保障。另外,随着游游业的兴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快,势头猛。3、丰富的水利资源。临朐县是山东省的富水区之一,冶源有得天独厚的地下地表水资源,且水质良好,冶源水库总库容2.4亿立方米,为农业灌溉、居民生活、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条件,这在北方各地均严重缺水的大环境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龙湾、温泉河形成两大泉群,含多种微量元素,常年恒温18C左右,是开发旅游、发展养殖、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 4、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镇区建设起步迅速,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同时在电力、水利等方面也具备明显优势。5、自然、历史、文化名胜荟萃,高品质旅游资源丰富。 冶源镇位于胶济线四大旅游组群的中间站,济南以泉城灵岩寺、四门塔形成以山泉为特色的旅游区;齐都古城临淄地下博物馆“殉马坑”、蒲松龄故居淄川、博山溶洞、淄博陶瓷节形成具有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区;风筝都潍坊,形成以风筝节、驼山、云门山、玲珑山、十笏园、火山口为特色的旅游区;胶东以山海妩媚、气候宜人的海滨自然风光崂山、蓬莱仙阁、刘公岛等为特色的旅游区。 冶源也位于全县南北旅游景点的中间站,县域的北半部分布有世界文化研究对象之一的山旺古生物化石,有坊山、粟山、朐山,县域的南部为远近闻名的沂山,冶源镇地处中间位置。 冶源镇驻地青山起伏,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景点众多,有冶源水库、温泉湖、老龙湾、海浮山、腊山、大廊山、弥河、石河、海子河,形成了“一库、二泉、三河、三山”的构架,这样集自然、历史、文化名胜于一城的旅游胜地不仅在临朐,在山东省也是屈指可数的。 6、劳动力资源充足 冶源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5万亩,有耕地面积3.2万亩,2003年有家庭经营劳动力21652人,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按每劳动力负担10亩耕地计算,只需要农业劳动力3000人左右,这样初步预测全镇将有18000余劳动力再次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到2002年农村劳动力数呈增加趋势。 二、发展弱势和制约因素 冶源镇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1、本镇非农业率较低,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偏低将制约三产结构的优化调整,不利经济的发展。全镇每千人拥有各类毕业生的数量较全县水平偏低。2、村庄空间分布不均,人口规模偏少。2002年,冶源镇人口密度为515人/平方公里,比全省542人/平方公里低很多。就村庄分布而言,西部、南部较低,北部较高,基本沿着水库河流和公路形成三线一片。山区居民点规模较少,数量也少。镇区居民点规模相对集中。3、中心城镇实力不足,位置偏,基础设施较差。 冶源镇位于全县的中心位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现状城镇由13个行政村和镇直部门组成,人口达到21460人,规模相对可以,但城镇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设施简陋,普及率低。另外镇驻地位于镇东北角,重心偏移,辐射半径较大,对南部和西部缺乏辐射力。 4、环保意识差,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 镇内有三个水泥厂,南北均匀分布,对镇驻地、库区及风景旅游区造成较大污染;缫丝厂、啤酒厂两个用水大户直接在泉头上取用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和旅游景点造成破坏,开山造田、筑路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威胁。 5、对外交通不足冶源镇对外交通联系主要为潍九公路和冶伦公路,出口较少,对大批的矿产资源及农副产品外运起了制约作用。第二章 对冶源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及实施情况的回顾与分析第一节 原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临朐县冶源镇总体规划是1995年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1996年12月经临朐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第二节 原规划要点一城市性质:冶源镇是潍坊市旅游开发型、工商农综合发展的山水小城市。二镇域城镇体系规划镇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四级:驻地为一级,人口规模6万人;二级中心村,人口规模3000-5000人,共4个;三级较大村庄,人口规模2000-3000人,共7个;四级一般村庄,人口规模2000人以下,共14个。三规划期限及规模:1规划期限:近期建设规划从1995年至2000年;远期规划至2010年。2规划规模:2000年镇规划人口4万人,用地4.5平方公里;2010年规划人口68万人,用地10.19平方公里。四城市的发展方向:城镇区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南发展为主,适当向西发展。五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城市布局形态为区划组团式空间结构。第三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六年来的情况一城市规模2002年人口已达58000万人,驻地建设用地已突破4平方公里。人口已达到近期规划的目标,用地已突破近期规划的规模。二城市建设成就经过六年的规划建设,冶源城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完成一系列的改造建设,一些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已初具规模。三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城市总体布局基本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近期建设的内容已基本完成。第四节 对原规划进行调整的必要性冶源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对冶源镇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冶源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现有的总体规划已经不适合新的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原规划进行调整。第三章 规划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第一节 规划依据 国家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建设部2000年发布的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国家、省、市近期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临朐冶源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山东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94年11月); 老龙湾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年6月); 冶源镇领导有关冶源镇的建设发展设想。第二节 规划原则 1、宏观区域发展原则。立足区域发展,发挥地方优势,镇区与镇域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建设现代化旅游新型小城镇。 2、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和居民点分布,走生态型经济发展之路。3、系统的原则。乡镇的规划建设为多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规划应以全面观点处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软”环境与“硬”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效益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4、超前引导原则。坚持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以建设二十一世纪现代化文明小城镇为目标,引导经济和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5、“弹性”原则。规划结构和形态应适应外界变化,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6、“实用”原则。规划力求从实际出发,针对冶源镇的发展特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解决发展中的建设问题,规划成果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7、“节约”原则。规划用地紧凑组织,尽量利用原有用地调整挖潜,不占或少占良田,宜多选择薄地、荒地,尽可能地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第三节 规划指导思想以冶源镇社会现状及其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和谐统一为宗旨,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方法,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建成结构清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城镇形态特色鲜明的旅游型山水城市。第四节 规划要点 一、研究冶源镇的区域地位,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城镇发展目标和战略。 二、处理好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综合功能。 三、认真研究规划期内城镇性质、规模,确定合理的城镇用地布局,明确城镇的发展方向,建立通畅合理的道路系统。 四、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完善绿地系统,改善环境条件和城镇面貌。五、增加规划深度,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城镇布局,对旧村改建、近期建设、交通网络等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市场经济形势下旅游城镇建设的新特点。 第四章 规划年限 根据国家建设部和山东省建委的统一要求,本次规划期限确定为: 近期:20032010年 远期:20102020年远景:21世纪中叶第四章 镇域规划第一节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通过对冶源镇的现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冶源镇的经济发展方向应突出以下四点: 1、以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商贸饮食服务业。建立商贸中心,增加市场的等级、数量和规模,逐步形成集旅游、商贸、休养为一体的,具有较强城镇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山水旅游城镇。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冶源乡镇企业的发展重在提高企业的素质,上规模上档次,逐步形成建材及石材加工、轻纺、金属加工三条龙,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3、继续发展多种经营。 冶源水资源丰富,适合于发展淡水养殖,特别是温泉湖水,是虹鳟鱼理想的生长之地,在不污染水质的条件下,应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充分利用土地类型优势,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和畜牧业养殖。 4、创造条件招商引资和进行房地产开发,综合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实力。 在发展旅游业同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镇素质和知名度,增强城镇综合服务水平,为大规模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创造条件。 第二节 人口发展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人口发展规模预测 冶源镇全镇人口2002年底为58605人,镇区人口为24610人,包括了13个村庄及镇直部门。前10年人口呈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均2,估计未来的十几年里,一方面,人员会继续向临朐县流动;另一方面,由于冶源镇占有区位和交通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的比周边乡镇高,也会吸引部分外乡镇人员来冶源镇务工经商,流出和流入相抵消,迁出应大于移入,人口机械增长仍然呈负增长趋势,但不会过多过快,总增长率可达23。人口预测近期取3,远期由于自然增长率的进一步降低,总增长率取2,则2010年总人口为: 58605(1+0.003)8=59400人 2020年总人口为: 59400(1+0.002)12=60600人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水平是驻地人口与辖区人口之比。驻地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有9337人,那么2002年底城镇化水平16%。我国东部地区现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参照一般乡镇的发展规划,每年以递增2%计,则到2010年,冶源镇的城镇化水平可达26%,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约为55%左右。 冶源镇在县城中位置适中,自然、历史、文化名胜及场地建设条件良好,是潍坊市副县级重点小城镇,今后随着旅游、生活居住和房地产开发,可吸引大批外来人口(特别是县城人口)来此定居或经商,引起较大机械增长,规划这部分人按1.5万人考虑,则镇驻地到2020年总人口为34万人,到2020年取4万人。 根据潍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8年潍坊市城镇化水平为40%以上,2020年为55%左右,潍坊市所属各县市城镇化水平一般要比潍坊市低510%,县市所属各乡镇一般又要低510%,冶源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潍坊市处于上游,按上等水平来预测其城镇化水平,其近期和远期按比潍坊市低5%左右来考虑,则冶源镇的城镇化水平2008年为2530%左右,2020年为55%左右。 综合分析,冶源镇的城镇化水平2010年可达30%以上,2020年在55%左右。 第三节 村镇体系规划一、规划原则 1、积极开发旅游业,带动驻地经济振兴,促进城镇建设,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 2、合理发展中心村,建立镇驻地、中心村、基层村三个等级协调发展的规模结构。3、建立以镇驻地为集聚点、以片区中心为次中心、扇面辐射的村镇空间模式。二、村镇空间等级结构冶源镇辖47个行政村,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城市化进程的预测和分析,结合冶源镇经济发展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村庄人口一方面向镇驻地及临朐县、潍坊市集聚,实现由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另一方面,剩余人口将逐渐集中到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环境良好的村落聚集,迁村并点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考虑到规划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规划期内,村镇体系结构按镇驻地、中心村和基层村三级布局,其中部分基层村随发展逐渐减少和消亡,实现向镇驻地、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的转化。 (一)镇驻地 镇驻地位于镇域北部,冶泉路穿越其间,交通方便,经济基础良好,是全镇经济、商贸、教育和行政管理中心,是临朐县的风景旅游小城镇,以发展建材、轻纺、金属加工、高新技术为主。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发展,包括四冶、车家沟、红新村、宫家坡、告老庄、迟家庄、半截楼、徐家王舍、冯家王舍、老崖崮共13个行政村。 镇驻地除重点发展工业企业外,要着重配套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和其它服务设施,提高生活居住水平,既服务全镇,又为驻地人口服务,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向驻地转移。 (二)中心村 中心村四个,分别是宋庄、黄家宅、平安峪、二郎庙。沿镇域内环路,相对镇驻地形成环通状扇面布置。通过综合评价各村的经济基础、人口规模、基础设施、交通区位等条件,根据居民点的布局原则,分类分级,将其作为新型的居民开发点。随着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条件成熟时,其它小村应逐步向中心村集中。 中心村是今后周围区域发展重点区,要搞好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商业配套,从而吸纳周围基层村人口。 (三)基层村基层村是生产和居住的基本单元,在现状行政村基础上发展。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基层村逐渐减少和消亡,向中心村及镇驻地转移。规划期内,重点实施现状人口不足500人村庄的迁并。基层村保留18个,分别是井头、葛拉、豹伏岭、福山坡、石湾崖、粟沟、赤良峪、上回头、琴口、国家峪、湾头河、米山、王家河、许家峪、白塔、三阳山、石河店、界首。 居民点等级结构表 表4-1居民点等级个数名 称一级(镇驻地)1冶源镇驻地二级(中心村)4黄家宅、平安峪、二郎庙、宋庄三级(基层村)18井头、葛拉、豹伏岭、福山坡、石湾崖、粟沟、赤良峪、上回头、琴口、国家峪、湾头河、米山、王家河、许家峪、白塔、三阳山、石河店、界首三、村镇规模结构规划提高居民点的质量,减少居民点的数量,形成较为合理的居民点规模,适当进行迁村并点,形成较为合理居民点体系。现有居民点有些过于集中,相距很近,或已联片。有此规模太小(1000人的居民点有21个,500人的居民点有4个),学校、服务设施不好配套,教育水平上不去,复式教育现象突出。有些居民点过于分散,特别是米山片,居民点规模小而且散。还有些居民点结合镇驻地建设将逐步改造和搬迁。规划将部分分散、零乱、不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居民点,适当集中和迁并,以形成居民点合理规模和合理布局。经调整合并的居民点分为四级,大于3万人的1个,镇驻地;20003000人的4个,平安峪、宋庄、黄家宅、二郎庙;1000-2000人的居民点7个,有赤良峪、福山坡、粟沟、豹伏岭、界首、河南、湾头河;小于1000人的居民点有11个,详见居民点规模结构表42。居民点规模结构表 表4-2规模等级个数名 称大于3万人1冶源镇驻地20003000人4黄家宅、平安峪、二郎庙、宋庄10002000人7赤良峪、福山坡、粟沟、豹伏岭、界首、河南、湾头河小于1000人11井头、葛拉、石湾崖、上回头、琴口、国家峪、米山、王家河、许家峪、白塔、三阳山四、 村镇职能结构 规划镇驻地以旅游、建材、瓶盖、合金、金属加工等为主;二郎庙以建材、牧业林果为主;平安峪、黄家宅以黄烟、桑蚕为主;宋庄以蔬菜、养殖为主。第四节 公共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等,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全镇进行综合配套和建设。 1、教育:教育事业发展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不断提高社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基础教育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力争2020年前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全镇设中学三处,小学八处,分别在镇驻地、各中心村建设,每处规模不小于12班。 把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作为重点。建设社会大学,加快“双优”人才的培养。规划在驻地西部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2、卫生:规划镇域卫生设施为四级结构:一级为镇驻地医院,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扩大发展,2108年达100床规模,2020年达到150床规模;二级为省立海浮山医院和爱德医院;三级为中心村卫生院;四级为基层村卫生所。 3、文化:要加强全镇文化设施建设。镇驻地重点搞好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和活动中心建设,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各中心村均设图书室和文化站,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同时,要搞好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加强其它宣传和新闻传播方式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体育:镇驻地单独建设文体科研中心,搞好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在镇驻地建体育场一处,面积2公顷,与中学结合使用。5、集市分布规划:冶源镇是临朐县中部物资集散基地,今后随着城镇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集市规模、上市人数、交易物品将逐步扩大和丰富,规划在镇驻地内设一大型综合市场,设二处专业市场,扩大宋庄、平安峪、二郎庙、宫家坡、豹伏岭市场的规模和档次的同时,增加镇驻地专业市场,增加对全镇的辐射力。第五节 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冶源镇道路路形已初步形成,规划进一步完善镇域内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的等级和质量,使居民点与城镇之间、居民点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镇域内道路系统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主要道路为环状,路面宽9米左右,村路加宽到7米左右。镇域道路分为四级:一级路为主要对外交通干道,即省一级公路潍九路(冶泉路),镇区内控制红线宽度为24米,建筑红线宽度60米,在镇区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二级路为县三级公路冶伦路、冶石路、冶王路、迟上路,规划红线宽度16米,建筑红线宽度45米,断面形式为一块板;三级为镇域内交通主路,联系镇驻地各中心村和主要生产作业区,路面控制宽度不小于20M,以沙石路面为主,规划期内争取部分实现柏油路面;四级为村级道路,主要服务于各基层村和农村作业点,规划宽度6-10M,沙石路面。 2、电力:镇域内有两处变电站,一处位于冶源镇驻地南部,容量3150KVA;一处位于担山西部,容量220KV,规划近期新建0.4KV村农电灌线路,新架3150KVA线路一条,远期将冶源镇变电站容量扩大至5000KVA。 规划人均用电标准为: 2010年 人均生活用电200千瓦时 综合用电 1000千瓦时 2020年 人均生活用电400千瓦时 综合用电 2000千瓦时 则2010年和2020年用电总量分别为: 2010年 59400人1000千瓦时=5940万千瓦时 2020年 60600人2000千瓦时=12120万千瓦时 3、电讯:规划冶源镇电话普及率近期为20部/百人,远期35部/百人,则电话装机分别为: 2010年59400人20部/百人=15000部 2020年60600人30部/百人=18180部 规划邮电局在现有基础上扩建,邮电线沿道路架设。为了更好地为全镇人民提供电讯服务,每个中心村各设1处邮政服务所,负责信件、报刊的转递和发送。第六节 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冶源镇位于山东省风景旅游区的适中位置,也是千里民俗旅游线的重要一站。区域内风景旅游点众多,在方园60公里范围内的旅游点有: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石门坊风景区、沂山风景区、淄川蒲松龄故居、博山颜文姜祠、博山溶洞、博山陶瓷琉璃厂展室、临淄齐国古城、殉马坑、古墓群、潍坊十笏园、沂源溶洞、青州云门山、偶园、范公亭公园、仰天山,有较大的传统文化节-潍坊风筝节、青洲蜜桃节、石门坊红叶节等。因此,从区域的角度上加强旅游事业的宏观控制指导,逐步开发利用新的旅游资源,对风景旅游城冶源来讲意义重大。就冶源镇本身来看,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一、老龙湾位于驻地海浮山北麓。现有用地6.7公顷,水面3公顷。老龙湾内泉以万许,水深盈丈,清澈见底。主泉有铸剑池、万宝泉、洪湖窟、濯马潭等。老龙湾泉水四季恒温18。盛夏酷暑,老龙湾泉水清凉甘冽,浸人肌肤;数九寒冬,水面上雾气蒸腾,古有冶源烟霭三冬暖的诗句,公园内南侧遍植翠竹,为江北竹园之最,北岸垂柳轻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温泉河发源于水库坝下、冯家王舍村东南部。清澈的泉水自陡岸涌流而出,水量保持在0.9立方米/秒,汇集成六百余平方米的湖泊,泉水经海子河流向镇东北角与老龙湾水汇合。该水与老龙湾水属同一水系,常年恒温,水中富含钙、镁、铁、锶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近年来温泉河下游先后建起了虹鳟鱼养殖场近万亩,游客观赏虹鳟,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内容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游览价值。三、海浮山位于老龙湾南侧,海拔215.5米,为方圆十几里最高的山。传说在海水覆盖大陆的远古时期,唯此山翘首于海面,遂称海浮山。山之颠有一古刹,始建于北魏文成帝三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该古刹在抗战中被焚毁。近年来古刹得到修复,现己营造碧霞祠、玉皇阁、王母殿、东西庑、钟鼓楼、三门、魁星楼等计三十五楹、雕塑造像二十余尊,彩绘壁画百余平方米。在海浮山之阳,从三米多深处发掘北齐古墓一处,为公元550年所建。墓内四壁有48平方米彩色壁画,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有24幅屏风画、八鼻青瓷罐,堪称国之瑰宝。海浮山西北侧的山坳里有石蘑菇群一组,涓涓清泉和茂林修竹是博邑人曹有声迁居冶源购山阴地,至六世孙曹正亮栖身山村数十年,躬耕垅亩,培植花木,收集天然奇石,垒石龙,以情如林于高岗,故称曹家花园。后发现恐龙化石于山岗,遂称卧龙。山上还有古炮台等遗址。四、冶源水库位于镇驻地东南侧。总库容2.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370万立方米,是全县唯一的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养殖、发电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库内碧波荡漾,游船往来;库边绿树环绕,果香诱人。先后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联合国水利考察团来参观考察过。白塔水库:原称三阳拦河闸坝,在冶源镇白塔桥村东、寺头石河下游、冶源水库上游,原为截潜引河工程,1978年9月改建后,以其蓄水能力改称白塔水库。水库总库容170万立方,兴利库容110万立方,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水库枢纽工程由自动翻板闸、溢流坝、粘土心墙坝、放水洞等组成。五、轰雷溅雪位于老崖崮村西的虎头山下深沟石谷中,西壁陡峭险要,东岸怪石嶙峋,南边河床上巨石突兀,状如数匹石马,故称“马子腚”,巨石下是一深潭,每当山洪瀑发,山洪从“马子腚”上轰然跌入深潭,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山洪冲进石窟而泛出水面,形成一片雪花般的浪花,状如“卷起千堆雪”。明万历年间进士冯瑷曾寄居在“马子腚”西侧的虎头山龙王庙内,即兴题写了“轰雷溅雪”四字,镌刻于峭壁之上。六、另外还有镇武阁、关帝庙、冶官祠、古戏楼、白龙宫、玉泉寺等古迹,古时常年暮鼓晨钟、香火极盛。旧时冶源镇内还有著名的冶源八景:仙人肚脐、玉兔顶、八角祠、摩天岭、搭拉街、万宝泉、江南亭前、八角琉璃井。有忆游冶源诗12首,众多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来此参观的游客达30多万人次。规划加强冶源镇与区域风景区的联系,冶源镇的风景旅游资源纳入区域网络中,统一开发利用。镇内风景旅游点分4个景区:腊山景区、海浮山景区、温泉湖景区、冶源水库景区。其中腊山景区以三山、轰雷溅雪、红丝砚矿、花果为主;海浮山景区以老龙湾、海浮山、北齐古墓、曹家花园、古城墙、海子河等组成;温泉湖景区以温泉湖、弥河、虹鳟鱼养殖基地、水库大坝组成;水库景区由水库湖泊、游泳场、钓鱼台、划船场、娱乐中心、栈桥组成。四个景区以契形绿带和沿河绿带相联系,并用温泉路、浮山路相沟通,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体系。规划龙湾路以东、冶潍路以北、竹泉路以南、浮山东路以西,温泉湖、腊山和弥河沿岸,水库沿岸为一级保护区,该区内不得安排建设项目,园林建筑层数控制在二层以下;度假村及潍九路以东、冶伦路以北、龙湾路以西、竹泉路以南的区域和水库边的文化娱乐区为二级保护区,该区内建筑要与风景区建筑相协调,建筑层数控制在4层以下,建筑色彩淡雅明快,建筑轻巧活泼;其它区域为三级保护区,重点体现现代化待点。第七节 目标体系 一、目标 1、制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村镇体系; 2、制定稳定有序的经济和市场体系; 3、建立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 4、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 5、建立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 6、建全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7、建立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 8、建立丰富动人的城镇景观; 9、建立突出个性的城镇中心;10、进行高效科学的城镇管理。二、指标体系序号指 标单 位发展目标2020年国际惯用1镇区人均GDP美元6000100002镇区居民消费水平元/人100002000$3镇区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人5004镇区人均居住面积M26030505镇区人均道路面积M211136镇区供水普及率%1001007镇区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年200014008镇区生活燃气普及率%1009镇区集中供热普及率%8010镇区电话普及率部/百人304011镇区火灾地点到最近消防时间分钟512镇区每万人口商业网点数个50050013镇区工业用水量重复利用率%9014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31515建成绿化覆盖率%354016镇区污水处理率%609517镇区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8镇域劳动力文化指数年121019镇域每万人口病床数张6020镇域人均图书拥有量册153021镇域幼儿入托率%909022城市化水平%6070 第六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节 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三)国家土地局1997年7号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四)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五)潍坊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修订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见。第二节 规划目标 全镇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努力做到耕地逐步提高,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农业用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实现土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节 土地利用结构 坚持保护耕地,统筹兼顾各种用地,为国家经济各部分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用地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它是保证人民生活、国家定购、养殖业、副食加工业等基本用粮、用菜等而进行的专用土地保护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仅从人均消费粮食350公斤这个角度出发,为满足全镇人民生活所需以及国家定购、副食品加工、养殖业用粮及种子用粮而定的。到2020年保有这些面积,则全镇的人民生活水平就不成问题,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在土地利用中必须保持耕地面积的稳定,以加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基本农田一经确定要严格执行保护区所规定的“七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其用途,确需占用的,须经镇政府和县规划国土局同意,报区政府批准后方可占用,但用地单位和个人需交纳一定基本农田开发基金,县建委和镇国土所组织开发新的基本农田,以保证基本农田的稳定,对基本农田要制定管理措施,责任到人,保证不被侵占。第五节 实施规划的措施 本规划经批准后,纳入本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执行本规划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协调一致,严格把关。具体分工是镇领导统管全局负总责,镇村规划、村庄改造由区分局负责,砖窑厂、取土场复垦由有关村负责。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控制由分区分局会同有关村负责,公路道路建设由公路局负责。加强用地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耕地,减少国家及镇企业用地,以本镇规划为依据,严格审批手续,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减少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规定,对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用地手续。第七章 镇驻地建设规划第一节 总体构想一、城镇性质冶源镇土地肥沃,地下水丰富,农业基础良好,交通便利,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工业企业已具规模,从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来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2003年,冶源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在正在报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因此综合分析确定冶源镇驻地的性质是以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镇。二、城镇规模1、人口发展预测 人口发展来源于村民和居民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机械增长方面:一是镇域人员进镇务工经商落户;二是镇域内少部分人进镇居住;三是非本镇人员进镇务工经商落户;四是二中学生规模扩大。根据上述情况,采用城镇化水平预测法和劳动力转移法分别对冶源镇的人口进行预测。 (1)城镇化水平预测法 根据对冶源镇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全镇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30%,2020年估计在55%左右,据此,则驻地的人口预测为: 2020年 6060055%=34000人 加上临朐二中学生及其他因素,确定人口规模为5万人。 (2)剩余劳动力转移法 该法根据人口资料分析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预测合理确定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充分考虑城镇经济发展潜力及容量,并适当考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滞后惯性,从而确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为: P=P1(1+ra)nfP2(1+ra)nm-S/QWV 式中P为预测年末镇驻地人口 P1为基期城镇驻地人口(2.4万人) ra为人口增长率,近期7%,远期5% n为年限 F为农村人口劳动力比例 (58%) P2为基期农村人口数 M为农村劳动力系数,近期取1.5,远期取1.2 S为预测年末耕地数,根据冶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为 Q为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段,参照全国水平Q=10-12亩,远期取8亩,远期10亩。 2020年取V=1.8 W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比例,2010年前取V=1.5 2020年取V=40% 计算得:2010年 P=24000(1+5%)8+55%58688(1+7)830000人 2020年 P=24000(1+5%)10+55%60600(1+5)1050000人 以上二种方法预测镇驻地人口,结果比较接近,但第一种方法比较模糊,以第二种方法即剩余劳动力转移法较为科学合理、可靠。综合分析,建议冶源镇人口发展规模为: 2010年 30000人 2020年 50000人 2、用地规模预测 现状冶源镇驻地建设面积为410公顷,人均160M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乡镇规划有关标准规范,到2010年人均用地控制在167M2,较目前人均减少107.2 M2,2020年人均用地控制在120M2。则近远期镇驻地用地规模为: 2010年 30000人167M2/人=500公顷2020年 50000人120M2/人=600公顷用地规模偏高主要是增加了公共绿地、度假村用地,详见规划用地平衡表61。三、用地发展方向冶源镇驻地东侧和北侧己到镇域行政边界,城镇只有向南向西发展。西部腊山、石河是较大的城市发展门槛;南部场地平坦,用地广阔,依山傍库,条件较好,因此城镇用地发展方向为:以向南发展为主,适当向西发展。四、规划控制区范围南到三阳山、西到石河、东北到行政边界,总面积35平方公里左右。(见土地分等定级)为了科学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地价效应和经济效益,适应综合开发和土地优化组合,规划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五、影响土地分等定级的因素主要为自然条件,重要度占20%;公建服务设施,重要度占20%;位置,重要度占20%;交通条件,重要度占20%;环境质量,重要度占10%;基础设施,重要度占10%。因子27项,详见表二十三。经加权平衡分析,得城镇用地分为四级。详见土地分定等级图。规划土地使用原则:按土地质量确定使用功能和容积率,用土地经济思想过当调整用地结构,利用级差地租的理论促进旧城改造,利用分等定级促进土地房地产开发。第二节 规划布局一、城镇形态冶源镇的城镇形态为组团式,三区三组团:老城区、绿带区、新城区;北组团、南组团、东组团。区划组团式的城镇形态具有以下优点: 旅游小城镇要求小城镇建设从整体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应小巧玲珑,区划组团式具有城镇建设景点化、园林化、组群化的特点;区划组团式可有效地结合地形有机分区,形成路绕山走、城围山建的特色;区划组团式适应带状城镇布局要求,城镇沿道路相对集中成组成团布置,便于基础设施配套,方便居民生活;区划组团式对冶源的城镇发展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可有效地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区进行保护,有利于新城区的开发建设,使新城和老城各具特色;区划组团式,有利于抗震防灾,可有效地组织人口疏散和避难。北组团(老城区)重在改造补充完善,以居民、商业服务为主,对现有的工业区加以改造治理;南组团(新城区)以生活居住、文化娱乐为主,适当布置部分工业仓库用地;东组团为度假村、休养场所。三个组团之间为三山、二泉、二河、一库所形成的风景旅游风光带。三个组团既相对强立,又有专业分工,形成功能各异、设施配套的综合功能区。二、规划布局1、工业用地现状生产建筑用地位于冶泉路两侧零星布置,规划在西南部设置工业用地,此处工业区交通条件好,用地广阔,从风向、地下水等多方面考虑都非常合适,因此新增工业项目在此安置,原工业用地要逐步迁往冶泉路西侧新规划的工业区内,工业区总用地52.2公顷。冶源镇现有较大的工业企业共190余家,主要以中小型为主,金属加工和轻纺工业初具规模,从工业布局来看,工业散乱、工厂规模过小、圈地占院现象严重、厂房破旧、地方优势发挥不出来、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用水大户和重污染工业较多,许多工厂布局在城镇的上风向,地下水的上游。规划冶源镇的工业项目以无污染、耗能低、技术先进的项目为主。根据城镇功能分区,考虑自然、交通、原材料及地下水分布运动规律等因素设两个工业区:西工业区以高新技术开发为主,如电子、机械、金属加工等用水小、无污染的工业项目。严格控制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项目在此安排。对该区内现有的工业项目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困难的实行关、停、并、转,以确保该区的环境质量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的水质和水量。东工业区以建材、轻纺、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尽量安排无污染的工业项目。规划对南水泥厂近期改造,远期搬迁;对北部水泥厂、中部水泥厂进行搬迁。工业项目由镇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严禁直接开采地下水,对工业污水要加强治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能排放。规划以水泥、石材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安排在米山、王家河一带,严禁在镇驻地保护区范围内开山、生产加工。对无污染的工业项目如服装加工、红丝砚台、工艺品、编织等项目可在居民区内安排。2、仓库用地冶源镇现状无集中仓库。现有的库房用地均在各单位内分散布置,给管理、消防、安全和运输造成不便。规划设两处集中仓库区:一处是在农贸市场西旁设一生活服务性仓库,占地6.5公顷;在南部工业用地西侧布置仓储用地一处,主要服务于工业区及粮食、煤等物品的存放,占地13公顷。3、对外交通用地镇驻地对外交通联系主要靠潍九路和冶伦公路,出口少,联系不便,特别是冶伦公路以坝代路。通行能力受到限制。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时,该两条路不能满足镇对外交通的要求。规划在镇驻地北部设一东西向对外交通性道路,经七贤镇公路,同时也把临朐建材金属市场与城镇联系起来;在西北部设一南北向道路,向北加强与临朐县城联系,使山区石材和农副产品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水库大坝以坝代路等级太低,在适当的时候修建复路,以提高城镇对外交通运输的综合能力。规划扩大原长途汽车站规模。4、居住用地现状镇驻地规划范围内主要有13个行政村的居住用地。规划在冶泉路南部东侧新增加一片,做为近期居住用地起步用地,该片用地要按照小康住宅小区建设要求,搞好配套和环境建设,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居住区,以吸引人员来镇驻地居住。村庄要按照国家最新人均用地指标,做好旧村改造规划,在以后的建设中,逐步实施。(1)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原则是使住宅由农村型单层住宅向城镇型多层住宅发展,规划中居住用地分为三类。A、一类居住用地(R1):市政公共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平均层数为二层的独立住宅为主,此类住宅的用地标准和建筑面积标准比较高,规划中以安置现有城镇居民为主,也可以用为高标准居住区。B、二类居住用地(R2):以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住宅平均层数为四层的居住用地,这类居住用地是居住区的主体,以安排城镇居民住房为主,从长远来看,农村型住宅在镇驻地的范围内应加强控制和管理,鼓励农民集体盖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士执业水平考核国家统一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经纪人职业资格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告文案创意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不允许快进的原因
- 2025年生产安全员工培训考试题
- 2025年山西C类安全员安全知识题库
- 2025年呼叫中心客服面试题
- 冀教英语教学课件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初级面试与笔试宝典及答案集
- 2025年放射技术士模拟试卷
- 2024艺考乐理试题及答案
- 资产回收合同协议模板
- 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 城市低空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 超市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 银行招聘职业能力测验-2025中国银行春招笔试考题
- 旅游行业导游培训制度与措施
- 初二学生入学教育
- 九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
- 数据标注培训课件
- 《视觉表现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