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意境.doc_第1页
对联的意境.doc_第2页
对联的意境.doc_第3页
对联的意境.doc_第4页
对联的意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晚上的课是:对联的意境意境就是诗或者词或者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诗、词、联提供给读者的暗示。比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我们看看,这是多么豪迈。意境这东西很难说清楚。对于意境的概念,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意境是古来就有的,只不过是概念不同。我们说一首诗,写的好,这个好,其中一定包括意境。我个人对意境的看法,首先是从应对角度出发。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有很多朋友擅长出联,同样有很多朋友擅长应对,二者如何能够溶为一体,使出句和对句随心所欲?首先,我就拿几个出句说明1.醉柳临池,欲记春诗沾水墨2.古涧风回,一壁松鸣惊海胆3.世事如棋,何妨守拙观风雨我们来看看这3个出句,分析一下出句的意态:醉柳临池,欲记春诗沾水墨此句意境的美感在哪里?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耳麦(1607719653)20:04:26意:一篇文章的从构思开始到文字的安排。境:思想高度,想表达的内涵,就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如此构成了意境。第一个出句为景物联,以拟人格入品。前后分句关联比较紧密,递进的层次很分明,用字精炼。醉/临/记/沾的用字精当到位,为联的景物铺垫增色尤多。从这出句里我们该看到一副画面,那么画面上包含了什么内容?柳是什么状态?醉。醉,再现了柳的娇柔。醉柳在做什么?拟人格用的很形象生动,表达的也基本到位。第一个出句的结构。从结构上说,柳为主语,柳临池;柳欲记春诗,柳沾水墨,采用了连动的修辞手法,前后分句关联紧密,环环相扣。虽不能当机关联,但用句的技巧很高明,是难得的好句。还有临池与水墨的对应也表现出了出句者高明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技巧。醉柳临池,醉后的娇憨也好,豪迈也罢,与后分句的结合富于想象空间,并给对句者留下了充分的思维空间,这是出句的高明之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出句以形容词-醉,作为整句描写的切入使人沉醉于春的景物美,而让我们的思想蠢蠢欲动,可以让读者想象出:春天,万物复苏,遍山即将染绿,千红姹紫,柳之欣然,跃然于自然之纸,好一派诗情画意。什么是美?什么是意?什么是品?沉醉于美,蠢动于思,表达于言。联如诗,但比诗更简洁明炼。我绝对不赞同联无意境之说,文字是服务于情感的。文字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一篇文章往往涵阔着写这篇文章的人的真情实感。如陈自崖的联:事能自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表达了一种淡薄的清高,有超脱世外的修养而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们的内涵相近么?表达的一样么?跟这个写联的人是有关系的。“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这就是品,这就是意,这就是意境的美感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在这里,先插句话:请大家都分析一下“清风、细雨”,“清风、皓月”,“清风、明月”有不同么?如不同,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清风细雨给人以舒缓惬意之感。清风皓月给人以心胸开朗之感。有明月的画面空灵,清婉。有细雨的时候缠绵,凄清。当然得以时人的心态而视。清风,细雨-是在二维空间表达了一种自然状态,风为横,雨为纵。皓月是在三维空间,涵盖了更大的空间内容,有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调动了多感官的享受。“空间扩大了,诗境开朗了许多”这是大的原则。放到具体,也许细雨会更好,得要看具体的结合。我们再看一联素月穿花影清风曳柳眠一淡一艳,一暗一明,出句是有对比的,有动态的表达,有嗅觉的联想。因此,对句要考虑与出句的画面和谐,表达的怎样到位而不过,用字上的怎样表达而不零乱。“素月穿花影,清风曳柳眠”画面非常和谐。“眠”咋一看似乎出了,但是要看眠表达的实质的东西,同样的出句,我们再看一联素月穿花影闲云听水声此联的对句工则工矣,境界大逊。耳麦(1607719653)20:14:49意境这一词的提出是在唐朝。日僧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意境一词,起源于清朝王国维。简单来讲,意境=美感。王国维“意境”之说,来源于17世纪西方美术学。王用到了宋词中。“意境”最早是西方美术学的一个术语。西方所说的意境,就是一个字:美。三个字:整体的美。“意境”最早是王拿来说宋词的,至于什么时候跑到了律诗和对联中,这个我也不知道。当然,表达的方法不同,则效果不同。有人说,豪迈也美。不偏离主题,就是不空洞,哪怕白话了一些,也没关系。空洞的,也许会漂亮,但肯定不美。大家所关心的词穷的问题,将在律诗班提高。从目前的情况看,基本的东西大家都已经在逐步了解,那么,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两个字:“厚积”。我始终认为:没有笨的人,只有努力与不努力之分。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只要大家肯努力,到新年的时候,谁都可以随手写成联。我对大家都一直非常有信心,很简单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比学习班开班的时候进步了很多。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任何人都完全能够做好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学习无非:1、阅读2、理解3、模仿4、创作,四个阶段。比如写花,可以参考别人怎么写花,写月,也同样可以参考,在参考的基础上,模仿最后自己创作,写多了,自然就有好的句子。李白1600余首、杜甫1400余首,也并非首首经典嘛。平庸的,还是占多数,经典的,毕竟是少数啊。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写一副就精一副。上帝也做不到,何况凡人呢?回到意境上讲,就是作品美不美的问题。网络BBS上联坛里一直以来,存在着意境派与技巧派的分歧。一说意境派玩虚,一说技巧派玩玄;与此同时,意境与技巧的融合,也逐渐成为一种折中的办法和服务于两派的手段。偶试着在琢磨意境与技巧相互融合的联句中,积累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一)意境是主题,技巧是修饰。意境与技巧的融合,就必须符合“意境是主题,技巧是修饰”这样一种格调否则,就又跑到纯意境与纯技巧的路子上。古联句中,如: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或者:藕入淤泥,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等等。都是意境与技巧相融合的例子,就不多言我们举些某些论坛的实例来聊聊出句:把酒邀春,春日人三醉大家看这出句:第二小句中“日、人、三”拼合为“春”字,两小句之间“顶真”相接。“醉”在意义上与“酒”呼应。全句意在表达“春日之时,人们由于高兴,把酒邀春,三餐皆醉”的喜兴之情。关于顶真,会在以后的课中讲到,现不说明哈。偶认为“春日人三醉”解释为“春日的人三餐皆醉”这是一种比较浅白的意境。应该还可以解释为“春日人三者皆醉”这是对联句意境一个更高的提升。在此赛事中多数对者注意到了这两层关系,所以对句都做到了照顾意境与技巧相融合。回味过来,“春日人三醉”在语法上兼顾到了两种解释;也以“春日人三醉”在技巧上为表达春节的喜悦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故只有如此才能在联句的意境与技巧融合作到无懈可击。我们再看一个比赛的出句:出句:田园趣,山水情,潜心修意堪陶醉从句意上看,可以这样理解:田园之趣,山水之情,能让人真正地静下心来,修养自已的性情,陶冶自已的情操,而人在这潜心修意的过程中,更会感觉到山水之美,田园之趣,所谓乐在其中,“欲辨已忘言”,我能不陶醉吗?在技巧方面;潜心、修意、陶醉双关。陶令之趣在疏淡自然的田园,而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也。潜、修其名也,陶指陶令,醉指醉翁。偶认为此出句是个好句,很好的典故与嵌名联。直点陶潜即可,但可惜与欧阳修扯到一起,就有轻重的区别,陶和欧是不同时代的人物,且其起到的文学价值的作用是不能相题并论的。陶可以说是完全在个人的仕途不得意才潜,欧的修是种政治大家的博大胸怀才修的,故出句存在搭配强弱的矛盾。另外以欧阳修的号与名各取一字来嵌名,同样显得生硬。联句在考虑技巧为前提的情况下,忽略了主题的统一性,所以偶觉得此技巧在出句解释上比较失败。综合以上两个比较典型的联句;不难看出,若忽略了技巧是为意境服务的情况下,就连出句创作者都很难把握出句的主题,所以创作者应尽量避免技巧为先,这样才可能创作出意境与技巧相融合的好联句。二)技巧在谴词造句中逐渐走向文字的美感,达到意境与技巧的相互融合。技巧的方法多种,给意境增添趣味,使语句精彩,漂亮,富有生气,增加感人力度,然在表达同一个主题思想的情况下;技巧只需要稍加变化,在谴词造句中琢磨些成分,就可以把一个纯技巧的句子变为意境与技巧相融合的好句。以下面三和出句为例:果老骑驴敲竹杠一径清风敲竹杠院里打秋风,窃语丝丝敲竹杠在同为表达“敲竹杠”这样一个主题。第一句以神话原型引出技巧。第二句以拟人修辞格引出技巧。 第三句在拟人格上更进一步生动形象化。 再看一组:吴刚挥斧月不满玉斧磨成削月瘦试问新月,为谁消得十分清瘦 同理,第一句以神话原型引出技巧“月不满”。第二句嵌带吴刚伐桂的典故“削月瘦”第三句撇开神话,以拟人修辞格引出“十分清瘦 从中不难看出,一句比一句更走向文字的美感。从而造成意境审美上的效果也不同。 综上所述,创作者可在创作句时,尽量减少白话,加些细腻,贯入自己的体(三会与感情,做到趣巧结合,色香调和。通过利用“拆字,嵌字,双关,顶针,回文,摹状,绘声,复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