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doc_第1页
XX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doc_第2页
XX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doc_第3页
XX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doc_第4页
XX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最新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想通过它来劝慰马生勤奋学习。要在学习中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书序和赠序的不同。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四、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方法二:同学们,在五单元前面几篇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几种古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吴均的书信体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陶渊明的自传体文章五柳先生传、韩愈的议论性文章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体裁为赠序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二、作者简介: 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无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集。 三、题目解说: 1、关于东阳:渐江东阳县。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省)。 2、关于马生,马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个好学的青年。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亲人,我因此讲了自己求学的艰辛来勉励他。 3、关于“序”。这是一种文体,并非“序言”。序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始于唐朝,唐宋以来,文人在送别时,常常以诗文相赠,有人把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再作一篇序,就称之为赠序。后来,尽管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是劝勉、誉扬之词。 本文就是一篇赠序。 四、背景介绍: 洪武十一年(1378年),作者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义乌)到应天(现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同乡晚辈马生拜见自己后所写。 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六、再读课文,抓住重点字词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七、作业设计。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合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媵人持汤沃灌。灌通盥,盥洗,洗手。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 1、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古义:我。今义:多出的,剩下的。 2、录毕,走送之。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3、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液。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三)解释下列点字词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 2、弗之怠。怠:放松,松懈。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大。 4、俟其欣悦。俟:等待。 5、缊袍敝衣。缊:旧絮。 6、礼愈至。至:周到。 7、腰白玉之环。腰:名作动,腰佩。 8、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 9、尝趋百里外。尝:曾经。 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最终。 1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 12、余因得遍观群书。得:能够。 1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益:更加。 (四)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C、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改: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五)解释虚词“以”字的不同用法: 1.八年级将进酒教案 2.八年级语文将进酒教案 3.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