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思齐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源于实践,又促进实践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a. b. c. d. 2.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3. 创造经济发展新奇迹,中国要激活社会的“创新dna”,捧出如“四大发明”一样耀世的中国新名片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讲坛上,全球新领军者对以创新驱动的中国未来充满期待。这一事实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 a. b. c. d. 4.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云南滇红集团受邀参加冬奥会“中国之家”活动,让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b. c. d. 5.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和100部优秀电视剧。这是因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决定人的实践活动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 b. c. d. 6.我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 b. c. d. 7. 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 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 b. c. d. 8.中国侠客在中美两国电影中的形象如右图形象设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b.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c.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和创造力 d.艺术创作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制约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说明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受时代的限制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类所特有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a. b. c. d. 10.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 b. c. d. 11.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雕塑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它会让人不自觉地受其影响。整洁、幽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这说明校园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a. b. c. d. 12.“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 b. c. d. 13.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两梦相克,零和争斗,只能两败俱伤;两梦相通,方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说明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 b. c. d. 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播出引起关注。这一节目的走红,不仅证明了传统文化节目能吸引观众,而且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这体现了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继承传统文化是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根本途径 a b c d15“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此次太空授课活动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精神,同样是中国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任务。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b. c. d. 16“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观念,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情感归宿。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17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开始草拟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为全民阅读立法,就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定政府为促进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实行全民阅读立法是因为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可以充分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a. b. c. d. 18习近平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双方加强文化交流只能通过商业贸易等文化传播途径进行有利于中国与东盟文化融为一体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应学会求同存异,即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a b c d19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 b. c. d. 20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对内实现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友好交往,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都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中华文化中的“和谐”表现在求同存异,各民族文化能够和睦相处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海纳百川,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主张在承认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平等交往2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我们党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是因为( )文化都是由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决定的 文化对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a. b. c. d. 22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表明 (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3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4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对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b坚守民族传统文化,防止外来文化进入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d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252013年1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如把“潟湖”误为“泻湖”、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二零一二年”是错误写法,应该是“二一二年”等。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 a汉字内涵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2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传唱了两千年,传颂着古老中国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弘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a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c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d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介绍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从精致的选材、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据此回答2728题27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影片( )a. 是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的魂 b. 属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c. 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 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28这部纪录片( )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了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展现了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表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a. b. c. d. 29.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0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国际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影片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1)动画片花木兰的成功体现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请应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8分)(2)花木兰的创作过程是如何体现辨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10分)32. (22分)背景材料:现当代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都把目光投向乡野,在他们熟悉的乡村故园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鲁迅笔下的乡村给人以昏沉、萧索的印象,生活其间的村民痛苦而愚昧。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对乡村的书写兼有反思与启蒙的感情色彩。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则是另一派风光,那里山清水秀,奇幻浪漫,生活其间的人们,身上散发着自由与野性的光芒,沈从文的笔端流淌着同情、纯真与理想主义。莫言笔下的乡村,融会与发展了鲁迅与沈从文所代表的不同的乡土文学传统。从鲁迅到沈从文再到莫言,如果把这三位诺贝尔文学奖所青睐的中国作家相比较,大家突然发现有很多有趣的似与不似、变与不变之处乡土传统与文学语言就是两个最好的观测点。(1)三位著名作家创作为什么都离不开乡村生活?(12分)(2)三位著名作家的“很多有趣的似与不似、变与不变之处”说明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政治答案1-10 dbcda ddadc 11-20 accbc bbcca 21-30bdaac bbbcb31(1)第一,根本途径是要立足于实践。这也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2分)第二,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第三,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2分)第四,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2分)(2)辨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也就是说辨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中发展。辨证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5分)花木兰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删除了原因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连云港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课后作业((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非婚生子分手协议书2022.5
-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不动产测绘员初级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用书选择指南:科学备考高效通关
- 玻璃制品的展示设计创新考核试卷
- 糖制品营销策略与渠道管理考核试卷
- 航天器空间对接机构设计与测试考核试卷
- 滚动轴承在精密仪器中的使用考核试卷
- 肥料包装设计与市场营销考核试卷
- 2025年初中数学联考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2025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 分公司负责人全权授权书3篇
- 《出师表》与《杜正献公》对比阅读训练
- 《始得西山宴游记》名师课件1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诗意中国》朗诵稿
- 授居家二众三皈、五戒仪规
- 生日快乐祝福快闪ppt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 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