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by于可岱PPT课件.ppt_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by于可岱PPT课件.ppt_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by于可岱PPT课件.ppt_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by于可岱PPT课件.ppt_第4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by于可岱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探究世界本质 物质 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意识观 1 1 意识的 能动 作用 特点 表现 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 特点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 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意识 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意识 克服错误的意识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 1 2011年11月14日20时00分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 天宫一号 与 神舟 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太空理想的第二步 从1999年的 神舟 一号到2011年的 天神合一 在这13年间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 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 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但与美 俄等国家40年前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 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结合材料分析 我国 寻梦 追梦 圆梦 的航天探索历程所体现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 的有关知识 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我国 寻梦 追梦 的航天探索历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特点 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 中国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太空理想的第二步战略 圆梦 就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 意识的 能动 作用 特点 表现 原理及其方法论运用举例 3 2 2011年7月1日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阅读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 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结合材料 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 分析理论上成熟对发展党的事业有何重要作用 8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科学地确定奋斗目标以及制定实现目标的长远规划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抓住工作中心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制定并实现党的宏伟蓝图 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 方针 政策 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8分 意识的 能动 作用 特点 表现 原理及其方法论运用举例 4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 1 2012山东考题 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 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弘扬雷锋精神 开展学雷锋活动 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 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 节能等环保意识 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 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1 结合材料 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 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6分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其方法论运用典题 6 2 材料一 金秋十月 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会议指出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由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1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 8分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这一点 4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它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其方法论运用示例 7 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能动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能动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规律的客观性 普遍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科学理论指导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结合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有革命精神 又要有科学态度 反对 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 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3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整合 8 探究1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 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 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 洗牌效应 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 近年来 中共安徽省委 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 建设文化强省 的发展战略 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 着力培育软实力 2008年以来 全球性金融危机 寒风劲吹 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 厚积薄发 的底气 抢抓机遇 逆势而上 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能动地认识世界 制定 文化强省战略 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计划性 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 变挑战为机遇 化危为机 能动地改造世界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提升软实力 实现快速崛起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 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 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 9 2 08年北京卷40题 奥运火炬完成了在广东 福建的传递之后进入江西 在这段路线上 也不断在发生另一种 传递 许多企业从广东和福建迁移到江西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 候鸟经济 资本总是 飞向 成本低 收益高的地区 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 在调查中发现 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 水价至少低0 5元 m3 具有综合成本优势 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 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 于是 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 比如以 一站式 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2 分析上述材料 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认识规律 意识的预见性 创造性 目的性和计划性 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能动的认识世界 正确认识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科学预见 制定相关措施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特点 为本地经济发展科学决策 能动地改造世界 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出台系列措施 加强建设 促进本地经济科学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市场规律 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 创造 一站式 服务等新的条件 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 10 4 知识整合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要求 1 尊重客观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 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 3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有革命精神 又要有科学态度 常用情景 人类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体现二者的关系 如治沙漠化 种树 治水 航天 经济发展等 变式 人们如何按规律办事 即碰到按规律办事的题目基本如此 11 考题赏析 2008广东卷40 17分 材料l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气候变暖 飓风频频登陆 非洲洪水泛滥 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 人类既是受害者 又是肇事者 材料2 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 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 交通中断 部分地区断水断电 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 制定周密的计划 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生产自救 重建家园 万众一心 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根据上述材料 运用 生活与哲学 知识回答 1 结合材料l 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0分 从材料l可见 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 规律具有客观性 普遍性 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 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材料2说明 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生产自救 重建家园 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 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材料一 建国以来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 兴修水利 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 修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千米 据粗略统计 仅在去年洪灾期间 这些设施就减少经济损失7200亿元 专家估计 水利投资与收益的比率约为1 10 材料二 去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 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 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 据统计 近30年间 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 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 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 5 湖底普遍淤高1 3米 材料三 国家重视环保工作 去年洪灾过后 又采取了包括制定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 制止毁林开垦 乱占林地行为 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退耕还林 退田还湖 等作出安排 3 结合上述材料 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 就要尊重客观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 普遍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治理江河 兴修水利就是按规律办事的体现 而破坏生态环境 导致灾情加重 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按客观规律办事 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 兴修水利和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 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国家兴修水利 保护生态环境等就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1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领域 山东省是一个海洋大省 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的海洋经济板块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基调 2009年7月17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召开了2009年上半年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研讨会 与会各涉海部门座谈交流了2009年上半年本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情况 分析了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各海洋产业的发展形势 并结合本行业发展情况 就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结合上述材料 说明山东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9分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山东是海洋大省 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立足自身优势 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的海洋经济板块的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了从山东的实际出发 3分 意识具有能动性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山东通过海洋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预测 制定 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山东海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分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山东就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3分 14 2010年高考 江苏卷35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 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 方针 政策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15 宏观层面看 16 探索世界 辩证的唯物论 中观层面看第二单元 一 物质观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 物质含义 2 物质和具体形态的关系 3 世界统一于物质2 物质根本属性是运动 1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 运动和静止关系3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 规律的含义 2 规律的属性 客观性普遍性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 怎样按规律办事二 意识观1 意识的含义 产生 生理基础 本质 2 意识的作用 1 表现 2 特点三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哲学原理 2 方法论 17 追求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中观层面看第二单元 四 实践观1 实践含义和特征2 实践类型3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4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单元序言 五 真理观1 真理的含义2 真理的属性 1 客观性 2 具体性条件性3 追其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4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教材中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18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9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数学吗 不懂 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 哲学家说 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 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 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 你会游泳吗 不会 不会 船夫说 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实践 20 杜威认为 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 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 没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 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 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 利己主义 活动 黑格尔认为 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 内在的本性去 规定 和 改造 客观世界 但他所说的 规定 和 改造 只是人的精神 观念的活动 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合作探究 如何正确理解实践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有什么不同 21 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 直接现实性 使观念变成现实 主体 对象 客体 性质 两层基本含义 1 实践及其特点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1 实践的含义 实践概念 实践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不能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是在人与自然界 社会之间的活动 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 认识活动 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2 判断 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 蜜蜂筑巢 2 教师讲课 3 猴子摘桃子 4 建设的长江三峡5 学生认真学习 6 克隆羊 多利 问世 有2 4 6 23 2 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 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 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 构成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物质的 与观念活动 认识活动不同 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24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没有意识的指导 注意 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如 燕子筑巢 蜘蛛织网 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25 例 历史上 作为丝绸之路重要交通枢纽的楼兰古国因为树木和水源的破坏导致生态恶化 从绿洲变成了荒漠 为了不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 敦煌近年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酒泉市正在着力进行 引哈济党 调水工程 把青海省大哈尔腾河的水引入党河 这告诉我们 A 实践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C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D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A 26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 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 实践的内容 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 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判断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因此 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错 离开他人和社会的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并不否定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 区别于旧唯物主义 孤立的个人活动 27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28 2020 1 15 29 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 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美国 2004年 勇气号 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30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一千年前 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 今天 我们通过 嫦娥一号 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 千年梦想变为现实 这说明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 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A 31 有人学习了 愚公移山 的故事后 认为愚公真 愚 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 用汽车运呢 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 实践的历史性B 实践的能动性C 实践的客观性D 实践的主观性 A 32 3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最基本的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33 探究活动1 P42 辩证唯物主义 杜威 辩证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辩证唯物主义 黑格尔 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 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 利己主义 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性 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实践是人的精神 观念的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1 2 3 34 评析 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5 下列与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相同的是A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B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C 欲知山中事 需问打樵人D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6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什么 37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 并被取名为 狼桃 直到18世纪末 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 狼桃 之后 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如果说第一个冒险品尝西红柿的人是幸运者 而那些为分辨香菇和毒菇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就不是那么幸运了 鲁迅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 并说 螃蟹有人吃 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 不过不好吃 所以后人就不吃了 合作探究 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想一想 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由人去尝试即实践揭开的 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 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2 实践是唯一来源 人的正确认识从实践中来 38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含义 本质 及其完成 教材的第44页 相关链接 栏目告诉我们两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经验 名言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这句名言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启示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39 情境三 回顾60年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 书信 电报 公共 固定 电话 BB机 手机 email 人们对通讯工具的认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 即随着实践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0 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 产生的新要求 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 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 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 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41 人类认真研究PM2 5的历史并不长久 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 更重要的是这种 空气杀手 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科学研究显示 PM2 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 工业生产和汽率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 其危害逐渐显现 也逐渐受到重视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PM2 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 12分 PM 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 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 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42 2010高考 全国新课标卷21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木星的形成 进化和结构等 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 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 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 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 解析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而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故 正确 说法错误 说法绝对化 木星探测实践能否如期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3 探究活动4 P45 答案 1 不同意庄子的 是非莫辩 庄子主张无是无非 否定是非标准 2 是非能说清楚 通过实践来检验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4 情境四 曾经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 将某寺庙前的浮桥冲垮 两岸的石狮滚落到河中 许多年后 人们准备集资重修浮桥 打捞石狮成为了难题 第一种观点 主张在石狮原来滚落的地方打捞 第二种观点 主张到石狮落水位置下游打捞 第三种观点 主张到石狮落水位置上游打捞 思考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工匠们先后在三个河流段打捞 最终在石狮落水位置的上游 成功打捞出落水石狮 45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 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 只有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 实践 为什么 教材第46页 相关链接 引用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论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今天 我们之所以说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是真理 就是因为它经过了勒维烈科学实验 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的证明 这一栏目再次以实例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道理 同时激发我们努力学习 将来检验和证实一系列科学假说 46 探究活动5 P46 答案 1 他到草原 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改变草原的面貌 造福于草原人民 2 故事启示 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 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结论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7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 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在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的目的问题上 历来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把学来的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正确的态度 另一种是把学来的理论束之高阁 或空谈一阵 并不实行 这是错误的行为 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态度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应该表示为 行 知 行或实践 认识 实践 包括创新 这一公式从实践出发 又落脚于实践和创新 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道理 认识的目的不同于认识的任务 48 归纳整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 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 立足实践 同时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9 2011山东高考28 25分 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山东省委 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资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2010年10月 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施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 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2 结合材料一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 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 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50 人类认真研究PM2 5的历史并不长久 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 更重要的是这种 空气杀手 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科学研究显示 PM2 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 工业生产和汽率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 其危害逐渐显现 也逐渐受到重视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PM2 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 12分 实践决定认识 2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分 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分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分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 产生新要求 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4分 正是因为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人们借助先进的设备 能够更好的监测PM2 5 研究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3分 PM 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 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 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51 课堂小结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