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卷(无答案)(1).doc_第1页
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卷(无答案)(1).doc_第2页
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卷(无答案)(1).doc_第3页
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卷(无答案)(1).doc_第4页
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卷(无答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清考试试卷(无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c、从经度来看,我国全属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全属低纬度 d、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2、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b、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包括省、县、乡c、我国有23个省级行政区 d、我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3、北回归线由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我国省区是()a云、桂、粤、台 b桂、云、粤、台 c琼、桂粤、台 d云、桂、闽、台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北方太阳高度低 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 b c d5、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完成67题。6图中的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7关于图中的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8、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季风与非季风区第二与第三阶梯 水田与旱地冬小麦与春小麦内流区与外流区1月平均气温0上下a. b. c. d. 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10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11. 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读图,回答1214题。12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 b c d13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 b c d14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 b c d15.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读右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617题。16.河流e的汛期为( )a.春汛 b.夏汛 c.秋汛 d.凌汛17.图中f地是重要棉花生产基地,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其棉花生长的最优条件是 a.气温高 b.降水多 c.沙性土壤 d.日照充足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821题。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19.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d.“银色中国”伏旱20.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21.应该说,这位教授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 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 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22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2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c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24影响我国河西走廊的粮棉、黑龙江的大豆、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等布局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土壤、地形、水源、气候 b地形、气候、土壤、水源c水源、气候、地形、土壤 d水源、土壤、地形、气候读图,完成2526题25、一般情况下,河流r( )a水量小,含沙量很大 b一年中河水上涨开始时间落后于长江c冬季无结冰期 d一年中有春季和夏秋季两个汛期26、城市p是我国著名的( )a采矿和钢铁工业基地b能源和石油化学工业基地c木材和造纸工业基地d纺织和食品工业基地27、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相比,图中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水热条件好 c交通发达 d人均耕地面积大云南,遥远的边陲,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地方。统计资料显示,最近数年间,云南省每年接待游客的总数均居西部省区之首,回答2829题。28昆明古林九乡阿庐古洞的喀斯特奇观之旅,山、林、洞交相映辉,其形成原因是该地区的岩石多为a岩浆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变质岩29云南拥有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之间的各种气候特征,其原因是a复杂的地形条件b.跨多个温度带c森林广布 d天气变化无常读图,回答3034题。30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b水源c地形d军事31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3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河谷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33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绵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34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a石化工业b钢铁工业c制糖工业d纺织工业35.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油菜水稻冬小麦甜菜b水稻甜菜油菜冬小麦c甜菜冬小麦水稻油菜d冬小麦水稻甜菜油菜36. 我国北方各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a. 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 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d. 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右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3738题。37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38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940题。39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40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少,气候干旱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二、综合体(共40分)41、读右图回答:(共10分)(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所在地形区的名称。(4分)甲 高原乙 山脉丙 谷地丁 山脉(2)甲地形区典型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分)(3)图中乙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你知道哪些,请至少列出三项。(3分)42.下图甲、乙、丙分别是我国的三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读图并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乙图中黑河河流流量与流程的季节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4分)(2)比较甲图与丙图的农田灌溉系统,试说明哪一种农田灌溉系统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农业发展更有利。(4分)(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这三个灌溉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优势是什么?(2分)43、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和表,回答问题。(10分)(1)图中所示的地形区是_,字母a所在的虚线区域地貌类型为_。图中西侧属于我国地势从第_级阶梯向第_级阶梯过渡地带。(2)图中所示及附近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有哪些?(3)图中所示区域的优势能源是_。(4)限制本地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限制本区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