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一历史5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一历史5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一历史5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一历史5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一历史5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驻马店20152016学年下期五月份检测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bcbcb 6-10:bbbbc 11-15:acbdb 16-20:acbbb21-25:ddacd 26-30:acccd 31-32:ab1.选b。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反映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选c。材料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即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选b。依据几种史观的概念以及李鸿章的有关史实作出判断。4.选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分析题干材料,抓住“民族主义”、“没有理性的指导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利用”等关键信息,联系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等相关知识,只有义和团运动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从反洋教开始,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盲目排外,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被清政府利用,最后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5.选b。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材料实质的能力。“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体现了雅典鼓励公民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特点。6.选b。英王不能左右政府的行为,故a项错误;英国政府是在英王的表态下作出的积极响应,与它是实际决策机构无关,故c项不选;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对外代表英国,故d项错误。英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故b项正确。7.选b。由题干中的关键词“二战后”,可排除c;“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b符合;a项与题干意思无关;d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8.选b。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非常贫穷,材料“饱”、“暖”、“安然”等信息是在较低的生活标准下,农民生活状态的描述。农民生活并非富足和惬意。故b项错误。9.选b。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并进而引发社会转型的政治变革。10.选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了解到东南亚国家在陶瓷传入前使用植物叶子为食器,陶瓷传入后都改用瓷器作为食物器皿,瓷器主要通过贸易交流来传播。据此本题选c项,abd三项不够准确、全面。材料中“有无相济,农末适均”等信息体现出农工比重适当的思想。11.选a。材料主旨体现开禁与海外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b项的“全面”、d项的“开始”不对应材料。c项材料没有相对应的信息。12.选c。材料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下以末致富,以农守之的思想,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13.选b。第一次发展低谷的主要原因是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次发展低谷的主要原因在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美国的经济侵略。14.选d。大生沙厂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此得出结论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15.选b。农业合作化的本质是把个体农民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故选b。16.选a。题上的关键时间是1992年,1992年十四大召开,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选c。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18.选b。材料中的“豆腐帐”实质反映了1969年后中国普通百姓社会社会的变化。题上问“它的历史价值”,显然符合题意。19.选b。材料中“炼铁”和“地瓜却烂在了地里”体现出大跃进的中心内容和对农业生产的破坏。20.选b。1956年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21.选d。从“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到“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说明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22.选d。从表格中看到16世纪葡萄牙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最多,a项错误。b项错在增长率。c项的表述明显错误。23.选a。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主要向我们说明了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开辟中国近代化的,材料中的“自强”是洋务运动的前期的口号。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材料也没有涉及五四运动。故答案选a。24.选c。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25.选d。从材料中“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出现。26.选a。材料中“工程振兴局、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信息属于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的措施,其目的是增加就业,刺激经济。27.选c。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混合经济。28.选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美国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中是集大成者,说明的是其创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a、b两项应该是英国。d项与说的是冷战后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题意不符。29.选c。福利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30.选d。这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31.选a。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32.选b。33(1)特点:城市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夜市;(4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2分)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尤其是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2分)(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有关;受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4分)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剧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4分)(3)理由: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开展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34(1)特征: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6分,每点2分)原因:“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及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或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的限制);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华侵略深入中国内地;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6分,每点2分)(2)过程: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殖民扩张,拓展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8分)35. (1)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实现。(2分)(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