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道息肉 内容 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 其大体表现 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发病原因很多 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 炎症及其它慢性刺激 种族 饮食成分 高脂肪 高动物蛋白 低纤维素 等因素有关 大肠息肉图片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多发性息肉 单发性息肉 炎性息肉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Morson的组织分类 分为肿瘤性 错构瘤性 炎症性和化生性四类 根据息肉数目 分为多个与单发 根据有蒂或无蒂 分为有蒂型 亚蒂型 广基型 扁平息肉根据息肉所处位置 分为食管息肉 胃息肉 小肠息肉 大肠 结肠和直肠 息肉等 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为常见 根据息肉大小 0 5cm以内为微型 0 5 2 0cm为小型 2 0 3 0cm为大型 3 0 5 0cm为特大型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很高的恶变倾向 恶变机会不高 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 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 肿瘤性息肉 胃肠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占胃肠道息肉的10 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 1 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 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组织学分类 按WHO分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 癌变率很高 达10 20 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 管状乳头状 绒毛状 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腺瘤性息肉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息肉越大 癌变率越高 2cm 4 6倍 息肉数目越多 癌变率越高 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 癌变率越高 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 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高 直肠息肉癌变率较高 胃肠道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 被认为是胃肠道癌前病变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 Jegherssyndrome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良性疾病 最初由Peutz年和Jegher两人分别在1921年和1949年分别报道而得名 黑斑息肉综合征本身并无特异性症状 患者常以反复发作的腹痛 腹胀 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 可根据其皮肤粘膜色素斑 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点而得到诊断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 FAP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 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 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 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 常密集排列 有时成串 成簇 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 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 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山田分类 以胃息肉为例 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 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 呈丘状 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 型 呈半球状 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境界 型 有亚 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 形成亚蒂 型 有蒂 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 日本学者Kudo等将放大染色内镜下的结直肠黏膜隐窝形态分为五型 PitPatten分类标准 按PitPatten分类标准对肠黏膜病变进行诊断 放大染色内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可达90 Pitpattern TypeI 型为圆形隐窝 排列比较整齐 无异型性 一般为正常腺管开口而非病变 Pitpattern TypeII 型呈星芒状或乳头状 排列尚整齐 无异型性 腺管开口大小均匀 多为炎性或增生性病变而非腺瘤性 Pitpattern TypeIIIL L称为大腺管型 隐窝形态比正常大 排列规则 无结构异型性 为隆起性腺瘤的基本形态 其中约86 7 为腺瘤 其余为黏膜癌 s称为小腺管型 是比正常小的隐窝集聚而成 隐窝没有分支 为凹陷型肿瘤的基本形态 此型高度异型增生的腺瘤发生率较高 也可见于黏膜癌 28 3 型分两个亚型 Pitpattern TypeIV 型为分支及脑回样 此型隐窝为隆起性病变多见 类似珊瑚样改变是绒毛状腺瘤特征所见 黏膜内癌可占37 2 Pitpattern TypeV 型包括 A 不规则型 或 N 无结构型 此型隐窝形态紊乱或结构消失 见于癌 黏膜下癌可占62 5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方法简便 损伤小 费用低多数为一次性治疗 少数需分次切除定期随访可发现息肉复发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经内镜切除是胃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适应症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息肉大小 形态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全面考虑 1 无严重慢性疾病 能耐受内镜检查及治疗者 2 消化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 息肉大小能被不同口径的电凝电切圈套器套取者 息肉直径一般应 cm 3 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型者 多发性息肉数目在 个以内 4 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可适用于内镜下摘除 1 患者体质差 有严重心 肺疾病 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治疗者 2 有出血倾向 出 凝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经治疗无法纠正者 3 息肉基底部过大 一般指胃息肉基底 2cm或大肠息肉基底 1 5cm者 4 息肉型癌已浸润恶化者 5 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入金属瓣膜者 相对禁忌 6 糖尿病患者 无论血糖是否正常 都应列为相对禁忌 愈合能力差 7 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全身状况准备 对患有高血压 冠心病等全身慢性病的患者 术前测血压 心电图等 给予相应治疗 待病情平稳再行手术 胃肠道准备 胃镜 胃镜前服利多卡因胶浆 可达到咽部局麻和清除胃内泡沫的作用肠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利多卡因胶浆 丁溴东莨菪碱 警惕低血糖 脱水等 血常规 凝血四项 肿瘤标志物筛查 乙肝抗原内镜观察可以大致判断范围包括长度 宽度及深度 活检可以帮助确定性质 超声内镜是术前准确判断早期消化道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借助高分辨率的腔内超声探头可以精确地显示肿瘤浸润的深度和累及的层次 对于病变仅累及黏膜层以及局限于黏膜下层上1 3层内可以采用微创切除治疗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消化道病变内镜下治疗的发展 活检钳除biopsy 息肉切除polypectomy 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 EPMR endoscopicpiecemealmucosalresection 分片粘膜剥离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 SMT的内镜切除ESE 黏膜下挖除 EFR 消化道全层切除 STER 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治疗内镜 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氩离子凝固法等 高频电圈套息肉摘除 肠镜与电圈套 息肉电凝术示意图 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 EMR手术过程 受内镜下可切除组织大小的限制 2cm 如肿瘤大小超过2cm 需选择分块切除切口边缘的电凝使得术后病理分析困难分块切除的组织边缘可能会有肿瘤细胞残留 EMR的不足之处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SD 1 早期癌 根据医生经验 结合染色 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 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 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 巨大平坦息肉 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 推荐ESD治疗 一次 完整的切除病变 3 黏膜下肿瘤 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 间质瘤和类癌等 如位置较浅 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 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 如肿瘤较深 来源于固有肌层 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 不主张勉强剥离 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可尝试运用 是否将标志全切干净 电凝 钛铗 ESD技术 周边离病灶5mm 1 范围标志 甘油果糖 亚甲蓝 肾上腺素 2 局部注射 3 粘膜切开 粘膜下层剥离 剥离后处理 切除标本处理 4 5 6 内镜息肉切除术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内镜医师检查操作手法的熟练程度有明显关系 因此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内镜医师需要有丰富的内镜诊断操作经验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出血最为多见 其次为消化道穿孔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出血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或手术后均可发生出血 出血可为轻度 中度或大出血 轻度出血 仅见创面轻度渗血或缓慢溢出 可自行停止 中度出血 上消化道息肉切除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大肠息肉切除后可表现为排出鲜血便 应积极行内镜下止血 多数经内科及内镜治疗可止血 大出血者可出现休克 内科及内镜治疗无效 应紧急外科手术控制出血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穿孔常由于电流强度过大 通电时间过长 视野不佳或内镜及圈套器位置不恰当 即强行切除息肉或因圈套器破损 机械损伤胃肠壁所致 小穿孔可通过禁食 胃肠减压 静脉输液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内科治疗无效或大的穿孔 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灼伤电切时 若电极或电切圈套器安放位置不当 或圈套器附近有导电的粘液 或息肉较长倒挂 均可引起电流分流灼伤附近正常黏膜组织 电灼伤一般仅表现为浅表溃疡 偶可造成贯穿性电灼伤甚至穿孔 应予以重视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溃疡息肉摘除后 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 形成的溃疡多数在2 4周内愈合其他高频电切治疗贲门息肉时 可发生左侧膈肌痉挛 并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此可能为高频电流影响膈神经以及局部高温传至心脏所致 所以贲门区息肉电切时须小心 必要时予心电监护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术后处理 1 术后注意饮食 食管 胃息肉术后应禁食水48 72小时 1周内忌粗糙饮食 摘除结肠息肉者 术后禁食48小时 1周内进软而少渣饮食 2 术后避免过度体力活动1 2周 3 术后用药 上消化道息肉摘除按消化性溃疡用药2周 抑酸 粘膜保护剂 下消化道摘除结肠息肉者 2周内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大便干结和增加腹压因素 可服用缓泻剂 粘膜保护剂及抗生素 胃肠息肉如何行术后追踪 鉴于患者胃肠息肉易与复发 息肉术后应密切随访 一般认为 单个腺瘤切除 术后第一年随访一次 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一次 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 则3 6个月一次 阴性则为1年一次 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一次 随访时间不少于15年 胃肠息肉如何预防 1 由于对胃肠息肉生长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多与胃肠道慢性炎症 便秘 机械刺激及进食肉食习惯有关 为此 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 水果 少吃肉类 海鲜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少吃辛辣食物 不长期饮酒 均有助于防止胃肠息肉的发生 因为胃肠息肉多数没有临床症状 大多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 所以 年长者 有家族病史者 以及既往有胃肠息肉病史的患者除遵循以上原则外 需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肠息肉如何预防 2 息肉的化学预防 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可采用化学方法预防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预防癌变的发生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和酶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与抑制致癌基因激活而发挥作用的 目前可用于临床的制剂主要有塞来昔布等 胃肠息肉如何预防 3 预防肠息肉的食疗方法 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 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 是正常细胞突变的肥沃土壤 调整体液酸碱平衡 是预防细胞增生和突变的有效途径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预言 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 5年之后 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 3 其次 不酗酒 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 长期吸烟喝酒的人 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 不吃过热 过冷 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胃肠息肉如何预防 C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劳逸结合 不要过度疲劳 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 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内分泌失调 体内代谢紊乱 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 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 毒火内陷等 D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多在阳光下运动 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 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胃肠息肉如何预防 E 生活要规律 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 如彻夜唱卡拉OK 打麻将 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 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容易患肠息肉 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 使细胞增生 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F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如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闸门维修施工方案(3篇)
- 校友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广告项目施工方案书(3篇)
- 弧形楼板施工方案(3篇)
- 论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兼职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新兵体检问答题目及答案
- 小学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输液港堵塞的预防与处理的证据总结
- 带式输送机出厂检验报告
- 工程设计符合性评价-模版
- DB11-T 1828-2021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泌尿系损伤-教案-外科课件
- 供应室pdca质量提高腔镜器械包装合格率品管圈ppt模板课件
- 某大楼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故障判断蓝牙音箱类产品faq
- KDL16变频器更换步骤
-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 高中化学 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课件(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中第一册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