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台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台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台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浙江台州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高二 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 b秦朝c唐朝 d清朝2右图“秦封泥”中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有已有公文传送过程中的保密制度秦丞相主要负责对各级官吏的监察是秦朝设置丞相制度的历史见证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官方文字a. b. c. d. 3.秦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是a.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与郡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c.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与乡同级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4汉武帝时期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在政治制度上,通过“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使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其“定型”的主要表现在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 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巩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确立摒弃法治,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a b c d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6.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度7.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为八思巴(土蕃的大喇嘛,主持宣政院)之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宣政院是统辖西藏地区政务和军事的地方机构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朝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abcd8.慈禧曾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a洋务派 b顽固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9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说:“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不管他们与红军之间在对内问题上有任何分歧,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b. 承认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c. 制定了动员全民族力量抗日的全面抗战路线上海日军日军部d.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0.右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的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该漫画反映了战略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抗战肯定了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的贡献歌颂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激发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a. b.c. d.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2.“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 b过渡时期 c延安时期 d井冈山时期13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14.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15.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61974年,在西沙海战期间,蒋介石收到一份急电:中共海军导弹护卫舰,企图穿越台海海峡。蒋介石命令:让路。当天,人民海军的导弹护卫舰顺利通过台海海峡,这是25年来的第一次。蒋介石这一态度反映了a新中国海军力量的强大 b中美关系的改善c“九二共识”具有历史基础 d海峡两岸关系开始解冻17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台湾与道路真正迈入一日生活圈。两岸“大三通”时代的来临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是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成功实践a. b. c. d. 18.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出席了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发挥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是指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促成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c.推动会议取得了“求同存异”的共识d.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20凡尔登战役计划的制定者认为,无论德国人能否攻占凡尔登,“法国军队都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将使法国人民明白,就军事方面而言,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由此可见,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a企图结束西线战斗 b彻底瓦解协约国同盟c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d打开通往巴黎的门户21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这里“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a战胜国积极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c殖民地“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在欧洲寻求安全保障22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问题的处理,既反映了报复和削弱德国的自私意图,某些问题上也一定程度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凡尔赛和约中对下列有关问题的处理兼有这两方面因素的是a.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b. 但泽自由市问题c. 德国殖民地问题 d. 萨尔煤矿问题2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24.二战前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下列局部侵略战争,按其开始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a. b. c. d.25.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a.波兰 b.英国 c.苏联 d.法国26.诺曼底登陆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有关这一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代号为“火炬” 使德军陷于东西两线作战之局面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走向灭亡a. b. c. d.27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阿拉曼战役 d. 库尔斯克战役28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 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a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c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d法西斯主义与民主自由29这是两幅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1944年硫磺岛升起美国星条旗 1945年苏军攻克德帝国议会大厦a英雄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30美英在1941年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这一文件是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联合国宪章 31罗伯特杰克逊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我们的警戒包括尽力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根源必须不断更新军事观念 各国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32国际联盟的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纽约,这些事实表明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 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bcd33.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形成这个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c一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34.1922年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所属岛屿及属地上的防御工事和海军基地应保持现状,不得采取任何加强措施或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这一规定使日本在后来实施南进战略时拥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暂时缓和了美、英、日等列强之间的矛盾使美国成功拆散了英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5题16分,36题17分,37题16分,共49分)35.(16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4分)(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2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4分)中央机构地方机构主要职能中书省 枢密院行枢密院主管军事御史台行御史台主管监察(3)简要分析材料三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4分)(4)上述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36.(17分)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和平不是无条件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像弗洛伊德一样,罗曼.罗兰在一战后也一直对生命的轻易丧失保持一种悲恸的敏感,而他的反战经验也使得他很自然的对于战后的犬儒主义、暴力主义和强权主义持否定态度。为了防止新的战争,他呼吁欧洲人行动起来维持和平。 世界史专业论文材料二 “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求助于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王立柱历史定位的转变材料三 张伯伦出任首相后,深受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战争不会赢得任何东西,战争中从来没有胜利者1938年麦克唐纳说“我们确实没有强大到足以冒战争的风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明智的退却和高明外交来缩小正冲着我们来的危险”。 岳澎从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看其政策(1)根据材料一,一战后兴起了什么思潮?(1分)为什么此思潮当时会盛行?(2分)(2)据材料二中为何说非战公约“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非战公约有何积极意义?(6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当时英国主要对外政策是什么?(1分)英国奉行此政策的原因有哪些?(3分)此政策对于和平有什么影响?(2分)37(16分)材料一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材料二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此等条约,其最大目的,在维持正义与和平。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4分)说明九国公约所规定的列强在中国的秩序怎样被打破的。(4分)列强对于日本打破原有秩序有何反应?(2分)(2)材料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出的?(2分)根据材料评价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4分)9班级_姓名_号次_考试号_ 装订 线 台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答题卷高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5题16分,36题17分,37题16分,共49分)35.(16分)(1)(4分)(2)(6分)(3)(4分)(4)(2分)36.(17分)(1)(3分) (2)(8分)(3)(6分)37(16分)(1)(10分)(2)(6分)高二第二次统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23456789101112131415accbddcdadaddc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ddccaaddcddba31323334cb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5题16分,36题17分,37题16分,共49分)35(16分)(1)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2)(填出其中一格1分,2分) 行中书省主管政务行枢密院行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