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doc_第1页
浙江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doc_第2页
浙江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doc_第3页
浙江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doc_第4页
浙江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三、科目分值: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各学科试题不跨学科综合。四、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五、理科综合试卷结构:(一)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卷。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计120分。其中,物理4道单项选择题和3道题不定项选择题,化学7道单选择题,生物6道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二)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各学科考试能力要求、内容物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结合浙江省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考试的能力要求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二)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五)实验与探究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1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自能力的考查中。二、考试内容与要求考查内容为物理1、物理2、3-1、3-2和3-4等五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中用数字i、ii标出。i、ii的含义如下:i.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ii.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对表1中各知识点的考查均不超过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表1考查内容范围及要求模块物理1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i形变、弹性、胡克定律i矢量和标量i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i模块物理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析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i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i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i模块31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i静电现象的解释i点电荷i库仑定律静电场i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i电势能、电势i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i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常见电容器i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i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i电阻的串联、并联i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i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i磁通量i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i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i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i洛仑兹力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模块32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i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i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i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i理想变压器i远距离输电i模块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运动i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单摆、周期公式i受迫振动和共振i机械波i横波和纵波i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i多普勒效应i光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i全反射、光导纤维i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i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i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i电磁波普i单位制和实验单位制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和其它常用单位。其它常用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i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与探究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的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五: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八: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十二: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四: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同时练习使用测量头)物理(1b)部分物理自选模块的考查内容为3-3和3-5两个模块,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对表1中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对表1中各知识点的考查均不超过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对表1中各知识点的考查可以与物理1和物理2两个公共必修模块的知识点内容相结合。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表1考查内容范围及要求模块35主题内容说明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射线的危害和防护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实验和探究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模块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