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80分)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c.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3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4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 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5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6老周王已70岁高龄,他决定在去世前将王位传给下一代,依据当时的制度他应将王位传给 妻室后代正妻4弟(26岁)、5第(24岁)、9妹(18岁)众妾大哥(54岁)、二哥(46岁)、3姐(32岁)a5弟 b大哥 c二哥 d4弟7. 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a.专制皇权 b. 重视人才 c. 尊崇自然 d. 宗法观念8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就开始归入中央版图的是云贵地区西藏地区岭南地区东北地区abcd9.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设置参知政事废丞相、设内阁设立军机处创立三省六部制a. b. c. d.10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太尉御史大夫刺史军机大臣a b c d11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12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1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 c d14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a b c d15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16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 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 d宗法制的瓦解17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 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18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19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20史学家赵翼在记述专制时代晚期某中央机构的设立时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一机构后称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21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22.“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为加强皇权,限制相权的措施有设内朝 设三省六部 设“参知政事” 设行省制度a. b. c. d.23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24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25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26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d都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27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度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2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 毛泽东曾经总结“1840年起,几乎世界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的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30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东南沿海五口开放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a传播宗教 b倾销鸦片 c打开市场 d输出资本31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32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3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34.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在东交民巷设立“使 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35从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36大国崛起危政新局中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沉重后果是a彻底打开了中国大门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英国完全占有了印度 d列强由此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7“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分析诗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马尾海战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8马克思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紧密封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封建的作用 a b c d39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反映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哪项主权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立法主权 d外交主权40从2008年起,传统节日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可1901年的中秋佳节,中国人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词汇a甲午军魂、北洋水师、邓世昌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款c三元里、黑旗军、反割台 d九一八、攘外必先安内、长征二材料解析题4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2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3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42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照向例,凡有英商等赴各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