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学法知法依法自护阶段测试.doc_第1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学法知法依法自护阶段测试.doc_第2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学法知法依法自护阶段测试.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学法知法依法自护阶段测试- 1 -A善于分辨,不听、不信、不传播 B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C立刻把这些信息告诉自己周围的朋友 D行使执法权,将传谣者绳之以法6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只要违反法律,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B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D法律只对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7下面漫画表明 ()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BC D820_年5月16日下午,莆田五中操场,一群稚气未脱的中学生,穿上法袍、警服,摇身一变成了学生“法官”和“书记员”,现场“公审”一宗未成年人网吧盗窃案.随着“审判长”宋琳敲响法槌,莆田五中“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法律知识 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 学会明辨是非、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BC D9山东女孩徐玉玉20_年高考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因被诈骗分子以发放助学金为借口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 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于20_年8月21日心脏骤停,不幸离世.该案犯罪嫌疑人在落网后称,徐玉玉的信息是他们在社交平台上非法购买的.这警示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觉察能力 坚决不接陌生人的电话,以免上当受骗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涉及钱财应多渠道求证 要遵守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A BC D10有一位妇女涉嫌诈骗潜逃,警察要到学校找该妇女刚上初中的孩子,试图询问其母下落.结果遭到该校校长的坚决拒绝.下列评价校长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符合学校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要求不利于教育学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非不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父母过错与孩子无关,学校不鼓励学生揭发父母、撕裂亲情的违反人性的做法A BC D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回答1112题.11由以上材料可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的主要责任在 ()A家庭 B学校C社会 D国家12下列体现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做法有 ()在外打工的李明夫妇经常打电话与儿子聊天,询问学习情况小明所在的学校建设了留守儿童之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照刘明让还在初中的儿子和他一起外出打工贵州省下发通知要求将留守儿童急救费用纳入救助基金A BC D二、非选择题(共36分)13(10分)案例再现:20_年5月1日,李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拦截.经检测,其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65毫克.法律在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注: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交警应该给予李某怎样的处罚?(2分)(2)请从两个角度对李某及其行为进行评价.(4分)(3)由该案例看法律的作用,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14(10分)某中学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通过“互动”的方式,让该校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一次法制教育,品尝了一桌丰富精美的“法律知识盛宴”.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法制副校长提出的问题.法制副校长:同学们,我首先介绍几个现实中的案例.案例一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该校领导、老师的批评教育.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的所得劳务费.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1)法制副校长:请同学们说说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3分)(2)法制副校长:我们继续分析案例.案例一、案例二的行为与案例三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4分)(3)法制副校长:最后,为了让你和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提出几点警示.(3分)15(16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大问题,七年级(1)班同学搜集了相关资料,准备召开一次“安全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权威发布】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超过20万,平均每天有540多个儿童意外死亡,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数量的1/3.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理事长陈秀榕说,近年来,溺水、火灾、交通、意外伤害等儿童安全事故急剧增多,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1)据“权威发布”看我国未成年人现状,从中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2分)【政策解读】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化解社会矛盾大背景中统筹研究、部署.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形成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不可侵犯、不敢侵犯的社会氛围,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环境.(2)据“权威发布”和“政策解读”说出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4分)【安全演练】 (3)两组图片共同体现了什么保护?(2分)要提高这方面的保护能力,两组图片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成长路径】(4)心灵的探索,成长的足迹,请你谈一谈这次主题班会的收获.(4分)参考答案1A2.B3.A4.B5.A6.C7.C8B9.C10.D11.A12.B13(1)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2分)(2)李某法律意识淡薄,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安全法;李某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李某责任意识淡薄,既不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不对他人的安全负责.(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3)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具有保护作用.(4分,每点2分)14(1)案例一中肖某的行为属于一般不良行为;案例二中郭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案例三中李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3分)(2)不良行为一般都是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不良行为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犯罪行为.(4分,每点2分)(3)我们要遵循法律而生活;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15(1)我国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2分)(2)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3)自我保护.(2分)日常生活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正确的应对险情的方法,提高自救本领;面对违法犯罪行为,要依靠智慧,采取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