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ppt_第1页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ppt_第2页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ppt_第3页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ppt_第4页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与治疗 赵静 踝关节扭伤是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疾病 发生的原因大多是身体失去重心 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倒时出现 扭伤时 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 疼痛 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一 处理时 先用弹性绷带将踝关节固定 于伤处外敷冰块 再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 二 固定3 5分钟后 可先取下绷带 此时受伤部位肿胀尚不明显 肌肉痉挛也较轻 可先进行简单的检查 三 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无骨折或脱臼的可能 韧带损伤的程度 以决定下一步之治疗方法 四 检查方法 1 注意疼痛 压痛点的位置 肿胀的程度 关节是否畸形 2 内翻及外翻试验 将踝关节内翻 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 足内翻时 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 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 3 前抽屉试验 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 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 检查是否活动范围变大 和未受伤一侧比较 4 如只是轻度扭伤 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 抬高患肢 如属较严重之扭伤 则应送医治疗 复健治疗的方法 冰敷 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胶袋里 醒着时每4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20分钟 抬高 不需活动它时 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 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压迫 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部位 不可太松或太紧 太松无效易脱落 太紧脚趾会肿麻 妨害血液循环 拿拐杖 拿拐杖帮忙走路 受伤的脚可完全不着地 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着地支撑体重 但不可以脚趾先着地 因为这样脚板朝下时容易再发生内翻性扭伤 必须像正常走路一样 让脚跟部先着地 然后才整个脚掌着地 水疗 使用冷热交替 踝关节扭伤尤其是以内翻损伤造成外侧副韧带拉伤撕裂甚或断裂的多见 当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从高处坠落时 足外缘着地 足跖猛然内收 可引起踝外侧韧带被牵伸而扭伤 甚或部分撕裂 还可合并外踝撕脱性骨折 踝关节扭伤时局部肿胀 疼痛明显 患足不能负重行走 出现跛行 足之前跖不能着地 若仅为外侧副韧带扭伤水肿 症状可在1 3日内消失 若有韧带撕裂则疼痛持续 关节不稳 X光片可以显示有无撕脱骨折 距骨倾斜度增大或脱位现象 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处理很重要 宜卧床休息 下地时持拐以防止踝关节负重 不能过早活动 休息应在二周以上 损伤后应立即用冷敷 切忌热敷 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 可以采用局部封闭以止痛 为了稳定关节可以让病人坐于椅上 小腿下垂 以窄绷带套住第四五趾由患者自己向上牵拉 使踝关节背伸外翻 医生用三条4cm宽胶布 依次重叠一半由内踝上方绕过足跖面经外踝往上 贴于腓骨小头下方 再用绷带缠绕固定 制动数日 固定制动应以矫枉过正为度 即将伤肢向受伤力量相反方向翻转 内翻位受伤外翻位固定 外翻位受伤内翻位固定 必要时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急性期过后可用热敷 并锻炼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动作 或用按摩手法 依次摇转踝关节 跖屈内翻 背伸外翻并按揉患处 韧带完全撕裂可做修补手术 少数病人愈后容易再次发生扭伤 针对踝关节扭伤的分析与治疗方案一 踝关节为何容易扭伤踝关节的构造尤如人骑在马鞍上 马鞍 是距骨 大致为方形 后部比前部略窄 骑在 马鞍 上外面的一条 腿 稍长 是外踝 里面的一条 腿 较短是内踝 关节周围有不少韧带起固定作用 内侧的韧带比外侧的韧带要强许多 并且使足背伸内翻的胫骨前肌力量强 而使足背伸外翻的第三腓骨肌力量差 在日常生活中下楼梯 走坡路时 足尖低于足跟 踝关节的两条 腿 向 马鞍 的关节间隙增大 关节松弛不稳 如不注意脚就容易翻拐 由于踝内侧韧带坚硬 外踝又长 外侧韧带就容易被撕扯断裂 小血管破裂出血 局部淤血肿胀 加重时 还可能将韧带附着的骨片也撕脱下来 发生骨折 韧带修复愈合的时间比较长 大约在一个月左右 如果不能在正确的位置上修复 或者是早期勉强活动 断裂的韧带在松弛的位置愈合 韧带拉长 会导致关节不稳 以后容易发生习惯性反复扭伤 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避免出现习惯性扭伤 最好方法是受伤以后在没有痊愈时不要多动 但做点轻微运动也有利于踝关节的恢复 二 扭伤后如何处理 踝关节扭伤后应尽早用冷毛巾敷伤部 同时适当加压包扎 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肿胀 缓解疼痛 不可盲目按揉 推拉 防止加重损伤 一般在一至两天内 肿胀不再加重 疼痛也有所缓解 这说明出血已止 宜改为热敷 以促进血肿吸收和消炎退肿 也可采用脉冲电 电短波等理疗措施促进恢复 在农村 可将韭菜跟捣烂 用烧酒调和敷伤处 每日一次 踝关节受伤严重时 应拍x光片了解有无撕脱性骨折 并用胶布或石膏固定 固定使韧带断端不活动 在原位愈合 有时也采用手术治疗 将撕裂的韧带缝接起来 效果良好 由于踝关节扭伤的程度各不相同 有的仍能行走 有的却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时 应将受伤脚抬高 以利静脉回流消除肿胀 损伤早期 可选服三七片 跌打丸 云南白药等中草药活血化淤 消炎止痛 也可服消炎痛或肌肉注射西药止痛 未用胶布或石膏固定的 局部可贴跌打损伤药膏 损伤后期 功能基本恢复 但仍有些轻度浮肿 活动不利时 可用海桐皮 伸筋草 透骨草 苏木 桑枝各12克 苍术6克 每日煎汤熏洗 促进恢复 伴有外踝撕脱性骨折或外踝韧带完全撕裂者 恢复期应遵医生嘱托 鞋跟外侧垫高半厘米 以防止再次手受伤 三 如何预防踝关节损伤在日常生活中 下坡 下楼梯 走不平的路时 应穿高帮鞋 以加强保护 此外 穿高跟鞋是诱发踝关节受伤的重要原因 由于穿高跟鞋时 踝关节松弛不稳 很容易扭伤 因此尽量少穿高跟鞋走不既平坦的路 在体育运动中 准备活动即要充分具体 又要有专项性 此外 运动鞋大小和运动袜选用是否适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在人体机能下降时更应保护自己 避免踝关节受伤 为防止踝关节受伤 可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足部运动 脚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要正常发挥其功能 就要依赖小腿和脚部众多肌肉的协调操作 可是平常脚总是包在鞋袜内 得不到足够的锻炼 足部锻炼最好能在柔软的草地 土地或厚垫上赤足进行 以下是足部锻炼的动作要领 1 保持站立或坐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抬起脚趾同时尽量张开脚趾 注意前脚掌不离开地面 保持姿势三秒钟 重复做二十次 2 地上铺一块毛巾 毛巾一端放一重物 如小哑铃 人站立或坐在椅子上 用脚踩住毛巾另一端 以脚趾的屈伸动作把毛巾拉近身体 脚跟要紧贴地面 重复做二十次 3 前后分腿站立 前脚掌的前端踏在椅子或木箱边上 重心移至前腿 并用双手将膝部向下压 同时提踵 保持此姿势十五秒钟 然后徐徐落踵 重复三次后 两腿交换再做 4 坐在椅子上 利用橡胶带或自行车内胎对折 一端固定后 另一端由定位的椅下穿出 套住脚掌 然后尽量屈起脚掌 十二次为一组 共做三组 然后换另一脚做 5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两膝微屈 身体前后摇动 速度要缓慢 令足部的大部分关节都受到刺激 6 单脚站立 另一脚拖动毛巾绕身体画圆圈 然后换脚再做 动作要领 膝部关节不要转动 动作熟悉以后 可将毛巾提高地面在空中画圈 7 闭目单脚站立 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然后换脚再做 熟悉后可跷起脚趾做以增加难度 8 两腿前后分立 两大脚趾在一直线上 两膝微屈 将重心移至前腿 并用前脚掌承受压力 9 单脚站立 左右 前后翻脚 注意保持平衡 这对有习惯踝关节扭伤史的人是一种良好锻炼 它能增强脚踝内外侧韧带及有关肌肉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 学习和工作中 每个人每天离不开两脚 离不开走路 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避免踝关节扭伤 请锻炼你的双脚吧 概述 在外力作用下 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 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 韧带 肌腱等发生撕裂伤 称为关节扭伤 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 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 甚至发生关节脱位 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 其中以踝关节最多 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治疗措施 如外侧韧带损伤较轻 踝关节稳定性正常时 早期可抬高患肢 冰敷 只要是冰镇的东西都可以 如冰激凌 冻肉等 以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 肿胀 2 3天后可用理疗 封闭 外敷消肿止痛化瘀药物 适当休息 并注意保护踝部 如穿高统靴等 如损伤较重 可用5 7条宽约2 5厘米的胶布从小腿内侧下1 3经过内 外踝粘贴于小腿外侧中部 胶布外用绷带包扎 使足保持外翻位置 使韧带松弛 以利愈合 固定约3周 如为内侧韧带损伤 包扎固定位置相反 若症状严重 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 使其保持 矫枉过正 的位置 约4 6周 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垫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 若踝部骨折块较大 且复位不良 则应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陈旧性外侧韧带断裂或反复扭伤致外侧韧带过度松弛造成关节不稳者 可考虑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侧韧带 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 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 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 关节积血较多者 应在无菌技术下及时抽出 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 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 需行手术复位修补 以免引起反复扭伤 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处理 伤后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止血 趁局部疼痛尚轻 关节两侧肌肉未出现痉挛时 立即做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和抽屉试验 以了解是否韧带完全断裂 若疑有韧带完全断裂或合并骨折时 经加压包扎后送医院处理 韧带轻度扭伤 应立即冷敷 然后用棉花或海绵置于伤部作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绷带包扎时要注意行走方向 如外侧韧带损伤时 使踝关节处于轻度外翻背伸位 24小时后 可选用外敷中药 理疗 按摩 针灸 药物痛点注射等 3 4天后在保持原固定下练习行走 对韧带部分断裂 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有轻微不稳的患者 经冷敷 加压包扎后 用托板固定3周 2 3天后拆除加压包扎 配合中药外敷 理疗 针灸 按摩等 并继续托板固定 也可采用石膏管型固定3周 针对篮球运动员踝关节防护相关参考文献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韩志要踝关节损伤就是篮球教学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之一 从文献资料 调查统计和随诊观察表明 踝关节损伤多见于外侧副韧带为主 接近80 其次是内侧副韧带为18 骨折和肌腱伤较少 篮球运动员踝部损伤约占各种损伤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是影响运动训练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没有及时而恰当的损伤处理和治疗 不仅恢复缓慢 而且容易发生再损伤 预防和减少踝关节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 脚踝扭伤的预防要预防脚踝扭伤 可以四个方向着手 1 合适的鞋子 鞋子介于人体脚板与地面之间 缓冲下肢对地面之间的缓冲力 提供下肢适当的稳定性与贴地性 对于登山的人来说 选择一双高帮优质登山鞋是必不可少的 2 良好的场地 良好场地的维护往往比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更重要 脚踝扭伤的祸首也往往仅只是一颗石头 一块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个坑洞 在户外环境中 要求良好的场地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 可以选择相对平整的路面行走 在多石多坑地带 要尽量集中精力 不要一边行走一边做其他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并且及时调整行走速度 在多石的下坡路面 尽可能避免跑山等危险动作 3 脚踝的保护 对于脚踝曾扭过伤的人来说 预防再度扭伤是相当重要的 可以贴扎或是护踝的方式来保护踝关节 4 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再多外在的保护 还不如自己有能力来控制预防脚踝扭伤的再发生 可以前所提的 拉筋运动 本体感觉训练 脚板外旋肌肌力训练 来达成 术后0 2周 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 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 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 4周 术后1 3天 活动足趾 开始直抬腿练习 术后1周 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 膝关节伸展练习 开始腿部肌力训练 术后2 4周 如果患者没有石膏固定 即可开始下述练习 如果踝关节有石膏固定 经专科医生检查后 去除石膏或支具练习踝关节的活动 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开始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动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 缓慢 用力 最大限度 但必须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 练习前热水泡脚20 30分钟 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 加强练习效果 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 逐步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 逐渐加力 并增加关节活动度 在2 3个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达到健侧相同 被动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 必须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 并逐步增加角度和活动度 术后4 8周 根据X线检查结果拆除石膏或支具固定 开始踝关节及下肢负重练习 后向跨步练习 侧向跨步练习 强化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抗阻钩腿 抗阻踝内翻练习 抗阻踝外翻练习 坐位垂腿钩脚练习 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并辅以外力来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 每日早 中 晚各锻炼100次左右 同时鼓励患者做髋及膝关节的康复活动 持续至术后6 8周 术后8周 加强踝关节及下肢各项肌力练习 如静蹲练习 提踵练习 台阶前向下练习 强化踝关节活动度 术后12周 3个月后开始由慢走过渡到快走练习 6个月后开始恢复体力劳动及运动 出院指导 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情况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方法 踝关节骨折术后应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踝屈90度 足中立 术后10 14天拆线 换管型石膏固定 即可持拐下地 不负重行走 8 10周后骨折多已愈合 可去第2 3页外固定 进行功能锻炼 但半年内应注意避免扭伤 18个月后可根据骨折断骨痂生长情况再行取出内固定物 嘱患者食高热量 高维生素 高钙 高锌 高铜饮食 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 鼓励病人每日到户外晒太阳1h 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要补充鱼肝油滴剂或维生素D奶 酸奶等 功能练习 按照康复计划执行 要求循序渐进 劳逸结合 如有异常及时复诊 解剖概要 外构成 胫骨远端 腓骨远端 距骨体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 跖屈位时 间隙增大 活动度增大 不稳定 易骨折 活动范围 背屈20 30 跖屈45 50 内翻30 外翻30 35 病因 间接暴力 多见 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 骨折复杂 分型 1 内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