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服务”重建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摘要】要重建小学阅读教学课堂,理解儿童的“初体验”是前提,确立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基础,落实阅读教学的“实践性”是关键,它们既是最基本的行为,又是最基本的策略,当然这些并非全部。如果要将它们的合力发挥到极致,我们的教学就必须一心向着儿童,做到全心全意地为儿童服务。【关键词】语言发展 服务 重建 策略尽管“儿童为本”的小学阅读教学理念已众所周知,可理论并没有充分地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穿行在理论与实践的断裂处,除了教学观念的因素外,还有思维方式、行为原则等。“为了知识”的阅读教学是围绕“如何教”而建构的,这种只利于知识建构,而不利于价值观、情感等各种成长要素和谐建构的教学,它方便老师的教却不方便学生的学。“为了成长”的阅读教学,则是围绕“如何学”来建构的,这就意味着教学要服务于儿童的需要、情感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它方便学生的“学”但给老师的“教”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我们究竟怎么为儿童服务呢?一、倾听:理解儿童阅读的“初体验”为儿童服务的前提理解儿童对文本的初级体验,则是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那么,如何理解?理解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人是言说的存在,当我们在课前、课中能真正倾听儿童的言说时,儿童对文本的“初体验”的就会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由此,我们对儿童的需求、情感、思想等就有了准确的把握,再去思考为他们服务什么就变得明确了。1.倾听儿童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蕴藏在他们的声音中,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次朗读,也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简单的感叹词、一声呼喊。如教学军神(国标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0课)前,我请同学们写写自己的要求,其中一位这样写道:“请您让我朗读,另外能不能让我看看他的故乡?”这位同学的需要有:了解军神的更多东西,尤其是他的故乡;因为朗读曾经为她赢得过赞美,她需要再次通过朗读获得认可与赞美(当然,有的学生想朗读的原因可能是觉得课文很震撼人心,但这位同学一定是这样,因为她获得的肯定与鼓励较少)。上课时,我特别关注这位同学,一有朗读任务,我就看她的反应,等到她手举得很高时,我就请她起来,她读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她哪些词语读得好,读完以后我就结合具体情况对她大加赞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声音,只要我们“智慧”地倾听,就能对每个人的需要有着深切而全面的理解。当然,理解每个人的声音背后的“需要”,是为了呼应他们合理的“需要”,即满足、提升或者转化他们的需要。2.倾听儿童的思想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他还善于倾听声音背后某种思想的萌芽,并尽量挖掘它们对于阅读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学军神时,一生问:“为什么他先说自己是刘大川,后来又说自己是刘伯承,他原名不是刘明昭吗?这不是骗人吗?”他的“潜台词”是:骗人是不好的。这是最朴实的“做人应该诚实”的思想。我是这样“推进”的:“你说得很对,他有两个真名,刘明昭,那是他父母起的,刘伯承,那是他自己起的,但他对沃克医生说自己叫刘大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先简述社会背景以及刘伯承的处境,组织讨论:他透露自己的真名可能给敌人知道自己的行踪,那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他是故意撒谎还是无奈隐瞒?我说:“刘伯承的无奈隐瞒引来了沃克医生的不悦,但手术结束后,他亲切地和刘伯承说话,他的态度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转变?请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读什么地方让你感动了。”当儿童的声音进入到教师耳朵时,教师应听出其包含的思想,而不仅仅是需求。面向每一个儿童的倾听十分重要,但我们不能忘记儿童的共性:“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儿童在本质上是完整而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当我们这样立体地去倾听每个儿童的声音时,对每一个儿童思想的理解必然更为深刻。以学生关注的话题来切入阅读教学,往往更为有效。3.倾听儿童的情感在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能细致入微地把握好学生情感动向和状态,并及时加以引导,是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语文老师善于倾听,并且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的种种“言论”中听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适时组织深入的学习,那么儿童的情感将得到升华。在教学江雪(国标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一诗时,学生感知后,我问:“如果用一个词来感受你自己的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根据生的回答,我将词语分为两类板书(1)凄凉、荒凉、寂静、死气沉沉、恶劣(2)冷清、孤独、寂寞从学生的“言论”来看,学生感受到渔翁的情感主要是孤寂,于是,我引导学生先想象“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情景,接着品味原诗句,一个对比让学生的情感更浓,再通过“你孤独过吗”的话题组织学生回忆,拓展资料,引导孩子讲述柳宗元孤独之因,最后想象他寒江独钓时会想些什么,从而理解诗人的孤傲以及坚强不屈。到此,学生的情感终于得到升华。以上所谈都是关于“如何倾听”和“倾听什么”的话题,而“为什么要倾听”也是重要话题,因为通过倾听,教师领悟了学生是一个生命的存在,同时也领悟了自己的存在;通过倾听,师生之间的交往变得和谐;通过倾听,能够唤醒教师的良心和道德感;通过倾听,可以准确理解儿童,让教学走向有效。二、解读:确立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为儿童服务的基础自由的课堂氛围能催生孩子的思想,但许多时候,学生并没有感到真正的自由,课堂成了儿童思想的坟墓,教学的道德性已经让“控制”思想蹂躏得无处可寻。阅读教学中应有的意义的多层次、内涵的丰富性却往往被单层的意义与内涵所取代,因而新课程提倡的多元解读往往得不到落实。由“成就感”获得的人性解放与心灵自由,将照亮孩子们的一生,并且可以让“不教”逐步成为现实。语文课就是言语实践课,这是语文本体论对于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规定。因此,阅读教学走向“自由”、“丰富”、“成功”、“实践”,理应成为其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1.挖掘更多的感悟途径,让儿童走向自由自由是人的教育、开发儿童多种可能性的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的学习不能以牺牲儿童的精神自由为代价。然而,很多老师在解读教材时就已经“规定”了感悟的途径、方法、内涵等,学习的自由从何而来?爱如茉莉(国标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和表达茉莉般的爱,而这爱都隐藏在词句里。因此选择怎样的词语,便选择了怎样的感悟点。当然感悟点可以是:“直奔”、“叮嘱”、“紧握”、“每天”、“布满血丝”、“憔悴”、“蹑手蹑脚”、“拉到门边”、“探”等。如果学生提到含有“直奔”的那句话,可这样引导:首先明确“奔”是多音字,问学生读音不同时意思有何不同,接着让学生谈谈从这一词体会到了什么。如果学生提到含有“叮嘱”的那句话,可这样引导: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叮嘱”即再三交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再三交代要“我”带茉莉花去?之所以在解读教材时,不嫌麻烦地找出这么多的词语感悟点,并为每一处感悟点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是因为不能由教师控制着“阅读”,而应让学生自然生长。实际上,站在学生立场上,不管学生提出哪个感悟点,也不管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去感悟,如果老师去倾听并肯定他们的独特感悟,那么他们就与老师以及他人建立了精神上的交往,从而为他们获得深刻感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拓展开阔的解读视野,让儿童走向丰富“丰富性”是小威廉姆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标准之一,它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在解读教材时,只要打开视野,理解的多种可能性就会接踵而来。如少年王勃(国标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中有这么一句:当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此处“拍案叫绝”中的“绝”字,如果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引领体验的话,就会产生丰富的理解:第一,从动态美的角度来看,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动静结合,很是巧妙。第二,从色彩美的角度来看,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孤鹜则近乎一个暗影,这使得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第三,从模仿的角度来说,此句模仿了“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马射赋),化用巧,有新意。以上案例中,要想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需要的是紧扣文本“词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领悟内涵。假若儿童只能领会文本中某一层内涵,作为教师该怎样做呢?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国标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林冲连说“不敢,不敢”。学生可能解读到林冲的谦虚。但是这四个字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此。可作这样的引导:首先让学生知道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理解禁军之后,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禁军教头面对洪教头时,怎么连说“不敢,不敢”呢?让学生揣摩林冲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解读”出其它几层意思:林冲想得多、忍得住的特点。案例中,学生只知其一,教师需要在解读文本时,能够联系文章中的其它语句,设置冲突,激发思考,从而品味其丰富内涵。因此,解读教材时须紧扣文本的“关键处”,挖掘文本的“联系处”,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聚焦冲突,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性格。如是,儿童丰富的观念便有了生长的空间,儿童多彩的语言便会焕发出生命活力。3架设有效迁移的“桥梁”,让儿童走向成功让学生获得胜任感,走向成功,解读教材需抓住两点:一是充分发挥教材的“独特”的范式功能,比如句式;二是搭好由作者情感迁移到学生情感的桥梁,让学生之情思通过作者的表达方式得到准确的表达,从而培养学生以后自主地运用作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思。比如,黄山奇松(国标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第二自然段是总分结构,作者先总写玉屏楼前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然后分写三大名松之奇。在解读时,首先明确这段话得让儿童懂得作者惊叹于三大奇松之“奇”,用分析的办法不行,儿童在分析的过程中就丢失了证明自己掌握和胜任这一学业的机会。其次,着力引导学生体验三松之“奇”,明确此构段方式是“先总后分”,然后让他们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说说自己班里的“奇人”,出示:五(3)班有 、 、 三大奇人。 。 。 。最后引导学生再体会作者惊叹之情,感受哪颗松树最令作者惊叹,从而引出另一话题:三棵松树,在描写时是有所侧重的。成功是教育理所当然的价值标准与动力源泉,而“架桥”是走向成功之必不可少的把手。三、策划:落实阅读教学的“实践性”为儿童服务的关键“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而且语文课上不是其他人在活动,而是儿童在活动。言语实践对阅读教学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它为我们寻找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了更好地为儿童的学习服务,我们要策划怎样的言语实践活动呢?1.策划有趣的体验,让言语实践与儿童天性合作只有让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种种乐趣,才可以肯定这样的教学是充满魅力的。因此,无论就语文活动的内容,还是就活动的方式与时间来说,都应让每个儿童的体验变得有趣起来。在教学黄河的主人(国标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一课时,大家在感悟这句话:“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师:贴,你会吗?请你贴在桌面上。师:(对着离桌面还有很大距离的学生)这样可不能算贴着。(对着贴得很紧的学生)这位同学与桌面几乎合二为一了,这才叫贴。师:我们贴着平平的桌子,而羊皮筏子贴的可是湍急的黄河,那是怎样的情景?请把你的一只手掌当作筏子,贴着湍急的水面漂流。这一引导,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与想象,学生们的手掌立即变得时快时慢起来,神情紧张,甚至嘴里还喊着“好险哪”。师:(看着一位非常投入的学生)请你先说说筏子贴着水面漂流的情景吧。生:高高低低地贴。生:有时会遇到浪头。师:是的,当遇到波浪往上时,筏子也往上。波浪往下时,筏子就往下。生:波浪往右,筏子也往右。波浪往左,筏子也往左。生:不管波浪怎样,筏子一直和水面贴在一起。师:说得真好!看着筏子贴着水面漂流,你的心情怎样?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并朗读此句。好奇、想象、游戏等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学生会“用身体贴着桌面”、“模拟筏子贴着水面漂流”是那样情不自禁,这样的体验活动与儿童的天性展开了完美的合作,它方便了儿童的学习,促进了儿童的发展。为儿童服务,体现在教师为儿童策划的有趣的体验里,体现在切合实际需要的言语实践中。2.策划开放的任务,让言语实践彰显生命活力看待儿童,就是看待可能性。儿童应该向多种“可能性”自然生长,要让每个儿童的语言有所发展,就需用开放的“任务”来驱动。开放的任务,可以是一种话题,也可以是一种选择。比如,在教学江雪(国标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时,当学生理解字词后,我有了这样一个策划。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现在,请大家听听朗读,想象这首诗的画面,待会儿请你说一说。(播放“央视”主持人任志宏朗读的江雪)师:现在请大家把听了朗读后看到的画面,用现代诗一样的语言把江上雪景写下来,就像这样的语言。(出示:/山,/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却寻不见,/鸟的影儿,/哪怕一只。)也可以写成一篇散文,就像这样的语言。(出示:很多很多座山上,却没有一只鸟在飞。)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方式,接下去把后面三行诗的画面写下来。(播放古筝曲寒鸦戏水,生写作,师巡视。)师: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出来的画面?生:(第一句略)很多很多条路,没有发现一个人的踪迹。只见一只孤独的船里,有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人,独自在那寒冷的江上钓着鱼。生:(第一句略)路,/一条,/又一条,/纵横交错,/怎么找也找不到,/人的踪影,/哪怕一个。/江上只有/一叶扁舟,/船上独有/一位老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寒冷的江上,/手拿着鱼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有鱼上钩,/但雪已下得越来越大只有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才能够让“可能性”在选择中得以开发。正如以上案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表达形式,正是在这份自由中,学生的心灵才得以敞开,智慧的大门也随之敞开。3.策划灵活的情境,让言语实践灵动起来儿童的言语实践受思维活动的“控制”,连同儿童的情感都与思维紧紧地联在一起。情境是固定的,那么需要儿童思维参与的程度就不高,情境是变化的,那么就需要儿童思维参与的程度就高。因此,阅读教学应始终以儿童思维发展为核心,策划灵活的情境,能成功地唤醒和发展儿童的潜能。狼和鹿(国标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8课)的教学接近尾声了,我(演罗斯福)和一位学生(演秘书)展开对话:生:尊敬的总统先生,您好,我有事和您商量。师:哦,是什么事?生:您必须收回捕杀狼这一命令。师:为什么?生:因为捕杀狼并不能保护鹿,反而害了鹿,使得森林被毁掉。师:啊?怎么可能?我下令捕杀狼,这可完全为鹿着想呀。难道你不恨狼?生:恨,当然恨。可是我们不应该杀狼,因为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春季河南新乡市卫龙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4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病害致灾机理与防控团队公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苏南通海润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湖南湘潭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话务员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分行中国光大银行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3名人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黑龙江青冈县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电力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2025
- 2025年国学与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仪表参数调校规程
- T/IFP 202-2024高比表氢氧化钙
- 2025 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干预资源利用护理课件
- 2024年10月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子宫颈炎症护理课件
- 石油化工课件
- 非小细胞肺癌课件
-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