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姚三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政治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之所以要弘扬古典诗词,是因为古典诗词( )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c.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2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文学形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 )a.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b.由文人墨客主导c.受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 d.由朝代更迭决定3下面漫画给我们发展文化的启示是( )a.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b.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c.传统文化都是落后的,我们需要吸收外来文化d.继承传统文化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4如果有外国人问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你的回答应该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节日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5“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6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7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但南方人大多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子馅往往是甜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8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a.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b.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c.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d.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b.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文字而言更具有优越性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d.国家经济发展能够增强文化的影响力10“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走入发达城市的学校教学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微电影”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b.新兴媒体的出现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c.人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1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a.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发展自身的文化b.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一致发展d.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伴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键盘打字,手写能力开始下降,汉字手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2014年度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文化娱乐赛事之一。据此回答1213题12央视之所以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a.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b.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c.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d.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13央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旨在引起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下列对于此举的积极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b.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c.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d.克服庸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14.“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15.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16.2014 年 9 月,耗资 3 亿多元、历时 4 年打造的“数字敦煌”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全景式高清数字化采集和计算机二、三维合成的方式,全方位记录展示了洞窟所有信息,游客不用走进莫高窟也能立体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表明科学技术()a.变革了文化资源的收集、传递及储存方式b.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c.决定并改变了传统建筑的留存方式d.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根本因素17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看,下面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 )a.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b.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c.要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 d.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18中国当代艺术家王林旭首创的超象主义绘画在精神上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思维,在艺术语言上融西方视觉艺术和中国水墨技巧于一体,其作品多次被选为中国国礼。这说明( )a.文化在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完善 b.文化创新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c.文化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d.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19部分市民对某市街头公益广告引用的“二十四孝”典故中的“埋儿奉母”表示难以接受,甚至批判其为“愚孝”。对此,我们该持有的合理态度是( )a.传统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该继承b.对待传统孝道应该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c.公益广告要注重导向,形式上与时俱进d.公益广告意在教育市民,形式无可厚非20.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小苹果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2014全美音乐奖颁奖晚会上斩获“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这体现了( )a.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 b.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融合c.文化发展源于不断创新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余姚三中运动会 中央电视台“2014中华情中秋晚会”2015年3月5日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参加文学社 伦敦奥运会 欣赏中国好声音 参加保钓游行a b c d22“石头、剪刀、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朝鲜等地,并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时代顺应性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 b. c. d.23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据此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 )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a. b. c. d.24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普遍特征a. b. c. d.25从“英雄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到为救火而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坤、刘洪奎,他们都是当代中国的闪亮坐标。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表明(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会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a. b. c. d.26“新中装”在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 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 )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27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28“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央视春晚。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 )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a. b. c. d.29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在奥巴马连任后去白宫拜访,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a. b. c. d.30电视剧版红高粱塑造出一群争取“人的解放”、个性鲜明的人物,也蕴含了高密县的高梁情结和酒文化。作者莫言认为“结局九儿(女主人公)为保护抗日义勇军撤离,点燃酒坛与日本兵同归于尽的爆炸场面虽不科学,但符合艺术和审美。”该剧走红的原因是( )挖掘文化潜力,繁荣文化市场 渲染独立精神,彰显爱国情怀依托大众传媒,侧重艺术要求 关注自由人性,符合观众心理a. b. c. d.三、综合题(共2小题,共30分)31时代呼唤“绝对忠诚”。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从2014年4月起,以“绝对忠诚”为题,陆续推出一批当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乐于奉献、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被媒体誉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宣传精品力作”。有网友留言:一个个鲜明的军工科学家,用“绝对忠诚”置顶了时代正气歌,那种直达心灵的冲击与快感让人们久久不能平静为做好绝对忠诚系列报道,创作团队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采访”和“隐藏式拍摄”,记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催人泪下的故事,并通过镜头拍摄和音乐、画面的精心选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栏目还第一时间将节目视频在各大主流网站同步推出,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传播效果。(1)结合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说明文艺作品为什么要传播正能量?(10分)(2)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绝对忠诚节目的成功对文艺创作的启示。(6分)532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一: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都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它们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在本校的体现和具体化。大学校训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广西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1)根据上表左列信息,填写右列内容。(6分)材料二:2014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英烈、开启未来。(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8分)余姚三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高二政治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222324252627282930三、综合题(共2小题,共30分)31.(1)(10分)(2)(6分)32.(1)(6分)大学校训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广西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2)(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345678910cabdabbbdb11121314151617181920badbdacdcd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222324252627282930abdbcabccc三、综合题(共2小题,共30分)31.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2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弘扬主旋律、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