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气候讲义湘教版(1)- 1 -1.地形和地势地形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大.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识别主要山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 准噶尔盆地(最北) 柴达木盆地(最高) 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低)海拔最高与最低点:最高: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最低:吐鲁番盆地.地形地势影响:1、河流自西向东2、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3、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练习:填写下图.题一: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2.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最冷:黑龙江的_县北极村 夏季最热:吐鲁番盆地识别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没有寒带.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秦岭-淮河一线是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最多: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大多数地区集中在59月.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秦岭-淮河分界线总结:1、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2、800 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3、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4、水田和旱地分界线;5、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题二: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反映北京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题三:下图为20_年1月713日雾霾日数实况图,此次雾霾主要发生在( )A. 南方和青藏地区 B.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C.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 D. 南方和北方地区题四:“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地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 路线 B. 路线 C. 路线 D. 路线2.沿路线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 大漠孤烟直 B. 小桥、流水、人家 C.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下列四组地理区域,以山脉乙为分界线的是(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亚热带和暖温带 畜牧区和农耕区A. B. C. D. 4.丙所在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湿热 B. 干旱 C. 寒冷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田径三级裁判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中学校长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致辞:在时光里耕耘在成长中绽放
- 2025年高级保育师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高等数学的考察与解题试题及答案
- 中职美术基础题库及答案
- 万达物业出租管理办法
- 专项保护基金管理办法
- 碳减排贷款管理办法
- 社区楼门长管理办法
- 2024年安徽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招聘23人(亳州地区招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T-T-1223-2018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
- 国家质量监测四年级学生数学考试试题
-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 《数字艺术设计概论》课件
- 心脏起搏器学习课件
- 仲裁员的仲裁裁决书撰写技巧
- DPU编程与实践课程
-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课件
- 汽车充电机及DCDC测试内容
- XX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