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鉴赏的能力和艺术的想象力.2、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3、学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欣赏.教材分析:绿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凝练的文章,要写好一种颜色本来就很难,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竟能写得如此美丽,令人陶醉.我想优美的文章要是太多的分析就破坏了美感.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西湖灵隐和花港观鱼两地的绿色的图片,用图片冲击学生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新课标的精神是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设想:我决定把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范例,借助这一名篇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训练学生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并把这篇文章放置到整个散文单元教学中去考虑,舍去旁枝,利用现有教材内容,紧扣文章语言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一、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好,让我们再次走近朱自清.名: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地:原籍浙江绍兴,自称是江苏扬州人.时:现代评: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颂他是“表现我国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作: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过渡:那充满活力、绿意盎然的秋水之美,美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听课文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二、 披文入境,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任务(1)划出你认为文中重要的字词.(2)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2投影出示字词_ing j b li qing sh _i z镶 踞 薄阴 几绺 穹 倏 皱缬 尘滓y j shch yn lng mu li挹 掬 什刹 蕴蓄 棱角 明眸善睐三、 合作学习,问题探究1 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 明确:第一个观察点:山边观察角度:仰视观察的景致:梅雨瀑听 花花花花的声音 看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第二个观察点:亭边观察角度:平视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从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等方面勾勒出梅雨潭雄奇,幽峭的环境.第三个观察点:潭边观察角度:俯视观察的景致:梅雨潭的绿教师: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2 问题探究一: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3 问题探究二: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4 明确:衬托,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亭、山、云、岩、草的美来衬托梅雨瀑的美,再以梅雨瀑的美.(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描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追问:这种衬托手法我们以前还在不少课文中学过,比较典型的是爱莲说中,用菊、牡丹从正反两方面来衬托莲,还有我们将要在九年级下学期学习的鲁迅的雪.过渡:作者又是如何写出梅雨潭的绿令人惊诧的.(教师可以穿插对“招引”改为“吸引”的词语妙用的赏析)4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提示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形容词) 明确:醉人、奇异5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 明确:多方设喻精雕细刻 运用对比突出表现 大胆联想升华意境 比喻: 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状、深度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涟漪(静态)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微波荡漾(动态)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亮度、质地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色彩(纯净)5学生自由朗读这些比喻句,假如让我们来赏析这些比喻句,你如何回答?试举例说明.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波光的明亮和质地的柔软的特征,也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醉人的美,寄寓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6作者把梅雨潭的绿与哪些景物进行对比来突出表现梅雨潭的绿的招人喜爱的?对比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对比,把梅雨潭的绿与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7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教师:作者由“绿”的轻盈、妩媚联想到轻盈、妩媚的舞女,如果轻盈的舞女再配上“绿”裁制的带子,便会“临风飘举”了.由“绿”的明澈,更想象出这明彻回使盲妹的眼睛复明,“明眸善睐”了.这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又使“绿”展现出新的意境.8请以“我若能”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我若能取你为料,我将赠给那失意的画家,她必能妙手丹青了我若能编你为曲,我将赠给那美丽的哑女,她必能高歌欢唱了教师追问: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舞女翩翩起舞,绿带随风飘动;盲妹双目复明,顾盼神采飞扬.这绿真是太神奇了.9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绿是生命的色彩,是大自然的色彩.由此可见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师: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10、组织学生利用电脑将课文进行配乐朗读.利用电脑将课文片段进行配乐朗读,制作成mp3文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制作片段)学生可以带有关的配乐资料,要给学生充分的制作时间,15分钟.学生可以提前在家里制作朗读作品.11、朗读演艺台.组织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评选最佳朗读作品,在全班播放最佳朗读作品 ,给最佳朗读作品投票,欣赏最佳朗读作品并进行评价.评价时要紧扣作者对梅雨潭水的种种感情来评价.四、初当评论家.1、学习示范批注,课后给本文补充作批注.2、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批注,对别人的批注提出不同的看法.3、在受到启发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批注.批注要点:用批注的常用符号,针对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等语句进行批注;批注一般写在文章的空白处.准备同类文章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纳兰风清)4组织学生选择大自然中的一种色彩进行写作.学习绿的语言风格,写一篇关于山水风光的习作.要给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30分钟.附 :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纳兰风清在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里住久了,难免向往大自然.早就心仪兴隆山那重峦迭嶂、一望无垠的绿色,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去.前不久应朋友之约游兴隆山,时间正值盛夏时分.一大早,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上路了.与美邂逅也是一种缘份.当我们还沉浸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喜悦中时,迎面兴隆山满山遍野的绿色卒不及防地向我们扑天盖地而来.终日生活在钢筋水泥包围之中的我们,乍一进入这绿色世界中,整颗心都葱茏成了一片绿洲.一时间,来不及细想,只感到一跤跌进了绿色的世界中.放眼之处皆为绿色.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郁郁葱葱、苍苍翠翠,绿得那样风情万种,绿得那样千娇百媚,绿得那样惊心动魄,绿得连空气都染上了一抹微绿,绿得人五脏六肺都有了绿意.不禁惊叹这世上竟有这么多种绿色,再高明的丹青手也调配不出,就那么千变万化地参差着,铺展到我们眼前,养眼更养心.兴隆山整个一个树的世界,着眼处皆是树.高的矮的粗的细的、粗旷的清秀的挺拨的妖娆的,那样的井然有序错落有致,仿佛押着韵,看着看着心中不由诗声四起.魂似也被这满眼的绿诱出了窍,不思归.这里的绿,仿佛绿得有了气味,绿得有了质量,吸一口,满鼻异样的绿香,熏透人的肺腑,掬一捧似可以揣入怀里带回家中,迈开步,仿佛就能踩出绿色的脚印,此时连思绪也染上了绿意.对来自闹市的我们,这是多么奢侈的享受.从不知道,绿也似美酒能醉人,那剩下的大半天,我们几人就那么陶醉在这无边的绿色中,连话也很少说,静静地痴痴地为绿色着迷.直到天色渐晚,到了不得不归去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向满世界的绿色告别,魂却仿佛失落在绿色深处找不回.心中默默地与绿色相约,来年再见.山脚有河,河上有桥,桥旁开满了野花,为兴隆山做了个最诗意的笺注.乘车离开兴隆山许久许久,仍沉醉在绿色中未醒,想来,当晚的梦中,色调定然是一色的绿.呵,兴隆山那满山遍野的绿色哟!何日再相逢!选自20_年中国散文年选板书设计:绿朱自清第一个观察点:山边 观察角度:仰视第二个观察点:亭边 观察角度:平视第三个观察点:潭边 观察角度:俯视教案审核 曹卫萍绿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能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来读悟课文.2、 能继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重点品味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分析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3、 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4、 能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提高欣赏自然、品味自然的审美能力.教材分析:本文应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欣赏优美的语言,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学习本文是如何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描写梅雨潭水之绿的.讲解的切入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提问:课文描写了什么(对象)之绿,绿得怎样(感受)?何以见得?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由此引入对梅雨潭和梅雨潭水之绿的研读.教学设想: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知识.借助本文要引导学生掌握从事与意相合、情与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的方法.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脉搏,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抓住最能透视文章神韵的词句,引导学生从情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课文的右边就有 “读书动笔示例”“总评”和“几个问题”的内容,研读课文时,教师可据此就如何圈点批注作简要的点拨,让学生弄清如何读书动笔.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同学们,古往今来,“绿”始终是文人厚爱的一种色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凡是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都会让自己生活在一个“绿”的梦幻家园之中.本节课我们就和春的作者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感受绿的神韵,去欣赏上苍赐予的生命本色.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藉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1931年至于932年留学英国.抗战前对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时代背景介绍.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二、通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1、学生自读,给生字、多音字注音,并思考本文描写了 (对象)之绿,绿得 、 (感受). 梅雨潭水 醉人 奇异 2、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作者是如何描写梅雨潭及其周围的环境的?立足于哪两个观察点 ?作者又是在哪里观察梅雨潭之绿的? 山边梅雨潭的远景; 亭边梅雨潭的环境(亭、山、云、岩、草、瀑布); 潭边梅雨潭的绿(形状、质地、规则、色彩).3、本文着重写梅雨潭水之绿,为什么又先写梅雨亭和梅雨瀑?交代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和梅雨潭之绿的周围环境.起衬托作用,“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说明作者宕开笔墨是有深意的,是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比飞花溅玉的梅雨瀑更加可爱. 三、研读课文 (一)关于梅雨潭1、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潭的?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提示:写亭:“踞在一角岩石上,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写山:“象半个环儿拥着.” 写云:“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2、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活?提示:描写景物不仅绘其形,更要写其神.作者描写的都是静态的景,用的却都是动态的词,就使景物活起来了.(二)关于梅雨瀑 这段描写文字,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说出它们的妙处来.提示:1、三个比喻用得妙,写出了水花的色泽、形状、动态. 2、一处拟人用得佳,“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极其生动而亲切地写出了水花的活泼可爱.由此可见,作者描写景物细致入微,气韵生动.这些景物衬托了梅雨潭的美,也是为下文做了铺垫.第二课时一、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欣赏梅雨潭水醉人、奇异的绿1、 认识常用的“圈点批注”的符号()生字、难字 (.)关键词语()总括句、重要句 ( )佳妙句()段序(圈内写数字放在段首) ()重要段落、重要语段()段内层次,加在层次开头(?)有疑问处()要注意处、发感想处批注示例: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掏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批注:运用联想,用抒情性极强的动词,充分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点拨:对句子作批注,可从句子的修辞手法、用词的表现力、句式特点、给人的感受等方面思考)2、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潭的绿的?用 在相关的句子下做标注,并在课文右边相应的空白处对该句进行简要赏析.讨论归纳:连用比喻,从视觉、感觉、触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展现出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极大的荷叶形状圆润,潭面开阔 使人由无穷碧之“荷”想到无穷碧之“潭”少妇的裙褶柔媚动人(绿的涟漪)处女的心清纯可爱(绿波荡漾)涂了明油晶莹透亮(波光之软之亮)鸡蛋清 鲜嫩柔软(波光之软之嫩)温润的碧玉纯洁无暇(潭水清澈)对比衬托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作者以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 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进行衬托,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恰到好处.联想和想象本文无论是比喻绘“绿”,对比衬“绿”,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文中还可再找一些其他的例子,如: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作者由绿的轻盈、柔软联想到轻盈、妩媚的舞女,如果轻盈的舞女再配上“绿”裁剪的带子,便会“临风飘举”了.由“绿”的明澈,更想象出这明澈会使盲妹的眼睛复明.这样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又使“绿”展现出新的意境,不仅美丽动人,还有奉献精神.可以进行仿句拓展,增添新的意境:我若能取你为料,我将赠给那穷苦的画家,她必能妙手丹青了;我若能汲你为药,我将赠给那瘫痪的舞女,她必能翩翩起舞了.变换人称,直接呼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直呼“绿”为“可爱的”,既亲切又自然,由此,文章从描写转入直接抒情.人称的变化,是强烈抒情的需要.对绿的爱恋越积越多,越积越深,不由自主把梅雨潭看做了美丽的少女,忘乎所以,要直抒倾慕之情,这是发自内心的真爱!3、梅雨潭如诗如画的景色给作者心中留下了哪些美好的愿望?用简要的语言来归纳.想张开双臂抱住她;想用美好的词汇赞美她;想把她当作礼物赠给舞女和盲妹,想给她起名“女儿绿”.二、深情朗读,体悟情感本文高超地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情因景而起,对绿的特征描写得真切,尤其能体现作者对绿的感情.作者描写了绿的润泽光亮,正是为了抒发对绿的倾慕、热爱和向往之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地静态地表达感情,阅读时,我们会感觉到他的感情是流动的、发展的.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认真品读,好好体味.1、 读读文中能表达作者急切寻绿的句子.2、 选读文中作者无限爱恋绿的句子3、 比读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难点突破:绿写于19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北海市市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中医医院、普定县妇幼保健院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内蒙古气象部门招聘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国际航空运输合同
- 2025年河北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队员7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江西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劳务派遣招聘精神科助理医师1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龙岩市上杭县专项招聘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木偶音乐研究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贷款服务合同
- 二手房买卖正规合同8篇
- 高级护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安徽省题库及答案解析
- 首台套申报培训课件
- GB/T 14193.1-202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第1部分:工业气瓶
- 保安安检培训课件
- 2025年肝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药药剂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PETS公共英语二级大纲词汇
- 消控室制度上墙
- LED屏幕施工方案
- 做一名优秀的客房服务员.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