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作业1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作业1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作业1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作业1 苏教版必修2一、基础验收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斜阳 采撷 要挟 舞榭歌台 挈妇将雏 b 溅落 栈道 间隔 图穷匕见 从谏如流c 摄影 威慑 赊欠 神鸦社鼓 拾级而上d 碑碣 攻讦 孑然 张灯结彩 桀骜不驯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d. 赢得仓皇北顾 将军宜枉驾顾之3.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 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 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 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 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 b.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 c.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感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 d.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二、能力平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7.解释加点的词:(1)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