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页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2页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3页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4页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学概论课程编号:060401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30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理论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了解设计的功能分析和定位以及设计的艺术创造和文化内涵;掌握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设计的程序、设计策划、设计创意、设计表现和设计管理等理论知识;了解设计与交叉学科的关系,以及设计观念的发展历程。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及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范畴和学科建立的丰富内涵,包括设计艺术自系统特质的研究、设计艺术外延领域的研究、设计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设计艺术教育的研究等。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设计艺术学导论 2、设计艺术的应用原理 3、设计艺术的多重特征 4、设计艺术的源流 5、设计的类型 6、设计形态学 7、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 8、现代设计师的素质与知识结构 9、设计艺术与市场开发战略 10、设计批评 四、课程考核通过考察学生讨论时的发言水平及表述能力,并要求学生根据市场调查及所搜集的文献资料,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研究论文,按百分制综合计分。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设计学概论 尹定邦 湖南科技出版社参考书:设计艺术质理 荆雷 山东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采用幻灯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艺术史课程编号:060402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30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理论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讲授工业革命后发生在世界各国的各种设计运动和设计思潮,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社会物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对现代设计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现代各种美学思想对设计发展的深刻影响。通过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学生应熟知历次设计运动的设计理念及其著名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并能对其作出恰当的评判。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观摹幻灯、图片资料和课堂讨论。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学术著作,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和评论,并通过对各种形象、文献资料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理论讲授:主要包括: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包豪斯;美国工业设计对现代设计的促进;工业设计的职业化与欧洲现代设计的发展;“丰裕社会”与现代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等内容。 2、观摩幻灯片及图片资料。3、课堂讨论。 四、课程考核本课程以世界现代设计史为主要考核内容。根据对理论讲授内容和形象资料的理解写出一篇3000字以上的论文作为考核,任课教课根据论文优劣评定成绩,并以此作为最终考试成绩。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 世界现代设计史 李敏敏 湖南美术出版社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新世纪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系提供多煤体教室及相关设备,任课教师准备课件,幻灯版及相关教学资料。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课程编号:060403课程学分:1学分授课学时:30学时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理论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2、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对设计作品进行剖析。3、熟悉设计心理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课堂讲授基础理论, 分段设置专题讨论,使学生熟悉理论,学会运用。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设计心理学概述 :心理现象的基础 :知觉与艺术 :个体的行为 :审美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现象 :设计艺术中的心理研究 :造型心理 :设计艺术的心理方法 专题讨论 四、课程考核按百分制综合计分。1、运用理论进行实际产品的设计心理分析,撰写分析报告,不少于1000字(40%);2、针对所学,选取适当角度,撰写论文一篇,不少于2000字(60%)。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设计心理学课程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设计心理学 赵洪江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系准备多媒体教室,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美学课程编号:060404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30学时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理论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艺术思辩能力,为学生面对丰富的设计艺术实践与现象,能进行审美的解读与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阅读和问题讨论。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设计美学的提出及研究范畴2、设计的美学特质 3、设计美的表现 4、设计美与社会 5、设计审美心理6、设计的风格美 教学内容突出设计艺术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与科技同步发展,设计艺术实用与审美统一的设计审美特性。四、课程考核 开卷考试。可参考复习提纲及相关资料,重点考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现代设计美学 章利国 河南美术出版社参考书:设计艺术学 徐恒醇 当地中国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采用幻灯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素 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素 描 (1)、(2)、(3)课程编号:060405A、060405B、060405C课程学分:7学分课程学时:176学时课程安排:一、二年级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视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通过系统严谨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素描基本造型规律和造型能力,培养正确的感受、观察及表现方法,提高艺术创新能力,为专业设计做好造型基础准备。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逐层递进和连贯性,以理论讲授、课堂写生辅导为主、结合一定的资料展示、专业讲座,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理论知识,提高造型能力并适应专业要求。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名称:素 描(1)课程编号:060405A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了解素描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重要性,建立以视觉思维为重点的素描方式,开发和促进视觉思维活动并掌握与之相应的素描表现手段。 形态写生与解析 以体积结构和表现作为出发点展开对基本形式因素的认识和研究,建立从整体到局部的构架系统,强调画面组织结构的整体安排。 由对对象的基本形态表现转变到对抽象形式语言的初步研究,逐步丰富造型语言和视觉机制,提高认识和把握形式组织规律的能力。 作业要求:体积结构分析表现 2张 形式要素分析与组织 4张 抽象构图基本表现 2张 注:根据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拟定。课程名称:素 描(2)课程编号:060405B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充分体验绘画媒体的多种运用方式,激发绘画意识和造型意识,创造性的组织多种形式因素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对抽象性抽象形式抽象构图和抽象艺术的认识。 形态分析与抽象形式 由绘画媒体的自由实验进入到对形式因素本身及其组织的进一步研究,探寻与视觉形式研究相适应的造型方式及操作手段。 体验视觉表现中的抽象形式,提高发现和欣赏抽象形式的能力,逐步在对形式因素的组织与表现中感受和把握抽象形式关系及其组织规律。 作业要求:媒介实践与运用 4张 形态分析和组织 2张 具象写实表现 1张 综合构图及表现 1张注:根据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拟定。课程名称:素 描(3)课程编号:060405C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建立对材料表现的初步经验,增强对质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进一步丰富造型表现语言,较好的把握素描过程中艺术意图的产生、设计及表现的策略。 材料质感与创意表现 以对材料质感的写实描绘为基础,发展质感的表现技巧,综合运用多种描绘方式丰富画面视觉效果。深入发掘和分析可供画面构成的各类因素,把握个体感受与素描规律性知识的关联,强调设计目的的艺术性表现。作业要求:材料拼贴 2张 质感转化表现 4张 综合表现 1张 注:根据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拟定。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照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用,并由任课教师进行作业评分,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素描课教学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教素描的艺术(美)德博拉A罗克曼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海扬帆 周至禹 山西人民出版社设计与视知觉 顾大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藤守尧、朱疆源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之二。(美)贝蒂艾德华,张索娃译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拟定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任课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色 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色 彩(1)、(2)课程编号:060406A、060406B课程学分:6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164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一年级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三阶段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学基本知识和色彩表现艺术原理,建立正确的色彩感受和表现方法,注重对表现媒介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表现技巧。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 注意教学内容的逐层递进和连贯性,以理论讲授、课堂写生辅导为主,结合一定的资料展示、专业讲座,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色彩造型能力并适应专业要求。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名称:色 彩(1)课程编号:060406A课程学分:2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64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通过对色彩基本规律的认识理解及表现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充分运用色彩手段表现对象,建立良好的色彩表现方法。 色彩写生与解析 材料技法的了解运用,熟悉和掌握材料特性,加强表现方式的准确性和可运用性。适当尝试媒介的多样性运用。 色彩感受的培养、表现方法的建立,了解和学习基本色彩规律及其运用,提高色彩分析和组织能力,充分运用色彩塑造形体,培养主观运用色彩的能力。作业要求:客观写生 2张 色彩的归纳与提炼 1张 色调的转换 1张 色彩的主观控制与运用 1张注:根据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拟定。 课程名称:色 彩(2)课程编号:060406B课程学分:4学分课程学时:100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色彩的发现与表现建立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习表现客观色彩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善于发掘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形式、结构秩序、肌理纹饰,拓宽色彩使用范围,注重分析、归纳和表现的过程,提高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注重画面色彩的概括和控制能力。 装饰色彩风景写生及线描速写 强调构图原理的运用,充分运用对比原则组织画面构图。通过借鉴学习多种表现手段,结合自身特点,逐步确立较稳定的表现方式。注重对自然界诸多因素的认识、分析及归纳,强调取舍意识的主观运用,培养主观组织画面色彩的能力。了解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从绘画角度做画面完整性研究,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线描速写则通过速写的方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自然形态的能力以及快速、自由表现的能力。 作业要求:风景写生 8-10张 速写 8-10张 注:根据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拟定。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编号:060413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27学时课程安排:二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工艺美术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通过对工艺美术发展历史的学习,弥补学生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知识空白,解决学生在传统文化理解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传统艺术的美之所在,基本了解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为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图片教学,可使学生更直观、更明确地了解传统工艺品的造型与材质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传统艺术审美能力,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引言:通过对工艺美术文化的深刻讲解,使同学们充分认识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关系;2、工艺美术史分阶段讲授;3、阶段性测验。四、课程考核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出题考试,以百分制计分。考试成绩占60%,测验成绩占40%。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知识出版社参考书:中国美术史纲 李浴 辽宁美术出版社艺术前的艺术 邓福星 山东文艺出版社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 刘骁纯 山东文艺出版社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春风文艺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参考画册、教学幻灯片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由系多媒体教室提供教学设备。装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装饰基础课程编号:060411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装饰基础是从事设计艺术必备的一门专业技能,本课程通过对装饰造型、装饰构成、装饰色彩原理、方法和表现手段的学习,解决学生在装饰造型、色彩、构图、创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创造美,进而掌握装饰美的形式规律,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解与实习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装饰原理,了解装饰规律,学习各种装饰表现方法和制作工艺,进行各种装饰技法的尝试和训练。1、理论讲解:通过对装饰文化的深刻讲解,使同学们充分认识装饰艺术的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关系。2、作品分析:通过典型作品分析,使同学们初步了解装饰艺术的表现规律和基本方法。3、实习辅导:实习辅导是实现教学目的最重要途径,可分为以下四个教学部分。 装饰造型 装饰构成 装饰色彩 装饰创意与表现方法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现代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装饰技能,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装饰造型、 装饰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本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学生的写实技能和具象思维转化成为一种装饰技能和抽象思维,其目的是使学生们能够从依附性的、没有想法的客观描绘对象的状态中走出来,引导他们从形象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过渡。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结合学生每一个教学阶段的作业完成情况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装饰基础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 参考书:装饰图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黑龙江出版社黑白画理 王弘力 辽宁美术出版社美术、设计专业学校教学丛书 (设计第一至三册) 黄寇新 等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色彩构成设计 杨仁敏 河南美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参考画册、教学幻灯片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由系实验室提供制作设备与技术支持。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编号:060431 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原理和方法。了解平面构成的构成规律,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平面构成的训练。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平面构成阶段,注重学习平面构成规律和基本技法的训练,注重构成理论及原理的学习,着重进行构成美感的训练。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授课要点:1、平面构成原理和构成方法;2、形态要素与构成要素。作业:1、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进行抽象的表达;2、对基本形(自然形和创造形)进行分解、分割、再生重复、组合;3、运用形态元素与构成要素和法则进行秩序、情感、情调的构成训练;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教学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平面构成 蓝先琳 中国轻工出版社构成艺术 赵殿泽 辽宁美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系准备多媒体教室,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编号:060411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色彩构成教学,使学生理性掌握色彩学的基本理论和色彩构成美的规律。能够运用色彩调和的理论与方法,构成组织画面主体的几块颜色对比协调的规律,并运用于设计之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色彩的本质规律的研究,作到能够独立完成丰富的色彩组织、构成色调,有秩序的达到对比和谐,并将其规律用于空间环境的色彩气氛的把握,驾御自如。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本单元的重点解决感性认识色彩和理性认识色彩应有的区别,学会利用色立体调和理论,并能应用配色,避免用色彩的单一性如明度、纯度、色相去进行配色训练。重点放在色彩综合对比调和关系的把握上进行反复训练,特别组成画面极大块颜色的对比、协调规律的把握。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 色彩形成,从光领域中找到色彩生成的奥秘。2. 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研究 A三要素 B孟赛尔.奥斯特瓦德色立体。3. 色彩的调配和应用。4. 色彩秩序配色法。5. 色彩空间配色法。6. 色彩的专业性设计语言的转换尝试。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色彩构成 辛华泉、张柏萌 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色彩构成教程 宋莹、刘宝岳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 安宁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系准备多媒体教室,任课教师准备课程幻灯片,讲义。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立体构成课程编号:060432课程学分:3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64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立体构成的构成原理和构成方法。了解立体构成的构成规律,运用三维的观察方法并结合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立体构成训练。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本单元教学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立体构成原理和构成方法;2、通过教学辅导,使学生利用基本形进行三维构成练习;3、通过教学辅导,使学生能够进行点、线、面的立体构成训练;4、通过教学辅导,使学生能够进行柱立体、相同单体、异同单体的组合训练。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立体构成教学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立体构成 赵殿泽 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 设计的立体构成(日)朝仓直已 中国计划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系准备多媒体教室,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民间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民间装饰艺术课程编号:060433课程学分:3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80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装饰艺术)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是对中国民间的装饰艺术进行全方位了解和学习,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民间图案、民间装饰艺术品的设计创作。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民间装饰艺术的历史、现状、风格,了解民间装饰艺术设计的规律,学习各种民间装饰艺术的方法和装饰手段,并能进行民间装饰图案和民间装饰艺术品的设计、创作。1、用幻灯及多媒体设备,对中国民间艺术进行全面介绍、分析。2、查阅有关资料,参观博物馆、民俗考察等,收集各类民间艺术资料进行整理、创作。3、课堂讨论。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中国民间图形、图案(含剪纸、布艺);2、中国民间手工艺(含铁艺、木艺);3、中国少数民族手饰、服饰(含图案);4、中国民间绘画、雕刻。四、课程考核对各种民间图案、民间装饰进行收集、整理、创作制作练习,完成民间装饰艺术作品多幅。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民间装饰艺术讲义 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中国古代图案 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民间剪纸 可选用多家出版社的版本 中国少数民族图案 钟茂兰 四川美术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 知识出版社 民间装饰图案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图、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现代装饰绘画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现代装饰绘画设计课程编号:060434 课程学分:3学分教学课时:80学时课程安排:二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广泛研究各类装饰绘画,包括古代的、传统的、当代的、中国的和外国的、仔细研究这些绘画的构成方法、语言模式,从形式、语言的角度进行解读、学习。1、选择性的学习、模仿某种装饰画或某个具有装饰倾向的画家的风格,结合学生个人的趣味和环境的要求进行创作。2、学生实验性地寻求一种陌生的形式语言规则或创新一种形式语言规则进行装饰画创作,以求更新、更有趣味。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装饰绘画设计的原理,了解装饰绘画的规律,学习各种装饰方法和装饰手段,并进行现代装饰绘画的设计、创作。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介绍性的观看古今中外各种装饰画,给学生提供装饰画的各种风格的直观印象。2、选择某种风格的装饰绘画进行语言形式分析。3、学生选择某种装饰绘画的语言形式,进行模仿性的创作。4、学生综合不同的几种装饰画的语言形式进行创作。5、学生自己设计语言规则进行装饰画创作。要求作品新颖、有创作性。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分,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1、色稿画912件;2、制作装饰画作品2件。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现代装饰绘画设计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视觉思维 阿恩海姆 光明日报出版社 艺术与视知觉 阿恩海姆 中国社科出版社 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 中国社科出版社 艺术与错觉 贡布里奇 湖南人民出版社 图象与眼睛 贡布里奇 湖南人民出版社 秩序感 贡布里奇 湖南人民出版社 新艺术的震撼 休斯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1)、(2)课程编号:060435A、060435B课程学分:3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96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下学期(装饰艺术)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对电脑常用绘图应用软件的掌握直接关系到现代设计的设计方法与作品的表现力度。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设计领域的电脑常用绘图应用软件的运用概况,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并能在今后的设计课程和设计工作中自由而充分地使用这些软件。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解与实习辅导相结合。在理论讲解时教师应充分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特点,调动学生研究绘图应用软件的热情。在实习辅导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较熟练运用PHOTOSHOP,CorelDRAW, Illustrator,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和性能。三、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1)课程编号:060435A 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32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2) 课程编号:060435B 课程学分:2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64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二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1、PHOTOSHOP软件的操作和运用;2、CorelDRAW软件的操作和运用。四、课程考核本课程以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为主要考核内容。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规定作业,由任课教师以学生每单元作业进行综合评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讲义(1)、(2)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coreldraw10基础操作与创意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photoshop6.0中文版完全手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 Adobe Illustrator标准教程 Adobe公司出版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系提供计算机设备,任课教师准备授课的软件及相关资料。装饰雕塑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装饰雕塑课程编号:060436课程学分:3学分(装饰艺术)课程学时:80学时(装饰艺术)课程安排:二年级下学期(装饰艺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充分了解装饰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装饰雕塑的审美和艺术语言。熟悉并了解装饰雕塑的种类和各种材料的运用,学习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的方法,结合专业的特点,运用学习的知识,大胆的发挥艺术的相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各种不同的环境创作出个性鲜明的装饰雕塑的作品。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装饰雕塑设计的原理,了解装饰雕塑设计的规律,学习各种装饰方法和装饰手段,并进行装饰雕塑的设计、训练、创作。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雕塑的概念,中外装饰雕塑的发展历程和中外装饰雕塑的发展现状,中国装饰雕塑的发展概况,装饰雕塑的审美特征及形式特征。第一章装饰雕塑的基本概念第一节雕塑的概念1、雕塑的分类2、雕塑的空间3、雕塑的材料 第二节装饰雕塑的概念1、装饰雕塑与装饰风格2、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第二章中外装饰雕塑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国外装饰雕塑与原始装饰雕塑1、史前雕塑与原始装饰雕塑2、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装饰雕塑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雕塑4、近、现代西方装饰雕塑 第二节中国装饰雕塑的发展概况1、原始的装饰雕塑2、璀灿的的青铜文化3、泥塑墓葬与器物的装饰雕塑4、石雕殿堂与陵墓的装饰雕塑5、佛教雕塑与藏传佛教雕塑6、面具雕塑傩戏与祭祀的第三章装饰雕塑的审美特征及形式特征1、装饰雕塑的审美特征2、装饰雕塑语言开形式特征3、装饰雕塑的艺术特征四、课程考核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分。作业要求:1、临摹作业12件;2、圆雕临摹作业12件;3、写生变型作业23件;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装饰与雕塑 张压西 重庆出版社参考书:现代装饰艺术田卫平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装饰雕塑艺术许正龙 江西美术出版社 标志雕塑艺术 许正龙 江西出版社 壁饰设计艺术 许正龙 江西出版社 现代壁饰设计艺术与制作 扬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装饰浮雕新追踪 俞剑昆 辽宁美出版社 墙面装饰艺术与广场小品 赵国文 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与雕塑 刘昌明、陈绳正 辽宁科技出版社 壁面装饰设计与制作 周矩敏 贵州轻工业出版社 装饰雕塑圆雕 胥建国 辽宁科技出版社 西方现雕塑史 王子云 人民美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图、示范作品、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由教研室提供实验实习室及相关设备。中外装饰风格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中外装饰风格课程编号:060449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27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学习中外装饰风格是为了对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本课程要求对中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石器、雕刻、壁画、建筑、陶瓷、漆器、纤维、金属等各种手工艺及民间装饰艺术的风格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学习,并且能够与现代装饰理念相结合,总结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风格。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1、通过幻灯及多媒体对中外装饰风格作全面的介绍。2、到博物馆进行考察学习。3、课堂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见解来增加学习气氛和效果。要求写出三千字以内对中外装饰风格的个人见解和分析文章。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中国古代、近代装饰风格。2、外国古代、近代装饰风格。3、现代装饰风格的特征。4、近代装饰风格与现代装饰风格比较。四、课程考核要求写出三千字以内的文章,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分。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中外装饰风格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中国美术史 黄宗贤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装饰概论 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知识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纤维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纤维艺术课程编号:060451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纤维艺术是使用天然纤维材料、人造纤维材料,并结合其它的材料,通过编、结、缠、绕、贴、扎、缝、染、绘等综合技法,结合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创作出来的软体或综合材料构成体。该课程训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及对综合材料的运用能力。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与作业、实习辅导相结合,配以幻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对空间的想象能力,对综合材料的搭配使用能力、动手能力。是对审美比较全面的培养,鼓励形式上的创新、鼓励对新材料的发掘利用。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纤维装饰艺术设计的原理,了解纤维装饰艺术的规律,学习各种纤维装饰方法和装饰手段,并进行纤维装饰艺术设计的训练和创作。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1、纤维艺术的概念 概念 运用范围 纤维艺术的发展渊源2、纤维艺术的类型 平面型 立体型 空间型3、平面纤维艺术的设计4、纤维艺术的材料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非纤维类材料的搭配5、纤维艺术的制作方法6、立体纤维艺术的设计7、立体纤维艺术的制作四、课程考核设计一件纤维艺术作品,由教师辅导制作成实物。以百分制计分。五、教材和参考书 教 材:纤维艺术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国际现代纤维艺术 清华大学美院工艺美术学编 中国城市出版社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 朱尽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图、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金属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金属装饰艺术课程编号: 060453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安排:三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通过金属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了解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其制作加工工艺; 2、能够把所学的多种美学法则与原理运用到金属饰品设计中; 3、能够让作品的设计理念体现金属材料的特质,并发挥出这种特质;4、了解掌握一件作品中多种工艺的综合运用。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金属装饰的设计原理,了解金属装饰的创作规律,学习各种金属装饰的方法和装饰手段,并进行各种类型的金属装饰设计、创作。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通过下面四个阶段的教学辅导,完成一至两件金属饰品; 1、金属饰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金属饰品的设计创意理念; 3、金属饰品的制作工艺及其表达的方式与手法; 4、掌握材料的特性。四、课程考核 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分。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金属装饰艺术与表现讲义由任课教师编写参考书:金属工艺 周尚仪 吉林美术出版社 现代设计大系-工艺与工业设计潘公凯、卢辅圣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书画出版社 艺术铸造 谭德睿 上海交通出版社 世界装饰浮雕新追踪 俞剑坤 辽宁美术出版社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由任课教师准备教学范图、示范作品、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由教研室提供实验实习室及相关设备。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1)、(2)课程编号:060454A、060454B 课程学分:7学分课程学时:176学时课程安排:三年级上学期,四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充分了解壁画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发展历程和现状;2、掌握壁画的艺术特征,了解熟悉壁画的各种类型,风格和材料的运用;3、学习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结合专业特点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环境创作个性鲜明具有时代特征和艺术品味的壁画作品。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壁画设计的原理,了解壁画创作的规律,学习各种壁画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手段,并进行壁画的设计、创作。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1)课程编号:060454A 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80学时课程安排:三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1、壁画的基本概念;2、中外壁画的发展历程;3、壁画的审美特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