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专篇.doc_第1页
消防设计专篇.doc_第2页
消防设计专篇.doc_第3页
消防设计专篇.doc_第4页
消防设计专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设计专篇2010年10月 30日第一章 设计依据。2、设计招标书。3、业主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设计指导书。4、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筑)方案批准意见书及批准方案;5、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1:500地形图(带电子文件)。6、武汉市规划局提供的1:2000用地红线图。7、本设计中涉及到的消防规范及其他规范,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 设计任务的性质、主要功能和基本要求:设计任务的性质:新建项目主要功能:商业及公寓式办公用房设计工作基本要求:按国家现行的各项设计规范及上级批复的文件进行设计。二、建设场地概况:本项目地块位于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31916.04总建筑面积:99127.3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63523.67 地下建筑面积: 35603.63建筑密度: 50容 积 率: 2.0绿 地 率: 10停 车 位: 495个其中 地面停车位: 101个 地下停车位: 394个第三章 消防设计 (一)、建筑设计一、总平面设计:根据规范要求,该建筑塔楼部分均有不小于1/4周长的消防扑救面,整体建筑四周临路,形成消防环路,且基地内部设有不小于7.0 M宽的车行道与城市道路连接。消防车直接通过城市道路到达建筑边缘。二、建筑设计:1、 防火防烟分区本工程各层平面根据规范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其防火分区示意图见各层平面图纸的防火分区示意图。每个防火分区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面积满足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均由防火墙加以分隔,防火墙上如开设门洞均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采用背火面升温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特级防火卷帘。每个防火分区中上下层连通的自动扶梯和天井的部位设有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防火卷帘进行分隔,或上下联通作为同一防火分区。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在卷帘的两侧设有启闭装置,并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内走廊设有专用排烟设施。地下室均有进排风排烟设计。每个防烟分区不超过500且不跨越防火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间采用不小于0.50M的挡烟垂壁分隔。具体详暖通专业。设备管井用相当与楼板耐火极限材料层层封堵。2、安全疏散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共设置27部疏散楼梯均匀分布在各不同的防火分区内,共计疏散宽度:地下一层为69.3 M;地下二层为19.7 M;一层内铺为55.5 M,外铺为54.2 M;二层为58.6 M;三层为9.6 M,均能满足疏散要求。其中办公塔楼设置防烟楼梯共4部,其前室面积均满足规范要求。裙楼沿外围设置封闭楼梯19部(其中16部为剪刀梯),内部设置防烟楼梯4部(均为剪刀梯)。内部的4部防烟楼梯在首层通过扩大防烟前室与亚安全区相接直通室外,扩大防烟前室内设有正压送风系统。每个亚安全区在每层均由耐火极限为3小时的特级防火卷帘与其他部分分隔。每两个安全出口间距不大于80M,袋形走道距离不超过20.0M。疏散楼梯净宽为1.6M,2.1M,楼梯门宽为1.6M,2.1M;内走道净宽不小于1.9M,均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3、消防电梯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塔楼部分各设置1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地面上层层停靠,合用防烟前室,前室面积不小于10,前室门为乙级防火门。首层直通室外。其载重量均不小于800kg。4、内部装修本工程所采用的装修材料均满足GB50222-95的表3.2.1规定。(二)给排水设计一、 消火栓计算1、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流量: 30L/S 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 L/S 延续时间3小时每支水枪最小流量:5 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15 L/S2、消火栓管网室外消防管连成环状,由姑嫂树路和兴业路引入两根DN200进水管,室外设6个消火栓,室外消防管管径为DN200。室内消防管连成环状,消防立管管径为DN150,环管管径为DN150。3、消火栓布置室内消火栓按照两股水柱同时达到室内任何部位的原则布置。充实水柱长:Sk=5.5-1/sin45=1.414.5=6.35(m) 取Sk=10(m)消火栓保护半径:R=250.8+100.7127. 1(m)消火栓间距:S=0.8R=22(m)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Hxh=0.001722552+52/1.577+2=18.93(m)4、消火栓泵选型设计流量为:QS=40 L/S设计扬程为:Hs=18.93+1.1+87.5+10+12.71.3134(m)选XBD14/40-150X型两台,一用一备Q=40L/S H=1.4MPa N=90Kw二、 自喷计算1、塔楼自动喷淋系统计算按中II危险级考虑用水量喷水强度:8 L/minm2作用面积:160m2末端喷头工作压力:0.10 MPa自喷用水量:8160/601.327.7L/S地下一层超市自动喷淋系统计算按仓库危险II级考虑用水量喷水强度:12L/minm2作用面积:240m2末端喷头工作压力:0.10 MPa自喷用水量:12240/601.362.4L/S2、喷头布置地下二层车库、一二层商场及塔楼闭式喷淋系统喷头采用直立型喷头或吊顶型喷头,喷头间距不超过3.4m,不小于2.4m;喷头距端墙的距离不大于1.7m,不小于0.6m;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100mm。地下一层超市、一二层中庭环廊、三层电影院采用快速响应喷头(K=115),超市仓库喷头间距不大于3.0 m,喷头距端墙的距离不大于1.5m。3、闭式喷淋系统计算采用作用面积法计算 K = 80 中危险级II级计算原理参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采用作用面积法 基本计算公式 (1)喷头流量 q = K * SQRT(10P) 式中:q-喷头处节点流量,L/min P-喷头处水压,MPaK-喷头流量系数(2)流速V V = (4 * Q) / ( * Dj * Dj)式中:Q-管段流量L/sDj-管道的计算内径(m)(3)水力坡降 i = 0.00107 * V * V / (pow(Dj, 1.3) 式中:i-每米管道的水头损失(m H20/m)V-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Dj-管道的计算内径(m)(4)沿程水头损失 h = i * L 式中:L-管段长度m(5)局部损失(采用当量长度法) h = i * L(当量) 式中:L(当量) 管段当量长度,单位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C)(6)总损失 h = h(局) + h(沿) (7)终点压力 Hn = Hn-1 + h 管段名称起点压力mH2O管道流量L/s管长m当量长度管径mm水力坡降mH2O/m流速m/s损失mH2O终点压力mH2O1-210.001.333.401.30250.7702.503.6213.622-313.622.883.400.40320.7773.032.9516.573-416.574.591.702.10321.9744.847.5024.078-914.531.603.401.30251.1193.025.2619.799-419.793.471.702.10321.1293.664.2924.084-524.078.063.400.60500.7193.792.8826.9510-1110.391.353.401.30250.8002.553.7614.1511-1214.152.933.400.40320.8073.093.0717.2212-517.224.681.703.00322.0514.939.6426.8613-1415.631.663.401.30251.2033.135.6521.2814-521.283.601.703.00321.2143.795.7126.985-626.9516.333.400.80650.7714.633.2430.1815-1611.171.403.401.30250.8602.644.0415.2116-1715.213.043.400.40320.8683.213.3018.5117-618.514.851.703.60322.2055.1111.6930.2018-1917.031.733.401.30251.3113.266.1623.1919-623.193.761.703.60321.3233.967.0130.216-730.1824.941.430.00800.7265.021.0431.22计算结果:所选作用面积:160.4平方米总流量:24.94 L/s平均喷水强度:9.33 L/min.平方米入口压力:31.22 米水柱(8) 自喷泵选型设计流量为:QS=62.4 L/S设计扬程为:HS=31.22+30.5/10002601.397.5139(m)选XBD14/40-150X型三台,两备一用Q=40L/S H=1.4MPa N=90Kw三、 消防水池计算消防栓火灾延续时间按3.0h计,自喷延续时间按1.5h计,水池容积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同时开启考虑则消防水池容积为V=4033.662.41.53.6769m3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容设在地下室,水泵采取自灌式吸水,水池进水管由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四、 屋顶消防水箱和稳压罐屋顶消防水箱容积为V1=18m3消防稳压罐为ZW(L)-I-XZ-10型 V=450L P1=0.16MPa N=1.5Kw五、 灭火器配置计算(按严重危险级计算)总建筑面积:99282m2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5(A)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50(m2/A)则:Q=K*S/U=0.5* 99282/50=993(A)所以,每个消火栓处配置两具5Kg磷酸铵盐灭火器(MF/ABC3)。六、 气体灭火 地下二层配电房、一层安控中心、消控中心采用预制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由生产厂商配合现场设计制作。(三)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5 项目概况:二消防电源及其配电:2.1 消防负荷供电等级:本工程应急照明、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消防水泵、加压风机、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负荷属一级负荷。2.2 消防电源:本工程在地下室设置10KV专用变配电所本工程消防负荷提供电源。专用变配电所采用两路相对独立10KV电源供电,且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低压采用双回路,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变压器,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三火灾应急照明3.1 火灾应急照明: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走道、地下停车库、消防控制室、变配电房等场所均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的两用型灯具。(灯具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3.2 安全出口及疏散指示:地下室及疏散走道内设置疏散方向标志灯和安全出口标志灯。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大于1.0m;安全出口标志灯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指示标志灯及安全出口灯带蓄电池,放电时间不少于30min。3.3电气线路敷设:建筑内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报警控制等线路采用铜芯电线电缆穿钢管在顶板及墙体内暗敷。电缆明敷在桥架内,普通电缆与消防电源电缆应分设桥架或采取隔离措施,在竖井内距离应大于0.3m或采用隔离措施;消防负荷主备供回路须在电缆桥架内分开敷设,并用防火隔板分隔。消防设备配电线路,当暗敷时,保护层厚度须大于30mm;当明敷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并涂防火涂料保护。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四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4.1本工程为一类防火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按一级设置,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形式。4.2 系统组成: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电梯监视控制系统等。系统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且带有CRT终端显示器,设有自动打印机.。4.3消防控制室:4.3.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大楼1层,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4.3.2)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等组成,它们均采用面板盘式结构,组装在消防专用机柜内。4.3.3)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4.3.4)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位,显示消防水泵的电源及运行状况。4.3.5)消防控制室可联动控制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4.1) 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系统设备选用带地址编码的报警二总线制系列产品。4.4.2)探测器:在地下车库、厨房等设置感温探测器,一般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4.4.3)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嵌入式扬声器的净距应大于0.1m;与自动喷淋头的净距应大于0.3m;与墙壁、梁边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与防火门的距离为12m。探测器的具体定位尚需结合建筑装修吊顶统筹考虑,但必须满足上述间距要求。4.4.4) 在本楼适当位置设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孔。手动报警按钮及对讲电话插孔底距地1.4m。4.4.5)在消火栓箱内设消火栓报警按钮。一般情况,接线盒设在消火栓的开门侧,底距地1.8m。当受安装位置限制,接线盒宜可设置在消火栓上部。4.4.6) 在各层楼梯间及疏散楼梯前室走道侧,设置火灾声光报警显示装置。安装高度为门框上0.2m4.5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应根据火灾情况控制相关层的正压送风阀及排烟阀、电动防火阀、并启动相应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排烟阀 280熔断关闭,防火阀 70熔断关闭,阀、风机的动作信号要反馈至消防控制室。在消防控制室,对消火栓泵和自动喷洒泵、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即可通过现场模块进行自动控制也可在联动控制台上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并接收其返馈信号。(1)消火栓泵控制:1)平时由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2)消火栓按钮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报警部位并接收其返馈信号。3)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编程,自动启动消火栓泵,并接收其返馈信号。4)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消火栓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5)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消火栓泵电源状况。6)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泵。(2)自动喷洒泵控制1)平时由气压罐及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2)火灾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并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同时,报警阀动作,击响水力警铃,启动喷洒泵,消防控制室能接收其返馈信号。(3) 专用排烟风机的控制: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情况打开相关层的排烟阀(平时关闭),同时连锁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当火灾温度达到 280 时,排烟阀熔丝熔断,排烟阀关闭,排烟风机吸入口处的280 防火阀关闭后,联锁停止相应的排烟风机(4) 排风兼排烟风机的控制:本工程设排风兼排烟风机,正常情况下为通风换气使用,火灾时则作为排烟风机使用。正常时为就地手动控制,当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室控制,消防控制室具有控制优先权,其控制方式与专用排烟风机相同。(5) 正压送风机的控制: 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或手动控制正压送风机的启停, 风机启动时根据其功能位置连锁开启其相关的正压送风阀。(具体控制要求详空施)。(6)防火卷帘门的控制:用于防火分隔的卷帘门为一步落下。在通道上的卷帘门分两步落下。两步落下卷帘门由其两侧的烟、温感组合探测器自动控制。卷帘门关闭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卷帘门两侧设就地控制按钮,底距地1.4m,并设玻璃门保护。卷帘门下降时,在门两侧顶部应有声、光警报装置。施工单位应配合厂家预留管。卷帘门应设熔片装置及断电后的手动装置。(7)非消防电源控制:本工程非消防用照明、电力各层配电箱进线总开关带有分励脱扣器附件,由消防控制室在火灾确认后断开相关电源。(8)消防控制室可在报警后根据需要停止相关空调系统。(9)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可自动点亮相关区域的应急照明灯。(10)空调机及风机所接风管上的防火阀关闭后,联锁停止空调机及风机并报警4.6 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本工程为无管网灭火系统),要求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两种控制方式的动作程序如下:(a )自动控制: 在保护区内部设置烟感探测器及温感探测器。发生火灾时,当烟感探测器报警,设在该保护区域内的警铃将动作,警铃挂墙明装,中心距地 2.4m;而当烟、温探测器均报警后,设在该保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动作,通知室内工作人员疏散。在经过 30 秒(可调)延时后,(在延时时间内应能自动关闭防火门、阀、窗,停止相关的空调系统;)控制盘将启动气体灭火柜组上释放阀的电磁启动器,使气体释放。一旦气体释放后,已经释放的信号应送至控制盘(或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系统)。而保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在灭火期间将一直工作,警告所有人员不能进入保护区域,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 当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盘启动所有的警铃、声光报警装置后,在系统处于延时阶段,若发现系统误动作,或确有火灾发生但仅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其它移动式灭火设备即可扑灭火灾时,可按下设在保护区域门外的紧急停止开关(必须持久按下,直至系统复位),可使系统暂时停止释放药剂。如需继续开启气体灭火系统,则只需松开紧急停止开关即可。紧急停止开关底边距地1.5m安装。在保护区域的每一个出入口的内、外侧,均设置一个声光报警器,而警铃则设在每个出入口的内侧。在保护区域的主要出入口外侧,设置一个紧急停止和电气式手动启动器,系统的手/自动转换开关则每一个保护区域只设一个。(b)手动控制: 手动控制,实际上是通过电气方式的手动控制。手拉启动器拉动后,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释放气体。4.7火灾应急广播与火灾警报: 本工程同时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和火灾警报装置。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音响广播合用)机柜,机组采用定压式输出。火灾应急广播的回路划分应与防火分区相一致。平时可作正常业务广播,当发生火灾时强行切换作消防广播。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启动火灾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火灾应急广播与火灾警报装置应采用分时播放控制:先鸣警报816s;间隔23s后播放 应急广播2040s;再间隔23s依次循环进行直至疏散结束。系统应设置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 容量总和的1.5倍。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时的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应具有遥控开启扩音机和采用传声器播音的功能。4.8 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总机,在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主要防排烟机房等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专用电话分机,分机底距地1.4m。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4.9 电梯监视控制系统: (1)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盘,能显示各部电梯运行状态、正常、故障、开门、关门等及所处层位显示。 (2)火灾发生时,根据火灾情况及区域,由消防控制室电梯监控盘发出指令,指挥电梯按消防程序运行:对全部或任意一台电梯进行对讲,说明改变运行程序的原因;除消防电梯保持运行外,其余电梯均强制返回一层并开门。 (3)火灾指令开关采用钥匙型开关,由消防控制室负责火灾时的电梯控制。4.10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本工程属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地下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9.5条,对适当地方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由漏电电流探测器、探测控制器、漏电火灾报警集中控制主机(消防控制中心内)、信号传输总线等组成。系统具有下列功能: (1)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 (2)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少于12个月。 (3)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考虑到供电的连续性,本工程漏电报警只作用于信号,不作用于切断电路。 (4)显示系统电源状态。4.11 电源及接地:4.11.1)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设自动切换装置。消防控制室设备还要求设置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此电源设备由设备承包商负责提供。4.1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消防系统接地利用大楼综合接地装置作为接地极,引下线采用BV-1x25mm2-PC32,要求其综合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4.12消防系统线路敷设要求: 平面图中所有火灾自动报警线路及50V以下的的供电线路、控制线路的型号规格详消防平面、系统图示。由消防控制室引出的消防线路均穿热镀锌钢管,有吊顶处在吊顶内明敷(金属管表面应涂防火涂料保护);无吊顶处在顶板或墙体内暗敷(保护层厚度须大于30mm);当需要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一段线路穿金属耐火(阻燃)波纹管。系统所用线槽均为防火型,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每回路地址编码总数应留15%20%的余量。4.13消火栓泵、喷洒泵等消防用水泵设置自动巡检装置。(四)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1、本工程地下为两层整体地下室,地上为四层裙楼及1、2号主楼,为高层公共建筑。地下二层设有水泵房、压缩机房及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商业。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本工程中地下二层设有汽车库,其中一部分为平战结合人防工事,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为人员掩蔽所。2.1、地下二层分为 九个防火分区,其中第一防火分区,面积为605m;第二防火分区,面积为730m;第三防火分区,面积为3470m;第四防火分区,面积为2870m;第五防火分区,面积为3725m;第六防火分区,面积为3712m;第七防火分区,面积为840m;第八防火分区,面积为600m;第九防火分区,面积为600m。2.2、地下车库的库房及办公区按防火分区每200m左右设一个防烟分区;汽车库根据防火分区的划分超过2000m的防火分区分为两个防烟分区,低于2000m的防火分区则为一个防烟分区。2.3、通风换气次数:房间名称排风(次/h)进风/新风(次/h)排烟备 注水泵房、冷冻机房65不排烟地下车库656卫生间10自然进风不排烟3、通风系统设计3.1、卫生间排风系统由于商场及电影院内卫生间较为集中,靠自然排风难以满足卫生要求。在每层的卫生间内设卫生间通风器,由通风器经水平支管排至本层室外。通风器带有止回装置。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卫生间则由通风器排至排风井内。3.2、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本工程中地下二层设有汽车库,其中一部分为平战结合人防工事,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为人员掩蔽所。地下汽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系统排风排烟量按6次/h设计,送风量按5次/h设计。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来进行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送风机火灾时进行补风。机械进排风系统的风机采用轴流风机,风机吊装于车库板下梁内。车库排风机全部作为火灾时的排烟风机使用,即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排烟风机可在280c时连续工作30min以上。3.3、地下设备用房通风设计对地下层的冷冻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设机械排风系统和机械进风系统。冷冻机房和水泵房排风按6次/h设计,进风按5次/h设计;变配电房排风按12次/h设计,进风按10次/h设计。进排风机采用单速低噪音轴流风机。变配电房排风兼事故后排风系统。3.4、地下商业通风设计超市大厅、商业街及库存区部分排风机全部作为火灾时的排烟风机使用,即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排烟风机可在280c时连续工作30min以上。排烟风口入口处设有280c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4、防排烟设计4.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防排烟设计本工程裙房部分的1、2、3、4号楼梯间的防烟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按前室不送风考虑;1、2、3、4#防烟楼梯间一层扩大防烟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5、7、8、9、10、11、12、13、18、19、20、21、23号楼梯间的地下部分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按前室不送风设计,地上部分为封闭楼梯间;其余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公寓式办公的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及防烟楼梯间分设加压送风系统。4.2、地下汽车库排烟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地下层汽车库分为多个防火分区,多个防烟分区,具体分区详建筑防火分区图。对每个防烟分区设计独立的排烟风机和排烟风管,安装高温排烟轴流风机,平时排风机在火灾时兼作排烟使用,火灾时设机械送风系统补风,补风量大于排烟量的一半。4.3、地下商业防排烟地下商业部分划分为十四个防火分区(其中第八与第十四防火分区为库存区),每个防火分区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2/n.m2 计算,设计采用轴流风机作为排烟风机,平时排风机在火灾时兼作排烟使用,在烟气温度达到280c时能连续运行30min以上。排烟风机设置在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的上部,与其它设备和墙壁有600mm以上的维修距离,风口入口处设有280c自动关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