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0小题每题4分,第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同学们通过学习科学养成了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对下列各个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般中学生一小时步行40kmb正规篮球场的宽度约150mc把科学课本从地面拾起放到桌面做功大约2j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0w2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如图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abcd3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人的头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远离平面镜,则镜中人的头像会变小b平面镜中人的头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穿透镜面照射到镜后的像上,所以像会比原来亮d光照在镜面上,并反射到人的头部,头部变亮,所以像也变亮4对小科归纳的电学相关知识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都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d实验“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5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物块,它们在丙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运动之后其惯性变大b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甲和丙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d其它条件不变,只将乙拿掉后,甲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用某完好的定值电阻r(rr1)替换r2,替换前、后两电表的示数恰好不变,则()ar1一定断路br2一定断路cr1可能断路dr2可能断路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7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太阳不断释放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并通过的途径改变地球的内能8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漂亮的流线造型优美大气(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提出了下列说法:甲: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乙: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丙: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小于其受到的阻力;丁:在水平地面上,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其中正确的说法有9宗南同学从废品回收站买来一盒完整的砝码,然后他用t字型均匀木板钉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架子,在架子中央画上竖线,并在架子顶端用细线挂上一个小锤,再将两个相同的小碟子和封口空饮料瓶分别粘到木板两端,制成如图所示的浮力天平(1)若左边小碟子内待测物体的质量小于右边小碟子内砝码总质量,则天平平静下来后,瓶所受浮力较大,重垂线偏向中央线的侧(2)此天平砝码若已经磨损,则测量记录下来的物体质量比物体真实质量10在学习了动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会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预测与分析:(1)如果昆虫进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位置(选填“原来”、“偏左”或“偏右”)(2)随着昆虫不断地呼吸,小灯泡的亮度将(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作用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9分)11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资料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上后呈薄片状浮于水面;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人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尽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 形;(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3)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对照法12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介质1介质2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得出(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由静止同时释放时,关于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下落快慢的差异将变大 b下落快慢的差异与介质3相似 c下落快慢的差异将为零四、解答题1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1.0106kg,底面积约为500m2(海水密度约为1.0103 kg/m3)问:(1)它漂浮在海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2)登陆艇静止在水平海滩上时,对海滩的压强是多少?(3)若登陆艇用3.0104n的推进力,在10min内匀速航行了1.2km,则登陆艇的功率是多少?(4)登陆艇在水中慢速航行时,两侧的浪花会靠近登陆艇,请解释原因14某玻璃厂要研发一款新型玻璃,要求每平方米能承受5105n的撞击力测试时,取一小块玻璃样品(质量可不计),平放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释放重物,经撞击后玻璃仍完好无损,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考虑t0时刻之后的情况)已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n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玻璃受到最大撞击力时与重物的接触面积s0=1103m2;电源电压u=36v,定值电阻r0=20则:(1)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玻璃样品之前的这段时间内,电阻r0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玻璃受到最大撞击力的瞬间,压力传感器的电功率是多少?(3)玻璃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多大?(4)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样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5电热水龙头(亦称作“即热水龙头”或“快热水龙头”)是现代家庭冬季常用的配备用品,其构造主要包括水龙头本体及水流控制开关,水龙头本体内设有加热腔和电器控制腔,用密封板隔开,电器控制腔内设有加热电路,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功率一般在2kw3kw,3s5s即可加热出热水图甲是某款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r1、r2为电热丝,由如图位置顺时针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依次实现冷水(常温)、温水、热水之间的切换,有关参数如下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r1r2),请回答下列问题: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温水2200w热水3300w(1)分别写出水龙头放出冷水、温水、热水时,图乙中r1、r2的工作情况(2)当水龙头放出的水是温水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3)当水龙头放出的水是热水时,正常工作6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4)r1、r2的电阻各是多大?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0小题每题4分,第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同学们通过学习科学养成了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对下列各个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般中学生一小时步行40kmb正规篮球场的宽度约150mc把科学课本从地面拾起放到桌面做功大约2j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0w【考点】长度的估测;功的计算;电功率【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1.2m/s左右,一小时步行的距离在s=vt=1.2m/s3600s=4320m=4.32km故a不符合实际;b、标准篮球场的长度为28m,宽度为15m故b不符合实际;c、科学课本的重力在2n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1m,将科学课本从地面拾起放到桌面做功大约w=gh=2n1m=2j故c符合实际;d、教室内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在0.2a左右,发光功率在p=ui=220v0.2a=44w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2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如图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abcd【考点】电磁感应【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电子设备最终将信号转换为变化的电流,因此与电磁感应的原理相同,分析下面四幅图,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机尾的磁异探测器,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即由磁产生电,这与电磁感应的原理相同,分析选项找出具有相同原理的装置即可a、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b、图示的实验是电磁铁的原理,运用电流的磁效应,可制成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等,不合题意;c、图示为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能从题意中分析出该装置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3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人的头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远离平面镜,则镜中人的头像会变小b平面镜中人的头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穿透镜面照射到镜后的像上,所以像会比原来亮d光照在镜面上,并反射到人的头部,头部变亮,所以像也变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不能穿透平面镜;(4)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确定经过镜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分析物体的明暗【解答】解:a、因为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若人远离平面镜,则镜中人的头像大小也不会改变故a错误;b、平面镜中人的头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因为光不能穿透平面镜,所以,光不能穿透镜面照射到镜后的像上,故c错误;d、因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人的头像照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反射到人的头部,头部变亮,所以像也随之变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的掌握情况,会根据物体所反射的光线多少判断物体的明暗程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空间的亮、暗与像的亮暗无关,只有物体变亮,物体才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变亮4对小科归纳的电学相关知识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都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d实验“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其他综合题【分析】“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物理实验一般都要进行多次,目的有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解答】解:a、两个电阻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电阻的作用相同,所以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时,引入“总电阻”,是等效替代法此选项正确;b、“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都用了控制变量法此选项正确c、“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都是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此选项正确;d、“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等都是物理研究常用的方法;物理测量进行多次的目的有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发现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5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物块,它们在丙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运动之后其惯性变大b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甲和丙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d其它条件不变,只将乙拿掉后,甲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考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方向;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专题】定性思想;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是摩擦力(3)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时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4)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甲运动之后,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a错误;b、乙放在甲上和甲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没有运动趋势,乙和甲之间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c、甲受到重力竖直向下,甲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甲没有做功丙受到重力竖直向下,丙向下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丙做功故c错误d、乙叠放在甲上,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并且摩擦力等于拉力将乙拿掉,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拉力大于摩擦力,甲向右进行加速运动,甲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方向、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容易出错的是b选项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用某完好的定值电阻r(rr1)替换r2,替换前、后两电表的示数恰好不变,则()ar1一定断路br2一定断路cr1可能断路dr2可能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判断电路故障【解答】解:电压表示数不变,说明电源完好;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有支路出现断路;用某完好的定值电阻r(rr1)替换r2,替换前、后两电表的示数恰好不变,说明替换的定值电阻r=r2,并且r2所在的支路完好;因此电路故障为r1断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故障中的作用判断,要结合电路图和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7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太阳不断释放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并通过热传递的途径改变地球的内能【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太阳能【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答题;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答题【解答】解: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太阳不断释放核聚变产生的核能,并通过热传递的途径改变地球的内能;故答案为:质子;热传递【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8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漂亮的流线造型优美大气(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提出了下列说法:甲: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乙: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丙: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小于其受到的阻力;丁:在水平地面上,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其中正确的说法有甲、丁【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比较思想;分割思想;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甲、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乙: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丙: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其受到的阻力,故错误;丁:在水平地面上,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动速度慢,压强大,所以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故正确故正确的说法有甲、丁故答案:甲、丁【点评】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首要条件是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就是平衡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就是相互作用力9宗南同学从废品回收站买来一盒完整的砝码,然后他用t字型均匀木板钉成一个左右对称的架子,在架子中央画上竖线,并在架子顶端用细线挂上一个小锤,再将两个相同的小碟子和封口空饮料瓶分别粘到木板两端,制成如图所示的浮力天平(1)若左边小碟子内待测物体的质量小于右边小碟子内砝码总质量,则天平平静下来后,右瓶所受浮力较大,重垂线偏向中央线的右侧(2)此天平砝码若已经磨损,则测量记录下来的物体质量比物体真实质量偏大【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浮沉的应用【分析】(1)此装置类似于天平,掌握天平的调节平衡的方法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留言阿基米德原理即可解答此题(2)磨损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小,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而小于砝码上所标的示数【解答】解:(1)测量过程中,若左边小碟子内待测物体的质量小于右边小碟子内砝码总质量,则右边小碟子内砝码重力大,天平平静下来后,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右边饮料瓶所受浮力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入水的体积大;由于重锤线与水面仍然垂直,所以重垂线偏向中央线的右侧(2)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砝码的读数,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仍按砝码标准值读数,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故答案为:(1)右;右;(2)偏大【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需要掌握重力的方向,了解天平的使用原理、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磨损了的砝码就相当于是用小秤砣,称同样物体的质量时,就要将秤砣向后拨,所以质量就测大了10在学习了动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会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预测与分析:(1)如果昆虫进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偏左位置(选填“原来”、“偏左”或“偏右”)(2)随着昆虫不断地呼吸,小灯泡的亮度将变暗(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放大作用【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图析法;欧姆定律【分析】(1)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会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根据气压的变化来判断活塞的运动方向(2)根据活塞的运动情况,来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进一步求出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3)根据杠杆原理,oaob,当oa左移时,oa与ob转过的角度是相同的,但ob半径长,其末端移动的距离也大,因此即使oa移动的距离很小,但ob的移动会放大这个位移,表现在电阻的增大,导致电流减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也就更显著一点【解答】解:(1)活的昆虫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活塞将向左运动;(2)随着昆虫的呼吸,气压在不断减小,活塞不断向左运动,所以b也在不断向右运动,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断变大,电流不断变小,灯泡逐渐变暗;(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放大作用故答案为:(1)偏左;(2)变暗;(3)放大【点评】本题是一道跨学科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9分)11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资料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上后呈薄片状浮于水面;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人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尽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圆球 形;(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油滴的密度;(3)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b;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对照法【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物理学方法【专题】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题;推理法;类比法【分析】(1)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尽可能缩小到最小值,以球形存在,生鸡蛋的蛋黄是悬浮在蛋清里,由此推测蛋黄的形状是圆球形;(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据此回答;(3)油不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当油滴悬浮在酒精溶液中呈圆球形,与之类似,蛋黄不溶于蛋清,蛋黄悬浮于蛋清中,也会呈圆球形,该实验用到了类比法【解答】解:(1)生鸡蛋的蛋黄是悬浮在蛋清里,蛋黄的形状也会是圆球形;(2)油不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因为油滴的密度等于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所以油滴处于悬浮状态;(3)本实验是通过将油滴悬浮在酒精溶液中和蛋黄悬浮于蛋清中类比得出答案,该实验用到了类比法故答案为:(1)圆球;(2)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油滴的密度;(3)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悬浮条件的了解与掌握,明确类比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油滴悬浮在酒精溶液中和蛋黄悬浮于蛋清中类比)是本题的关键12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介质1介质2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得出(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介质1、介质2、介质3(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由静止同时释放时,关于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以下推理合理的是ca下落快慢的差异将变大 b下落快慢的差异与介质3相似 c下落快慢的差异将为零【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题;控制变量法;推理法;实验分析法;图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在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从相同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所用时间,比较出下落的快慢;(2)观察三个小球在介质中下落到相同位置时,小球之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可比较出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快慢的差异;(3)该实验运用推理法:在减小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材料、质量不同的小球下落的速度相等【解答】解:(1)运用控制变量法,使三个体积相同、不同材料的实心小球在同一介质的相同高度处,同时释放,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用的时间,可以判断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2)三个小球在不同介质的相同高度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比较小球之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即可比较出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快慢的差异;介质1中小球之间距离大,说明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大;介质3中小球之间距离小,说明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小;因此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一次是介质1、介质2、介质3;(3)比较介质1、介质2、介质3发现,三种介质密度为:介质1介质2介质3,密度越小,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越小,当介质不存在,即为真空时,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将消失,即为零故应选c故答案为:(1)时间;(2)介质1、介质2、介质3;(3)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性实验,内容虽然是高中物理的知识,但本题考查的方法却是初中物理经常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对于不是初中物理知识的实验题,我们也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去完成它,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当我们遇到新的问题时,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去解决它,不能只停留在我学过的、我会的实验题上四、解答题1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1.0106kg,底面积约为500m2(海水密度约为1.0103 kg/m3)问:(1)它漂浮在海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2)登陆艇静止在水平海滩上时,对海滩的压强是多少?(3)若登陆艇用3.0104n的推进力,在10min内匀速航行了1.2km,则登陆艇的功率是多少?(4)登陆艇在水中慢速航行时,两侧的浪花会靠近登陆艇,请解释原因【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比较思想;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知道两栖的登陆艇质量,根据公式g=mg求出登陆艇受到的重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可知当两栖登陆艇在海面上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f浮=液gv排计算排开水的体积;(2)知道登陆艇着地总面积(地面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p=求登陆艇对海滩的压强;(3)利用v=求出航行速度,知道登陆艇的推进力和航行速度根据公式p=fv求出登陆艇的功率(4)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解:(1)登陆艇的质量m=1.0106kg,登陆艇的重力g=mg=1.0106kg10n/kg=1.0107n;因为登陆艇漂浮在海面上,所以登陆艇受到的浮力f浮=g=1.0107n;根据f浮=液gv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排=1000m3;(2)登陆艇静止在水平海滩上,登陆艇对水平海滩的压力:f=g=1107n,登陆艇对水平海滩的压强:p=2104pa;(3)f=3.0104n,航行速度:v=2m/s,登陆艇的功率p=fv=3.0104n2m/s=6104w(4)根据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登陆艇在水中慢速航行时,靠近登陆艇的地方水的流速大,压强小,两侧的水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两侧的浪花会靠近登陆艇答:(1)它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1.0106n;(2)登陆艇静止在水平海滩上时,对海滩的压强是2103pa;(3)登陆艇的功率是6106w(4)登陆艇在水中慢速航行时,靠近登陆艇的地方水的流速大,压强小,两侧的水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两侧的浪花会靠近登陆艇【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和压强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功率公式的应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关键是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一道难度适中的计算题14某玻璃厂要研发一款新型玻璃,要求每平方米能承受5105n的撞击力测试时,取一小块玻璃样品(质量可不计),平放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释放重物,经撞击后玻璃仍完好无损,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考虑t0时刻之后的情况)已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n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玻璃受到最大撞击力时与重物的接触面积s0=1103m2;电源电压u=36v,定值电阻r0=20则:(1)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玻璃样品之前的这段时间内,电阻r0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玻璃受到最大撞击力的瞬间,压力传感器的电功率是多少?(3)玻璃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多大?(4)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样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由图乙求出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压(2)由丙图可知压力传感器电阻与撞击力关系,由乙图得到最大撞击力的瞬间电路中电流,然后求出压力传感器电阻,根据p=i2r计算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功率;(3)已知最大撞击力时压力传感器电阻,由图丙可得到最大撞击力;(4)由压强公式求出压强,然后分析答题【解答】解:由图甲压力传感器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1)由图乙知,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玻璃样品之前压力传感器不受压力,即撞击前,imin=0.2a,由i=可得:电阻两端电压u0=iminr0=0.2 a20=4v;(2)由丙图可知压力传感器电阻随撞击力增大而减小,由图乙知,当样品受到最大撞击力时,电路中电阻最小,电流最大为:imax=1.2a,此时电阻r0两端电压:u0=imaxr0=1.2a20=24v,此时压力传感器电阻阻值:rn=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