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鹿寨县上半年亩桑收入下滑 蚕农对下半年期待较高.doc_第1页
广西鹿寨县上半年亩桑收入下滑 蚕农对下半年期待较高.doc_第2页
广西鹿寨县上半年亩桑收入下滑 蚕农对下半年期待较高.doc_第3页
广西鹿寨县上半年亩桑收入下滑 蚕农对下半年期待较高.doc_第4页
广西鹿寨县上半年亩桑收入下滑 蚕农对下半年期待较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鹿寨县上半年亩桑收入下滑蚕农对下半年期待较高广西鹿寨县上半年蚕茧生产收烘工作已经结束近半个月,最后一批蚕茧收购价在34-36元/公斤左右,夏茧阶段价格保持坚挺。不过由于蚕病影响比较严重,蚕茧质量表现一般。价格高质量差增加了收购风险,多家茧站被迫暂停收购,导致部分茧站门口卖茧队伍排起了长龙。上半年养蚕工作结束后,尽管紧接着就是繁忙的夏收夏种时节,但鹿寨蚕农还是花了较大的精力在桑园的护理工作上。为了深入了解鹿寨县桑蚕业的发展情况,及蚕农的基本状态。笔者就今年上半年鹿寨县蚕农养蚕收入、成本及蚕农心态等问题,走访了鹿寨县桑蚕三大乡镇:鹿寨镇、寨沙镇、黄冕乡的个别蚕户。一、鹿寨镇的江大哥,今年44岁,有10亩桑园,是村里的养蚕大户。平时主要劳动力就是夫妻二人,五龄期需要聘请工人摘叶,人工费80元/天/人。经济收入除养蚕外,还种了10亩水稻、50多亩甘蔗。不过水稻甘蔗管理周期较短,所以大多经历还是放在养蚕上面。据江大哥反映,今年上半年养蚕收入较去年明显减少,村里其他蚕农也普遍如此。二、寨沙镇的陈队长,今年53岁,家里有桑园12亩,家庭主要收入来自养蚕。此外还种有3亩的水稻。据陈队长称,往年养蚕都很成功,蚕茧质量也很好,但今年有三批蚕饲养失败了,今年上半年总收入才2.4万,去年仅下半年的收入就有3.2万元。三、黄冕乡的廖大哥,今年47岁。家里有桑园16亩,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养蚕。除了夫妻俩的劳动力外,养蚕期要聘请2名工人,工价在80元天。今年的收入跟去年基本持平。三户蚕农上半年养蚕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对比如下:从上图统计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与去年相比,亩桑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蚕农的总收入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蚕农认为主要原因是今年蚕病严重,养蚕成功率低,产量下降。而且有几批质量较差,价格被压的较低。而农户之间出现的亩桑效益也有明显差别,这主要是受桑园情况不同和劳动力问题的影响。鹿寨镇江大哥家的桑园多种植在平坦的沙地,且大部分是新品种桑,叶大而厚。并在忙的时候请工人,对养蚕各方面的管理都比较到位。所以亩桑收入较高。寨沙镇陈队长在上半年的春蚕养殖中因为没聘请工人,十天一批的紧密的养殖,让夫妻两忙得晕头转向,并且桑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拥有12亩的好桑园,收入却只有18000多元。黄冕乡廖大哥的家庭纯收入最高,主要得益于桑园面积大和有效利用人工,但亩桑收入却是最少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廖队长家的桑园多种植在山地上,桑叶小而薄。廖大哥介绍说,桑树品种较旧,也不大适合在缺水的山地上种植。他呼吁相关机构应该尽早培育出适应山地种植的桑树品种。调查中发现,劳动力、技术、桑蚕品种是制约当地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鹿寨县近几年桑蚕规模很难扩大的原因。养蚕风险高、技术要求更高、且辛苦,村民不愿在家。村里大部分30岁左右的很多年轻人和部分40多岁的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还有部分村民也比较钟情于管理周期较短收入也有保障的甘蔗种植。此外,蚕种的更新换代慢,耐高温抗病能力不强,蚕农养蚕成功率降低,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蚕农的积极性。虽然上半年部分蚕农收入不高,但受夏茧收购价格的刺激,并且以往秋茧的饲养蚕病发生率较少。所以鹿寨县蚕农对下半年养蚕还是充满了期待。寨沙镇陈队长预计下半年的蚕价会上升,他说:“根据往年的经验,下半年的价格多半会高于上半年,所以在下半年的工作不会松懈。”他家夏伐已全部完工,进入施肥和除草阶段。最近台风带来了连续降雨,夏伐过的桑园长势都很好。陈队长家下半年的第一批蚕已经进入一龄期,最先夏伐的桑园正好可以赶上这批蚕的桑叶供应。鹿寨县夏伐较早的桑园长势较好,已有齐膝的高度夏伐较晚的桑园,蚕农还在收拾桑干准备施肥廣西鹿寨縣上半年蠶繭生產收烘工作已經結束近半個月,最後一批蠶繭收購價在34-36元/公斤左右,夏繭階段價格保持堅挺。不過由於蠶病影響比較嚴重,蠶繭質量表現一般。價格高質量差增加瞭收購風險,多傢繭站被迫暫停收購,導致部分繭站門口賣繭隊伍排起瞭長龍。上半年養蠶工作結束後,盡管緊接著就是繁忙的夏收夏種時節,但鹿寨蠶農還是花瞭較大的精力在桑園的護理工作上。為瞭深入瞭解鹿寨縣桑蠶業的發展情況,及蠶農的基本狀態。筆者就今年上半年鹿寨縣蠶農養蠶收入、成本及蠶農心態等問題,走訪瞭鹿寨縣桑蠶三大鄉鎮:鹿寨鎮、寨沙鎮、黃冕鄉的個別蠶戶。一、鹿寨鎮的江大哥,今年44歲,有10畝桑園,是村裡的養蠶大戶。平時主要勞動力就是夫妻二人,五齡期需要聘請工人摘葉,人工費80元/天/人。經濟收入除養蠶外,還種瞭10畝水稻、50多畝甘蔗。不過水稻甘蔗管理周期較短,所以大多經歷還是放在養蠶上面。據江大哥反映,今年上半年養蠶收入較去年明顯減少,村裡其他蠶農也普遍如此。二、寨沙鎮的陳隊長,今年53歲,傢裡有桑園12畝,傢庭主要收入來自養蠶。此外還種有3畝的水稻。據陳隊長稱,往年養蠶都很成功,蠶繭質量也很好,但今年有三批蠶飼養失敗瞭,今年上半年總收入才2.4萬,去年僅下半年的收入就有3.2萬元。三、黃冕鄉的廖大哥,今年47歲。傢裡有桑園16畝,傢庭收入主要來自養蠶。除瞭夫妻倆的勞動力外,養蠶期要聘請2名工人,工價在80元天。今年的收入跟去年基本持平。三戶蠶農上半年養蠶投入與產出的基本情況對比如下:從上圖統計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與去年相比,畝桑收入出現瞭明顯的下滑。蠶農的總收入也因此受到瞭一定的影響。蠶農認為主要原因是今年蠶病嚴重,養蠶成功率低,產量下降。而且有幾批質量較差,價格被壓的較低。而農戶之間出現的畝桑效益也有明顯差別,這主要是受桑園情況不同和勞動力問題的影響。鹿寨鎮江大哥傢的桑園多種植在平坦的沙地,且大部分是新品種桑,葉大而厚。並在忙的時候請工人,對養蠶各方面的管理都比較到位。所以畝桑收入較高。寨沙鎮陳隊長在上半年的春蠶養殖中因為沒聘請工人,十天一批的緊密的養殖,讓夫妻兩忙得暈頭轉向,並且桑葉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擁有12畝的好桑園,收入卻隻有18000多元。黃冕鄉廖大哥的傢庭純收入最高,主要得益於桑園面積大和有效利用人工,但畝桑收入卻是最少的。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廖隊長傢的桑園多種植在山地上,桑葉小而薄。廖大哥介紹說,桑樹品種較舊,也不大適合在缺水的山地上種植。他呼籲相關機構應該盡早培育出適應山地種植的桑樹品種。調查中發現,勞動力、技術、桑蠶品種是制約當地蠶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鹿寨縣近幾年桑蠶規模很難擴大的原因。養蠶風險高、技術要求更高、且辛苦,村民不願在傢。村裡大部分30歲左右的很多年輕人和部分40多歲的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還有部分村民也比較鐘情於管理周期較短收入也有保障的甘蔗種植。此外,蠶種的更新換代慢,耐高溫抗病能力不強,蠶農養蠶成功率降低,也一定程度上打擊瞭蠶農的積極性。雖然上半年部分蠶農收入不高,但受夏繭收購價格的刺激,並且以往秋繭的飼養蠶病發生率較少。所以鹿寨縣蠶農對下半年養蠶還是充滿瞭期待。寨沙鎮陳隊長預計下半年的蠶價會上升,他說:“根據往年的經驗,下半年的價格多半會高於上半年,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