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以“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以“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以“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以“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以“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仿”你千遍也不厌倦 以“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摘 要】 不同的孩子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写作“障碍”,有的词汇贫乏,有的语句不通顺,有的语段层次不分明,有的内容不生动具体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筛选“模仿点”,寻找“适合点”,体验“兴趣点”,让作文教学富有生机,充满乐趣。实践证明,不断加强“点”的训练,不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就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词】 模仿 针对性 兴趣 写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这一些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让写作教学更高效。其实,在课文中仿写的地方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选择,合理运用。近几年,我一直尝试将教材这一“读本”转化成“写本”。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最基本的资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潜藏信息,寻找不同层次的“读写结合点”,体现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针对性地模仿写作。一、百里挑一:筛选“模仿点” 孩子们不愿习作,主要是觉得作文跟自己无关。人们的生活需要吃的、穿的、住的,当作文也成为孩子的需要时,孩子们便觉得自己离不开作文。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写作的空间,给孩子提供材料,让他们找到“模仿点”,使他们有话要写。1.仿词句积累词汇 不可否认,很多有孩子也读了很多书,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干巴巴”的。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因为很多人不论阅读什么作品,都像看报纸一样,是测览式的阅读,读得太快,只抓取大概,只关注情节,毛毛糙糙,囫囵吞枣。教师可以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学会发现词语、学会模仿、创造文字。 如槐乡的孩子这一课,就可以通过模仿写话让一部分孩子关注课文中的词汇。我布置的题目是: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凭记忆尽量“还原”你看到的段落。下面一段话就是学生凭着印象写下来的,里面的一些重要的词语都基本得到了保留。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跟米粒一样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如果你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就在槐树丛里面,风一吹来,轻轻飘动。它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槐乡的孩子却把它们当宝贝。 有人或许会质疑这种“模仿”的价值,但是实践表明,这种看似“简单机械”的模仿对那些词汇贫乏、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很有帮助,因为这种“模仿”实际是通过任务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注意积累词汇,关注细节,习作就得心应手。2.仿结构-了解语段 其实,对于大部分中年级孩子来说,习作时呈现出来的最大的问题是语段的整体感不强。他们的习作,单拎出其中几句话,觉得不错,因为他们已经有意识在句子中用上一些“好词好句”。但是如果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看,就觉得语序凌乱,没有中心,没有重点。都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到哪里算哪里。 针对这一点,我在钻研教材时,会特别留意结构清晰严谨的很有“模仿”价值的精彩语段。槐乡的孩子中就有这样的语段: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这是典型的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后面写鸡写狗写蝉都是为了突出天气的热。学生根据这样的句式可以仿写“天气的冷”、“农贸市场上蔬菜的多”、“花园花开的旺”等等,学生根据课文给的句式,有“句”可依,言之有物。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仿写句子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3.仿修辞-丰富内容 说起修辞,大家都不陌生。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反复、引用修辞是一种方法,它有自己的规律,要掌握它也要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训练。就像画家一样,不能离开基本素描、构图和色彩等技法的训练。 在槐乡的孩子一文中,有好几处让人印象深刻的“修辞”。其中“女孩有的弯腰着,两条辫子像靖蜒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这一句话中的两个比喻,真是让人过目不忘。教师在学生明白了这两个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后,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引导想像小女孩的辫子还会像什么,再拓展云雾的姿势有哪些。学生经过模仿课文,又经过想象,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4.仿“意境”-流露情感 有时虽然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但是怎么表达出来往往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困难。学生往往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时不妨让他们模仿整篇文章的“感觉”。 如槐乡的孩子一文介绍了炎热的八月,槐乡的孩子为了换学费进山采槐米,男孩子爬上树割槐米,女孩子在树下抢,互相配合、是一派欢快劳动的情境。读这篇文章时,那份快乐的感觉扑面而来。那我们就顺势抓住这种感觉,模仿用朴实、轻巧的语言创造一个快乐的情境。下面这段话就是这样一篇“模仿文”的开头,从内容上看,与槐乡的孩子毫无联系,但确实是学生在槐乡的孩子一文的情绪感染下,即兴写成的,如果一定要找联系点的话,那种快乐的感觉是一致的: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小草悄悄地探出脑袋,好奇地看着四周,柳树不知不觉吐出了新芽。终于,春雷打破了寂静,它“轰隆隆”的声音是在告诉我们:“快去放风筝吧!”果真,没多久,我们就来到西湖边绿城毯似的草地上放风筝了。你瞧!风筝的颜色五彩缤纷,样式更加数不胜数。有蝴蝶风筝、燕子风筝、青蛙风筝多得数不清呢!我的是松鼠风筝,有大大的“尾巴”,尖尖的“耳朵”,黑溜溜的“眼睛”,可爱极了!二、有的放矢:寻找“适合点”写作模仿训练固然重要,但也要尊重级段差异,我们要降低模仿要求,尽可能做到由简到繁、由易至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仿出通顺的词句就可,这样以避免他们对仿写产生畏难情绪,出现“恐文症”。 那么怎样让我们低年级孩子学会模仿,善于模仿呢?那么就要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寻找模仿的“适合点“。1.仿中求“畅”-渐入佳境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低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里富有特色的词或词组不在少数,优美的句子也很多,因此,我们教师就应去做解读课文的有心人,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学会发现、积累,学会”仿词句“、仿”修辞”,活跃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低段进行仿写指导可按以下步骤依序进行:(1)教师挑选教材中优美词句多的课文,指导学生精读范例,同时教师举例罗列句中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体会,然后进行诵读积累,使学生逐渐熟悉词句,增强自己的语感。(2)指导学生进行诸如词语的扩写、拓写训练,着重让学生明白活用词语的写作技巧。(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训练,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语句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这样学生就用章可循。以仿词为例:如丑小鸭一文,出现了”长长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等词组,可以让孩子按此构成方式动笔写一写有关小动物的,孩子心底泪泪流出“尖尖的嘴巴、小巧的爪子、黑白相间的羽毛”学生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就是因为教师给他提供了可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可见低年级只要我们要求放低点,学生就会迁移运用,这样口积月累,有了丰富的词语积淀,就让写句畅通无阻,写作不是困难事。 2.仿中求“创”-日臻完善新课标指出:“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作文有个性、有创新。”模仿是作文的开始,不是作文的本身,更不是作文的最终目的。中高段学生有了相关词汇的积累,有了模仿的能力,如果不能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他们依然会面对“仿写”而兴叹。因此我们应该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创新,即所谓的仿中求“创”。 如何在模仿中创新呢?笔者认为,某种程度讲,模仿走向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阅读共鸣沉淀模仿创新的过程。中高年级进行仿写指导把握以下两点:(1)取其旨,摹其思。阅读文本时,学生要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遭际所打动,产生共鸣,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2)仿其形,立其意。就是说借用既成文的形式(外壳),使学生扬长避短,有一个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找到一种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更能有效、便利地表达出自己意思。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就得以锤炼定能在今后的写作指导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乐在其中:体验“兴趣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载体,丰富写作素材,寻找“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1.多元评价-意犹未尽 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要求我们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激发学生模仿的热情,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笔者认为用多元化的方式去评价他们的作文,让学生敢于捕捉新奇感觉,可以喷发写作冲动。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到自尊心很强,在评价上我们应该多元,如经常进行作文评比,生生评比,师生评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8小组组进行竞赛,每周组内评选“最美丽文章”,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再如评语激励。每次我都尽快批改作文,常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并提到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写作兴趣就更浓,写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努力。 2.展示风采-兴趣盎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模仿产生兴趣,不仅不把它当做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因此,我们教师也要维持学生做模仿写作的热情。定期举办一个风采展,比如:摘抄展、美文展、剪贴展等。现将摘抄展作为例子,来阐述我的一些做法。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派给各小组要摘录的内容,摘录的内容可以是文本中所积累的重点词句、一些生字词、精彩的句子 (尤其加强对各类修辞手法运用好的句子,关联词语运用恰当的句子,名言警句的积累),并引导学生对摘抄内容进行如下分类:“词语荟萃”、“佳句广场”、“美文欣赏”、 “名言警句屋”。下面是我们班摘抄展的展示: 词语荟萃绿茵茵 碧澄澄、流湛湛(ABB)都是极好的词语我可以按此构成方式写出这样的词语: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灰蒙蒙、紫节节浙浙沥沥、滴滴答答、啪啦啪啦象声词我喜欢我采集下来的词:哗啦哗啦、叮叮咚咚佳句广场文中的句子: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我喜欢的理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对人物进行一些动作描写,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居民们爱鸟心切。在以后习作上我也来模仿写一写。教师评语:老师很期待!你也试着写一写吧! 定期开展这样的风采展,学生兴趣盎然,写作激情高涨。我发现有些学生越来越会花心思了,有些配上个性化装饰图案,有些迫不及待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正向有人说的:“读书的厚度决定作文的深度”这是很有道理的。让我们孩子的仿作才能笔下生花。 总而言之,每个孩子从不会习作到会习作,需要经历一番摸爬滚打,只是有的人在经历的时候没有爬起来,有的人更是增添了对习作的厌烦和恐惧。作为习作引领者的我们,所能做的除了不断激励外,更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寻找不同的“点”,不仅让学生与阅读兴趣接轨,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并急切想与文本对话的欲望,还能解决学生写话时的“无米之炊”之困扰,更重要的是较好地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参考文献:1王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