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大纲.doc_第1页
西经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大纲.doc_第2页
西经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大纲.doc_第3页
西经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大纲.doc_第4页
西经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一、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1.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二、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原理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变动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原理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三、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原理 6 :市场 通常 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四、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原理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原理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 一、经济学家的两种角色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1.经济学家扮演的两种角色: 科学家:试图解释世界 -实证(经验总结,计量总结) 政策顾问:尝试改善世界-规范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2.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A-E) 能够达到 有效率:所以资源都已经充分利用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F) 能够达到 没有效率: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比如,工人失业,厂房闲置等)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G) 不能达到第三章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比较成本: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第四章 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力量 了解第五章1.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2.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处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处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处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3.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4.P111应用,了解概念第六章1.价格:是指引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法对技能高的工人并没有影响,它们影响的是青少年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每上升10%,就会使青少年就业减少1-3%。2.税收: 政府对许多物品与劳务征税是为了给国防,公立学校等这类公共项目筹资 政府能想买者或卖者征税 税收可以是物品价格的一个比例或者每售出一单位物品需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3.弹性与税收归宿无论对买者还是卖者征税,最后的市场价格,均衡数量以及税收归宿都是相同的!在这两种情况下:税收都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契子 税收归宿是税负在买者与卖者之间额分担,并不取决于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个人:越没有弹性承担的税收越多,曲线越陡峭(弹性衡量条件不利的时候,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征税的时候,选择小的一方(弹性小)不能轻而易举的离开市场,所以,要承担更多的税收。税收负担倾向于落在缺乏弹性的一方。)第七章1.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消费者剩余 = 支付意愿 市场价格例题:A. 找出边际买者在Q = 10的支付意愿B.计算在 P = $30时的消费者剩余,如果价格降到$20,消费者剩余会增加多少? C. 新进入市场的买者D.已进入市场的买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答:A.在 Q = 10, 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为 $30. B.CS = * 10 * $10 = $50 价格降到 $20C. 新进入市场买者的消费者剩余 = x 10 x $10 = $50D. 已进入市场买者由于价格下降而增加的消费者剩余= 10 x $10 = $1002.生产者剩余 (PS):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例题:A. 找出边际卖者在Q = 10时的成本B.计算P = $20时的总生产者剩余,如果价格上升到$30,计算下列情况下的生产者剩余:C. 多售出5个单位物品所增加的生产者剩余D. 最初10个单位物品在更高价格下增加的生产者剩余答:A. 在Q = 10时,边际成本= $20 B.PS = * 10 *$20= $100 价格上升到 $30C.多售出5个单位所增加的PS= x 5 x $10= $25D. 最初10个单位所增加的生产者剩余= 10 x $10 = $100第八章税收如何影响福利?没有税收时:CS = A + B + C PS = D + E + F 税收收入 = 0总剩余= CS + PS= A + B + C + D + E + F有税收时: CS = A PS = F 税收收入 = B + D 总剩余= A + B + D + F 税收使总剩余减少C + EC + E 被称为税收的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例题:A.计算没有税收时的CS, PS,以及总剩余B如果每张机票征税$100,计算:CS, PS,税收收入,总剩余以及无谓损失 答:A:CS = * $200 * 100= $10,000PS = x $200 x 100= $10,000总剩余= $10,000 + $10,000= $20,000B: CS = * $150 *75= $5,625PS = $5,625税收收入= $100 x 75= $7,500总剩余 = $18,750无谓损失= $1,250第十章一一种市场失灵: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外部性:负外部性例:工厂对空气的污染,邻居的狗叫声,深夜里邻居吵闹的立体声正外部性例:研究与发展创造出了别人也可以使用的知识;人们上大学提高了教育水平,并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这取决于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外部性的影响:总结如果存在负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如果存在正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外部性内在化” 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 对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二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私人市场最后能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例1: Dick有养Spot的权利 Dick养Spot的利益 = $500Jane承受Spot狂吠的成本= $800 社会有效率的结果:Jane放弃养Spot 私人结果: Jane支付给Dick $600,让他放弃养Spot,Jane和Dick都会更好 私人结果=有效率的结果 例 2: Dick 有养Spot的权利。 Dick养Spot的利益=$1000Jane承受Spot狂吠的成本=$800 社会有效率的结果:Dick继续养Spot 私人结果: Jane不愿意支付超过 $800的价格,Dick也不愿意接受少于 $1000的价格,因此Dick继续养Spot 私人结果=有效率的结果 例3: Jane拥有平静与安宁的权利 Dick养Spot的利益 = $800Jane承受Spot狂吠的成本= $500 社会有效率的结果:Dick继续养Spot 私人结果:Dick支付给Jane $600,并继续养狗 私人结果 = 有效率的结果三.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最终使双方达不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第十一章1.排他性:是指该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它的特性 排他性:炸玉米饼,无线网络接口 非排他性:调频广播信号,国防2.消费中的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该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使用的特性 竞争性:炸玉米饼 非竞争性:MP3文件的Kanye West的最新单曲3.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例如:国防4.公共资源:在消费中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例如:海洋中的鱼第十三章1.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例如:支付给工人的工资2.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付货币的投入成本例如:企业所有者时间的机会成本3.会计利润=总收益-总显性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4.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5.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其他条件不变)6 ATC,AVC,MC的交点就是它们的最低点(最优点)7.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第十四章竞争市场的效率 利润最大化:MC = MR (=TR-TC进行 一阶求导=0 得MC = MR) 完全竞争: P = MR=AR(没有任何的市场操作) 自由进出市场 =0 (=(P-ATV)Q)所以得P=ATV(记住,MC 是生产边际单位的成本,P 是边际买者的评价)综上所述得:P=MR=MC=AR=AC=ATC第十五章1. 垄断者的利润像竞争性企业一样,垄断者的利润= (P ATC) x Q2.垄断的福利代价(垄断的无效率)竞争均衡:产量 = QC P = MC 总剩余最大垄断均衡:产量 = QM P MC 无谓损失3.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4,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禁止一些反竞争的行为,允许政府打破垄断例如: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890),克莱顿法案(1914)第十六章1.寡头: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2垄断竞争: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第十七章1. 博弈论:研究在策略情况下人们如何行为2. 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3. 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第二十三章1.国内生产总值 (GDP) :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衡量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总支出第二十四章1.消费物价指数 (CPI):衡量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成本第二十五章1.生产率:取决于工人所得到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2.政策会影响如下方面,每方面对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作用: 储蓄与投资 国际贸易 教育,健康与营养 产权与政治稳定 研究与开发 人口增长3. 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第二十六章1.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第二十七章1.现值计算:例题:你正在考虑以7万美元买一块6亩的土地,这块地在5年后会值10万美元A.如果 r = 0.05,你是否应该买?B.如果 r = 0.10,你是否应该买?答:你正在考虑以7万美元买一块6亩的土地,这块地在5年后会值10万美元 A.PV = $100,000/(1.05)5 = $78,350.土地的PV 土地的价格是, 买下它 B. PV = $100,000/(1.1)5 = $62,090. 土地的PV 土地的价格不, 不买它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1.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货币乘数=1/R例子:R = 10% ,货币乘数 = 1/R = 10则100美元的准备金产生了1000美元的货币2.货币政策:1.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2.法定准备金:影响银行通过放贷创造的货币量 3.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3.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第三十章1.费雪效应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进行一对一的调整,因此真实利率(财富的真实利率)没有改变2. 通货膨胀的成本a) 通货膨胀的谬误:许多人人认为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真实收入b)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包括更频繁去银行取钱的时间与交易成本c)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印刷新菜单,寄新目录等d) 相对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不当:企业并不是同时提高所有物品的价格, 因此相对价格会变化-这会扭曲资源配置 e) 混乱与不方便:通货膨胀改变了我们用以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使长期 计划和不同时间点美元数量的比较变得更复杂f) 税收扭曲:通货膨胀使名义收入比真实收入增长得更快 税收基于名义收入,而没有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 因此即使人们的真实收入并没有增加,通货膨胀也会使人们缴纳更多的税收例题:你在银行存款1000美元,期限为一年情形 1: 通货膨胀率 = 0%,名义利率 = 10%情形 2: 通货膨胀率 = 10%,名义利率 = 20%a.在哪种情形中,你存款的真实价值增长的更快? 假定税率为25% b.在哪种情形中,你纳税最多?c.计算税后名义利率,然后减去通货膨胀率计算两种情形的税后真实利率 答:存款 = 1000美元 税率 = 25%情形 1: 通货膨胀率 = 0%,名义利率 = 10%情形 2: 通货膨胀率 = 10%,名义利率 = 20%a.两种情形的真实利率都是10%,因此存款真实价值的增长率都是10%(税前)b.情形 1: 利息收入 = 100美元,因此你纳税25美元情形 2: 利息收入 = 200美, 因此你纳税50美元 c.计算税后名义利率,然后减去通货膨胀率计算两种情形的税后真实利率 情形 1:名义利率 = 0.75 x 10% = 7.5%真实利率 = 7.5% 0% = 7.5%情形 2:名义利率 = 0.75 x 20% = 15% 真实利率 = 15% 10% = 5%第三十三章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 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与消费)2) 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与投资)3) 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与投资)2.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自然产量率:取决于经济中劳动,资本和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