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时代怎样保护青少年绪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网络应用和互联网安全环境等最新情况予以披露,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如图1: 图1:中国网民规模、普及率及半年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络在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它正以迅速、便利、超时空的传递文化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的基本结构中10-19岁的占25.4%,20-29岁的占30.2%(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网民的主体是青少年。图2:网民年龄结构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进行正确引导规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尤其是青少年德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时间、空间,进一步拓展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它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创造了新的条件。但同时,网络浪潮对传统德育教育的观念、手段、途径,乃至形式和内容都发起了自教育事业诞生以来最富冲击力的挑战,为传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问题、新课题即网络形势下,青少年德育工作如何开展。一、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值得肯定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而无形的,它的发展为青少年学习、交流以及娱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第一,它丰富的信息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帮助其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青少年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自己的学业。第二,互联网的屏蔽性强,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在互联网上,每个网民都是独立的主体,其隐蔽性使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这使得青少年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其主体意识的培养,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第三,互联网的平等性是青少年最为认同的。在互联网上,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通过聊天室、BBS等,许多青少年可以公开、坦白地发表个人的观点、意见、或与他人讨论问题。借助虚拟空间,青少年还可以广泛展开对外交流,这为青少年形成民主意识起着积极作用。第四,互联网的全球性增强了青少年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树立“全球一体化”观念。二、互联网对胥少年的兜面lI乏响不窑宠祝也为德育工惟带来了若干钝或从范围上看,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从性质上看,其影响又是喜忧参半,正面、负面兼有。因此,互联网被形象地喻为“双刃剑”。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庞大使用群体,由于其身心的不成熟和非稳定性,加之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得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也为德育工作带来了若干挑战,具体表现如下。(一)许多青少年由于自控能力差,长期沉湎于网络中,不仅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也荒废了学业。据一组调查的数据显示,有高达521的学生曾经因为上网吧玩游戏而逃课;近40的学生每周花在网吧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几乎与正常上课时间不相上下,有的甚至超过上课时间。形形色色的网络聊天室和带有强烈竞争性的网络游戏,如磁石般地吸引着青少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整天沉湎于互联网,投入学业的时间与精力受到影响,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二)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网上信息量大,各种信息良莠并存,淫秽、色情、暴力侮鼠屡见不鲜。据调查,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346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曾浏览过色情网站。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这些不良信息对身体、心理都不成熟的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使青少年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弱化,道德失范行为增多甚至诱发犯罪。(三)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的威胁。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量散播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青少年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反叛心理和追求新奇思想的影响,极易被各类反动信息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观念的树立、增强,当代青少年的种族、民族意识开始虚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内容占5,世界上其他语系只占5。据互联网上的输入、输出信息流量统计,中国仅占01和005,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了85以上。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能够通过互联网向青少年不断传递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部分青少年更是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比中国好”,民族虚无主义开始悄悄蔓延。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将起一种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威胁。网上内容庞杂,既有科学的、进步的、健康的、有益的信息,也有伪科学的、不健康的、有害的甚至反动的信息。这容易造成青少年思想观念混乱,是非观念模糊,不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了网络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四)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的发展对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权威提出了挑战,单一的灌输和规范的说教受到青少年的质疑。互联网上林林总总的庞杂信息,还有网络制造的网络垃圾和不良信息,造成了青少年思想迷惘和观念混乱,他们不知道该相信老师的传授,还是相信现代科技的代言人互联网上所看到的。这使得德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也为德育工作者教育青少年正确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三、针对互联网发展甲朗“青少年闸题”,积极孕找德育工作的对策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风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思考和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冲击和影响,积极寻找德育工作的对策。(一)打好网上的思想文化争夺战,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西方国家凭借网络优势,用其文化、思潮、价值观影响着广大青少年。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识别能力弱,极易受到误导,从而导致思想t昆乱。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批判、信息识别和政治敏锐力。我们要掌握宏观导向的主动权,通过网络确立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汉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二)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建设,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和网络失范行为。目前,还没有成熟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因此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德育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引导青少年不沉湎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传播色情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同时,也要做好防范措施,用技术手段将网上有关淫秽、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过滤掉,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培植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三)重视青少年网站建设,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网站设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青少年网站建设严重滞后。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网站很少,除了中青网的内容比较丰富外,其他青少年网站大多只是共青团的团史以及工作简介,内容比较单调,对青少年影响不大,吸引力不强。据调查,青少年对于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因此,要根据青少年的需求,开设丰富多彩的栏目,如网上党校、时事点评、焦点论坛、就业指南、学习辅导、心理咨询、娱乐信息、心理测试等,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从而建立吸引青少年的强势网站,更好地发挥自主阵地的作用。如湖南省创办的湖南省青年热线网站,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创办的网上团校等,都是有益的尝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网络思想教育的运用,大力开发青少年思想教育软件,积极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四)网络形势下,要建立能适应网络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教育队伍,抢占德育制高点。调查发现,青少年德育工作者中有43的人根本不用电脑,436的人认为电脑在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中作用不大(36)或根本没有作用(76),有371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因此,青少年德育工作者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多上网,多学习,具备较强的网络制作与管理能力,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德育的新动态,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德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艺术。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对传统德育工作“空洞而无效的说教方式”提出了挑战,如果缺乏必要的参与,网络将成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大盲区。因此,德育工作者应以主动积极的姿态介人网络,利用网络强化主导价值标准,确保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例如,德育工作者可以建立“网上论坛”,提出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供其讨论,并引导讨论深入、朝积极方向发展。同时,德育工作者也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邮箱,及时应对青少年提出的问题,为其答疑解惑。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了解青少年普遍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和价值取向,在教育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互联网是使教育经历着空前的变革,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但网络并不能代替教育者,不能代替生动活泼的实践和五彩缤纷的生活。网上“虚拟存在”与网下的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青少年的网上行为与网下实践也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利用互联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加强网下的常规教育是辨证统一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我们要深人探讨网络、青少年、社会三者的互动发展关系,高度重视网络与青少年德育教育问题,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齐抓共管,趋利避害,力争给青少年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空间。主要参考文献:外文参考文献:1Rafik Z.Elias,2009,“The Impact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on Accounting Students Ethical Orient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Vol.68,Sep.,PP83-90.2Linda Condron and John C.Belland,2005,“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et Addic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17,Dec.PP12-32.3Thomas G.Reio,Jr. and Jamie L. Callahan,2004,“Affect,Curiosity,and Socialization-Related Learning: A Path Analysis of Antecedents to Job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ehology,Vol.19,Dec.,PP3-22.中文参考文献:1 许鸿艳.论大众传媒的不良内容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J.新闻知识, 2005,(10) 2 任月勤.论网络世界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太原大学学报, 2006,(02) 3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第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许向东.网络传播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网络传播研究.2007(7).6钱刚强.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化D.兰州大学.2007.7龙君伟.论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建构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8风笑天.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o05(3).9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10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7.上互联网的弊对健康有严重的影响 上网对健康有严重的影响。最大影响莫过于视力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一半的中学生都患有近视,而且人数在不断上升。而这群“四眼小子”和“四眼妹”多数都有上网的习惯。在上网的时候,不注意眼睛的保护,而连续对着电脑的时间过长,眼睛得不到及时和足够的休息,有的人上网玩游戏,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睛根本负荷不了,于是视力直线下降。而身体也受不了那么长时间的“一不做,二不休”,而引发某些疾病,甚至死亡!据报道,湖南某中学生,因长期上网,在某网吧中死于心脏衰竭。诱发网络犯罪据台湾的调查,犯罪事件从84年的3件,85年3件,86年10件,87年7件,88年9件,89年16件,90年21件到91年5月时已达27件,呈上升趋势.其中20岁以下的人比例最高。这是由于网络游戏盛行之后,对许多沉迷网络游戏的人来说,获取宝物,天币或攻下城池等网络(虚拟)社会的宝物,是他们努力的成果,当不易取得或无法取得时,就如同在“现实社会”一样,各种偷,抢,拐,骗的招数必定会使出来,例如以“木马程序”取得帐号,密码 ,盗用好友的帐号,密码,甚至亮出枪,刀逼人就范等事件层出不穷,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类案件将会更多,且沉迷于网络游戏者大多是表少年及大学生,往往为一时之贪念,做出偏差行为而不自知。 使人与人之间感情疏远尽管互联网能够促成思想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湿地知识课件
- 陶瓷产品设计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水声换能器制造工实操任务书
- 井下探放水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电子专用设备装配调试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汽油煤油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不锈钢真空容器制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应急救援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溶剂脱沥青装置操作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老旧小区PE管道改造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不间断电源(UPS)整合设计规范》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试题及答案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马尔科夫链(含答案)
- 《提高利润的78个方法》
- 环境卫生学:公共场所卫生
- 街道、镇、区道路保洁及垃圾转运服务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方案)
- 亚克力uv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EM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幼儿园卫生检查表
- 自建房水电安装承包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