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第一次月考试题B(无答案).doc_第1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第一次月考试题B(无答案).doc_第2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第一次月考试题B(无答案).doc_第3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第一次月考试题B(无答案).doc_第4页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第一次月考试题B(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第一次月考试题b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阻遏() 寒噤(jn) 仄歪( z ) 煞风景(sh ) b. 箱箧(qi) 匀称(chng ) 轩榭(xan) 颤巍巍(chn ) c. 丘壑( h) 镂空(lu) 伧俗(cung) 中轴线 zhu) d. 蔷薇(xing) 藻井( zo) 瓦砾(l) 地窖(ji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失之豪厘 锐不可当 井然有叙 赃物 b .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迥然不同 健忘 c. 巧妙绝伦 重峦叠障 龙凤呈详 帷幕d. 世外桃园 无人问津 月明风青 制裁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凡是那些优秀的演员,总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b. 只要懂得了妈妈的无私,一切对妈妈唠叨的埋怨都荡然无存。c. 教师要因地制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d. 层叠的山峦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b.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5. 下列文学文体常识表述有误的是(2分) ( ) a. 课文芦花荡选自孙犁的孙犁文集,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课文塑造了一个具有高超水上能耐,智勇双全,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抗日老英雄形象。b. “铭” 是古代课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是一种用韵的文体。c.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d.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的躯干部分。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柳枝被春风吹绿 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春风吹绿了柳枝 春风把柳枝染绿a b c d二、现代文阅读 (28分) (一)(14分) 教 诲 崔鹤同1巨象集团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一天下午,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白花花的卫生纸在青翠的灌木上显得特别刺眼。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一张长椅上的一位中年妇女扔过来的。中年女人一边嘴里对身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满不在乎地看着老人。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这时,又一团纸飞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儿子奇怪地问。中年女人只朝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吱声。这次,老人仍然没说什么,走过去将那团纸放进了垃圾筒。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六团纸,但他始终没有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我希望你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跟这老园工一样没有出息,只能干低贱、卑微的工作!”中年女人指着老人在教育儿子。这时,老人才明白,中年女人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她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自己则成了她“现身说法”的“活教材”。老人听到中年女人的话,放下剪刀走过去说:“夫人,这是巨象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巨象集团员工才能进来。”中年女人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趾高气扬地说:“我是巨象集团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老人拔了一个号码,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中年女人又乘机教育 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千万要努力啊!”这时,中年女人突然看到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负贵人急匆匆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迎向老人,毕恭毕敬地站好。老人指着中年女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总裁先生,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声答道。老人走到男孩面前,抚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明白,虽然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你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摘自2008年第9期科学大众,有删改)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事件。(20个字以内) (3分) 9以下是对“中年女人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她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自己则成了她“现身说法”的“活教材”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是老人对中年女人教子意图和方式方法的觉察。 b“现身说法”是指中年女人的教子方式,她以自己为例证对儿子进行了教育。 c“活教材”是指老人,中年女人认为这老人是不努力学习因而没有出息的典型。d作者有意在“现身说法”“活教材”上加引号,使它们带有了明显的否定意味。10.选文对老人的描写运用哪些描写方法?(2分) 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分) 11你认为,这位母亲在教育儿子时有哪些失误?(4分) (二)(13分) 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1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分)13.请概括写出卢沟桥的特点 (3分)14.选段文字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各举一例。(4分)列数据: 作比较: 15.“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姓名 班级 考号 学校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16.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后遂无问/津者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7.解释加点字意思(2分)a.不足( )为外人道也 b. 便要( )还家18.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 小孩和老人 ) b. 皆叹惋 (感叹惋惜 c.无 论( 不必说 )魏晋 d 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忘路之远近”中“ 之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渔人甚异之 b 无丝竹之乱耳 c何陋之有 d 能以径寸之木 20.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 ) a课文叙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是按照作者的社会理想来编织的。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了桃花源的优美自然环境。 c“太守即遣(qi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说明桃源不存在。d 选文按作者的行踪:“发现桃林进入桃源 做客桃源 离开桃源”安排结构。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二)品读诗歌,按要求答题。(5分)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对望岳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c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d“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古诗文默写(10分)24.填空少壮不努力,_。 (汉乐府长歌行) _,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日暮乡关何处是?_。 (崔颢黄鹤楼)_,如闻泣幽咽。 (杜甫石壕吏)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