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 1 -4文章第段引用了许多古诗句,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文章开篇介绍燕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无论哪怕也”.C文章第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D文章结尾“那寻寻觅觅的徘徊、声声断断的哀鸣、空空怅怅的彷徨,又能寄予谁呢?”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二、(20_济南_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晓辉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数字时代,人们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已有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3分)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3分)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 4.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参考答案一、1示例:燕子不仅体貌俊美(善于飞行)、非常勤勉2“游牧民族”,指不断变换地点放牧牲畜的民族,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燕子秋去春来、南北迁徙的习性.3作比较.突出了燕子以昆虫为食,且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的特点;说明了燕子不得不每年秋去春来、南北迁徙的原因.4第段引用了许多古诗句,不但印证了燕子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审美愉悦,而且使文章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5D二、1数字时代,改变了已有的思维方式;使我们思维碎片化;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2本段写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人类大脑的变化,从而引出说明对象数字时代给人类大脑带来的变化,运用问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吸引读者阅读.3作比较.将使用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按键手机的人的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数字时代,人类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