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第1课时教案鲁教版- 1 -课 堂 教 学第一课时目的: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导入新课.交代任务:在过去“听记”、“听述”的基础上“听析”听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绿洲变成了沙漠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撒哈拉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00年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壁画有5 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驰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和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赭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褪.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它也说明,在6 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答案:文体是说明文.主题: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分两段:1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2绿洲变成沙漠的原因.方才“保密”的问题:1“撒哈拉”在阿拉伯文中是什么意思?2文章用哪些证据证明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答案略.进一步思考: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准备以下例子: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二、介绍作者提问:作者竺可桢是一个什么人?他研究什么学科?我们学过他写的什么文章?学过写他的什么文章?三、“抢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完后回答几个问题,其一是怎样向沙漠进军,其余也暂时“保密”.说明:“抢读”就是谁抢到谁读,一旦读错,由别人再抢.老师也抢,抢到后或自己读,或指定一个不抢的同学读.此法易于引起兴趣,便于纠正错误,还便于分组竞赛.回答问题:1.什么文体?答案:说明文.2.运用什么说明顺序?答案:逻辑顺序.3.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怎样向沙漠进军?答案:4.12自然段.进军方法有二:一是守植林,种草;二是攻水.5.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景.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这是文章的思路,严谨而有条理.(板书)四、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后两句解说第一句,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2.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答案:不可.删去“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删去“自然”,“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易与社会的敌人混淆;删去“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因为自然界还有一些“敌人”是“最顽强”的.3.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举例解说第一段.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4.“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文化.5.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答案:不能.因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领了.6.“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答案:表示“勉强算得上”,不可删去.7.“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答案:不可,因为榆林城并没有被风沙占领,只是受到袭击.8.“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9.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10.发散性思维测验: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地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请尽量多找出几条.答案:一个是外国,一个是中国;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一个是“两三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乾隆以来的近现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后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教师评:沙漠化的例子很多,但作者选这两个,是考虑到以上种种代表性,极具匠心.由以上几题可看出,本文语言十分准确严密.五、阅读第四自然段1.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承上启下.2.哪一句是中心句?答案:第一句.3.“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案:打比方.好处:一是形象、准确,二是与“进军”相呼应.4.分别画出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5.解释“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参见“语文环境”中的“说文解字”.6.“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答案:前者侧重说明它破坏力强,后者侧重说明危害频繁.7.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培训中教育机器人的作用与应用趋势研究
- 卤肉加工企业培训课件
- 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助力学生成长
- 在线直播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方法研究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以创新驱动未来-智能型学习工具如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策略研究
- 技术助力办公效率探讨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的实践和成效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产业链整合与风险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报告
- Chitosan-Cy7-MW-10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律师事务所客户信息保密规定
- 云南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性评估分析研究报告
- 7下期末家长会课件
- 酒店前厅服务流程标准化管理
- 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专业顾问聘用协议
- 2025年 东北石油大学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试题
- DBJ03-107-2019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