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前言3第一节 目的任务3第二节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4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7第一节 以往区域工作情况7第二节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9第三节 以往地质科研工作9第四节 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0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10第一节 区域成矿条件10第二节 矿区地质特征16第四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9第一节 测量工作19第二节 地质填图20第三节 勘探工程21第四节 物探工作23第五节 取样化验工作26第六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27第七节 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27第八节 矿床可行性评价27第九节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28第五章 工作部署33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33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34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35第七章 预期提交成果36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36第九章 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37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目的任务通过对该区地质、物探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运用新的成矿理论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对普查区航磁异常区应用地质填图、地面磁法、槽探、钻探等手段进行勘查,确定铁矿资源潜力,提高勘查区及周边地区航磁异常的勘查程度,力争找到1-2处中小型可供进一步工作或开采利用的铁矿资源基地,大致查明铁矿体的分布规律、规模、产状、品位,为商业性勘查提供新的基地。同时要圈出2-4处找矿靶区。一、任务来源任务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所下达的地质勘查项目招标任务书编号:2006矿产2-09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温根地区铁矿普查项目编号:06-2-KC23工作起止年限:2007年1月2007年12月二、总体任务1、通过1/1万地质测量、1/1万高精磁法测量、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和深部钻探工程控制,初步查明矿区地质特征,大致查明矿化带及铁矿体的分布、规模和产状;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成份、矿石质量,探求(333+334?)资源量,并初步查明矿石加工性能,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收集资料分析类比“基性岩型”低品位铁矿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可行性概略评价研究工作。2、兼顾其它共(伴)生矿产及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提供可作进一步详查或可初步开发利用的磁铁矿矿产地1-2处,找矿靶区2-4处。三、 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2007年1月编写施工设计,2007年4月开展野外工作,工作顺序为1/1万地质测量1/1万磁法槽探钻探,2007年11月编写报告,2007年12月提交成果。第二节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该工作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狼山地区,行政区划隶属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最大居民点为温根煤矿区。地理极值座标为:A区:、1080215,413538、1080215,413830、1080715,413830、1080715,413538面积约 36.8Km2B区:、1080030,413356、1080030,413525、1080240,413525、1080240,413356面积约 8.26Km2C区:、1075938,413025、1080152,413025、1080152,413148、1075938,413148面积约 7.94Km2二、自然地理、气候及交通条件区内山脉属于阴山山脉西段,包括前后狼山一部分。山脉走向近东西。 本区为典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夏季以68月份最热,最高温度摄氏3537;结冰期自10月至次年4月,长达7个月之久,最低温度摄氏零下34.5。区内水系不发育,无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流水沿沟谷分布,多为东西(山间)或南北向干谷,仅南部之海流图河及韩五拉沟等地常年有水,但流量都很小,且都形成伏流。该区地貌属中高山区,山势陡峻,切割强烈。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一般高度为13001600米,最大高度在1800米左右,相对高差一般在300米以上, 工作区大部分为山区,仅有山间小路穿越。温根向东有公路行26公里可达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海流图镇向南有公路行60公里经五原县有省道211线,可与国道110线相连。(见交通位置图) 三、社会经济概况本区经济以牧业为主,居民以蒙族为主。温根煤矿是当地最大企业,也是当地蒙汉混居的最大居民点。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第一节 以往区域工作情况本区较系统的地质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地质部905物探队、解放军00927部队、内蒙古地矿局(包括:第一、二物化探队、内蒙古区调队)等单位进行过工作,本区已完成了由冶金工业部做的1:5万航磁测量、内蒙古区调一队所做的1:20万区调和内蒙古地矿局第一物化探队做的1:20万化探扫面工作。还有由内蒙古第一物化探队进行的1:50万航空磁力异常图和1992年完成的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主要工作有:1957-1961年,内蒙古地质局呼和浩特幅地质队完成并提交了1:100万呼和浩特幅K49地质测量报告。1965-1966年,内蒙古区调一队完成并提交了1:20万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幅K49(19)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970-1972年,冶金工业部航测队完成并提交了1:5万航磁测量报告。1992年,内蒙古第一物化探队完成了1:50万航空磁力异常图编制工作。1993-1995年,内蒙古第一物化探队完成1:20万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幅K49(19)化探扫面,提交1:20万Au、 Ag 、Cu、Pb、Zn、As、Sb、Bi、Hg 异常图。2006年,内蒙古地质工程总公司在本区进行了1:5万矿产地质调查,在基性岩体中发现了磁铁矿化带。第二节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1965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发现了莫洛柯其柯铁矿,矿体特征为:条带状含铁石英岩,共两层,第一层长240米,宽20米,向西变为1米以下,向东被断层所截。三氧化二铁含量2025%,在热液活动富集地段品位增高。三氧化二铁含量3035%。乌兰此老铁矿,矿体产于下部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内,矿层主要分为南北两层,南部矿层,呈似层状产出,产状倾向3040度,倾角6570度。东西长约1610米,厚度为10米,最厚30米,最薄为1米。北部矿层:呈透镜状产出,产状同上。矿层断续1290米,厚度5米,最厚20米、最薄0.51米,矿层较稳定,厚度沿走向变化较大。矿石呈条带状,条纹状及块状够造,有用矿物:磁铁矿。脉石矿物:石英。品位,三氧化二铁2030%,局部热液富集地段可达40%。该矿曾经542地质队作过普查评价,求出C2级储量:2177吨。1961年包钢第一普查队也进行过踏勘。1966年内蒙古地质局大青山地质队作过航磁异常检查。第三节 以往地质科研工作根据对1:50000地面高精度磁异常的分析对比表明,磁异常往往与基性岩体相对应,二叠纪岩体中含有较多的磁性铁矿物。这些高磁异常对圈定基性岩体的规模大小,提供了较充分的依据。通过对1:50000地面高磁异常进行了查证。发现高磁异常带多处。其规模,一般长约200-500米,最长1500米;宽20至数百米不等。经地表查证,有部分磁异常,的确由含磁铁矿矿化岩体引起。从化学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全铁(TFe)含量为12.69-28.35%,磁性铁(mFe)含量为8-10%,最高为16%,最低为4%。通过对含磁岩石的肉眼观察,发现岩石中亦有磁铁矿颗粒存在。这就充分肯定了岩体中存在低品位磁铁矿矿化体。第四节 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工作区仅有:1:5万航磁和1:50000地磁资料,没有更大比例尺的磁法或地质资料。通过这次普查工作,利用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地面磁法测量扫面,以及槽探、钻探等手段,在基性岩体中寻找超贫磁铁矿体。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第一节 区域成矿条件一、区域地质背景本区古板块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北缘,中晚元古代时属古裂谷带。(一)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由中上元古界渣尔泰群,为本区现有资料反映的最老地质体,是一套灰、灰黑色浅变质岩,地层主要分布于前狼山的北坡,此老胡同庙、门根陶勒盖、道劳都庙、敖布拉格郭勒河等地。其中以门根陶勒盖、道劳都庙二地出露较全。主要由炭质泥质板岩、含砾石英片岩、变质石英砂岩、结晶灰岩等组成,总厚大于8480米。该群在温根南北有少量分布,多呈东西向产出,出露有四个组:书记沟组(Ch)、增隆昌组(Chz)、阿古鲁沟组(Jxa)、刘洪湾组(Qnl),上部为灰黑色变质不等粒长石砂岩夹变质含砾不等粒长石砂岩及炭质泥质板岩,中部为灰黑色千枚状炭质板岩夹结晶灰岩,下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暗色云英片岩。侏罗系下中统石拐群,为一套内陆河流湖沼相沉积、根据其岩石组合划分为五当沟组(J1-2W)、昌汉沟组(J2c),两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工业煤层。另有少量白垩系下统,新近系及第四系。(二)侵入岩工作区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基性、中性及酸性岩体广泛分布。侵入岩受构造控制,时间上具有多旋回性,空间上具分带性,依据1:20万区调资料,区内侵入岩主要有:奥陶纪辉长岩(O43(3)、二叠纪超基性岩(P43(3)、二叠纪辉长岩(P43(3))、二叠纪黄褐色花岗闪长岩(P43(4)、二叠纪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P43(4)、二叠纪花岗岩(P43(6)和中酸性脉岩等。 在温根北部二叠纪中基性侵入岩活动规模较大,分布比较广泛。闪长岩类具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一般以黑云闪长岩为主,局部见少量黑云石英闪长岩,由于动力变质作用及后期岩体侵入所造成的边缘混合岩化的影响,常有片理化及混合岩化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一般近于辉长闪长岩的成分,但位置偏高,缺少氧化钙、氧化镁,而富含氧化亚铁、氧化铁,并且碱性成分偏高。该期岩体规模变化较大,从大岩基到岩株均有。岩相多为中-浅成相。岩体剥蚀程度浅,常有顶盖残留体及捕虏体存在。其中基性岩体地位重要,与磁铁矿矿化带有着成因上的联系。本区基性岩体包括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岩体大小不一,呈岩株状产出。岩石颜色为灰黑色深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辉石次生变化为次闪石、蛇纹石。(三)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断裂构造极为复杂,除了强烈发育的断层之外,还有较多的糜棱岩化带,动力破碎带等等。根据断裂构造发展的先后顺序,把区内断裂分为华力西期、燕山期与喜山期三部分。华力西期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华力西晚期。规模大、波及范围广,其走向为近东西走向、倾向345,倾角68,北西走向、倾向40,倾角70,北东走向,倾向南东,倾角60-70。燕山期断裂构造特点:主要为东西向,多为正断层,断层走向北东290,倾向北东,倾角70。沿断层面有断层角砾岩、擦痕等。喜山期断裂构造特点:分布不广,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70左右。二、区域地球物理特征1970-1972年,冶金工业部航测队在该地区进行了1:5万航磁测量工作,圈出了多处航磁异常,这次工作所选的三个异常为有希望异常,现分别论述如下:C11-47号异常东经:1080546,北纬:413653。位于野北里庙南约2公里,该异常是个规模大,强度大的异常。50和100分别闭合,总体呈东西走向,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北陡南缓,伴有-500以上的负异常。在100闭合圈内出现三个500以上的异常中心,其中强度最大者,Tmax=1780。该异常与出露的辉长岩吻合。辉长岩中的橄榄辉长岩、蛇纹岩与其共生,含铁量可高达11.16%。C11-51号异常东经:1080130,北纬:413410。位于昂根(温根)镇北西18公里处。异常平面形态为椭圆状,长约1.5公里,宽约1.0公里。曲线梯度陡,中等强度,包括几个异常中心,Tmax=940。异常大体上与辉长岩对应,中心部位见有二叠纪超基性岩出露。异常与岩体对应较好,认为是辉长岩引起。C11-61号异常东经:1080155,北纬:413055。位于伊格楚鲁东偏北2.5公里处。异常平面形态规则,呈北西走向,范围约0.80.4平方公里。Tmax=375。该异常极值出现在狼山群混合杂岩体中,其西侧出现橄榄辉长岩,含辉石橄榄岩,并有北东向断层穿过异常中部。该异常可能与狼山群未分组中闪长岩有关;或由隐伏的基性辉长岩引起。以上三个异常的特征和所处的地质环境基本相同,所以应该在该地区寻找与橄榄辉长岩、蛇纹岩有关的铁矿和其他金属矿种。三、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内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基性、中性及酸性岩体广泛分布。侵入岩受构造控制,时间上具有多旋回性,空间上具分带性,依据1:20万区调资料,区内侵入岩主要有:巴拉狠乌拉期辉长岩(P43(3))、橄榄辉长岩(P43(3)、玛尼吐庙期花岗闪长岩(P43(4))、乌梁斯太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43(6))、和中酸性脉岩等。现将其地球化学特征分述如下: 辉长岩:属二氧化硅弱过饱和,弱碱性,氧化铝较低,铁镁成分较多,碱性成分中钠大于钾,长石以基性斜长石为主。岩石副矿物类型属磷灰石型,并含金红石、黄铁矿、锆石。其中黄铁矿含量多,达每吨120克。光谱分析结果:辉长岩中铁族元素含量稍高,铬(Cr)0.010.1%、镍(Ni)0.003%、钴(Co)0.001%、钒(v)0.005%、钛(Ti)0.05%;造矿元素除铜(Cu)0.003%外,其余则很少;稀有元素则很少发现。超基性岩除铁质元素 含量较高外(化学分析:铬(Cr)0.184%、钴(Co)0.016%、镍(Ni)0.07%、铁(Fe)11.16%),其他特征与辉长岩相似。由于该类岩体含铁较高,在航空磁测中均呈高异常反应,与其它地质体有较显著的区别。岩石放射性强度710伽玛,正常场8伽玛。花岗闪长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和氧化钙稍低,氧化铝和铁质成分及碱性成分偏高。属二氧化硅弱饱和、弱碱性岩石。岩石副矿物类型属磷灰石-锆石型,并含黄铁矿、金红石及铅矿物。微迹元素:铁矿元素中铬(Cr)、镍(Ni)、 钴(Co)含量较微,钒(v)0.005%、钛(Ti)0.2%、;造矿元素除铜(Cu)0.003%外,其余元素含量低微,稀有元素则更少。岩石放射性强度值1318伽玛,正常场14伽玛。狼山期花岗岩:岩石副矿物类型属磷灰石-锆石型,并含少量榍石、黄铁矿、铅、白钛石等。微量元素特征:铁质元素中铬(Cr)、镍(Ni)、钴(Co)含量较低,钒(v)0.01%、钛(Ti)0.2%、;造矿元素铜(Cu)0.003%、锌(Zn)小于0.01%、铅(Pb)、锡(Sn)0.001%;稀有元素镓(Ga)、钡(Ba)0.001%、锆(Zr):0.008%。乌梁斯太岩体:它属于碱性花岗岩类,表现在二氧化硅及碱性成分偏高,氧化钙、氧化镁含量偏低。岩石副矿物类型属锆石型,并含有金红石、黄铁矿、榍石、蓝晶石、铁钍石、锐钛矿萤石矿。较多的金属矿物和萤石是其特征。微迹元素方面:在铁族元素中除含少量钒(v)0.01%、钛(Ti)0.08%、铬(Cr)、镍(Ni)、 钴(Co)几乎未见。钡(Ba)0.010.03%、锶(Sr)0.03%;造矿元素锌(Zn)小于0.01%、(Cu)0.0050.01%、铅(Pb)、钼(Mo)、锡(Sn)0.001%;稀有元素镓(Ga)、铍(Be)0.001%、锆(Zr):0.0060.03%。岩石放射性强度变化值1520伽玛。四、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本区地处著名狼山大青山成矿带的西缘,并且位于渣尔泰山裂谷带的中部,是我国有色金属及伴生贵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带之一。在渣尔泰山裂谷带中已发现多处大中型层控变质沉积喷气流、铜多金属矿床,如:道老都庙铜矿,位于东经:1081434北纬:412155。矿区出露地层为渣尔泰群板岩、石英片岩,夹灰岩透镜体,地层构成北西西向的弧形构造,倾向北。断裂构造发育,见有北西西及北东向两组,为华里西两晚期断裂。铜矿产于狼山花岗岩外接触带片岩、板岩中,与次生石英岩化、硅化等围岩蚀变关系密切,明显受北西西向断裂控制。另外还有赛音呼都格铜矿,位于东经:1080832,北纬:412053。矿区出露地层为:渣尔泰群板岩、片岩、硅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铜矿产于狼山花岗岩外接触带,榴石透辉石矽卡岩中。区内另有部分热液型铜、金矿点、矿化点分布。二叠纪岩浆侵入十分强烈。为铁、铜、铅锌多金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运、储空间和物质来源。本区高磁异常往往与基性岩体相对应,在二叠纪基性岩体中含有较多铁磁性矿物。这些高磁异常对圈定基性岩体的规模大小,提供了依据。通过初步工作,发现这些高磁异常中的二级磁异常,是磁铁矿化带的反映。第二节 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上元古界渣尔泰群,为本区现有资料反映的最老地质体,该层多呈东西向产出,在温跟南北有少量分布。出露有四个组:书记沟组(Ch):该岩组不整合于乌拉山(岩)群之上,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岩石组合。下部为粗碎屑的砾岩、含砾粗粒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上部为粉砂岩、泥岩夹粗粒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的岩石组合。具有楔状、槽状交错层里,岩石具片状构造。上部为细屑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中粗粒石英砂岩。主要出露在温根南布拉格斯太、南啊鲁忽洞和固阳四座大门等地。增隆昌组(Chz):该组下部为中粗粒中细粒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石英杂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里、双向交错层里、缓波状交错层里。与书记沟组整合接触。中部为炭质粉砂质板岩、泥质板岩及变质石英砂岩、含砂质泥晶灰岩。发育脉状层里、波状层里、透镜状层里及水平层里。上部为含叠层石灰岩、泥质灰岩、产叠层石等。阿古鲁沟组(Jxa):该岩组岩性组合特征下部为灰黑色泥质炭质板岩与黑色变质石英杂砂岩互层,上部为结晶灰岩夹钙质石英砂岩。岩石具水平层里、波状层里及缓角度交错层里,上部灰岩中常见滑动构造。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属低绿片岩相。刘洪湾组(Qnl):该组分布较局限,仅见于刘洪湾、山片沟等地,为一套成分成熟度较高的陆源碎屑岩岩系,碎屑粒度一般较细。侏罗系下中统石拐群,为一套内陆河流湖沼相沉积、根据其岩石组合划分为五当沟组(J1-2W)、昌汉沟组(J2c),两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工业煤层。另有少量白垩系下统,新近系及第四系。二、岩浆岩区内构造运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伴随岩浆活动也非常强烈。因此,区内的侵入岩在分布上及与成矿的关系上,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工作区内,基性、中性及酸性岩体广泛分布。侵入岩受构造控制,时间上具多旋回性,空间上具分带性,依据1/20万区调资料,区内侵入岩主要有:辉长岩:该侵入岩在工作区内均有出露,而且覆盖于大部。岩石坚硬,不易于风化,呈黑色块状构造。结晶较为粗大,其中中拉长石达4555%;辉石次生变化为次闪石,角闪石4555%,部分地段见有绿泥石和绿帘石。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闪长岩、角闪闪长岩、黑云石英闪长岩):分布于工作区的周边,黑云母闪长岩,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长石、石英、角闪石和少量黑云母,还有少许磁铁矿、磷铁矿。角闪闪长岩,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长石,角闪石和少量石英黑云母,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黑云石英闪长岩,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和少量石英。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在本区内零星出露,黄褐色、肉红色,中细粒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副矿物有黄铁矿、白钛石等。三、构造工作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川井乌兰公社白云鄂博深大断裂(槽台断裂)南缘。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其中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构造。褶皱构造受断裂破坏,尤其受到多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影响,大多残破不全,少数甚至发生歪曲而形状不规则。断裂构造对于该区矿产的形成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含矿热液的通道,而且控制着内生矿产的富集。测区近东西向的断裂、褶皱,与北西、北东向斜冲平移断层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断裂构造格架。四、矿体地质特征对已发现的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进行了初步异常查证。出现高磁异常带多处。其规模,一般长200-500米,最长1500米;宽20至数百米不等。经地表查证,部分磁异常,确由含磁铁矿矿化带所引起。从块样分析结果看,全铁(TFe)为12.69-28.35%,磁性铁(mFe)一般为8-10%,最高为16%,最低为4%。肉眼观察,岩石中亦见有磁铁矿颗粒。肯定了岩体中存在低品位磁铁矿矿化体。部分刻槽样品(样长3m)分析结果看,磁性铁(mFe)一般为7%左右,最高为9%,明显低于矿样,可能与取样位置不同有关。此外,磁铁矿中还含有钒(V)和钛(Ti)。块样分析钒(V)最高达1%,钛(Ti)最高达3%。若换算成V2O5和TiO2,则它们分别达到1.78%和5.1%。其矿物成分有待进一步查定。第四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第一节 测量工作测量工作主要有GPS控制测量1:10000物探地面高精磁法测网布设、工程测量,均按有关现行规范要求进行。 第二节 地质填图1:10000地质填图:底图采用1:50000地形图放大成1:10000进行清绘作为底图。1:10000地质草图填制,主要在工作区内的A区C11-47 ,B区C11-51 ,C区C11-61 号异常高值区进行,各区拐点坐标如下:A: 、 Y:0255090 X:4611520、 Y:0255185 X:4614296、 Y:0257963 X:4614202 、 Y:0257870 X:4611425面积:7.56平方公里B: 、 Y:0251136 X:4607825 、 Y:0251204 X:4609800、 Y:0253313 X:4609727 、 Y:0253245 X:4607752面积:4.31平方公里C: 、 Y:0250007 X: 4601347 、 Y:0250071 X:4603198、 Y:0251856 X:4603136 、 Y:0251793 X:4601285面积:.3.13平方公里其总面积为 15平方公里。目的是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各类物探异常、矿化带、矿体之间的关系。查明地表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其变化。调查方法为穿越法结合追索法。详细记录观察内容,及时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点线距200100米,重要地段适当加密,简单地段可适当放稀。选择地质体层位较全地段并垂直地层或异常走向测制地质剖面,划定填图单元。第三节 勘探工程一、槽探工程本次槽探工作主要用于在1:10000地面高精磁法圈出的高值区1:10000地质填图中发现的矿化地段进行布置,目的是揭露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产状等。工程间距100米,探槽开口1.62.5米,底宽不小于0.6米,安全角80,揭露至新鲜基岩下50厘米,最深不超过3米。总计工作量2000立方米。探槽素描图用坡度展开法,绘制1:100的素描图。实地勾绘,编录一壁一底,在壁底刻槽取样。编录中对探槽位置、方位、长度、坡度、岩性、矿化蚀变、产状、样品号采样长度、样品重量等进行详细记录。二、钻探主要用于验证地磁异常,了解引起磁异常原因的磁性体、矿体的埋藏深度及延伸情况。钻探工作量:1000米。钻孔具体位置根据1:1万地磁异常进行布设,预计施工4个孔,均为斜孔(85),孔深预计0300米,总工作量1000米。质量要求按有关规范进行。钻探采用小口径金刚石回转钻进,钻孔施工前地质人员应编制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的地质部分,其内容包括预计钻孔所穿过的地层剖面、含矿部位、风化程度、破碎及裂隙发育程度、对钻孔弯曲度的测量、岩矿心采取率、简易水文观测要求等,开工前应检查钻机安装质量,包括钻孔位置、方位、倾角及其它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钻。要求钻孔要穿过矿体底板1520米终孔,如钻孔未打到矿体或矿化带,应由项目负责决定是否终孔及何时终孔。矿芯及顶底板35米内的围岩采取率80%,对于厚大矿体内部采取率低于80%连续超过5米时,要及时补斜。全孔岩芯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0%;钻进过程中,斜孔开孔到25米测一次天顶角,以后每50米测斜一次,误差每100米不大于3度;每100米丈量一次钻具,误差不超过3,误差在1内不进行孔深校正,误差在13间要进行孔深校正。钻孔施工过程中要同时进行简易水文观测,每班至少要观测12次孔内水位,钻进时如遇涌水、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孔深。终孔后立即开始孔内水位测量,每隔1020分钟测量孔内水位一次,在水位稳定后,再连续观察8小时,每隔1小时测一次,终孔时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封孔,做标记。所有记录应准确、清楚、齐全,及时装订成册保存。第四节 物探工作在1:5万航磁异常资料的基础上,进行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一、1:1万地磁测网布设测量仪器选用日本产索佳610全站仪。1、测网布设基线与测线用仪表法标定,设立独立坐标,网度10040米,要求按40米布点打桩,呈矩形网。测区基线点布置采用全站仪测量,基线点必须用粗木桩做标记,竖立明显标记,并用红色油漆标明点线号。测点布设采用全站仪定向、量距,但控制长度不能超过相应规范要求。测点的标记采用隔点做一带有点线号的木桩,其它点仅做醒目标记即可。基线、测线布设允许最大长度按物化探测量工作规范相应比例尺规定执行。2、高精度磁测剖面布设:剖面测点布设采用全站仪定向、量距,但要保证点位误差满足设计要求。按点距20米布点打桩,测点的标记采用隔点做一带有点线号的木桩,其它点做醒目标记即可。3、上述测量工作的内业均应满足相应比例尺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和物化探测量工作规范中的精度要求,各项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精度统计计算,对测量成果做出质量评价。二、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磁法仪器选用美国产G856质子磁力仪,分辨率0.1nT,可达精度2nT。地面磁测比例尺为1:1万,采用矩形测网,网度为10040米,异常区适当加密到10020米。磁测参量选择为总磁场强度T,最终成图数据为经各项改正后的T磁场总量异常。磁测工作总精度为5 nT,总精度误差分配见下表:表1磁测总误差(nT)野外观测均方误差(nT)基点高程及正常场改正误差(nT)总 计操作及位误差仪器一致性误差仪器噪声误差日变改正误差总 计正常场改正误差高程改正误差总基点改正误差54.362.652.02.02.02.451.01.02.0测区设日变观测站一个,日变站控制范围不超过50公里。日变站即为总基点观测站。另外,测区设校正点一个,野外观测始于校正点,终于校正点。当测区范围内或剖面长度内正常场变化超过表1误差限时,要进行地磁场正常梯度改正。当测点与总基点(日变站)的高差超过高度改正的误差限时,要进行地磁场垂向梯度改正。否则,进行日变(总基)改正即可。磁测仪器正式生产前,应对所有用于生产的(包括备用的)仪器的性能、可达到的观测精度和各仪器的一致性进行现场校验,以保证满足设计书和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的要求。校验应在工作现场进行,观测点数不少于50个,其中少数要处于较强的异常场之上(约为均方误差的5倍以上)。同时要在测区内几个不同的典型地段,作3-4个高度(如0、5、1、2、4米)的磁测试验,仔细研究表层磁性不均匀的影响,以此作为选择最佳探头高度的依据。探头最佳观测高度一经确定,必需在全测区内保持不变,其误差不应超过探头高度的十分之一。用于生产观测、日变观测及磁性参数测定等各类仪器应配套,原则上不同型号的仪器不能在同一个测区使用。每个测区均要进行岩(矿)石磁性参数测定。按每个异常都应解释和交待的原则确定标本采集点的分布,适当考虑均匀分布,要求尽量采集新鲜的岩(矿)石标本,充分利用岩(矿)石露头及岩(矿)心。与异常有关的岩矿石标本不少于30块,其它岩石每类不小于10块。按测定方法的要求,确定标本的大小,规格,提出进行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等补充研究的方案。地面磁测质量检查率不应低于3%,平稳磁场上用均方误差计算,异常场上用平均相对误差计算,精度要求5nT,0.2%,计算方法按照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相应规定执行。其它质量技术要求按照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执行。三、1:5000高精度磁测剖面1:5000高精度磁测剖面:对地面磁测圈定的磁异常进行1:5000高精度磁测剖面,以区分矿与非矿,查明引起异常原因,判断磁性体的产状、埋深、规模,对磁异常的找矿远景作出评价,最后提出工程验证位置。高精度磁测剖面比例尺为1:5000,观测点距为20m,异常区适当加密到5-10m。剖面应布置在最能反映异常特征,最少干扰,最有利于进行定量计算的地方,并尽可能与已有测线重合。剖面方向应垂直于异常走向或通过异常的正负极值点。剖面数量视异常情况而定。剖面长度要使两端出现正常场。高精度磁测剖面设计工作量为5公里。剖面质量检查率应达到10%,绝对点数不少于30点。质量检查点的分布要均匀。第五节 取样化验工作本次普查工作样品主要有基本分析样,基本分析样主要为刻槽样和岩心样。组合分析样、另外还有岩矿鉴定与测试,主要是光片和薄片样。一、 槽探:在距槽底0.10m处的槽壁上刻槽分层采样,断面规格为103。采样长度一般为0.52m,在采集样品之前一定要铺好样布,以免混样。共设计采集样品300件。二、钻探:用劈开法,将岩矿心延矿体倾向劈开,一半留作副样,一半做样品,取样长度为12m,设计采集样品150件。三、岩矿鉴定与化验:查明矿石矿物成份、共生组合、矿物次生变化及分布规律,查明矿石结构构造、硬度、磁性等物理性质,为解决选冶加工方法提供资料。共设计薄片、光片各50件,均要求一般鉴定。化验分析做基本分析(TFe、mFe)、组合分析(Fe2O3、FeO、SiO2、Al2O3、MgO、CaO、S、P、)。第六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本次评价工作,该项工作简略进行,有地质人员做简单的观察记录。第七节 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选矿试验为实验室选矿试验,实际采集样品一件。第八节 矿床可行性评价 国内铁矿资源状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未来10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钢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而国产铁矿石又远不够用,只好用进口来弥补。2003年全国铁矿石进口量达1.45亿吨,到2005年可达1.8亿吨,供需矛盾扩大,一时难以解决。从价格走势看,国产铁精粉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比前两年稳中略降。我区的铁矿石消费单位主要是包头钢铁(集团)公司。2005年生产钢700万吨,届时铁精矿所需用量为1100万吨,2007年拟生产钢1000万吨,所需铁精粉1550万吨,包钢白云鄂博主、东矿每年生产铁矿石900万吨,可生产65%的铁精矿约为340万吨,包钢固阳矿山公司公益民铁矿每年生产20万吨,缺口非常大。近年来铁精粉价格不断上扬,主要原因是国内外生铁价格上升。2002年2月,国际市场生铁价格上涨了10美元/吨,国内市场也由1180元/吨上升至1250元/吨,再者就是国内铁矿资源逐年减少,供需矛盾加大,矿石自给率持续走低。综上分析,需大于供的紧张局面一时难以解决。从价格走势看,国产铁矿价格稳中有升有降。 该矿区预计求得铁资源量(333+334?)为1000 万吨,其中(333)资源量 700 万吨以上,占总储量的 70 %。矿石中全铁(TFe)含量12.69-28.35%,磁性铁(mFe)含量一般为8-10%,最高为6%,最低为4%。当前铁精粉市场紧缺,包钢需要大量的精矿供给,经济利润较丰厚。距包钢不远。有简易公路相接。矿山所需建筑材料和燃料均可从包头市购买,也较便利。 总体来看,矿床开发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较好,加之当地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在本区进行铁矿普查乃至进一步详查是可行的。第九节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野外编录和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均按DZ/T0078-93、DZ/T0079-93等规范、规程执行。记录详细全面、字迹清楚,图面美观大方,报告内容丰富,见解新颖。一、编录工作1、地质填图的原始地质编录要求采用地质观察点、观察路线相结合的形式编录。同时辅以必要的探矿工程揭露,将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相应的地形图上,地质观察点和地质观察路线的原始地质编录用野外记录簿记录。编录内容应包括点号、位置、露头描述、路线上地质情况及地质界线在空间的连接,其它地质观察编录内容与地质剖面相同。地质图上的界线及断裂必须在野外实地连接,综合各种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观察资料,按实地走向连线,并明确标示实测和推测的界线。地质填图时要注意采集反映重要地质现象的标本、样品。地质填图时要逐日整理原始的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样品资料),补充文字记录,编制实际材料图。矿区或某地段填图结束时,要编好阶段性的地质图,将手图转绘成清图、并按规定整饰。随工作进展,人工露头资料的充实、补充,并根据综合研究成果,逐步修正阶段性地质图直至该普查阶段结束,编出矿区地质图。2、槽探的地质编录要求详细观察研究和记录所揭露的地层、岩石、构造、蚀变、矿化、围岩蚀变等地质现象及特征,采取标本和各种样品。在现场绘制槽探素描图,探槽素描图绘一壁一底,比例尺1100。首选正北壁及北西壁或北东壁,基点、基线、标本、样品均应布在绘图壁或底上,并在素描图上标出。槽探素描图的图上要有基点坐标表,样品成果表和编录人、检查人员的签名和日期。必要时加绘另壁全部或局部地段素描图。对重要而微小的地质现象要用大于1 50的素描图或照片、录像记录,记录描述以基线读数为准。基线方向变化时,应设置基点(拐点)并顺序编号。槽壁的地质现象及标本、样品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包含基线的斜面上绘制,斜面斜度大于75时,按铅直面处理,否则应在备注中记录其倾斜角。槽底按正投影绘制。槽壁上标明基线位置及方向,槽壁轮廓高低变化可简化,槽底按平均宽度绘制或简化。槽探地质编录要逐日整理原始的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样品资料),补充文字记录,将手图转绘成清图。及时将主要地质内容转绘到矿区地质图等综合图件上,并按规定整饰。在阶段性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地表探矿工程的总结。3、钻探地质编录编录工作内容包括检查机台班报表中记录、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检查孔斜情况及简易水文观测、封孔的质量验收等。在钻探施工现场通过对岩芯(岩屑、岩粉)的观察研究,对所揭示的地质现象按钻进顺序即孔深进行编录。编录的重点是各种地质界线,特别是标志层、矿层(体)和构造、断裂界线、矿化(包括主要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等等。施工中,逐日到现场对岩芯(粉)进行观察研究,用规定表格进行编录,并采集标本、样品;及时按地质情况及钻孔深度、方位和斜度修改钻孔地质技术指标书。预计将钻进矿层(体)或发现矿化现象时,立即用口头方式通知钻探施工方领导人。每钻进一定深度,见重要标志层、见矿、处理重大孔内事故后和终孔时,都应进行孔深校测。孔深误差较小时,在最后回次一次校正为校测深度;误差较大时,可在该校测间隔区段,按每回次校正1cm,将最后回次校正为校测深度,向上配完为止;如误差过大,应由项目技术负责配合施工方面主管技术人员找出原因后处理。编录时要随时检查核对岩、矿心摆放顺序及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配合施工方面搞好质量管理工作。岩、矿心采取率按以下公式计算:回次采取率()=(本次岩芯长上次残留岩芯长)本回次进尺100分层采取率()=(分层岩芯总长分层总进尺)100岩芯采取率()=(岩芯长度取心孔段进尺长度)100残留岩芯处理可按本回次岩芯采取率为100%将超出部分推到上回次计算,如继续超出还可继续上推,但上推不超过五个回次。换层深度的计算:在无残留岩芯的情况下,换层深度由下列公式计算:换层深度上回次孔深(换层处上段岩芯长岩芯采取率)当有残留岩芯时,换层深度由下列公式计算:换层深度上回次孔深上回次残进尺(换层处上段岩芯长岩芯采取率)钻孔结束后要及时进行钻孔资料的整理工作,原始地质记录要在前后系统观察对比后,归并成矿区的统一分层,在检查、复核岩芯的基础上,在岩芯箱内放置分层标签,并整理成钻孔地质综合表和钻孔柱状图。钻孔柱状图比例尺为1200;无矿部分同一岩层厚度太大,可用断开线缩短绘制,但断线上下同种岩性的柱状图不得少于2cm(总共4cm)。钻孔结束后应完成的地质资料有:钻孔柱状图;钻孔地质记录表;钻孔结构、孔深校正、弯曲度的测量登记表;钻孔各种采样登记表;简易水文地质资料;封孔设计及封孔记录表;钻孔质量验收报告;钻孔地质小结及岩矿心、标本等实物资料和照片。4、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在各项地质工作中随同进行,要记录样品的编号,采集地点、地理位置及产状、目的和采样方法、规格、重量、处理方法、采集人和日期等。还要收集整理标本的鉴定、样品的测试成果,修正、补充野外现场的肉眼观察记录。采集到的样品要及时整理,整理时根据记录薄(表)及鉴定、测试成果填写登记表,并将标本、样品的位置展绘在实际材料图或采样平面图上。槽探工程中采样时,还要在现场标示样品位置,必要时应有大比例尺素描图记录采样点(样槽)的地质现象。钻孔岩芯(粉)采样时,也要用样品标签标示样品位置及编号,必要时用大比例素描图或照片等手段记录岩矿心(粉)中的地质现象。二、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证矿区普查工作的全面完成,并达到预期找矿效果,将采用“三边一及时”的工作方法,即边工作、边整理资料,边综合研究,及时提供找矿信息,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获得的地质成果,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工作部署建议,指导并安排下一步工作。按资料整理的程序、工作性质和时间要求,可分为日常整理、阶段性资料整理和年度资料整理。整理内容包括:整理清绘野外各种手图、实际材料图、素描图。整理校对各种原始编录资料、数据。样品整理、登记、计算各类样品化验测试成果,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编制各类综合性图件。编写各类工作小结和阶段性工作总结。第五章 工作部署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 1、工作标准本次采用的工作标准:DT/T0200-2002铁、锰、铬地质勘查规范;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山地工程(槽探、浅井)及钻探施工、分析测试等均按有关规范执行。2、部署原则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本次工作总体思路是在充分分析和总结矿区内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基本查明矿体的赋存部位、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估算铁矿资源/储量(333+334?)。在矿区开展1:10000地质测量工作,选择地磁高值区进行地表工程揭露及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工作。各项工作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深部的顺序进行。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本次工作以A区的C11-47、B区的C11-51、C区的C11-61航磁异常为重点,首先进行1/1万地面高精磁测,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呼吸科学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演练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脏内科肾脏疾病诊治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宫颈癌筛查方法比较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特种医疗队伍应急处置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影像诊断解读能力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 民族团结创建课件教学
- 2025年肿瘤科放疗方案设计及疗效评估模拟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皮肤病诊断治疗技能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 汽车贴膜合同协议书
- 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测量与评估方法研究
- 学前教育自然科学课程
- 2024年5月12日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电除尘器试题及答案
- 模具移交协议书范本
- 【课件】2024新课标Ⅱ卷语法填空说课 课件-2025届高三上学期英语一轮复习专项
- 公租房申请未婚承诺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