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创新设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1 -一、独特的作者介绍谈家桢简介谈家桢,遗传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1909年出生于浙江慈溪.6岁上私塾,1926年免试保送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30年入燕京大学读遗传学研究生,1934年到闻名遐迩的摩尔根实验室师从摩尔根,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937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45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回国.谈家桢先生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70年 ,是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_年1月9日,张老师专程去拜访了谈家桢院士工作过的地方.走进复旦大学遗传学系大楼,在门厅看到的是这样的布置(图):遗传学科五代学生沉痛悼念敬爱的谈家桢老师.恩师仙逝,音容宛在;谆谆教导,永铭心间.再请注意这两副对联:奋斗百年历风雨;造福万众化星辰.奉献毕生精力创建中国现代遗传学;倾注满腔热情培育华夏社会栋梁材.这两副对联概括了谈家桢先生的一生.楼上309室奇妙的克隆是谈家祯先生的办公室,至今还按原样保留.我觉得这样的作者介绍是独特的,给学生的印象也是相对深刻的.二、阅读“克隆是什么”1.“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举这些例子是说明什么?采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什么叫做“无性繁殖”,有什么好处?2.作者怎样给“无性繁殖”下定义?与“无性繁殖”相对的概念是什么?“有性繁殖”的定义又是什么?3.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什么?起源于何处?原意是什么?今天“克隆”有哪两个含义?4.“繁衍”可以换成“繁殖” 吗?以此感悟用词的准确.5.最有趣而又通俗易懂的说明方法是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按照上述理论,这种猴毛变出的猴子应该叫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把深奥、枯燥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以上设计都不属于创新,属于“创新”的,是我用电脑制作了一段动画猴毛变猴:随着“啾啾啾啾”的声音效果,一个孙悟空变成了一大群孙悟空. 应该说,这种雕虫小技不属于“语文”的范畴,甚至还有哗众取宠之嫌,有用“声光电”冲击、取代语文训练之嫌,会被某些专家否定.但是,它确实活跃了语文课堂的气氛,提高了语文课的趣味性,让同学们兴奋了好一阵子.我觉得语文课未尝不可有一点这样让学生感兴趣却又“非语文”的内容.不管黑猫白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同学们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进而语文成绩、语文能力也提高了,管他用什么方法!三,阅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段属于创新的是下面两点:第一,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精细、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请从第一段中找出反映这种精神的句子.答案: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这时候,我发表了一点议论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85天,59代啊!直径10微米,你能说说直径“10微米”的玻璃管有多大吗?严谨、精细、锲而不舍,这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而且越是伟大的科学家,越是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就越要严谨、精细、越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据我所知,许多同学都想当科学家,想从事发明、创造,但是,马马虎虎的同学,肯定干不了这种事!想当科学家,先培养自己严谨、精细、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第二,“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夭亡”是什么意思?答案:未成年而死亡.那么把“夭亡”改为“死亡”好不好?为什么?答案:不好,因为“夭亡”特指“未成年而死”,为什么呢?我又“说文解字”:夭,小篆像一个歪头的人,以此表示“未成年而死“.如图: “夭亡”用在这里很准确哟!而“死亡”没有年龄限制,意思太宽泛,不准确谈家桢先生不仅在科学研究上严谨、精细,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很严谨、精细哟!做科学家,也需要很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啊!由于对文字学感兴趣,有一点这方面的修养,这种“说文解字”是我常用的手段,它可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亲其师而信其道”.四,阅读“克隆绵羊多利”名为“多利”的雌性小绵羊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克隆出来的?答案:1996年,由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克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十分艰难的,文中说明艰难的语句是:答案:经过247次失败.此段语言极其严谨.例如: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经历”的宾语是过程. “过程”的修饰语是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组装细胞”的说法有创造力啊!这时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关于“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课文的叙述语言十分严谨.下面请你先阅读这一过程,然后将其清楚地口述出来.为了提高“说话练习”的趣味性,并强化动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插曲:参读红楼梦小红向王熙凤汇报丫鬟小红的口齿极其伶俐!小红向王熙凤汇报小红上来回道:“平姐姐说:奶奶刚出来了,他就把银子收起来了;才张材家的来取,当面秤了给他拿了去了.”说着,将荷包递上去.又道:“平姐姐叫我来回奶奶: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着我的主意打发去了呢?”小红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几丸延年神验万金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了去.”小红还未说完,李氏笑道:“嗳哟!这话我就不懂了,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凤姐笑道:“怨不得你不懂,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说着,又向小红笑道:“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不像他们扭扭捏捏蚊子似的.明儿你伏侍我罢,我认你做干女孩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节选自红楼梦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小红后来“出息”了没有,以后看红楼梦.现在先阅读课文,弄清楚“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借此练练口才要像上文的小红我们的“大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说”的训练,张孝纯先生给“大语文教育”所下的定义(即一个轴心,四个结合)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总是在课堂上寻找各种机会进行“说”的训练,这是一例.五,本课的最大创新,在于课后的“扩展探究”我先为学生提供一组图片资料以扩展视野:世界上首例克隆马“普罗梅泰亚”在意大利出生后面是它的“母亲兼姐姐”.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头骡子.世界第一只克隆猫cc诞生;CC的基因妈妈;CC和她的代理妈妈.20_年6月22日,克隆山羊“阳阳”降生在我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羊场.这是它3岁生日时.克隆动物毛病一大堆克隆鼠“发福”.我国第一只克隆牛出生,可惜只活了一个小时夭亡.然后提供一组关于克隆的网络资料,我管它叫做“网络导读”: 克隆时代(大量资料);克隆羊多利被执行“安乐死”; “多利”之死再次引发克隆风波;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最后是“主人论坛”,让同学们根据以上资料发表意见:你对“克隆”还有什么见解或怀疑?根据你对“克隆”的了解,你认为可不可以克隆人?由于有前边的铺垫和造势,同学们对这两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讨论十分热烈,其中不乏精辟和有趣见解,现举例如下:1.克隆,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多克隆几个牛顿、爱因斯坦,科技发展一定会快得多,但如果克隆了希特勒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始了.2.如果克隆了一个我,那么克隆的这个我,该管我叫什么呢?是叫哥哥,还是叫爸爸?还是创造个新词基因爸爸?3.我听说,爸爸妈妈的血缘关系离得越远,孩子就越聪明;而近亲结婚,往往生傻子或畸形儿.有个小品就是卖鸡蛋只知道“五毛俩”的那个,就反映这种现象.按照这种规律推测,既然克隆是“无性繁殖”,那么克隆的后代,问题就该更多,所以刚才那个图片透露“克隆动物毛病一大堆”,不是畸形,就是夭亡4.我觉得克隆像许多新生事物一样,畸形和夭亡是克隆技术还不成熟的表现,你不能要求一棵幼苗一出生就是参天大树.随着克隆技术的完善,这些问题会逐步解决.5.是会逐步解决,但解决的过程可能是极其缓慢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克隆出大批的畸形、弱智,你认为这是对他们负责的表现吗?再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中国人为什么一直得不了诺贝尔奖?原因可能很多,但肯定与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有关.我国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强调“双基”训练,并由此形成了“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了以记忆和做题为主要特征的接受式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怀疑性、创造性不但得不到尊重和发展,而且被销蚀得越来越少,乃至被完全扼杀.据说某小学有这样一道考试题题:冰雪融化之后变成什么?标准答案是:冰雪融化之后变成水.有学生回答:冰雪融化之后就变成了明媚的春天.多好的回答啊!多么富有诗意啊!但结果呢?老师给他一个大大的红叉错!扣分!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摧残和扼杀.有这样一道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流人物”是谁?你若回答是毛泽东,错,扣分.标准答案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在这样“毁人不倦”的教育之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了,老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扼杀了.20_年,教育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却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基于这样一种状况,“大语文教育”从诞生那天起,就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注意在教学中运用研究式学习.虽然那时我国教育界还没有倡导“探究学习”,甚至还没有“探究学习”的概念,但我们在实际上实施了探究学习,组织了大量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例如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教育”的课堂结构由“预习见疑质询研讨巩固深化”三步骤组成,每个步骤都有探究学习的内容.例如第一步骤“预习见疑”之“见疑”,实际上就是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我们组织过大量的课外活动,其中不少属于探究,例如我们组织阅读四大名著,并写小论文,开研讨会,例如让学生每天轮流办手抄的班级日报,还因此获得过邓颖超大姐发起的“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奖”和“全国创造杯活动奖”.新课标提出实施“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后,我们更是在探究学习方面下了一番研究功夫,现在我们大部分课文的教学中,都安排了探究学习的内容.我们还在大语文校本课程中安排了探究学习指导在说明探究学习的意义之后,我们指导:什么是探究?探究,包括下面8项内容 i:1.观察现象(包括观察人,观察社会,观察自然)2.发现和提出问题(李政道先生说过:“学问,就是学会问;不会问,就是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漆器金银漆雕刻嵌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磷肥酸沉槽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微电子制造工艺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材碱洗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金属导体挤制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第17课 水蒸发
- AI智能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
- 影像技术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 气象观测业务测试卷附答案
- 银行征信试题及答案
- (高职)企业财务会计电子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
- DB23∕T 1019-2020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T∕CHAS 10-4-13-2020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医疗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堂PPT)
- 第五章 新型化学纤维
- fy13及on动手实验中文版factorytalk historian基础mi
- 100关键字写字要诀(动画_mp3配音)2(1)
- 电弧跟踪介绍
- 发电厂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
- 豆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生产、加工、销售建设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定制
- 厦门大学实习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