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自守,愚昧无知。2表现(1)林则徐成就:编译出_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_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_的第一人。(2)魏源成就:编撰出_,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_”的思想。地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_,对当时的_有重要启迪作用。带动了关于世界知识的书籍的出版。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出现了_的形势。2代表人物曾国藩、_、左宗棠等。3主张他们提出“_”“_”的思想。4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_。5影响(1)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_”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2)迈出了中国_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_的产生。2早期维新思想(1)人物:王韬、_等。(2)主张经济:主张发展_,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_。政治:主张革新,实行_。(3)局限性: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3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a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b他撰写的_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c以_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d特点: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_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e意义:康有为的观点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这一思想被称为是“_”“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_、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_,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3)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_。4影响(1)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_,主张兴民权,提倡_,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2)是中国近代一次_潮流。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c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2.右图中人物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a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d领导了禁烟运动3“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是()a道光帝 b林则徐c魏源 d洪仁玕知识点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b以“师夷之技”为富国强兵之路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5“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康有为619世纪中期后,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以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准确的是()a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d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知识点三维新变法思想7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8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 b c d9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的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学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10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读图题:注:海国图志的主旨是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已是开风气之先的改革思想,而如何造西洋炮、造西洋船,这样的近代军事科技资料,但凡能收集到手,无不汇聚书中。雨是新思想之雨,太监撑着的两把大伞代表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图示反映了新思想之“雨”无法冲破两把“大伞”,而皇帝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请回答:新思想之“雨”始终无法冲破两把“大伞”的原因是什么?12阅读文字材料:材料一海国图志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材料二曾国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主张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清单一、2.(1)四洲志第一开眼看世界(2)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世界形势思想解放二、1.内忧外患2.李鸿章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4.封建统治5.(1)师夷长技(2)近代化三、1.资本主义2.(1)郑观应(2)民族工商业自然科学知识君主立宪制度3.(2)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君主专制e思想界之一大飓风变法通议设议院人民(3)戊戌变法4(1)封建专制新学(2)思想解放对点训练1b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后萌发的新思潮的含义,结合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项。2a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题干中“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指林则徐。之所以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3c魏源在其海国图志的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4c“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来挽救清王朝。5b“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说明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即器物);“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说明此人难以摆脱旧的传统。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判断这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国藩。6a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7b由材料中的“商战”、“挽利权”等信息可判断此楹联与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吻合。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自强”、“求富”、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c项康梁维新派的主张虽与题干信息类似但不是最早的,排除c项。民主革命派主张采用暴力手段实现革命目标,与题干信息不符。8b解题关键是弄清“进一步发展”的含义,即两者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可知,是两者共同的内容,不符合史实,都应排除,符合题意的为。9b材料中的“移花接木”“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等体现了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实则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目的。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10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且他们认为德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是很不错的制度。综合运用11由注释可知“雨”和“伞”的含义。“雨”无法冲破“伞”的原因可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林则徐和魏源等的阶级属性(地主阶级的代表,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和提出的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对西方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局限性)等角度考虑。12(1)人物:林则徐。贡献:虎门销烟。(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四:变法图存。(3)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4)含义:实行君主立宪制。相同:君民共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不同派别人物的思想内容进行解答。解第(1)问时要注意从译四洲志这一信息得出“林尚书”为林则徐,对其贡献要举例说明;解第(2)问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注意用词的简练和准确;解第(3)问时要注意从材料三中的“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这一句话中总结洋务派的弱点,通过比较得出进步;解第(4)问时要注意对梁启超所说官制的准确定位,维新派所主张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这与材料三中所提的君民共主思想一致。教材习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答案要点这种意见不够全面。一方面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都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但另一方面,洋务派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表现在:一是洋务派“师夷长技”,由军事领域扩展到工业、国防、教育等领域;二是学习西方目的的侧重点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不是抵御外国侵略者。【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思考: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要点维新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