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人类对海洋认识经历过的几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中人类对海洋的认识。2.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科学研究的贡献。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不同的阶段,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15世纪以前:人类对海洋与陆地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圆地方”,使人类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214051433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315世纪末开始:世界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进行了环球航行。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4一战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5现在: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1海洋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仅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气象要素、洋流等方面。人们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2海洋科学研究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海洋的科学发现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2)20世纪50年代以来: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3)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4)进入21世纪: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目前,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思维活动1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有哪些特点?答案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种和平外交的航海模式;其次,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是中国与有关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2为什么说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在海洋?答案海洋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能揭开许多地球之谜。3为什么说海洋预示着人类的未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答案海洋是人类未来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的基地,所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1世纪,人类把海洋研究作为重点,所以称之为“海洋的世纪”。探究点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探究活动读“人类认识海洋大事记图”,回答问题。(1)按照古希腊人的观点,海洋位于_,其边缘是_。(2)开启现代海洋学研究的是_。(3)14921504年,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标志着_时期的到来。(4)“深海钻探计划”的实施,诞生了_说和_学说。(5)“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使人类对海洋有了怎样的认识?答案(1)大陆周围深渊(2)“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3)大航海(4)海底扩张板块构造(5)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思归纳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历程及科学探索(1)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历程时间航海技术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畏惧海洋15世纪前几乎没有“天圆地方”,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初步利用近海航行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大航海时代15世纪末开始远洋航海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活动的空间深化利用一战后蒸汽机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可持续发展当今内燃机和核能海洋作为地球环境的调节器在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迁移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1)材料中所述的观点是在人类认识海洋的哪种背景下提出来的?(2)从材料中可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1)地球是圆的,地球上海洋包围着陆地而且全球连成整体,通过海洋可以到达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和岛屿。(2)人类海洋观念的主流从“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新阶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过程。从材料中的描述可知,在此时,美洲已被发现,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渐打破,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1人类对于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天圆地方”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是()a15世纪以前b16世纪以前c公元元年d公元前3世纪答案a解析在15世纪以前,人类对于海洋与陆地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圆地方”,认为海洋的边缘是深渊,畏惧海洋。2首次实现海洋环球航行的是()a葡萄牙人麦哲伦b葡萄牙人达伽马c意大利人哥伦布d中国明代郑和答案a解析人类认识海洋的重大事件有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壮举,达伽马开辟了印欧航线,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郑和七下西洋。3大航海时期到来的标志是()a我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b葡萄牙人达伽马从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c意大利人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d英国人库克4次进行海洋探险,首次完成了环南极航行答案c解析不同的“人类认识海洋的重大事件”,都有不同的历史意义。其中意大利人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成为大航海时期到来的标志。4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研究,以下几项科研成果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18721876年,随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海底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b20世纪50年代以来,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c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界已经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d进入21世纪,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答案b解析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深海钻探技术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入21世纪:科学界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b_,c_,d_,e_,f_,g_。(2)地图的中心是地中海,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有着怎样的海陆观念?(3)图中缺少了哪些大洲,为什么?答案(1)黑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非洲亚洲(2)古希腊人对海陆的认识范围是有限的,他们认为自己经常活动的地中海区域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制作地图时,将地中海放在中心位置。他们认为地在中间,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3)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由于航海技术落后,古希腊人活动范围有限,主要在地中海附近区域,所以还认识不到这些远隔重洋的大洲。解析此题借公元前古希腊世界地图反映了古人对“地”的认识。由陆地轮廓很容易地确定相应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该地图是公元前古希腊人所作。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人类对世界海陆分布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仅停留在“天圆地方”的阶段,所以,古希腊人即把他们活动的区域当成世界的中心。而且对海陆的认识也仅限于他们所能达到的区域。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落后,人类还不具备远洋航行的条件,所以,对距离遥远且中间隔有大洋的大洲,古人是认识不到的。 基础过关阅读下列“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14题。1在以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a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b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c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d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2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_所示类型的船舶()a b c d3下列海洋科考活动,主要利用类航海工具的是()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b郑和下西洋c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d20世纪50年代深海钻探4在人类以序号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答案1.b2.b3.c4.a解析该题组以四幅不同时代航海工具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四幅图展示的航海工具依次是小渔船、大帆船、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和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科考船。第1题,以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为15世纪前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观念。第2题,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是15191522年由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的,那时人类航海的动力主要是风力、海流和人力。第3题,内燃机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之对应的海洋探索事件是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第4题,在以序号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局限在气象要素和洋流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探险活动,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6题。遣振(童)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4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66人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完成环球航行考察。5在徐福之行时期,人类认为()a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b殖民掠夺开始c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d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空间6上述四个事件中,被认为“奠定了海洋科学基础”的是()a b c d答案5.a6.d解析第5题,徐福之行发生在15世纪以前,人类利用海洋的活动主要是采集贝类和捕鱼、海水制盐、沿海航行等;15世纪末,进入大航海时代后,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一战后,人类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当今社会对海洋的认识。第6题,英国“挑战者”号完成环球航行考察是现代海洋科学研究的真正开始,因此被认为“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7关于一战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a bc d答案c解析一战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人们由此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8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b人类对海底地形全面系统的认识是大洋观测计划实施的结果c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d海洋是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a、b、c选项均涉及到人类在海洋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影响,对应关系要记准记牢。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和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9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麦哲伦是于1519年9月20日率一支船队经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从塞维利亚城出发向_航行,越过_洋,首先到达巴西海岸,随后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_海峡进入_洋,该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回到出发的国家。(2)在麦哲伦所在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_、_等方面。(3)全面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答案(1)西大西麦哲伦太平(2)气象要素洋流(3)一方面,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打破,扩大了世界市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世界科学史和航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新航线的开辟,也带来了殖民主义的侵略,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解析该题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有关知识。第(1)题,需要联系历史的相关知识来思考,答题时要注意联系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巴西海岸、菲律宾群岛等。第(2)题,当时正处于海洋探险时代,航海的主要动力是风力、海流和人力,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就集中在影响航海的主要因素上。第(3)题,思考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时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能力提升10大航海时代开始于()a15世纪初 b15世纪中c15世纪末 d一战后答案c解析大航海时代开始于15世纪末。11下列有关海洋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b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c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d海洋的价值已被人类充分认识答案d解析时至今日,海洋的价值仍未被充分认识。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14题。12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13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14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答案12.c13.c14.b解析第12题,船队经过的东南亚和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船队去时由东北向西南航行,利用风力应选在冬季。第13题,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压带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风航行。而在北半球夏季出发时,乙地盛行东南信风,从乙到丙顺风航行,但到达丙地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应等到下一个风季即东北季风吹起时再从丙地到丁地。第14题,冬季从甲到乙,第二年夏季从乙到丙,等到冬季从丙到丁,一年过去了。从丁返回甲时则是借助西南季风,又一个夏季来临,总共至少需要一年半(冬夏均指北半球)。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郑和对锡兰佛寺进行布施,并立下碑记。碑文中写道:“谨以金银织锦、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