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4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精练 浙科版.doc_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4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精练 浙科版.doc_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4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精练 浙科版.doc_第3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4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精练 浙科版.doc_第4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34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精练 浙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1下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是利用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图乙是利用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_和_;对这两种接种工具进行灭菌和消毒的方法依次是_和酒精消毒。(2)接种操作为什么一定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_。(3)接种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进行倒置培养?_。(4)如图是采用上述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其接种方法是_(填“图甲”或“图乙”)。答案(1)划线分离涂布分离接种环玻璃刮刀灼烧灭菌(2)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3)避免培养过程产生的水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4)图乙解析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环和玻璃刮刀。由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因此接种常在火焰附近进行。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会产生水,对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故需要倒置培养。2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_作为碳源,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_(a.影响;b.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_法。(2)为对照,微生物在中不生长,在中生长,与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使用_法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进行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3)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_。答案(1)苯酚a涂布分离(2)的培养基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加入了苯酚作为碳源涂布分离法或划线分离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3)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进行无菌操作解析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加入或不加某些物质以达到促进目的菌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杂菌生长的目的,然后再用涂布分离法、划线分离法或其他方法筛选出单个目的菌落,再接种培养即可获得纯目的菌。为防止培养基中水分蒸发形成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影响菌体生长,所以要将培养皿倒置。在设计实验中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操作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图中物质a为_,若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活菌数目,宜采用_法接种到尿素培养基上,对照组配制的培养基为_培养基,若用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接种,实验组培养皿中菌落数_(大于、等于或小于)对照组。在能利用尿素的细菌菌落周围,有红色环带出现的原因是_。(2)下列培养基中,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是()a葡萄糖、nacl、k2hpo4、酚红、琼脂糖、水b葡萄糖、nacl、k2hpo4、酚红、琼脂糖、水、尿素cnacl、琼脂糖、水、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尿素d葡萄糖、nacl、k2hpo4、酚红、琼脂糖、水、蛋白胨、酵母提取物(3)欲将分离得到的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应使用_培养基。答案(1)无菌水涂布分离lb全营养小于因为能利用尿素的细菌产生的脲酶,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的氨使指示剂呈红色(2)b(3)lb液体4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_,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色环带。(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灭菌。a高压蒸汽b紫外灯照射c70%酒精浸泡d过滤(3)步骤x表示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_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菌落。(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_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_。(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分解为nh3和14co2。答案(1)脲酶红(2)d(3)接种涂布单(4)恒温培养箱无法形成单菌落(5)尿素解析(1)幽门螺杆菌(hp)含有脲酶,能以尿素为氮源,在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中培养hp,由于尿素经脲酶的降解可产生碱性的nh3,nh3能使培养基中的酚红由红黄色变成红色,故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2)由于尿素加热会分解,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最好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3)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步骤是: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接种培养。为获得单菌落,接种操作前应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即可。(4)微生物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若不倒置培养,则无法形成单菌落。(5)幽门螺杆菌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故临床上常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内幽门螺杆菌的存在。5酶是生物体内细胞合成的生物催化剂,没有酶,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就不能进行。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酶已经走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是一组关于酶的制备及应用的知识,请回答相关问题:(1)汇源果汁在口感和澄清度上比自制的果汁好,是因为生产时使用了_,工业上通常采用_来生产该物质。(2)所谓固定化酶就是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其最大的优点是_。(3)下图是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果胶酶的某些特性所做的实验:实验方法:用制备的苹果泥根据图中所示的顺序进行操作,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了相同的时间,如图中甲曲线所示。a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b该实验小组改变了实验条件后重做,经过相同时间后得到曲线乙,则可能改变了哪些条件?_、_。曲线甲、乙中,苹果汁澄清度的最高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c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_。答案(1)果胶酶黑曲霉和苹果青霉等微生物的发酵(2)可以反复利用(3)a.温度b减少酶的量增加底物的量同一酶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的用量和底物的量不同而不同c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酶的活性。6利用紫甘薯制酒可提高其附加值。请回答:(1)为提高紫甘薯的利用率,工厂化生产时,可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其中果胶酶可来自_等微生物。由于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因此常将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制成_。(2)果胶酶可将紫甘薯匀浆中的果胶水解成_。a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b半乳糖和果糖c半乳糖醛酸甲酯和果糖d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3)紫甘薯匀浆流经淀粉酶柱后,取适量流出的液体,经脱色后加入kii2溶液,结果液体呈红色,表明该液体中含有_。a淀粉b糊精c麦芽糖d葡萄糖答案(1)黑曲霉(或苹果青霉)固定化酶(2)d(3)b解析(1)、(2)果胶酶可将紫甘薯匀浆中的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以提高紫甘薯的利用率;有些微生物,如黑曲霉、苹果青霉都可用于生产果胶酶;由于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所以常将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制成固定化酶。(3)紫甘薯匀浆流经淀粉酶柱后,淀粉会被水解成糊精,糊精经脱色后加入kii2溶液后呈红色。7回答下列有关固定化酶技术的问题。(1)酶是生物体中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在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酶的利用率以及提高产品的纯度,一般需要对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即将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在_介质上,具体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_法和交联法。(2)如图为装有固定化酶a的实验装置。其中b是反应柱,c是催化底物。若装置中的固定化酶为淀粉酶,则通常是利用吸附法进行固定的,介质一般为_。利用该装置进行淀粉水解实验时,在漏斗中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以保证反应充分。对流出的液体用_检测,若呈现_色,说明淀粉被水解成糊精。若a是固定化酵母,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_。(3)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_。a温度b水分cphd营养答案(1)非水溶性包埋(2)石英砂打开活塞1和2,并控制流速碘碘化钾溶液红关闭活塞1和2排放气体co2,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3)d8.如图是固定化酶反应柱,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淀粉酶溶于水中,再加入石英砂,不时搅拌,这样淀粉酶就可以固定在石英砂上。这种固定化的方法称为_。30min后,装入如图所示的反应器中,构成固定化酶反应柱,并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反应柱,洗涤的目的是_。洗涤时,蒸馏水流速_(填“能”或“不能”)过快。(2)实验时,将此反应柱固定在支架上,用滴管滴加可溶性淀粉溶液,并以0.3ml/min的流速过柱,控制流速的目的是_。在流出5ml淀粉溶液后接收0.5ml流出液,加入12滴_,观察颜色。为了使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明显,可_后再观察。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淀粉水解成为_。(3)实验后,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反应柱,洗涤的目的是_。洗涤后,放置在4冰箱中保存。几天后,可重复使用。(4)一段时间后,某同学从冰箱中取出此反应柱,重复上述实验,却没有了相同的结果,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答案(1)吸附法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不能(2)使淀粉溶液与溶粉酶充分接触充分反应kii2溶液稀释糊精(3)洗去残留的反应物和产物(4)从酶的活性、酶的数量、反应条件等方面分析,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固定化酶的制作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本题所示为吸附法。洗涤是除去未吸附的一些游离的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