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姜堰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1级8a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形式:闭卷)说明: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按试题要求作答。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2“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程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材料主要揭露了 a.南京条约的危害 b.中俄北京条约的危害 c马关条约的危害 d辛丑条约的危害4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下列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5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6.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7.如果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下列表述不适合作为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屈辱的中国 b痛苦的历程 c辛酸的历史 d英勇的抗争8.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近期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演出了一场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允许1894年的历史事件重演。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0.“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1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2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封建专制,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13.“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该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14.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事件前面冠以事件当年的干支纪年年号,如辛丑条约中的“辛丑”二字。下列事件中,未采用这种习惯称法的是 a. 1894年的中日战争 b1898年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c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15创办右图中的学校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c.义和团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1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两则材料都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17.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a. 1924年 b. 1925年 c. 1926年 d. 1927年18.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一联敬挽的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的刊行1866年 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1878年 李鸿章成立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1898年 百日维新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1)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这一主张挑战了哪一传统观念?(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2分)(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2分)(4)分析上述大事年表中,1840年、1895年、1900年所反映的事件,据此概括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1分)22. 以下是有关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卡片一: 主题:列强的侵略 历史事件 不平等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卡片一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_(1分) _(1分) _(1分) 卡片二:(2)卡片二中图4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_(1分),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_(1分)以图5杂志为主要阵地的历史事件是_。(1分),该事件高举的两面大旗是_。(1分)(3)请你根据图4、图5的内容,写出卡片二的主题。(1分)23.同学们开展“中国近代生活变迁”的历史探究学习,有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回答有光问题:(6分)材料一咏火轮车的竹枝词。 “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来去也从容。”(沪,指上海;宁,指南京一引者注) 请回答:(1)这两首竹枝词记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运行时的情景?(1分) (2)该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分) (3)结合第一首竹枝词,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1分)(4)中国近代交通发展迅速,请你写出洋务运动期间为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名称。(1分)材料二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24.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9分)“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列举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两次。(2分)从18401901年,中国失掉许多重要的领土,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列举近代两位)(2分)这些人的斗争给后人什么精神?(1分)用一句比喻性的成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1分)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心态?(1分)姜堰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级 姓名 学号_ 试场号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装订线 2011级8a历史试卷答题卷 2012.11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21(1) ;(1分) 。(1分)(2) 。(2分)(3) 。(2分)(4) 。(1分)22(1) 。 。 。(3分)(2)图四事件: ;指导思想: 。 (2分)图五事件: ; 两面大旗: 。(2分)(3) 。(1分); 23(1) 。(1分)(2) 。(1分) (3) 。(1分)(4) 。(1分)(5) 。(2分)24(1) 。(2分)(2) 。(2分)(3)英雄: 精神: 。(3分)(4) 。(1分 )(5) 。(1分 )姜堰四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1级8a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12.11一、选择题1-5 dadcd 6-10 bdcbb 11-15 dbacb 16-20 dbbdd二、非选择题21.师夷长技以制夷;闭关锁国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李鸿章成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北洋海军正式建成鸦片战争爆发,魏源海国图志的刊行;马关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