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回浦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回浦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回浦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回浦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回浦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渐变/渐染 爪子/张牙舞爪 宁可/宁缺毋滥b症结/症状 曾孙/曾几何时 里弄/弄巧成拙c塞车/活塞 刨冰/刨根究底 暴露/出乖露丑d连累/劳累 抹墙/转弯抹角 强求/强压怒火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春节,历经数千年的绵延嬗变,已经成为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皈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出了中国人对春节的特殊情感。b欢笑歌歌唱的就是天真的“欢笑”,自然之间是和谐融洽的,到处笼罩着“祥和之气”,就连人和自然也成了心心相映的挚友:粼粼水波和着人们的甜美的歌声。c从2012年年底开始的电影贺岁档硝烟未尽,春季档已经战云密布,数部好莱坞大片将飘洋过海接踵而至,冷暖杂糅,光彩夺目。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2年第四届效果整合营销高峰论坛上,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程俊怡表示,价格战的本质不是烧钱,而是模式之争,是由于规模和效率两个核心因素决定的。b在奥斯卡风向标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的“评论选择奖”中,云图更是连获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设计三项题名。c由于陆劲松认罪态度一直不好,曹指导员严肃地批评道:“一个罪犯不痛定思痛,不用汗水来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的!”d他气功充盈,有穿云裂石之力,更不用说小小的砖块了,于是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开始了他绝妙的舞台表演。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往往因人而异,但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却是每个想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必须具备的。b日前,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驻“新家”青岛某军港,标志着由中国海军组织设计施工、历时四年建成的这座军港已具备航母靠泊保障能力。c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d游客来到这个农庄,不仅可以坐牛车、采摘水果、打年糕、挖野菜,还可进行竹竿舞、采茶舞、插秧舞等与农活相关的文娱活动,所以人气特别旺。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一弥补这个缺憾。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 b. c. d.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每当春寒料峭时,总感动于小草“春风吹又生”的坚持; , ; , 。7.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前不久,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2)针对实习生的做法,请站在赞成者或质疑者的角度谈谈看法。(3分) ( )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从“读时代”走进“阅时代”不管出版人是否愿意,事实是全球范围内出版物中的文字越来越少,章节越来越短,插图越来越多;而且从前起着点缀美化作用的插图,正成为内容表达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图小说、绘本、图文书方兴未艾,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较容易赢取利润的图书类别。有人将这一社会现象称为“读图时代”。有趣的是,汉语中的“阅读”一词,是“阅”在先而“读”在后,没有人愿意说成“读阅”。“阅”与“读”本来就是不同概念。“阅”本义是用眼睛看,即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息;“读”就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读”固然必先“阅”,即将文字符号作为光信号摄入,然后解码为语音;而“阅”并不受制于语音。所以,只有“读”才真正与传统出版的本质相关。“读”的对象是文,“阅”的对象是图。显然,图像和影像其实是不能“读”的,所以“读图时代”其实应称为“阅时代”。而我认为,“阅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文明进步。早在10万年前,人类的大脑就已经进化得与现代智人相差无几了,从而为阅做好了充分准备。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信息容量约等于50亿本书。但人的生命周期是不可能读如此多的文字,因此读不需要如此耗能的大脑;但处理和存储影像信息以及社交语言信息则需要这样的大脑。即使在睡眠中,大脑也在充分利用时间整理影像信息,于是人才会做梦。视觉器官并不是天生用来接受字符的,而是用来感知影像的。大脑皮层超过1/3的面积用于处理视觉,而图像和影像所包含的信息量比文字要大得多。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所以,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以为阅时代将妨害智力发展的说法是源于对大脑动作机理的无知。阅是人类的天性,而读则是后天习得的技能。生命体接受光信号的功能至少进化了5亿年,人类接受影像信息的功能至少进化了300万年,而读的能力人类只练习了几千年,作为个体则不过学了几十年,儿童才学了几年。所以,图能吸引任何眼球就不奇怪了,而儿童喜欢图更是天经地义。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只要阅的效率越高,那么阅就会成为趋势,天性总是在条件适宜时就不可阻遏地迸发而成为潮流。(本文有删改)8.下列不属于作者说“阅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文明进步”的理由的一项是( )a不受制于语音的“阅”,比先将文字符号作为光信号摄入然后解码为语音方式的“读”,让读者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b从大脑动作机理角度看,阅图时,用于处理视觉的大脑皮层的兴奋面积远大于读文时,“阅时代”将使人更加聪明。c如今全球范围内出版物中的文字越来越少,章节越来越短,插图越来越多,图小说、绘本、图文书方兴未艾,更受青睐。d阅是人类的天性,阅功能的进化时间远远多于读能力的练习时间,阅的天性总是在条件适当时迸发而成为潮流。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插图正成为图书内容表达的组成部分,不再具有从前那样的点缀美化作用。b“阅”图比起“读”文更直接快捷,这也是图小说、绘本、图文书流行的一大原因。c大脑在接受光信号、图像和影像信息等功能上的进化促使成年人比儿童更喜欢读图。d因为图书所包含的信息量远比文字多,所以“阅”图儿童会比“读”文儿童更聪明。10.联系文意,请概括人类的大脑已为“阅”做好了哪些准备。(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老人们 【奥地利】里尔克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在他75岁那年已把许许多多事情忘记了:他不再有悲哀的回忆和愉快的回忆,也不再能分清周、月和年。只是对一天中的变化,他还算依稀有点印象。他目力极差,而且越来越差;落日在他看来只是一个淡紫色的光团,而早上这个光团在他眼里又成了玫瑰色。但不管怎么讲,早晚的变化他毕竟还能感觉出来。一般地说,这样的变化使他讨厌;他认为,为感觉出这变化而花力气,是既不必要而又愚蠢的。春天也好,夏天也好,对于他都不再有什么价值。他总归感到冷,例外的时候是很少的。再说,是从壁炉取暖,还是从阳光取暖,在他也无所谓。他只知道,用后一种办法可以少花许多钱。所以,他每天便颤颤巍巍地到市立公园去,会在一株菩提树下的长靠椅上,在孤老院的老彼庇和老克里斯多夫中间,晒起太阳来。他这两位每天的伙伴,看模样比他年岁还大一些。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每次坐定了,总要先哼唧两声,然后才点一点脑袋。这当儿,他左右两边也就机械地跟着点起头来,好像受了传染似的。随后,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把手杖戳进砂地里,双手扶着弯曲的杖头。再过一会儿,他那光光的圆下巴又托在了手背上。他慢慢向左边转脸去瞅着彼庇,尽目力所能地打量着他那红脑袋。彼庇的脑袋就跟个过时未摘的果子似的,从臃肿的脖子上耷拉下来,颜色也似乎正在褪掉,而他那宽宽的白色八字须,在须根处已脏得发黄了。彼庇身体前倾,胳膊支在膝盖上,时不时地从握成圆筒形的两手中间向地上吐唾沫,使他面前已经形成一片小小的沼泽地。彼得先生看不出彼庇有什么变化,便让支在手背上的下巴来了一个180度的旋转。克里斯多夫刚刚流了一点鼻涕,彼得先生看见他正用歌特式的手指头儿,从自己磨得经纬毕现的外套上把最后的痕迹弹去。他体质孱弱得难以置信;彼得先生在还习惯于对这事那事感到惊奇的时候,就反复地考虑过许多次:骨瘦如柴的克里斯多夫怎么能坚持活了一辈子,而竟未折断胳膊和腿儿什么的。他最喜欢把克里斯多夫想像成一棵枯树,脖子和腿似乎都全靠粗大的撑木给支持着,眼下,克里斯多夫却够惬意的,微微地打着嗝儿,这在他是心满意足或者消化不良的表示。同时,他在没牙的上下颚之间还老是磨着什么;他那两片薄薄的嘴唇,看来准是这样给磨锋利了的。看样子,他的懒惰的胃脏已经消化不了剩下的光阴,所以只好尽可能这样一分一秒地咀呀,嚼呀。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把下巴转回了原位,睁大一双漏泪眼瞅着正前方的绿荫。他耷拉了眼皮,可并没打瞌睡。他听见 。彼庇骂的要么是一只狗,要么是一个小孩,他们老跑到跟前来打搅他。彼得尼古拉斯先生还听见远处路上有人耙砂砾的声音,过路人的脚步声音以及附近一只钟敲12点的声音。他早已不跟着数这钟声了,可他却仍然知道时间已是正午;每天都同样地敲呀,敲呀,谁还有闲心再去数呢。就在钟声敲最后一下的当儿,他耳畔响起了一个稚嫩可爱的声音:“爷爷吃午饭啦!”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撑着手杖吃力地站起身来,伸出一只手抚摸那个10岁小女孩的一头金发。小女孩每次都从自己头上把老人枯叶似的手拉下去,放在嘴唇上吻着。随后她爷爷便向左点点头,向右点点头。他左右两边也就机械地点起脑袋来。孤老院的彼庇和克里斯多夫每次都目送着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和金发小姑娘,直至祖孙二人被面前的树丛遮住。偶尔,在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坐过的位子上,躺着几朵可怜巴巴的小花儿,那是小姑娘忘在那里的。瘦骨嶙峋的克里斯多夫便伸出歌特式的手指去拾起它们来,回家的路上把它们捧在手里,像什么珍宝似的。这时候红脑袋的彼庇就要鄙夷地吐唾沫,他的同伴羞得不敢瞧他。回到孤老院,彼庇却抢先进卧室里去,就跟完全无意似地把一个盛满水的花瓶摆在窗台上,然后便坐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等克里斯多夫把那几朵可怜巴巴的小花儿插进花瓶中去。 (本文略有删改)11联系上下文,在空格内填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分)12小说第一段写了彼得尼古拉斯先生的什么特点,请用两个词语概括。说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13请分别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彼庇的脑袋就跟个过时未摘的果子似的,从臃肿的脖子上耷拉下来,颜色也似乎正在褪掉,而他那宽宽的白色八字须,在须根处已脏得发黄了。(2)孤老院的彼庇和克里斯多夫每次都目送着彼得尼古拉斯先生和金发小姑娘,直至祖孙二人被面前的树丛遮住。14小说以彼庇默默地“等克里斯多夫把那几朵可怜巴巴的小花儿插进花瓶中去”收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4分)15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三个老人,你同意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它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有前青州长史魏恺使于梁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杨遵彦奏之。文宣怒,召而责之。恺曰:臣先任大州长史,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文宣顾谓遵彦曰:其言有理,卿赦之。此其所长也。”上曰:“然。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初,上令群臣议封建,魏徵议以为:“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咸资俸禄,必致厚敛。又,京畿赋税不多,所资畿外,若尽以封国邑,经费顿阙。又,燕、秦、赵、代俱带外夷,若有警急,追兵内地,难以奔赴。”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运祚修短,定命自天,尧、舜大圣,守之而不能固;汉、魏微贱,拒之而不能却。今使勋戚子孙皆有民有社,易世之后,将骄淫自恣,攻战相残,害民尤深,不若守令之迭居也。”中书侍郎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互相维持,使各守其境,协力同心,足扶京室;为置官寮,皆省司选用,法令之外,不得擅作威刑,朝贡礼仪,具为条式。一定此制,万世无虞。”十一月,丙辰,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列定等级以闻。”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九)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匹夫犹敦然诺 敦: 敦厚、淳厚b. 上亦为霁威 霁:止、收敛c. 运祚修短 祚:福分d. 不若守令之迭居也 迭:交替、轮换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若尽以封国邑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 文宣怒,召而责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 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d. 为置官寮,皆省司选用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卢祖尚居功自傲违背皇命,太宗下令立斩于朝堂;魏徵援引齐国文宣王纳谏的事例规劝,最终太宗幡然醒悟,下令让卢祖尚官复原职以荫庇其子孙。b在魏徵告假去祭扫祖墓期间,太宗曾有临幸南山的打算,后因怕受魏徵责备而取消了南山之行,可见直谏之臣对当国者的影响之大。c一次太宗正在把玩鹞鸟,望见魏徵前来,将鸟藏于怀中。魏徵上奏朝政大事,经久不停,结果鹞憋死怀中。从中可见太宗对魏徵的敬畏。d群臣对封建之事各抒己见,或忧经费短缺,或患子孙相残为害,或主张有序地分封亲王宗子,他们从不同层面为皇上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皇 家 宗 室 及 勋 贤 之 臣 宜 令 作 镇 藩 部 贻 厥 子 孙 非 有 大 故 无 或 黜免 所 司 明 为 条 列定 等 级 以 闻。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4分) (2)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咸资俸禄,必致厚敛。(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2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2.末句中末句中“无影”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4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23-24题。(5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游问孝。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3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2分) 24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1)今两虎相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2)北海虽赊, ;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3) ,而后人哀之; 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4) ,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5) ,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丰子恺在静观人生里有一段关于羊的描写: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无论走向屠场,没有一只羊肯离群众而另觅生路的。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回浦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1.b(a.jin/jin zhu/zho nng; b.zhng/zhng zng/cng lng/nng ; c.si bo/po l/lu; d.li/li m qing/qing)2.a(b心心相映心心相印;c飘洋漂洋; d生死忧关生死攸关)3.无正确答案(a项“由于”表示原因,不能与“决定的”搭配,应该为“由”。b项“题名”是为留纪念而题记姓名;此处应为“提名”,指在评选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c项“痛定思痛”指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建议改为“痛改前非”。d项“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此处不是指声音。)4.(a、搭配不当。“学习态度”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能同时搭配“具备”,可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后加“的能力”。c、“根据”“显示”杂揉;d、成分残缺。“进行”搭配宾语“文娱活动”,而“竹竿舞、采茶舞、插秧舞”缺少谓语搭配,故前加“跳”。)5. b(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紧承句分析,是教育弊端的两面,分别与相对应,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6. 示例:每当秋风萧瑟时,总赞叹于菊花“枝头抱香死”的顽强。每当冰天雪地时,总欣赏于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孤傲。7.(1)实习生拒绝主任让订盒饭的要求。(2分)(2)示例:赞成者说:这是一种自我权益的保护,实习生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他敢于挑战,追求人格的尊重。质疑者说:导演是一个需要全局观、需要多方协调的工种。为众人订盒饭就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拒绝一次看似跑腿的差事,实际上是拒绝了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可从“太自我,不懂礼貌,不懂如何与人交流”等做人的角度阐述。)(3分)8.c(只是陈述事实,非作者断言的根本理由。)9.b(a“不再具有”之说武断,c原文未涉及“成年人比儿童更喜欢读图”一说,d强加原因兼武断)10.(3分)具有大信息容量的大脑适合处理和存储影像信息以及社交语言信息;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使得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11. 克里斯多夫上下颚磨动的轻轻的声音(或打嗝声)以及彼庇响亮地吐唾沫和拖长的咒骂声。(2分)12. 特点:衰老(健忘、视弱、畏寒)、无聊。(2分)(只写括号内的词语得1分)作用:写出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引发读者思考;引出克里斯多夫和彼庇,推动情节发展。(2分)13.(1)肖像描写,通过巧妙的比喻,把彼庇的脑袋比作过时未摘的果子,形象化地表现了他的干瘪、衰弱。须根处脏得发黄的细节,写出了老人的邋遢。(2)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通过目送直至消失在老人视野之中的描写,表现出他们孤老院的两位老人对彼得先生的羡慕,也渴望被爱,被关怀。(每句答出手法各1分,有分析各1分)14.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事前他还对克里斯多夫把小花当珍宝似的捧回去表示鄙夷,现在居然又抢先进卧室,把花瓶摆在窗台上,等克里斯多夫把小花插进瓶中去,这是出人意料的。但是小说之前写他的孤寂、对彼得和孙女在一起的羡慕,又为这个结局作了铺垫,使之在情理之中。(2分)同时这一结局还拓展了主题,借彼庇表面的鄙夷、内心的珍视,表现老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引发读者思考。(2分)15.同意。(1)从人物上看,小说塑造了三个老人形象,表现他们共同的生活状况,引发社会对老人们的关注和思考。(2)从主题上看,小说以三位老人为主人公,使小说的主题更具普遍性。 (3) 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彼得尼古拉斯引出故事,以彼庇、克里斯多夫来收尾。(4) 从标题上看,“老人们”也暗示了小说的主人公。(答出3点给6分;其他理由言之有理亦可;若答彼得尼古拉斯先生或其他人为小说主人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6.a(敦:重视。)17.b( a.用来,连词 (或:用,介词)/因为,连词。b.不译,均为顺承连词;c.什么,代词 /为什么,副词;d.替,介词/成为,动词)18.a ( “居功自傲”为无中生有的信息。)19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例/定等级以闻。20.(1)魏徵相貌平平(或:不超过普通人),但是很有胆量谋略,善于回转皇帝的主意,常常触犯皇帝脸色苦苦谏诤(或:竭力上谏)。(2)如果分封诸王建诸侯国,则卿大夫们都依靠俸禄生活,必然导致大量征赋(来供给他们)。21.承上启下。(3分)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白天赛龙舟、踏青等热闹场面作结。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为下面写静谧优美的夜景做铺垫。22. 中庭月下,杨花飘落,没有影子,显出月光的清明(或:清朗;如梦似幻);以动衬静,写出了热闹归于平静,最终恬淡清明的意境。(4分)23.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2分,两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24.符合孔子的孝道观。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现。(3分,观点明确1分,分析在理2分。有欠缺酌扣)25. (1)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扶摇可接;东隅已逝 (3)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丰草绿缛而争茂 草拂之而色变 (5)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26. 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作文材料解析】材料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和题目静观人生这两者的结合,所以最好的立意是在人生中我们不应该盲从,而要有冷静地思考和独立的见解。附【参考译文】: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寿因贪污犯罪。太宗因瀛州刺史卢祖尚文武全才,廉洁平易而公正,便征召他入朝,谕告他:“交趾郡很久不得贤人去治理,需要你前去镇守安抚。”卢祖尚拜谢出朝,不久又后悔,以旧病复发相辞。太宗让杜如晦对他传旨道:“一般的人尚能够重视诺言,你为什么已答允了朕而又后悔呢!”卢祖尚执意辞退。戊子日(十五日),太宗再次召见他,晓以道理,卢祖尚仍固执己见,拒不从命。太宗大怒道:“我派人不行,又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