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学设计河大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学设计河大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学设计河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学设计河大版- 1 -一、 导入 提到中国的古典文学,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提到唐诗,人们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就是李白、一个就是杜甫.李白生活在盛唐,诗歌潇洒飘逸,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诗歌沉郁顿挫.有人说,读杜甫的诗就犹如读一部唐代的历史,所以,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与唐代的那一段历史有关呢?请同学们看注释一,读一读背景介绍. 二、 写作背景补充: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_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三、学习诗歌 1 、初读诗歌 (1)读准字音. 同桌间相互朗读,老师巡视指导.注意搔、胜、簪等字. (2)读准节奏. 老师指导、回顾诗体.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七言律诗的朗读节奏通常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 组长指导大家朗读,示范读,其他同学划节奏,老师巡视检查. (3)读懂感情. 多读几遍,看看能从诗中读到什么样的情感来?在小组内发言,要求每个人都要说,最后组织归纳答案. 2.品读诗歌 老师引导大家品析诗歌 (1) 品析诗题:读-品 从诗歌的题目可以提取哪些信息?写的是春天诗人望到的长安城的景象. (2) 品析诗句:生读-生品-师引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昔日的长安城繁华似锦,今日的长安城杂草丛生,为何会这样?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让人们流离失所,把繁华的国都变成了一座空城.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这一解的主体是人,因此它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一解的主体是花鸟,所以用的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小结: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乎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写此诗时诗人仅45岁,就已经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为何?仅仅因为思念亲人吗?不,忧国忧民的情怀,是杜甫至死不渝的情怀. 小结: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3) 归纳感情 小组长汇报先前讨论的答案,并比较学后的感悟. (4) 总结 关于感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 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四、 诗歌赏析指导 诗歌关注几个内容:1、写的是什么?2、怎么写的?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的考点:写什么?要能找到他写了哪些景物,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景物.怎么写?脑海里要储备几种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白描等等.表达什么情?写景的有对景物的喜爱赞美,借景物抒发离别的愁绪,依依惜别的深情,报效祖国的壮志,忧国忧民、思乡念家的感情.根据内容来概括. 五、作业:从上面三个方面赏析杜甫的春夜喜雨 板书设计: 春望 杜甫(唐) 写景-抒情 春 望 忧国思亲 设计说明:有人说大家的诗歌最不好讲,错.我觉得大家的诗歌最好讲,你只要让学生了解了这位诗人的生平阅历,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了解了他的诗风.再结合赏析的方法,基本上,学生就能自己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了. 诗歌的教学一定要学生多读,读出作者的感情来,还要让学生多说,说出自己的理解来.哪怕仅仅是一点点的感悟都要鼓励学生说出来.语文不能灌输,即使灌给学生,他们没法消化,所有的知识都会归于零的.所以,在我的设计中,我就强调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