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给下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qun ( )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式。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y( )的神色,仿佛嗤( )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qun( )骨 薄( ) 鄙y( ) 嗤( )笑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1)签署 (2)纹丝不动 (3)千头万序 (4)谈笑风生(5)决择 (6)走投无路 (7)一筹莫展 (8)蜂蛹而上(9)冷峻 (10)百年沧桑 (11)鞭辟入里 (12)世外桃园改正:_ 3.按要求填空。(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意思一致。(2)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中表明全词感情上大转折的句子是_。(3)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4)武陵春一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句子是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6)表达人生感慨的古诗词名句很多,例如:_,_。4. 综合实践。(2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是智慧的化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一代又一代后人传诵。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 班里准备以“我与英雄争锋”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0字以内)_5.修改病句。(2分)(1)探月工程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充分表现出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攻关奉献的精神风貌。(2)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6.对于文明来说,弗朗西斯培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听说过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_”。(2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一)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_,下阙抒发了作者希望为国杀敌的_。(2分)8.请你谈谈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依据的理解。(3分)_(二)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3分)(1)而君逆寡人者 逆:_(2)若士必怒 士:_(3)长跪而谢之曰 谢: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2)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11.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有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1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含有“潜台词”,听者只有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1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24题。(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4.阅读第两段,说说作者摆出了论敌的什么论据和论点。(3分)(1)论敌的论据是:_。 (2)论敌的论点是:_。15在文章第段,作者层层深入,直接批驳论敌的论点和论据,并分析推倒论敌的论证,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失掉的是_,发展着的是_。(2分) 16作者在第段提出了一个与敌针锋相对的什么论点?(3分) 17我国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指的是哪些人,请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2分) 18文章既有辛辣的嘲讽,又有热烈的赞颂。请你找出文中一个例子加以剖析。(2分)(二)送给未婚妻的小船菡 淤三连一直有写“三连日志”的习惯,但进入二0一高地以后,日志其实已成为死亡日志。六天来,三连经过了七场恶战,有六十八名战友永远长眠在坑道外面的焦土下,十二名战友受重伤躺在坑道里,连长已经阵亡。加上副连长在内,还有战斗力的只有七个人了。每一天的战争经过,每一场战争中死亡的战友姓名、壮举,还有每一位牺牲的战友的遗物,包括“党费”和临终留言等,全部写进了“三连日志”。日志工作属于坑道后勤事务,负责后勤事务的,是今年才二十岁的黄小郎。副连长和牺牲了的连长一样,每次战争或每天黄昏之后,写之前要对黄小郎作一番交待,写完之后不会忘了抽空检查一遍。电台已经坏了两天,增援部队还没有来,也没有放弃二0一高地的迹象,那么,只有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了!但日志已经写满,只有最后一页封底了。昨天傍晚,副连长面无表情地对黄小郎下达了命令:“美军不善于夜间作战,明天,也许是决定我们三连命运的一天,日志的封底也算是我们连最后的日志,但不再是事后的记述,要在战前完成。除了重伤员,全部上阵。明白吗?”接着,副连长面对全体战士,声音有点冷硬地说:“同志们,我们的日志只有一页封底了,从现在开始到明天早晨之前,每位同志留下一句话,让黄小郎记上。”天已经亮了,但是,还没有一个人把话留给黄小郎。清晨的阳光灿烂地斜射进迷漫血腥味的坑道,坑道外面静得好象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战友们知道,这是又一场更为剧烈的恶战即将来临的象征。在坑道内,就连伤势最严重的战友也在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哼,誓把这难得的宁静让给战友们养精蓄锐。坑道顶端的水珠,一点一点滴在钢盔里的响声,竟显得有点刺耳。忽然,副连长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黄小郎!”“到!”黄小郎的回应,缓缓的,颤颤的。“把我的话记上,”副连长说:“到今天为止,三连的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骄傲!”然而,黄小郎如同一尊蜡象,没有一点反应。“黄小郎,执行命令!”副连长提高了声音。全体战友发现,黄小郎并没有拧开笔,只是胆怯地从口袋中掏出一点什么东西。“我把封底撕了”黄小郎还没有说完,两行男儿泪已从眼睫上挂下来。“撕了?”副连长不能相信黄小郎胆敢把三连最后一页纸撕了,他一步跨到黄小郎面前,看见黄小郎手中捏着一只非常精致的小纸船。“你竟敢把这么宝贵的东西折了玩具!”怒发冲冠的副连长向黄小郎举起了右手黄小郎全然没有顾及副连长的表情和举动,他只是喃喃着:“小兰是一个渔民,参军前,我曾答应她,我去娶她时,一定划一只属于我们的小船去”副连长吼了一声:“黄小郎,立正!”战友们发现,副连长已经泪如雨下,但给黄小郎的,却是一个标准的军礼。敬完礼的副连长从黄小郎手中拿过纸船,打开,弯了腰,将纸船放进储有一半水的钢盔里。这时,坑道外面响起了美国人隆隆的炮声,尘土已经开始向坑道渗入。副连长呛了一下后,小心地向钢盔吹了一口气,小船便沐了硝烟,悠悠地向前摇去19.标题为“送给未婚妻的小船”,有什么好处?(3分)20.第一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21.从选文中找出一例,说明环境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2分)22.评说人物,各用一句话概括“黄小郎”与“副连长”的形象特征。(4分)黄小郎:_副连长:_23.选文的高潮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24.结合选文内容,以“战争与和平”或“刚强与柔情”为话题,写一段文字。(4分)四写作(50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复杂而又神秘;疾病、生命、战争、自然、宇宙它又是那样的现实与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最想倾诉的是什么问题?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泗水县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颧 b0 夷 ch改 正绪抉拥源2. 3.(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过尽千帆皆不是 (3)塞下秋来风景异(4)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5)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6)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示例:学习英雄人物,争做时代先锋。5.(1)用词不当,“表现出”应改为“体现了”。 (2)“二十三四岁”与“左右”语意重复。6.知识就是力量二(一)7.壮观场面 报国情怀 8.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派使者来,让“我”获得重用,效力疆场呢?(意对即可)(二)9(1)违背(2)有才能、有胆识的人(3)道歉10(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11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12(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一旦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13示例:晏子一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墨子一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诸葛亮一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三(一)14.自夸“地大物博”;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2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1分)15. 他信力 自欺力(2分)16.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3分)17.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任举两例即可)18.例如第一段中“一味求神拜佛”中的“一味”揭露了国民党官僚、和会名流的愚陋成习、顽固不化;如第七段中“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第八段“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等,都热情地讴歌了从古到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中国的革命力量。(意对即可)(二)19.具有吸引力,这正是小说的的高潮之处,也是最动人的细节。(意对即可)20.伏笔,“死亡日志”暗示小说的悲壮结局。(意对即可)21.例如:“清晨的阳光灿烂地斜射进迷漫血腥味的坑道,坑道外面静得好象战争已经结束了”和“坑道顶端的水珠,一点一点滴在钢盔里的响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