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院感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护士院感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护士院感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护士院感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护士院感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消毒与隔离技术 1 WHO推荐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关于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五类措施 1 消毒2 隔离3 无菌操作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 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 2 医院消毒面临很大挑战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阮毒 疯牛病 SARS 禽流感 埃博拉 不明原因肺炎疾病等 新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问题 内窥镜的消毒灭菌问题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 透析装置的消毒 呼吸麻醉装置的消毒等 耐消毒因子微生物的出现 耐戊二醛龟分枝杆菌新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 使用者对其技术 相关监测手段等技术保障系统了解不深入 不能确保其有效运行 3 要熟悉院感相关规范 技术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手卫生消毒剂卫生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4 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必须懂得 从医的第一天开始 最基本的操作就是消毒隔离技术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病人安全 不得有一点马虎 5 医疗器械斯伯尔丁分类法 1968年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者灭菌要求 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即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6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液体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 破损粘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 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手术器械 穿刺针 腹腔镜 活检钳 心脏导管 植入物等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7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粘膜接触 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 破损粘膜的物品 如胃肠道内镜 气管镜 喉镜 温度表 肛表 口表 呼吸机管道 麻醉机管道 压舌板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或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8 呼吸机 麻醉机及配件管腔的消毒状况堪忧 9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粘膜接触的器材 如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等 病床围栏 床面以及床头柜 被褥 墙面 地面 痰盂和便器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 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或做清洁处理 遇有病源微生物污染时 针对所污染病源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10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之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使用后应先清洁 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被阮毒体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应先消毒 再进行清洗和灭菌 11 有关清洗消毒灭菌程序的变迁 1999年以前 消毒技术规范 强调先消毒 后清洗 再灭菌 2002年版 消毒技术规范 提出了先清洗 后消毒 再灭菌的思路但强调污染了血液的物品按传染性物品处理 实际上仍然是强调先清洗 后消毒 再灭菌 目前的规范强调先清洗 后消毒 再灭菌 没有对错之分 是因为条件 污水处理 个人防护用品 自动化清洗设备 的变化 12 手术器械彻底清洗是保证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前提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手术器械上污染的血液 脓液 其他体液和非水溶性的污物经常与微生物混合存在 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其作用 严重影响消毒剂和物理灭菌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有些消毒剂 如次氯酸盐 会被有机物灭活 有机物的残留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繁殖 有机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腐蚀器械的表面镀层 使器械受到锈蚀 13 14 消毒 清洗后的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首选机械热力消毒 湿热消毒温度 90 时间 1分钟 再灭菌 75 乙醇 腹腔镜器械酸性氧化电位水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药械进行消毒 15 干燥 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穿刺针 手术吸引头等管腔类器械 95 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16 器械检查与保养 目测 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 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 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 禁止使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 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个 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 并记录监测结果 17 包装 封包要求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 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 重量相适宜 松紧适度 封包应严密 保持闭合性完好性 封包胶带的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 重量相适宜棉布包装的手术器械包 封包胶带宜使用两条采用无纺布或纸包装的手术器械包或较大的无菌包应采用井子形或十字形封包方式封包松紧适度 封包应严密 保持闭合完好性不允许使用别针 绳子封包 18 包装方法及材料 开放式的储槽不能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纺织品包装材料一用一清洗 无污渍 灯光检查无破损 闭合式包装方法 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使用专用胶带封包 不允许使用绳子封包 19 20 包装材料 传统观念中 纯棉包布价格低廉 可反复使用 对人体无毒无害 对环境无污染 故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仍普遍使用棉布做包装材料 但如果按规定使用和清洗 其综合成本并不低 如一台手术下来 包装耗费的成本为21 07元 台 21 指示卡的放置 OK 糟糕 顾头顾不上尾啦 报废的床单也能制成包布 一物多用 22 包装材料 棉布由于其结构较为疏松 有效存放期仅为7 14天 应一用一清洗 无污渍 灯光检查无破损 目前由于均未记录棉布使用次数 而仅以是否有明显的破口 污渍 作为更换棉布的唯一标准 存在一定的医院感染风险 硬质灭菌盒是近几年才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医用包装材料 在国外有近40年的使用历史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的验证 硬质灭菌盒经灭菌后 保质期为6个月 23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之 环境与物体表面 一般情况下先清洁 再消毒 当受到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污染时 先去除污染物 再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 地面表面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大量 10mL 血液或体液的溅污 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 然后再清洁与消毒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24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目的 应用最新 最科学的隔离和预防方法 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暴发流行 切断感染链 终止空气 飞沫 接触 三个 主要传播环节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 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 隔离是将感染源与易感者之间的传播途径不能实现的措施 25 疾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手 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微米 在空气中短距离 1m内 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 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空气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5微米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 即感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6 隔离方式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隔离标志 蓝色标志 黄色标志 粉色标志 27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不包含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28 标准预防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CDC提出了 标准预防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 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29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隔离对象 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含有感染性因子 需要进行隔离 防护 实施双向防护 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隔离措施 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 飞沫 接触隔离 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30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洗手和 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进入隔离病室 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 应穿隔离衣 离开病室前 脱隔离衣按要求悬挂 每天清洗与消毒 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 离开病室前 脱防护服并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31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 如肺结核 水痘等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2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 如百日咳 白喉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炎等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33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建筑布局 在病区的末端 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隔离要求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室安置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 同种感染性疾病 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病床间距宜大于0 8m 病情较重的患者 感染性疾病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病室床位数单排 3床 双排 6床 34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 PPE 有哪些 口罩护目镜与防护面罩手套隔离衣与防护服鞋套 防水靴防水围裙帽子 35 1 口罩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 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 每天更换 清洁与消毒 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应正确佩戴口罩 36 常用口罩的特点 1 面纱口罩 可阻止一部分病毒侵袭 此种口罩其结构与人面部密合性差 防病毒效率低 2 外科口罩 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 外层有阻水作用 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 中层有过滤作用 可阻隔空气中5微米颗粒 90 近口鼻的内层有吸湿作用 3 N95口罩 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IOSH 认证的 N 指非油性的颗粒物 95 指在NIOSH标准规定检测条件下 N的过滤率达到95 同时有较好的密合性 37 使用口罩注意事项 1 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和外科口罩时 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 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 降低防护效果 同时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2 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3 口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 受到病人血液 体液污染后及时更换 4 面纱口罩应保持清洁 定期更换 清洁与消毒 38 39 2 护目镜 防护面罩的使用 在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剂面罩在进行诊疗 护理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近距离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喷溅时 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佩戴前检查有无破损 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清洁与消毒 正确佩戴护目镜 防护面罩 40 41 42 43 3 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 选择合适种类合计规范的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 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时 接触患者破损皮肤 黏膜时 应戴无菌手套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44 4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应根据工作需要 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 多重耐药菌患者等时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 如大面积烧伤患者 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 护理时 可能经空气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 排泄物等喷溅时 应穿防护服 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 45 5 鞋套的使用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并一次性应用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 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 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46 6 防水围裙的使用 分类 重复使用围裙 一次性使用围裙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