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ppt课件_第1页
耳鸣耳聋ppt课件_第2页
耳鸣耳聋ppt课件_第3页
耳鸣耳聋ppt课件_第4页
耳鸣耳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节耳鸣 耳聋教学课时 01学时目的要求 掌握概念 针灸治疗方法 重点 针灸治疗方法 难点 概念 诊断要点 1 一 概念耳鸣 耳聋是以听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耳鸣是指耳内鸣响 如蝉如潮 妨碍听觉 耳聋是指听力不同程度减退或失听 其轻者又称为 重听 重者则称为 耳聋 两者虽有不同 但往往同时存在 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而来 且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面大致相同 故而合并论述 二 现代医学范围多种疾病之中 包括耳科 先天性耳聋 中耳炎 听神经病变等 疾病 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 动脉硬化 糖尿病 感染性疾病 和某些药物中毒及外伤性疾病等引起的耳鸣 耳聋 2 三 病因病机耳为胆经所辖 若情志不舒 气郁化火 或暴怒伤肝 逆气上冲 循经上扰清窍 或饮食不节 水湿内停 聚而为痰 痰郁化火 或因风热侵袭等火热循经上扰 以致壅遏经络 蒙蔽清窍而发为本病 也有因突然暴响震伤耳窍而引起者 多为实证 素体不足或病后精气不充 房劳过度等使肾气耗伤 肾精亏损 髓海空虚 导致耳窍失聪 或因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 使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经脉空虚不能上承于耳发为本病 多为虚证 3 四 辨证治疗 一 辨证1 主症以听觉异常即自觉耳内鸣响 或听力减退 甚或丧失为主症 其特征为 耳鸣则见耳内鸣响声调多种 或如雷鸣 如蝉鸣 如汽笛声 如潮声 如风声 如哨声等 绝大多数耳鸣患者伴有耳聋 耳聋部分患者伴有耳鸣 耳道阻塞感 本病当便虚实 2 分型实证见有突发耳鸣 耳聋 耳中闷胀或鸣声不断 如蝉鸣或雷鸣 或如海潮声 按之不减 若在恼怒后加重 伴有头胀 面赤 口苦 咽干 烦躁不宁 夜眠不安 舌红苔黄 脉弦数者 为肝胆火盛 4 见脘腹满闷 呕吐痰涎 头昏头痛 口苦口淡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者者 为痰火郁结 见初起有感冒症状 出现头痛 恶风发热 舌红 苔薄黄 脉浮数者 为风热外袭 虚证见有耳鸣耳聋已久 或时作时止 休息则减 劳累后加剧为 若夜间鸣甚 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虚烦不眠 遗精带下 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弱者 为肾精不足 如面色萎黄 神疲纳少 腹胀便溏 舌淡苔白 脉细弱者 为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 5 二 治则通络开窍 健耳复聪 取耳区局部和手 足少阳经穴为主 三 处方1 主穴翳风耳门听会听宫腋门侠溪2 配穴肝胆火盛加太冲 丘墟 中诸 痰火郁结加丰隆 劳宫 内庭 风热外袭者加风池 合谷 外关 肾虚加肾俞 太溪 气海 脾虚加脾俞 胃俞三阴交 足三里 6 3 方义取足少阳经穴翳风 听会 手少阳经穴耳门 手太阳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听宫 均为局部选穴 通导少阳经气 开窍健耳 循经远取手少阳荥穴腋门 足少阳荥穴侠溪 泻三焦 肝胆之火而清窍 诸穴相配可通上达下 通经活络 加太冲 丘墟 中诸以清泻肝胆 加丰隆 劳宫 内庭以豁痰泻火 加风池 合谷 外关疏散风热 加肾俞 太溪 气海补肾益精 上荣耳窍 加脾俞 胃俞 三阴交 足三里以健脾和胃 补益气血 4 操作毫针刺 实证用泻法 虚证用补法 脾胃虚弱者可加灸 每日1次 留针20min 30min 7 四 其他疗法1 耳针取皮质下 胆 三焦 肝 肾 内耳 选用同侧或双侧耳穴 强刺激 或用电针通电刺激 每日1次 留针30min 60min 亦可埋针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 头针取晕听区 按头针常规操作 每日1次 留针20min 30min 间歇行针2 3次 10次为1疗程 3 穴位注射取侠溪 翳风 完骨 肾俞 每次两侧各选1穴 用654 2注射液 每穴注射5mg 或用维生素B12注射液 或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0 25ml 0 5ml 每日1次 8 五 按语1 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 一般对实证 病程较短者效果较好 但对鼓膜完全损伤所致听力完全丧失者疗效差 2 本病发病原因较多 应明确诊断 对其病因进行治疗 3 本病还可结合自我按摩疗法 患者以两手掌心按外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