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七年级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七年级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七年级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七年级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知道吗,当学校把这次出课的任务交给我的时候,我的内心既激动又紧张,同时也多了一份期盼,我期盼着能够和大家早日相逢,认识更多的朋友。今天(相逢是首歌音乐响起)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天真而又可爱的脸庞,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把一首相逢是首歌作为见面礼献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教师伴随音乐唱歌曲第一段)师:(音乐间奏)“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如果把接下来的这节课比作一首歌,那么歌手就是我和在座的全体同学们,我相信,这首歌会因为有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而变得更动听。同学们想知道我是谁吗?生:想师:我是来自兴城中学的王红瑞(音乐停止,大屏幕出示:欢迎指导-兴城中学 王红瑞)刚才我私下里听别的老师对我说:“你真幸运,初二七班的同学是初二年组里最积极最踊跃发言的学生。”我想证实一下是这样的吗?全体学生:(大声回答)是师:同学们跟着老师大声喊:我勇敢,我自信。全体学生:(大声喊)我勇敢,我自信。师:让我们带着这份勇敢,这份自信,共同唱响属于我们的歌。师:上课全体学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我们学过很多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文,从这些诗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生跟着背)的可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生齐背)的喜悦,“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生齐背)的豪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这些精美的诗文无论是创意还是笔法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揣摩,今天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大屏幕出示课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同学们请看题目,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观察”?生:是用我们的眼睛看师:看什么?生:人或者景物等。师:回答很好请坐,观察就是用我们的双眼仔细地看事物或现象。(出示课件)师:谁又能告诉老师什么是“描写”?生:描写就是用笔写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师:用笔写出来写在纸上的是什么?生:文字。师:那位举手的同学你有补充吗?生:它还是一种表达方式。师:说的非常好,我们把这两位同学的答案综合起来就知道什么是描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描写: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三种,分别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第三种景物描写师:景物描写要观察出景物的特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这样景物才能呈现出它的独特之美。那么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就成了写景的关键,如何来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读148页知识短文,找出答案:(出示课件)1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观察景物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大声朗读)师:我们就读到这里,哪位同学告诉大家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生纷纷举手)师:这位戴眼镜的女同学回答。生: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出示课件)师:回答完全正确,请坐。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提问)生:观察时要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的特点。师:你回答对了一方面,哪位同学能给补充一下?生:观察时只有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才能充分认识与把握。 (出示课件)师:补充对了,请坐。师:怎样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好景物呢?老师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几种方法。 出示课件:(一)调动多种感官。师:感官都包括哪些?生:(一起回答)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师:为什么要调动多种感官?生:课文里说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我们在观察和描写时只有调动多种感官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师:回答的多准确精炼呀,请坐。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语段思考:这段文字都调动哪些感官写出景物特点的?(出示课件)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指名读,学生思考)师:哪位同学说一说? (学生纷纷举手)生1:有视觉,比如菜畦、石井栏、蝉等都是;还有听觉,比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师:回答很好,都举出例子了。生2:有触觉,比如“光滑的石井栏”一句,还有味觉,比如“又酸又甜”一句。师:回答正确,咱们同学也是刚刚学完这篇文章吧,对知识点掌握的很到位。除此以外,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刚学过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不同特点,找一名同学读一读都写了哪些特点?(148页) (指名读课文)师:谁回答都写了哪些景物?(学生纷纷举手)生:写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夏天的忙碌,三峡秋天的凄凉,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师: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不同季节景物不同特点。比如这两个写景片段,找同学读一读,大家思考:哪个片段写得好,为什么?(出示内容,指名读。)秋夜(一)天黑了,景物都消失在黑暗之中,除了远远近近、明明暗暗的灯光,别的似乎都从你周围消失了。秋夜(二)初秋的夜晚是寂静的,虽然有几只秋虫在“唧唧”地叫,但那也只能衬托出夜的寂静。秋庄稼,那些高粱啦、玉米啦、满身撒满露珠,发散出润湿清新的气息,只听见它们“咯吧咯吧”拔节的声音。生1:第二个片段写得好,因为它不仅写出了“夜”的特点,还写出了“秋”的特色,第一片段我读了之后不知道是写哪个季节的夜晚。生2:我也同意他的看法,而且第二个片段还写出了“静”的特点。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正确,季节不同,景物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地点不同,景物的特点也有差别。比如我们祖国同是冬季,南宁此时是百花盛开,北方则是冰天雪地,所以我们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特点,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才能直接鲜明地展现出来了。师:景物描写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运用多种修辞。为什么要运用多种修辞呢?同学们看这两个例子,比较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出示课件)1.小草从土里长出来。 2. 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长出来。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生读)师:大家看看哪句话写得好?生:第三句话,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师:回答完全正确,看下一组(出示课件) 1.天上飘着几片轻云。 2. 蔚蓝色的天上,几片轻云,平贴于空中。 3.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指名读)师:谁说说哪句写得好?生:也是第三句,它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写出了蓝天白云的美丽。师: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运用多种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的例子,比如朱自清的春(出示句子,学生读,思考都运用哪些修辞?)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学生齐读)师: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生:拟人、比喻、排比(出示第二句话)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齐读)师:用了什么修辞?生1:引用生2:比拟(出示第三句话)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齐读)生:(齐答)反复、拟人。师:其实要想写好文章只是注意以上几点是不够的,还要注意“融情于景”。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文章,景是载体,情是灵魂。写景是为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比如社戏一文中描写“月夜行船”一段(出示课件)思考本段景物描写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名读语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生:写出作者愉快之情。生:还有到赵庄看戏的急迫心情。师:同学们再看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雪后小山一段,思考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学生默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生:表达了作者对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师:回答正确,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时能注意到:(出示课件)1.调动多种感官2.把握景物特点3.运用多种修辞4.融情于景这四点,那么我们的文字也能够凌空飞扬起来,下面我们就实践一下。 (出示雪后画面)师:同学们请看这幅画面,你都看到哪些景物。(学生观察,指名提问)生1:这幅画面上的景色是冬天雪后的景色,人们都出来扫雪。生2:雪后房子、树木、电线杆、远处的建筑物都覆盖上了雪。师:两位同学都抓住了季节特点观察景物,只是稍微粗略了一点,大家再仔细看看画面中的还有风景石,被大雪覆盖的松树此时是怎样的状态,扫学的人们他们在扫雪时候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学们都可以发挥想象。我还提醒同学们的是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把握一定的空间顺序,就这幅图画而言,你可也按照从下到上、从远到近、从低到高或者其它顺序写作。好了,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根据你观察到的内容写200字左右写景片段,注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写作)师:好,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写得这里,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作品读给大家听一听?生:冬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看,一场大雪过后,地上白了,树木白了,房子白了,就连空中的电线杆也白了,好大的一场雪呀。人们在雪后都拿着工具出来扫雪,他们笑着、说着,多美得一幅雪景图呀!师:好,请坐。哪位同学评价一下她写的怎样,说说优点和缺点。生:我觉得她能用比喻修辞不错,语言生动。写景的时候能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写,但是人们在扫雪时候说些什么呢?这一点可以补充一下,文章内容就更加充实了。师:好,你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点我要问问大家,我们经常把春天比作姑娘,那是因为春天充满生机活力,百花盛开,向姑娘一样美丽,可是这位同学把冬天比作姑娘是不是有点不妥呀!这位同学写出了雪后万物都白了,可是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这一点应该描述出来。比如,雪后的青松,大家看图又怎样的特点?生:被大雪压弯了腰师:颜色呢?生:越发的青黑了。师:对,这就是雪后青松的特点,大家要把它写出来。刚才评价的这位同学说,应该把人们扫雪时候的言行具体描述一番,那么我想问你你写了吗?生:写了。师:那么你能给大家念一念吗?生:雪花像一个个飞舞的小精灵,从天空中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瞬间给大地披上了银装。风景石被大雪覆盖的只露出圆圆的眼睛;松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人们拿出扫雪工具,来到马路上扫雪。脚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雪落在人们的肌肤上,凉丝丝的,人们边扫边说:“今年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这是丰收的预兆呀!我爱冬天的雪,我爱雪后的美景,我给爱冬天雪后的家乡!(动情地读着)(生情不自禁鼓掌)师: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你写的太精彩了。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抓住了雪后风景石、松树的特点进行写作,抒发了自己热爱冬天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看来这节课所学内容你已经掌握了,请坐。师: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