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北片九年级语文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海安县北片九年级语文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海安县北片九年级语文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海安县北片九年级语文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海安县北片九年级语文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北片2013-2014学年上学期12月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满分:150分一、(2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12分)谦虚的学生(zhn sh)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sng yng)a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xun yo)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 b 。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普列汉诺夫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是_。3、填入b处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麻木不仁 b漠不关心 c嗤之以鼻 d无微不至 4、育才中学九(1)班决定于10月10日下午3点在本班举行“向谦虚敬礼”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全班同学写一则通知。(3分) 。5、本次班会活动将邀请政教处的李主任参加,假如你是班长王芳,见到李主任后将怎么说?(3分)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4)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句子是“ , ” 。 (6)晏殊浣溪沙中的“ , ”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7、名著阅读。(6分)(1) 国作家 所写的格列佛游记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 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 世纪英社会现实的讽刺。(3 分)(2)结合原著的某个故事情节,简要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3分) 二、(5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习题。(6分)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注释: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一种喜事的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8试赏析“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凉”字的妙处。(3分) 9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19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10.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其 子 丐 于 途(2)知 其 能 自 新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斥逐之( ) 富人病且死 ( ) 孝基怪之 ( ) 不复有故态 (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以其境过清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久之,其子丐于途。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14.读了本文后,你有何启示?(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习题。(17分)学会在过程中享受 傅全章 很多人做事都只重结果。农人种庄稼,都认为是辛苦、劳累的,而只在粮食收获时才感到喜悦。收获多少与喜悦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学生学习被认为是枯燥的,辛苦的,只有在考试后取得了好成绩才会高兴。文学爱好者认为创作是艰辛的,只有发表了才认为没有白写。绘画者认为是辛苦的,只有画品被人买了才认为没有白画。习书法者认为只有坚持苦练才会有长进,而“成功”的标志就是能否让作品参展、能否参加协会、作品能否有价值。旅游者的旅途是辛苦的,只有到达目的地后才开始欣赏风景做任何事情,都是过程更长。农人种粮种果,往往是几个月才收获一季,而收获的时间相对来说都是短暂的。学生也如此,要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地听、写、练,才会有拿成绩的几十分钟。写作有时看起来一蹴而就,但积累生活、打腹稿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人活着总是要做事的,而做事的过程又会很长,如果我们都把过程看做苦,不能在过程中学会享受,那真是浪费了生命!做事的过程中是有乐趣供我们享受的。农人播种后,每天去田间地头,看见种子发芽了,应该高兴;长叶了,由两片叶变多片叶了,开花了,结果了,果熟了,哪一个过程不令人高兴?学生冥思苦想的一道题终于解了,能不快乐?这快乐恐怕比看到高分时的快乐更实在。我曾在课堂上建议学生把古人说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改作“乐”字,为什么?虽然学生每天坐在同一地方,但每天都获取了新的知识,使自己得到了新的充实,人的文化素养又有了新的提高,不应该为此高兴快乐?练书法者,某字长期写来不满意,或因临摹古帖,或因借鉴他人,或是自己所悟,此次写来十分满意,不亦乐乎!文学创作者,把长期聚结在心中的极想通过文字倾述的情怀终于写成了作品,爱恨情仇的心怀得以宣泄,发表与否,都是快乐!旅游者,并非只在目的地才有风景,无论乘车乘船坐飞机,沿途都有风景:或乡野,或街镇,或沙漠,或草原,或云海,或波涛比那些只到目的地才开始欣赏风景的人,不是多领略了美、多享受了乐趣吗?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做事的过程中度过的。学会在过程中享受,会使我们更加热爱学习和工作,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思维与智慧2012年第10期)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16作者在第段列举了不同人的种种想法,目的是什么?(4 分)答: 17. 作者在第段列举了不同人在做事过程中所享受到的乐趣,请你再根据文意补充一例。(4分) 18选文和下面一则链接材料所持的观点基本相反,结合自己的阅读或成长体验,说说自己更赞成哪一种观点,并阐明理由。(6分)【链接材料】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景色在不断变幻,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这样,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就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错过”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 “收获”这朵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八下课文刘心武错过)答: (四)阅读菊有黄花,完成习题。(17分)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19请简要阐释下面加点的语境义。(4分)菊不朽,他不朽 那样放纵地挥霍美 20请简要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分) 21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进行具体赏析。(4分) 22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6分)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古人亦云“欲速则不达”,生活有时就得慢慢地。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慢慢地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答题纸 2013-12-101(3分)2 (1分)3() (2分)4 (3分)5 (3分)6(1) (2) (3) (4) (5) , 。(6) , 。(8分)7(1) , , (3分)(2)(3分)8(3分)9. (3分)10.(2分)(1)其 子 丐 于 途(2)知 其 能 自 新 11.(1) (2) (3) (4) (4分)12.( )(3分)13.(6分)(1) (2) 14.(4分) 15 (3分)16(4 分) 17.(4分) 18(6分) 19(4分) 20(3分) 21(4分) 22(6分) 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1、(3分)珍视 颂扬 炫耀2、(1分);(分号)3、(2分)b4、(3分) 通知各位同学:为了使我们养成谦虚的良好品质,我班决定于10月10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举行“向谦虚敬礼”的主题班会活动。请各位同学做好准备并准时参加。 育才中学九(1)班班委会 10月8日(评分依据:格式1分,错1处扣0.5分,扣完为止;内容2分,时间、地点、事件及要求各0.5分。)5、(3分)李主任:您好!我是九(1)班的班长王芳。我班将于10月10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举行“向谦虚敬礼”的主题班会活动,诚挚地邀请您来参加并给予指导,恭候您的光临。(评分依据:称呼1分,自我介绍及事件内容1分,敬语1分。)6、略7、略8、凉,既指天凉,又写心境的孤独与凄凉。9、表达了诗人有下独处时的离愁别怨、寂寞孤独的感情10(1)其子|丐于途(2)知|其能自新11.驱逐 将要 以为怪 原来的 12.c 13.很久以后,那富人的儿子在路上乞讨。富人的儿子渐渐能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14.略。可从张孝基心地善良、助人有方、 为人厚道等方面来谈启示。15学会在做事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或“做事的过程中是有乐趣供我们享受的”,“学会在过程中享受”)。(3)16列举不同人的种种想法,是为了证明“很多人做事都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为下文证明“做事的过程中是有乐趣供我们享受的”(或“学会在过程中享受”)作铺垫。(4 分)17略18参考答案:赞成选文观点,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做事的过程中度过的,享受其中的乐趣,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一味注重结果,生活会单调无味。赞成课文错过观点,我们只有锁定目标,心无旁骛,坚持不懈,才能收获累累的硕果,才能实现人生的真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