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战杯资料 大挑 国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上报作品6件 省送 骆悦1 骆悦_第1页
1挑战杯资料 大挑 国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上报作品6件 省送 骆悦1 骆悦_第2页
1挑战杯资料 大挑 国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上报作品6件 省送 骆悦1 骆悦_第3页
1挑战杯资料 大挑 国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上报作品6件 省送 骆悦1 骆悦_第4页
1挑战杯资料 大挑 国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上报作品6件 省送 骆悦1 骆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 编码: 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一种安全高效生物源杀螺剂的发现 学校全称: 华南农业大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骆悦、居建华、黄田福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报送方式:省级报送作品高校直送作品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四份分别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9寄送地址:复旦大学团委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联 系 人:丁 力联系电话:02165642631传 真:02165642631邮政编码:200433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姓 名骆 悦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9.4申报者情况学校全称华南农业大学专 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现学历硕士年级3学制3 年入学时间2002.9作品全称一种高效安全生物源源杀螺剂的发现毕业论文题目通讯地址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邮政编码510642单位电住地通讯地址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邮政编码510642住宅电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居建华女23学士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黄田福男23学士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资 格 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是否为2005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国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是 否若是,其学号为: 2002222024 (部门盖章) 2005年6月20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2005年6月20日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 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作品全称一种安全高效生物源杀螺剂的发现作品分类(D)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目的和基本思路:我国现行灭螺药物的标准是安全、有效、价廉和使用方便等,而真正符合这种标准的杀螺剂几乎没有。因此,寻找符合此标准的灭螺药物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依据植物和害虫协同进化的原理,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自然界,从自然界的植物宝库中寻找杀螺药物,并通过活性追踪从大量植物种类中发现具有高效安全的杀螺活性物质。以进一步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用于害螺防治,同时也为仿生药物合成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点:通过活性追踪从大量植物种类中发现中药植物博落回具有高效安全的杀螺活性。技术关键:1.高效安全杀螺活性植物种类的发现。2.杀螺活性物的制备。主要技术指标:1.杀螺活性在95以上,与当前高效化学杀螺剂效果相当。 2.杀螺活性成份对人畜和环境安全。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我国常用有效的化学灭螺药物有五氯酚钠、氯硝柳胺、溴乙酰胺、烟酰苯胺、乙二胺盐酸盐、四聚乙醛、石灰氮、生石灰等,但这些药物绝大多数对人、畜、鱼和农作物均有毒害,有的灭效较差或价格昂贵或使用与运输不便等原因而被限制或禁止使用。本发明依据植物和害虫协同进化的原理,通过活性追踪从大量植物种类中发现中药植物博落回具有高效安全的杀螺活性,其制备物A5-2对幼螺36 h的LC50、LC95分别为1.02 mg/L、2.65 mg/L。不仅表现出了极强的杀螺作用,也显示了杀螺的速效性。该植物成份可作医药,具备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的特征,而其杀螺活性又与现有高效的化学杀螺剂相当,具备高效的特点。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作品所处阶 段( A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D (自填)技术转让方式合作开发。作品可展示的形 式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本发明所涉及的高效安全杀螺剂,是作者从植物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具有很高杀螺活性的天然产物,属于生物农药的范畴。鉴于该天然产物具有和高效商品杀螺剂相媲美的杀螺效果,可以直接作为杀螺剂开发使用,适用于绿色农业害螺的防治。该成份还可以作为新型杀螺先导化合物,通过优化结构和人工仿生合成得到更加高效的杀螺化合物。国际上一个新型农药活性化合物价值数亿美元,该成份的发现不仅为博落回的直接和全面开发奠定了基础,使其有可能在山区规模种植,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之一。更为进一步开发创制此类农药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价值。专利申报情况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科研管理部门签 章情况属实。 2005年6月20 日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自1933年,Archibald R. G首次报道了利用植物Balanites aegyptica果实进行灭螺实验以来,新的灭螺药物资源被不断地筛选和实验。迄今为止,大约有1500种植物被用于灭螺活性实验,也已筛选出一些对害螺具有较强毒杀作用或对害螺繁衍有抑制作用的植物(Baptista DF 等,1994),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些植物种类只占全球植物的一小部分,真正深入研究的杀螺植物更是非常少,而且大多数只停留在粗提物阶段。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从植物中寻找新的作用靶标和新的杀虫化合物历来都是农药创新的重要途径,因其成功率较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研究和开发也最有成效。由植物杀虫成份毒扁豆碱和除虫菊酯为先导化合物而衍生出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其更加卓越的杀虫效力,成为由天然产物模型到高效合成药剂的光辉范例。而与这些植物杀虫剂相比,植物杀螺剂的研究相对较缓慢,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由此可见植物杀螺剂的研究空间非常大。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研究了许多种灭螺药物。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化学灭螺药物有2000余种,但这当中绝大多数对人、畜、鱼和农作物均有毒害,有的灭效较差或价格昂贵或使用与运输不便等原因而被限制或禁止使用。所以,真正被推广应用的灭螺药物就不多了。然而,目前我国福寿螺滋生面积越来越大,有的地方受害还相当严重。这样,消灭福寿螺的危害还是一项艰难而繁重的任务。而且仅靠目前为数不多的几种药剂进行防治,势必会增强福寿螺的抗性,造成更难防治的局面。且面对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杀螺剂也正朝着非杀生性且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化合物及生物型化合物的方向发展。 对博落回的生物活性研究国内外多集中在医药方面,目前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在农业上也用于杀虫灭蛆,且对博落回粉的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表明,博落回的安全性高。但到目前为止,博落回对福寿螺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却未见报导,其制备物的杀螺活性已经可以和高效商品杀螺剂相媲美。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 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 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曾鑫年性别男年龄44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通讯地址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邮政编码510642单位电宅电话85283331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曾鑫年老师是我校昆虫毒理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情况属实。 (签章)2005年6月20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该发明是由骆悦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与居建华、黄田福同学合作完成的,申报内容真实、数据翔实可靠。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植物杀螺剂的研究目前非常少,商业化的专用植物杀螺剂在我国更是趋于空白,我国的化学杀螺剂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和仿制国外,尚无具备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化学杀螺剂产品,该作品研究方法科学,数据可靠,报道的植物源杀螺剂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适用于福寿螺等害螺的防治,具有很大的直接和间接开发前景,经济价值巨大。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胡美英性别女年龄50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邮编510642单位电话85280308住宅电话85283323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胡美英老师是我校昆虫毒理研究室教授,情况属实。 签 章2005年6月20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该发明研究方法科学,申报内容真实、数据翔实,结果可靠。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该发明所涉及的植物源杀螺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毒、低成本的特点,符合我国目前的杀螺剂使用标准。填补了我国目前绿色高效杀螺剂的空白,适合于绿色农业生产之用,具有较大的现实和理论研究意义。其它说明学校组织协调机构确认并盖章 (团委代章) 年 月 日 校主管领导或校主管部门确认盖章 年 月 日 各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初评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审定意见 团 委 科 协 教 育 厅 学 联(签章) (签章) (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E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F参赛作品打印处一种高效安全生物源杀螺剂的发现作者:骆悦作者简介: 骆悦(1980- ),男,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居建华 黄田福指导老师:曾鑫年教授摘要:通过广泛试验,挑选了40种有毒或药用植物甲醇提取物的作进一步杀螺试验,生测结果表明:木荷、黄姜、博落回等3种植物提取物在浓度为100 mg/L时,浸杀福寿螺幼螺48 h,死亡率为100;在浓度为50 mg/L时,浸杀72h,死亡率为98.28以上。其中木荷、博落回良好的杀螺活性尚未见报道,且对福寿螺有良好的抑制上爬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了博落回的杀螺活性成分,发现博落回的杀螺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中,博落回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在15 mg/L的浓度下处理福寿螺幼螺,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22和95.56;柱层析分离生测结果显示,杀螺活性成分A5-2对福寿螺幼螺具有很强的毒杀活性,处理36 h,其LC50、LC95分别为1.02 mg/L、2.65 mg/L;田间模拟小区试验表明,该活性物质在田间亦有极强的杀螺作用,2.5 mg/L处理幼螺72 h,其杀螺率达88.89%,和相同浓度的对照药剂百螺敌效果相当。关键词:植物源杀螺剂;筛选;福寿螺;博落回 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又名大瓶螺,俗称“苹果螺”、“洋螺”、“鬼仔螺”等,是一种大型淡水贝类硬壳动物。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据估计每只福寿螺雌螺年产幼螺3.25106余只1。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其中以两广最为严重。早在1988年初,农业部巳规定对福寿螺实施检疫。福寿螺属杂食性动物,幼螺、成螺均可危害水稻,幼螺主要取食稻田地壤中的腐殖质,成螺取食量较大,主要取食水稻叶片、根及稻田、池塘内杂草的叶、根,也为害蔬菜、瓜果。据统计,仅1991年在广东就有近66.7万2稻田受害2,在稻区一般受害株率5一13,严重的达56,部分田块甚至被食光3。近年来,福寿螺更是普遍危害,我国南方各地每年均有报道,在重庆甚至出现人螺大战的场面。建国以来,我国研究了许多种灭螺药物。据不完全统计,化学灭螺药物有2000余种。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我国常用有效的化学灭螺药物有五氯酚钠、氯硝柳胺、溴乙酰胺、烟酰苯胺、乙二胺盐酸盐、四聚乙醛、石灰氮、生石灰等,但这些药物绝大多数对人、畜、鱼和农作物均有毒害,有的灭效较差或价格昂贵或使用与运输不便等原因而被限制或禁止使用。所以,真正被推广应用的灭螺药物就不多了。然而,我国钉螺、福寿螺滋生面积仍然较多,有的地方血吸虫病的流行还相当严重。福寿螺在很多地方已成为水生作物如水稻、茭白等的主要害虫。这样,消灭害螺成了一项艰难而繁重的任务。我国现行灭螺药物的标准是安全、有效、价廉和使用方便等,而真正符合这种标准的则是甚少。因此,寻找符合此标准的的灭螺药物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自然界,从自然界的植物宝库中寻找植物源杀螺药物,以进一步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用于害螺防治,同时也为仿生药物合成提供资料。第一部分:高效安全杀螺活性植物的筛选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植物材料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有目的地采集了40种植物样品。分别将这些植物切碎阴干,再用粉碎机粉碎备用。具体名录及采集部位如下:(1)七叶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sm. 根状茎(2)狗花椒 Zanthoxylum stenophyllum Hemsl 茎叶、果(3)羊角七 Aconitum henryi Pritz 块根(4)黄姜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根状茎(5)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 Jacq. 叶(6)苦皮藤 Calastrus angulatus Maxim 根(7)八角莲 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Cheng 根(8)文王一枝笔 Balan ophora involuerata Hook.f. 全株(9)开口箭 Tupistra Chinensis Bak. 根状茎(10)金腰箭 Eynedrella nodiflora全株(11)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R. Br. 根(12)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根茎(13)火殃勒 Euphorbia antiquorum L. 茎(14)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Dunn 茎叶(15)水茄 Solanum torvum Sw. 茎叶(16)大叶相思 Acacia auriculaeformis A.Cunn 茎叶(17)山菅兰 Dianella ensifolia Dc.全株(18)臭茉莉 Clerodendron fragrans vent. 茎叶(19)红背桂 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茎叶(20)三叉苦 Evodia lepta Merr. 茎叶(21)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茎皮(22)黄槐 Cassia surattensis Burm.f. 茎叶(23)对叶榕 Ficus hispida Linn.f. 茎叶(24)状元红 Clerodendron japonicum Sweet. 全株(25)银边红桑 Nalypha wikesiana var. obovata 茎叶(26)勒党 Zanthoxylum avicennae 茎叶(27)土蜜树 Acronychina pedunculata 茎叶(28)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l. 茎叶(29)了哥王 Wikstroemiae C.A. Mey全株(30)乌桕 Sapium discolor muell.-Arg茎叶(31)臭草 Agreratum conyzoides Linn. 全株(32)蟛蜞菊 Wedelia chinensis(Osb.)Merr. 茎叶(33)紫背金盘 Ajuga nipponensis Makino 全株(34)野菊 Dendranthema Des Moul. 茎(35)四季米籽兰 Aglaia duperreana Pierre 叶(36)苦楝 Melia azedarach L. 果实(37)大叶桃花心木 Swietemia macrophylla King 叶(38)红果米籽兰 Aglaia odorata var.chaudocensis 叶(39)印楝 Azadirachta indica 种子(40)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果实1.1.2福寿螺 供试验的幼螺采自华南农业大学实习农场水稻田沟边。于实验室条件下适养7天后,选用无损伤的大小较一致的幼螺(0.416-0.688 g)、成螺(10.00-18.00 g)。1.1.3对照药剂 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浙江省温州市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1.1.4 主要仪器 RE-52C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Laborata 4001旋转蒸发仪:德国Heidolph公司 ;FE-130植物粉碎机:河北黄晔科学仪器厂;1702-MP8型电子天平:德国Sarrtorius Gmbh Gottingen公司;Kieselgel 60F254薄层层析板。1.2方法1.2.1 植物样品的提取 本实验全部采用甲醇对植物进行超声波提取,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溶剂后将所得样品装瓶、封盖,置于冰箱中备用。1.2.2 浸杀福寿螺试验方法 参考张楚霜等4和Vasconcellos等5的试验方法,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取一定量的抽取样品,分别用甲醇先配成高浓度的母液,然后用去氯水(自来水静置48 h)稀释成所需要的浓度。初筛按400 mg/L配制药液,凡在72 h内福寿螺死亡率达100者进入复筛试验,复筛按200 mg/L、100 mg/L、50 mg/L配制药液。以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配成浓度为1.25 mg/L作对照药剂,并设置甲醇水溶液为空白对照。以上初筛和复筛的各种处理,各设3个重复,分别用500 ml塑料杯盛200 ml药液,每个杯中放入福寿螺幼螺20只,杯口用纱布封口以防其逃走。分别于处理后第24 h、48 h、72 h检查各杯内螺的死亡数,由此计算不同时间各种处理螺的校正死亡率。试验期间室内温度为2430 。1.2.3 福寿螺上爬试验 对杀螺效果较好的几种样品,即黄姜、木荷、博落回、三叉苦、开口箭等5种提取物样品进行福寿螺上爬试验。用浸杀试验所用的塑料杯,分别配制浓度为200 mg/L的药液,每处理3个重复。然后向每个塑料杯中投入20只福寿螺幼螺,纱布封口,但杯内有足够的非水体空间供其自由上爬。分别于0.5 h、1 h、6 h、12 h、24 h后观察其活动情况,记录福寿螺爬出液面以外的数量。1.2.4福寿螺死活鉴定标准参考Santos等方法6,药后24 h、48 h、72 h,取出各塑料杯中的怀疑死螺。分别放养在去氯清水中观察2h,不能确定死亡的重新投入相应的塑料杯内,最后一次检查以24 h内不能开厣活动的,就确定其死亡。2结果与分析2.1常规浸泡杀螺试验本试验通过广泛的试验,挑选出40种有毒或药用植物,从中寻找具有杀螺活性的植物。依据样品的杀螺效果,又从中选出4、9、10、11、12、13、20、21、29、30和31号共 11个样品进一步复筛试验。从复筛结果来看,4号黄姜、9号开口箭、11号博落回、12号雷公藤、20号三叉苦、21号木荷等5种植物提取物在200 mg/L浓度下72 h的校正杀螺率达100。其中有些药剂在较高浓度时杀螺效果很明显,但在低浓度时却基本无杀螺作用,如12号药剂雷公藤,在200 mg/L的浓度下,72 h杀螺率达到100,而在50 mg/L时,72 h的杀螺率只有1.72,基本不表现杀螺作用。黄姜、博落回、木荷等3种植物提取物在100 mg/L的浓度时,浸杀福寿螺48 h,死亡率为100,且在低浓度50 mg/L下,浸杀24 h福寿螺死亡率均分别为88.33、61.67、91.67,和对照高效商品杀螺药剂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1.25 mg/L的浓度下杀螺效果差异显著;浸杀48 h福寿螺死亡率更是分别达到96.67、91.67、100;在72 h时,杀螺率均达98.28以上,和对照药剂百螺敌的药效差异不显著。 结果见表11。表11 植物提取物不同时间(h)、不同剂量(mg/L)浸杀福寿螺校正死亡率()编号 24h 48h 72h 200 100 50 200 100 50 200 100 504 98.33a 95.00a 80.00ab 100 a 100 a 96.67a 100 a 100 a 98.28a9 43.33c 0 f 0.00 d 100 a 35.00c 11.67c 100 a 38.95c 16.67dce10 20.00d 0 f 0 d 28.33c 3.33 ef 0 c 36.21c 0 d -3.45e11 95.00a 85.00b 61.67bc 100 a 100 a 91.67a 100 a 100 a 98.28a12 13.33d 0 f 0 d 86.67a 18.33d 1.67 c 100 a 62.07b 1.72 e13 8.33d 0 f 0 d 20.00c 0 f 0 c 38.33c -3.45d -3.45e20 96.67a 61.67c 18.33d 100 a 80.00b 43.33b 100 a 86.21a 53.45b21 98.33a 96.67a 91.67a 100 a 100 a 100 a 100 a 100 a 100 a 29 76.67b 15.00e 13.33d 91.67a 26.67cd 16.67c 93.10a 34.48c 18.97c30 50.00c 0 f 0 d 53.33b 13.33def 15.00c 53.45b 24.14c 17.24cd31 48.33c 6.67ef 0 d 90.00a 15.00de 0 c 93.10a 25.86c 1.72 e百螺敌 43.33c 43.33d 43.33c 83.33a 83.33b 83.33a 100 a 100 a 100 ack 0 e 0 f 0 d 0 d 0 f 0 c 4.44 d 4.44 d 4.44 e注:1.同列数据后带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DMRT法,0.05)。 2.百螺敌浓度1.25mg/L。4.黄姜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9.开口箭 Tupistra Chinensis Bak.;10.金腰箭 Eynedrella nodiflora; 11.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 R. Br.;12.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13.火殃勒 Euphorbia antiquorum L.;20.三叉苦 Evodia lepta Merr.; 21.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29.了哥王 Wikstroemiae C.A. Mey; 30.乌桕 Sapium discolor muell.-Arg;31.臭草 Agreratum conyzoides Linn.2.2福寿螺上爬试验观察 福寿螺接触药物后上爬与否,将关系到其接触药剂的时间的长短,也将和杀螺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在复筛的基础上,对5个浸杀福寿螺效果较好的样品,即黄姜、木荷、博落回、三叉苦、开口箭进行了福寿螺上爬试验,以选出对福寿螺刺激上爬作用不大或有抑制作用的植物作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开口箭对福寿螺有一定刺激上爬作用,在6 h时上爬率达到35以上;博落回和黄姜在0.5 h后对福寿螺的刺激开始下降,在6 h后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上爬作用;而木荷和三叉苦对福寿螺表现为明显的上爬抑制作用。具体情况见图11。图11 植物提取物200 mg/L时福寿螺不同时间自由上爬情况3结论与讨论杀螺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生物杀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大约有1500种植物被用于杀螺活性试验7,并已发现有不少植物具有杀螺活性89。但这只是地球上存在的众多植物种类的一小部分,植物源杀螺剂的研究空间还有很大10。应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消灭害螺的研究,不仅利用了我国杀螺植物资源的优势,而且有效地减轻了化学杀螺药物对环境的污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通过广泛的试验,挑选出40种有毒或药用植物,从中寻找具有杀螺活性的植物。从试验结果来看,有杀虫作用的植物并不一定就有杀螺作用;有些植物提取物在较高浓度时杀螺效果很明显,但在低浓度时却基本无杀螺作用,如12号药剂雷公藤,在200 mg/L的浓度下,72 h杀螺率达到100,而在50 mg/L的浓度下,72 h的杀螺率只有1.72;有些植物如黄姜、木荷、博落回,它们的甲醇提取物在50 mg/L的浓度下72 h杀螺率即达到98.28以上,杀螺效果显著,且剂量都低于WTO专家委员会规定的LC50100 mg/L。从上爬试验来看,除了开口箭有刺激上爬作用外,对福寿螺有较好灭杀作用的其他几种植物对其刺激作用都不大,即使开始有少数螺上爬,但在短短数小时内这些药剂又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这有着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黄姜在杀螺方面已经有较多相关研究报道,而木荷、博落回目前却没有报道;三叉苦虽然对福寿螺有较好的抑制上爬作用,但其在低浓度时的杀螺效果不是很好。综合考虑杀螺效果和对福寿螺抑制上爬作用,认为木荷、博落回是非常有前景的植物源杀螺剂。我们将对它们的有效成分、毒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第二部分:博落回杀螺活性成分的纯化、制备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R. Br.)为罂粟科博落回属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分部广泛。目前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11、抗肿瘤12等方面。在农业上也用于杀虫灭蛆13,且对博落回粉的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表明,博落回的安全性高14。但到目前为止,博落回对福寿螺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却未见报导,决定选择博落回为进一步研究对象,通过活性追踪寻求其杀螺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R. Br.)根粉(40目),2004年6月中旬采于江西1.2 供试福寿螺: 见第一部分1.1.21.3 生物测定1.3.1 福寿螺浸杀活性测试方法 见第一部分1.2.2。1.3.2 福寿螺死活鉴定标准 见第一部分1.2.4。1.4 提取溶剂的筛选由于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博落回可能有不一样的提取效果,其提取物对福寿螺也就可能因此而有不同的活性。为了选出一种较好的提取溶剂,本试验采用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等6种溶剂,按博落回干粉/溶剂体积为1/10的比例在超声波提取2次,提取率分别13.76、3.33、6.44、3.24、3.50、1.35。所得样品装瓶、封盖,置于冰箱中备用。1.5 博落回活性成分的分离博落回根粉 丙酮冷浸提取博落回丙酮提取物 甲醇 石油醚萃取 甲醇水(甲醇:水1:1) 石油醚层 乙酸乙酯 浓缩 石油醚萃取物 甲醇水层 乙酸乙酯层 正丁醇 浓缩 乙酸乙酯萃取物甲醇水层 正丁醇层 浓缩 浓缩 残余物 正丁醇萃取物图2-1 博落回液液分配法初步分离程序在证实了博落回的杀螺活性后,为了能较完全的将博落回中的化学成分提取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化学成分的活性部位和避免可能的成分流失,决定选用丙酮为提取溶剂,冷浸提取。经真空浓缩后取丙酮提取物12.77 g,装入分液漏斗,加入500 mL甲醇溶解,然后加入石油醚、石油醚萃取后加入水(甲醇:水1:1),再依次加入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液萃取(共3次,500 mL/次),萃取完毕后,将各个萃取液和最后的残余液分别减压浓缩,将浓缩产物储藏在4冰箱中备用并计算各溶剂的萃取率(流程见图21)。1.6 活性成分的柱层析分离选取4.580 cm的玻璃层析柱,采用湿法装柱。称取600 g 100200目的硅胶,放入1000 ml的玻璃缸中,加入已经经薄层层析所选定的淋洗溶剂系统搅拌均匀使其不留气泡,将硅胶快速倒入玻璃层析柱内,装好后轻轻敲打柱子,以保证硅胶均匀,表面平整。然后称取待分离物,用适量丙酮溶解后拌于硅胶,待丙酮挥发干后小心地装入硅胶柱,使硅胶表面不被破坏。打开层析柱活塞,用所选定的溶剂系统进行洗脱,定量(50 ml)接收流份。通过硅胶G板将各个流份在选定的溶剂系统中展开,当展开至硅胶G板前沿线时,取出硅胶板,晾干后用显色剂(甲醇:硫酸85:15)显色,选取Rf值相同或相近的流份合并。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溶剂的提取物的杀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的各种溶剂提取物对福寿螺都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从不同处理对幼螺的毒力来看,博落回的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的48h的LC50分别为36.28 mg/L、35.98 mg/L、25.46 mg/L、25.87 mg/L;丙酮提取物48 h的LC50、LC95最低,分别为19.43 mg/L、26.97 mg/L;石油醚提取物48 h的LC50、LC95最高,分别为50.31 mg/L、97.94 mg/L(表21)。表2-1 不同处理浸杀幼螺48 h的毒力处理 回归方程 LC50 (mg/L) LC95 (mg/L)甲醇提取物 y=-5.55+6.77x 36.28 63.51乙醇提取物 y=-2.04+4.52x 35.98 83.12乙酸乙酯提取物 y=-2.38+5.25x 25.46 52.38丙酮提取物 y=-9.90+11.56x 19.43 26.97石油醚提取物 y=-4.67+5.69x 50.31 97.94氯仿提取物 y=-6.00+7.78x 25.87 42.092.2 不同溶剂的萃取结果用6种不同极性溶剂连续萃取博落回丙酮提取物的萃取效果见表2-2,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率分别为19.42、26.59和24.30(见表22)。表2-2 液液分配法对博落回丙酮提取物的分离效果萃取溶剂萃取物重(g)萃取率(%)萃取物形态石油醚2.4119.42黄褐色浸膏乙酸乙酯3.4026.59黑褐色浸膏正丁醇3.1024.30黄色浸膏残余液1.6813.14黄褐色浸膏甲醇不溶物2.1917.11黄褐色浸膏2.3 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杀螺活性比较将各萃取物按第一部分1.2.2方法配成15 mg/L的溶液,测试了不同萃取物的杀螺活性,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活性最高,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22和95.56。其它溶剂萃取物只有石油醚萃取物表现出微弱的杀螺活性,表明博落回中的杀螺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相中(见表2-3)。表2-3 液液分配法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杀螺活性比较萃取物24h48h校正死亡率SE(%)显著性校正死亡率SE(%)显著性石油醚萃取物2.22b13.33b乙酸乙酯萃取物82.22a95.56a正丁醇萃取物0b0b残余物0b0b甲醇不溶物0b0bCk0b0b注: 同列数据后具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差异不显著(DMRT法)2.4 柱层析各流份杀螺活性比较将初步分离活性物质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经薄层层析检验后根据Rf的异同合并,得A1A5共5个流份。采用室内浸杀法,将各流份按第一部分1.2.2方法配成6 mg/L的水溶液,结果见表24。试验结果表明,各个流份对福寿螺的活性差异较大,在5个流份中,A1有一定的杀螺活性,处理24 h和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2、46.67。A5杀螺活性最好,处理后24 h校正死亡率即达到95.56,效果优于5 mg/L百螺敌,在48 h时和百螺敌效果相当。不仅表现出极强的杀螺作用,也显示了杀螺的速效性(见表24)。表24 柱层析各个流份的杀螺活性比较流份Rf 值24h校正死亡率SE(%)48h校正死亡率SE(%)A10.630.942.22 c46.67 bA20.390.680 c4.44 cA30.170.520 c4.44 cA40.030.282.22 c2.22 cA5095.56 a95.56 aCk0 c0 c百螺敌78.33 b100 a注:1.同列数据后具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差异不显著(DMRT法);2.百螺敌浓度5 mg/L,温度24 。 2.5 A5的柱层析分离纯化由于博落回根提取物的成分复杂,经过初次柱层析后,其活性较强的组分仍然还有很多杂质,且经初次柱层析生测结果后发现,所选用的流动相极性偏低。因此提高流动相极性对A5进行再次柱层析。层析得到49个流分,将各流分配成2 mg/L的水溶液进行了室内生测经过生测结果表明,组分1(第1-10流分) 和组3(第28-49流分)对福寿螺没有灭杀作用。而组分2(第11-27流分)(简称为A5-2)具有很强的灭杀作用,处理福寿螺36 h,其对幼螺、成螺的LC50分别为1.02 mg/L、2.55 mg/L。详见表2-5。表2-5 A5-2对福寿螺的毒力 项目LC50(mg/L)LC95(mg/L)LC5095置信区间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幼螺1.022.650.84-1.21Y4.9731+3.9475x0.9523成螺2.5510.991.99-3Y3.9430+2.5957x0.9415注:1. 幼螺重0.4110.723 g, 成螺12.65217.233 g,测试期间室内温度为2028 。2. 处理时间为36 h2.6 田间模拟小区药效药后24h博落回提取分离物A5-2 10 mg/L杀螺率为100%,效果显著优于5 mg/L百螺敌;药后72h 5 mg/L A5-2也有很好的杀螺效果,其杀螺率达到100%,和相同浓度的百螺敌效果相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