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八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浙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八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浙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八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浙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八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浙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八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浙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胜中考专题训练之八: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选择题1“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动的。这主要是靠什么来拉动的( ) a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2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c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3导管、筛管贯穿植物体,都起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叶一茎一根”运输 b. 在筛管中,沿“根一苇一叶”运输 c在导管中,沿“时一茎一根”运输 d. 在导管中,沿“根一茎一叶”运输4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幼茎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对其进行横切,观察到就红色的部分是( ) a树皮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5恩施州正在创建 “仙居恩施”,提升“城市名片”,改善城市绿化。今年入春以来在各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两旁移栽了一批大树,要求带冠移栽,为了提高大树成活率,下面是某同学对工人师傅提供的建议,其中不具可行性的是( )a浇过多水 b用遮阳网遮阴 c带土移栽 d摘除部分叶片6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常松士,勤施肥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c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7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8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 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9右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光合作用放出氧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10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1如图,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12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研磨过滤遮光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13据5月26日齐鲁晚报报道:我市微山县马坡乡址坊头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如图所示村民刘凯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 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c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 d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1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生态绿墙上,栽种的众多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小环境的温度。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15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a b c d16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炽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17将一颗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公斤重的大樟树。你知道樟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下列那一项(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阳光 c.氧气 d.二氧化碳18昆嵛山樱桃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入。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果农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定时通风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松士、施肥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19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a.氧气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20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 ni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 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二、简答题21下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作用的结果。(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作用产生的。(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作用产生的。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2)观察比较萝卜条一的变化,可推测a烧 杯中盛放的是 _。观察比较萝卜条一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_(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_(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4)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_。2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阳光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见下图),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应选用_(选填“黑色”或“透明”)塑料袋,目的是避免塑料袋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b的阀门,用手挤压塑料袋,发现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_,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_。(3)根据分析,请写出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情况:_。24请分析下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_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它器官提供_,发挥此作用所需要原料是_。(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_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_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_作用。(5)根、茎、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能使植物更好地生活在广袤的生物圈中,不断为生物圈做出自己的贡献。试总结植物对生物圈的意义: _(答出两项)2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26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 。(2)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 。(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 蓝色。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三、实验探究题27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 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 。28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如图)。(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29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 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 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 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a.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b.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c.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d.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 (2)分析伍德沃德实验数据可得,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 (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bddabbdccabccbdddda二、简答题21蒸腾、氧气、光合、二氧化碳、呼吸22溶液的浓度、盐水、吸水、大于、浇水23(1)黑色 光合 (2)浑浊 二氧化碳 (3)吸进氧气,吸出二氧化碳24(1)吸收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