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可控硅全波整流.doc_第1页
4 可控硅全波整流.doc_第2页
4 可控硅全波整流.doc_第3页
4 可控硅全波整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编号 2203 可控硅全波整流一实操目的1 掌握单结晶体管和可控硅的工作原理。2 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脉冲产生的原理;3 了解调压的原理4 掌握各工作点的输出波形。5 掌握输出电压与控制角之间的关系。二原理图 实操原理图见图2203-1所示。图2203-1可控硅整流电路三实操器材220V/12V交流变压器2个,示波器,万用表,桥堆一个,100欧电阻两个,8V稳压管1个,100K可调电阻1个,10K电阻1个,0.1uF电容1个,510欧电阻1个,单结晶体管(BT33)1个,47欧电阻2个,二极管2个,可控硅2个,12V灯泡1个,万能板1块,导线若干,烙铁1个,焊锡若干。四元件介绍a) 可控硅1结构可控硅也称为晶闸管。它有三个电极,即阳极a、阴极c和控制极g。螺栓一端是阳极a,另一端有两个电极,引线粗的是阴极c,细的是控制极g。用万用表测量极间电阻的方法可以判断其好坏、触发能力及管脚。其图形文字符号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203-2所示。 a J1 J2 J3 a p1 p2 p3 p4 c SCR g g c(a)图形文字符号 (b)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203-2 可控硅2工作原理在可控硅的阴阳极加反向电压时,只有J2结正向偏置,故只能通过很小的反向漏电流,可控硅不导通,呈反向阻断状态。在可控硅的阴阳极加正向电压时(控制极断开),J1、J3结正向偏置,而J2结反向偏置,故在此时还是只有极小的正向漏电流通过,可控硅仍不导通,呈正向阻断状态。在可控硅的阴阳极加正向电压,并在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加上一定的正向触发电压Ug,此时J1、J2、J3结均为正偏值,并且由于自身的正反馈作用,即使触发电压消失,它们能保持导通,只有当阳极电压减小至0或反向,才关断。3主要参数(1) 正向阻断峰值电压(PFV)(2) 反向阻断峰值电压(PRV)(3)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f)(4) 控制极触发电压(Ug(5) 维持电流(Ih)使用时必须注意加在可控硅上的正、反向电压峰值不应超过正、反向峰值阻断电压,通过的平均电流值不应超过额定正向平均电流值,否则,可能损坏可控硅元件。4好坏判别:(1)R100档,测量晶闸管阴阳极间正反向电阻值,正常的晶闸管正反向电阻值都应在几百千欧以上,若只有几欧或几十欧姆,则说明晶闸管已短路损坏。(2)R10档或R1档,测量控制极与阴极间的正向电阻应很小(几十欧姆),反向电阻应很大(几十至几百千欧),但有时由于控制极PN结特性并不太理想,反向呈不完全阻断状态,故有时测得的反向电阻不是太大(几K欧或几十K欧),这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性不好,测试时,如果控制极与阴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接近0)或很大,这说明晶闸管已损坏。5管脚判别将万用表量程拨至R1档,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阴极,记下表针位置。然后用一导线或通过开关,将晶闸管阳极与控制极短路一下(这相当于给控制极加上正向控制电压),晶闸管导通,读数为几至几十欧。再把导线断开,若读数不变,说明晶闸管良好。本法仅适用于小容量晶闸管,对于中容量和大容量晶闸管可在万用表R1档上,再串一1.5V电池测试。(二) 单结晶体管1结构单结晶体管由一个PN结、发射极e、第一基极b1(离e较远)和第二基极b2(离e较近)组成,由于有两个基极,故又称为双基极二极管。其图形符号和等效电路如图2203-3所示。 b2 b2 V Rb2 eeUbbUeRb1 Ub1 b1(a)图形符号 (b) 等效电路图2203-3单结晶体管图中V代表发射极e与基极b1、b2间的等效二极管,因此,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与任一基极间都有单向导电性,而基极b1与b2之间有约212千欧的电阻。2工作原理单结晶体管工作时,如果UeUp(Up为峰点电压,且Up=Ub1+UV ,一般UV为0.6-0.7v,为PN的正向电压降,即谷点电压),则PN结正向导通,e、b1极间的电阻突然减小,发射极e即流过一个很大的脉冲电流,导通后,只要UeUV它就能维持导通状态,当UeUV时,它就呈截止状态。3单结晶体管管脚判别:、a发射极e:万用表置于R1K档,任意测量两个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其中必有两个电极间的正反向电阻是相等的,约为3-10K欧(这两个管脚分别为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则剩余一个管脚为发射极e.(因为单结晶体管是在一块高电阻率的N型硅半导体基片上引出两个欧姆接触的电极作为两个基极b1、b2,b1和b2之间的电阻就是硅片本身的电阻,正反向电相同)。bb1、b2极:测量发射极与某一基极间的正向电阻,阻值较大的为b1,阻值较小的为b2。思考题:如何用万用表判别单结晶体管和普通晶体三极管(NPN)?单结晶体管不但外形与普通三极管相似,而且与NPN三极管测量时也有相似之处,单晶体管(双基二极管)的发射极e对两个基极b1、b2均呈现PN结的正向特性。正小反大,与普通NPN型晶体管特性一样,利用单晶体管的b1、b2之间没有PN结的特性,可以与普通NPN管相区别。b1、b2间正反向电阻都一样约为3-10K欧,而NPN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是一个正向PN结和一个反向PN结串联,用万用表测量时正反向阻值都很大。(三)桥堆1桥堆好坏判别:利用桥堆相邻两个管脚间都有一个PN结(正向导通,反向阻断)如果有相邻两个管脚正反向电阻都无穷大(开路)或很小接近0(短路)情况,桥堆已经损坏。2管脚判别:万用表打到R1K档,选定一管脚接到万用表黑(红)表笔上,红(黑)表笔分别接到其余三个管脚。如果3个阻值都很小,则所选定管脚为桥堆直流输出负(正)极端,若有大有小,则为桥堆输入电源端。五原理分析本电路为一可控硅整流调压电路,由单结管组成的触发电路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组成。在图示的触发电路中,由桥式整流电路输出全波整流电压信号,通过限流电阻R1和稳压管后,因稳压管使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幅值限制在一定值上,输出一梯形波,提供给RC振荡电路,经电容C充放电后输出一锯齿波电压信号,该信号又作为单结管的发射极的输入电压信号,从而使单结管输出一系列较窄的尖峰脉冲;主电路工作后,可控硅的阴阳极在正向电压作用下,且当控制极接收到同步的脉冲信号时,可控硅即触发导通。调节充放电回路中的RP,改变控制角,从而改变导通角,以达到调节输出电压的目的。六实操步骤1根据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有极性或管脚要求的元件应进行正确的判断,对其它元件应确认标称参数。2按照原理图正确焊接线路。3调试触发电路。线路焊好后,调节RP用示波器观察各工作点电压波形,直至输出一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4系统调试。接通主电路,将脉冲信号加入可控硅的控制极,用示波器测试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波形正常后,调节RP应使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七注意事项1连接线路时,必须将各元件正确接入,特别应注意二极管、桥堆、稳压管的极性。2主电路和触发电路必须同步(取同相电源)。3测试负载电压波形时,因电压较高应用带衰减器的探针直接从灯泡两端测试。八故障分析1观察电容两端的波形时,无锯齿波输出,这时须先检查整流桥是否有电压输出,稳压管是接反及击穿,然后检查单结管的好坏及管脚是否有误。2触发电路有脉冲输出,但接好主电路后,灯泡不亮。这种情况应先检查可控硅两端是否加上了正向电压及可控硅的好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