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东台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东台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东台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东台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台市安丰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 ( )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微元法 d.极限的思想方法2.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vtovtovtovtoabcd3.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角(已知450)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上的拉力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角时,绳b上的拉力为f2;再转过角时,绳b上的拉力为f3,则( )a. f1=f3 f2 b. f1=f3f3f2 d. f1f2f34.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船分别从a、b两点开始过河,两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均小于水流速度,方向分别与河岸成60o和30o角,两船恰能到达对岸同一位置若甲乙两船渡河过程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甲、s乙,则 ( )as甲s乙 b s甲=s乙cs甲s乙 d无法确定s甲和s乙的关系60o30o甲乙水流方向ab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已知ma4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0.2,在物体a上系一细线,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6n,现水平向右拉细线,g取10m/s2,则 ( )a当拉力f8n时,a相对b滑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分6.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了距离h,则(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d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mgh7.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变大了(仍然以圆轨道运动),那么卫星的( )a .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b .角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c . 加速度变小,机械能变大 d . 速率变小,周期变小8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货物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提升,在t时间内上升h高度,设在t时间内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为w、平均功率为p,则 ( )ab.cd 甲乙aboc9如图所示,a、c和b、c是两个固定的斜面,斜面的顶端a、b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体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块分别从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质量分别是m1、m2(m1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若甲、乙滑至底端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所需时间分别是t1、t2则 ( )aek1ek2 bv1v2cw1w2dt1t2三、简答题:本题共计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述说法合理的是 a在纸带上能直接测量出小车在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b若纸带上的打点由密集变稀疏,则小车对应的速度由大变小 c通过打点纸带,可研究小车在各段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的变化特点 d通过打点纸带,可研究小车在各段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的特点(2)如图中甲所示,某同学将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利用钩码通过细绳水平拉木块,让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木块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一些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大小vb = _m/s,木块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 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1(12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2.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m/s;(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选填“v-m”或“v2-m”)图象;(4)某同学在(3)中作出的线性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其可能原因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6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2分)如图所示,人重500n,物体重800n,地面粗糙,无水平方向滑动,当人用100n的恒力向下拉绳子时,求:(1)地面对人的支持力;(2)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以及对物体的摩擦力。13.(14分)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汽阀让火车减速滑行,当火车滑行300m时,速度减为关闭汽阀时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停在车站中,设火车在滑行的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试求:(1)火车关闭汽阀前的速度;(2)火车滑行的加速度;(3)火车从关闭汽阀到停止滑行的总路程。14(12分)2008年9 月5 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宇航员出舱完成太空漫步,设飞船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行速度为v,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2)飞船运行的周期t。15(15分)如图所示,粗糙斜面ab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c点在圆心o的正下方,d点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cob=。现有质量为m的物块从d点无初速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b点的最远距离。odabc16(16分)滑雪运动员由a点以初速度=20m/s沿水平方向冲出跳台,雪坡ab长l=80m,与水平地面夹角=37,如图所示由于缓冲作用,运动员落到斜面或水平地面后,垂直接触面的速度突变为零而平行接触面的速度保持不变,滑板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不计空气阻力和通过衔接处b的能量损失(取g10m/s2,sin370=06,cos370=08) 求:(1)运动员冲出跳台后与雪面的撞击点离a点的距离;(2)运动员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东台市安丰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分)12345dcaab二、多项选择题:(16分)6789bdaccdbc三、简答题:(20分) 10(1)cd (2分)(2)1.0(3分) ; 1.3 (3分) 11. (1)1.140 (3分) 0.57 (3分) (2)mm (2分) (3)v2m (2分) (4) 小车与水平轨道间存在摩擦力(或未平衡摩擦力)(2分)四、计算题:12.(12分)解:(1)对人:f1+t=g1 f1 =400n (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00n。(1分)(2)对物体:竖直方向 tsin600+f2=g2 f2=713.4n (3分)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713.4n,方向竖直向上 (1分)水平方向:tcos600=f f=50n (3分) 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1分)13. (14分)解:(1)由题意得:v12-v02=2as10-v1=at v1=v0/2解得:v0=20m/s (5分)(2)由0-v1=at得a=-0.5m/s2 (4分)(3)s1= =300m s2= t=100ms= s1 + s2=400m (5分)14(12分)解:(1) (3分) (3分) (2分)(2) (2分) (2分)15(15分) 解:(1)物块从d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3分),物块经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3分) 由以上两式得支持力大小fn=3mg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1分)(2)小物体通过圆弧轨道后,在斜面上运动到最大距离s时速度为0,由动能定理可得 (4分) 故 (2分)16(16分)解:(1)假设运动员落在斜面上的p点,距抛出点的距离为l,则 (2分) (2分)由式得:l = 75m (2分) 时间t = 3s即运动员落在斜面上,距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