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天然生态渔场规划.doc_第1页
三峽天然生态渔场规划.doc_第2页
三峽天然生态渔场规划.doc_第3页
三峽天然生态渔场规划.doc_第4页
三峽天然生态渔场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重重庆庆市市三三峡峡库库区区天天然然生生态态渔渔场场建建设设规规划划 目 录 提 要 6 一 基本情况及渔业现状 6 二 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场的必要性 7 三 规划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8 四 投资及效益 10 五 全面规划 分阶段实施 10 第一章 总 论 11 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背景 11 第二节 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范围界定 12 第三节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2 一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的必要性 12 二 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场的有利条件 14 第四节 规划的主要思路 16 第二章 基本情况 16 第一节 自然概况 16 一 自然条件 16 二 库区水系情况 17 三 库区水质状况 18 四 库区主要支流水华及营养状况 19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20 一 人口情况 20 二 社会发展水平 20 三 库区水域特点及淹没 移民情况 21 第三节 库区渔业概况 23 一 渔业资源 23 2 二 渔业产量 24 三 渔业特点 24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6 第二节 规划基本原则 26 第四章 规划的编制依据 27 第一节 政策 法规 27 第二节 工程建设依据 28 第三节 与规划工作相关的基础资料 28 第五章 规划范围 年限 目标与布局 29 第一节 规划范围与年限 29 第二节 规划目标 29 一 总目标 29 二 近期目标 30 第三节 规划布局 30 一 库区天然生态渔场 30 二 库区水域牧场 30 三 人工湿地渔业 31 四 库区休闲渔业 31 第六章 规划的主要内容 31 第一节 五大工程 规划 31 一 资源增殖工程规划 31 二 水域牧场工程规划 36 三 湿地渔业工程规划 39 四 质量品牌工程规划 40 五 人才培训工程规划 42 第二节 四大体系 规划 43 一 苗种繁育体系规划 43 二 技术支撑科技支撑体系规划 45 三 渔业监管体系规划 51 3 四 现代营销体系规划 52 第七章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56 第一节 总投资估算 56 第二节 资金筹措 58 一 财政投入 58 二 其他投入 58 第八章 建设进度安排 59 第一节 规划年限 59 第二节 年度建设任务 59 一 每年度实施的项目 59 二 分年度实施的项目 59 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分析 60 第一节 经济效益 60 一 渔业收入 60 二 相关产业收入 61 第二节 社会效益 61 一 促进渔 移 民致富奔小康 61 二 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 促进就业 61 第三节 生态效益 62 第四节 风险分析 62 一 市场风险 62 二 自然风险 63 三 技术风险 63 四 决策风险 63 五 生态风险 63 第十章 环境影响分析 64 第一节 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对鱼类资源总量的影响 64 第二节 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对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4 第三节 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对鱼类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64 第四节 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对水质的净 化作用 65 4 第五节 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对库周农业面源污染的拦截作用 65 第六节 总体评价 66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67 第一节 组织保障 67 一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67 二 制定方案 落实措施 67 三 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 67 第二节 政策保障 68 第三节 资金保障 68 一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68 二 加大国家无偿资金投入 69 第四节 科技保障 69 一 加强渔业推广体系建设与体制创新 稳定渔业科技队伍 69 二 重视渔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积极推进渔业技术升级 69 三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9 四 创新科技推广模式 提高渔业业者技术水平 70 第五节 执法保障 70 一 加强渔业执法体系建设 完善重庆市渔业法律法规 70 二 加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 保障库区生态渔业健康有序发展 71 5 提 要 为科学 合理地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的水面资源 共同实现库区农 村移民 移得出 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 的目标 2009 年 11 月 重庆市人民 政府印发了 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会议纪要 纪要指出 发展优质生态渔业 是充分利用养殖资源和条件的需要 是保障优质水产品市场供给的需要 是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需要 2010 年 5 月 重庆市政府决定启动三峡库区天然 生态渔场建设工作 受重庆市农委委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 所组织有关专家在对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库区生态环境 库区渔业 资源和渔业生产现状等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 重庆市三峡库区 天然生态渔场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的编制工作 规划 编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通 过广泛调查研究 综合吸收了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 在确保库区防洪安全 环境保护 航道畅通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前提下 明确了库区生态渔场 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渔业的总体思路 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一 基本情况及渔业现状 三峡水库沿长江狭长分布 干流总长 667 公里 水系发达 岸线总长度 5000 余公里 水库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雨热同季 热量丰富 雨量丰 沛 年平均气温 l7 0 18 8 鱼类生长期可达 250 天左右 三峡工程淹没区涉及 26 个县 区 其中重庆市有巫山 巫溪 奉节 云阳 万州 开县 忠县 丰都 石柱 涪陵 武隆 长寿 渝北 巴南 北碚 江北 渝中 南岸 沙坪坝 大渡口 九龙坡 江津 22 个县 区 三峡库区有鱼类 148 余种 其中上游特有鱼类 47 种 经济鱼类 30 多种 6 此外还有国家保护鱼类白鲟 达氏鲟 胭脂鱼等 天然捕捞以利用自然种群 为主 库区捕捞产量为 6860 吨 专业捕捞渔船 2611 只 2008 年 占库区 捕捞产量前 5 位的分别为铜鱼 鲶 鲢 黄颡鱼 草鱼 抽样结果表明 5 种 鱼占渔获物总量的 76 28 二 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场的必要性 三峡水库建成后 为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之所以要三峡水库建成后 为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之所以要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 是因为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 是因为 一是建设库区天然渔场可以使库区鱼类资一是建设库区天然渔场可以使库区鱼类资 源得到有效补充 源得到有效补充 在三峡水库内进行增殖保护和人工放流 不仅能恢复水生 生物的多样性 扩大种群数量 挽救濒危鱼类 还能增加渔产量 二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优化库区水域生态环境 二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优化库区水域生态环境 发展以资源增殖为 主的生态渔业 通过鱼类的食物链消化吸收水体中氮 磷等富余有机物质 既可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达到以鱼养水 以鱼治水的目的 又能保护 和增殖鱼类资源 促进库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三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科学利用库区水域生产潜力 三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科学利用库区水域生产潜力 三峡水库水域 辽阔 库湾库汊众多 水体交换次数多 溶氧含量高 外源性营养物质丰富 按重庆库区面积计算 145 米 165 米 175 米的渔产潜力分别为 18400 吨 20900 吨 26900 吨 鱼类自然增殖具有良好饵料基础 是建设天然渔场的理 想场所 四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拓展库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领域 四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拓展库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领域 库区在取 消网箱养殖后 就业和增收途经受到影响 发展库区生态渔业 可以为库区 农 移 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五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提供优质安全的有机水产品 五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提供优质安全的有机水产品 2009 年 重庆 市淡水产品产量仅为 20 3 万吨 不及本地市场需求量一半 发展库区生态渔 业 可以是满足市场需求 丰富市民 菜篮子 六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为重六是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为重 7 庆增加一张响亮的名片 庆增加一张响亮的名片 天然生态渔场的建设 三峡有机鱼 品牌打造 以及 相关产业发展 必将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树立重庆的良好形象 综合起来看综上所述 库区渔业发展有利条件较多 只要坚持科学规划 在国家的积极扶持下 依靠科技 完全可以实现库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 为农 移 民致富奔小康发挥重要作用 三 规划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重庆市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规划 以保护三峡水库水质和生态环境 改良水质 促进生态渔业有序发展为目标 以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 农村 移民增收和扩大就业问题为主题 到 2020 年 实现年产有机水产品 3 万吨 年渔业产值 20 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产值 100 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 20 万个 10 万渔民提前致富达小康 渔业经济持续发展与水域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总目 标 规划 的主要建设内容概括为 五大工程 四大体系 一 五大工程 1 1 资源增殖工程 资源增殖工程 在重庆三峡重庆库区通过鱼类自然增殖和人工增殖放 流 建立稳定的鱼类种群数量 形成 90 万亩天然渔场 规划鱼产量 12500 吨 2 2 水域牧场工程 水域牧场工程 在库区适宜的库湾 库汊 沱湾通过设置围栏和人工 放流 形成 25 万亩 放牧式 生态渔场 规划鱼产量 7500 吨 并配套建设各 型渔港 25 座 改造渔船 1200 艘 新建渔船 3000 艘 以及更新相应的网具 3 3 湿地渔业工程 湿地渔业工程 在坝区水位 172 175m 的库区消落带 结合库区消 落带治理 建设 5 万亩湿地生态屏障 发展人工湿地高值渔业 规划鱼量 10000 吨 人工湿地渔业可以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源 4 4 质量品牌工程 质量品牌工程 规划对 10 个 8 品种进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并建立产品准入机制与产品追溯系统 以 三 峡 为招牌 打造 三峡有机鱼 品牌 实现年产有机鱼 3 万吨目标 建立产品 准出机制以及产品追溯管理系统 5 5 人才培训工程 人才培训工程 按照 阳光工程 模式和标准对库区移民 渔民 基层 农技干部进行水产养殖 捕捞 加工 储运 船网制造 餐饮服务等技能技 术培训 规划 5 年共培训各型人材人才 20 34 万人次 二 四大体系 1 1 苗种繁育体系 苗种繁育体系 建设水产原良种场 15 个 更换原种亲本 10 万公斤 到 2015 年各种规格苗种供应能力达到年产 3 亿尾 苗种需求基本自给 2 2 科科技技术术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 建设相当于国家二级站的增殖放流监测及渔业环境 监测中心站 1 个 下设 21 个监测点 建设集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病害防治 体系于一体的 简称 二合一 综合检测站 站点 21 个 形成监测网络 整合重 庆市水产研究所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等资源 成立 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院 开展科研与项目推广 8 个 3 3 渔业监管体系 渔业监管体系 建设渔业动态管理和安全应急指挥系统 购置安全应 急指挥系统 交通工具和执法装备 23 台 套 4 4 现代营销体系 现代营销体系 建立以管理运营公司制 营销市场股份制 农民组织 协会制 龙头企业带动制有机结合的渔业经营管理体系 成立 重庆三峡水库 天然生态渔业总公司 库区各区县生态渔业公司企业 40 家 成立渔业专业 合作组织 60 个 建设休闲渔业基地 40 处 100 吨休闲渔船 20 艘 水产品批 发零售市场 16 个 水产品加工厂 2 个 设立 三峡有机鱼 专销店 柜店 柜 100 个 专销 三峡有机鱼 及其加工产品 四 投资及效益 规划总投资 451736 万元 其中 9 资源增殖工程 121216 万元 水域牧场工程 51140 万元 湿地渔业工程 104400 万元 质量品牌工程 12300 万元 人才培训工程 20460 万元 苗种繁 育体系 31840 万元 科技支撑体系 24380 万元 渔业监管体系 4500 万元 现 代营销体系 81500 万元 资金筹措 各级财政投入资金为 222406 万元 约占 规划总投资的 49 23 其他投入资金为 229330 万元 约占规划总投资的 50 76 通过实施本规划 直接渔业产值 20 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 100 亿元 提供 就业岗位 20 万个 10 万农 移 致富奔小康 五 全面规划 分阶段实施 本规划规划年限为 2010 2020 年 除每年实施的项目外 其余分为两个 阶段 第一阶段 2010 2015 年 主要完成水产良种繁育体系 技术支撑体 系 渔业监管体系 现代营销体系以及天然生态渔场 水域生态牧场 人材 培训 三峡有机鱼 品牌的培育及配套工程等的建设 完成投资 343470 万元 约占规划投资的 76 第二阶段 2015 2020 年 完善 五大工程 和 四大体系 的建设内容 全面建成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及其相关配套工程 并进入运 行期 完成投资 108266 万元 约占规划投资的 24 10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背景 2006 年 10 月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三期蓄水 坝前水位升高到 156 米 三峡水库库尾延伸至重庆主城附近的铜锣峡江段 重庆库区的水域 面积达到 6 68 104hm2 高峡平湖的景观显现 2008 年和 2009 年 三峡工程 分别进行了两次 175 米试验性蓄水 坝前水位分别达到 172 米和 171 米 三 峡库区的广阔水域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2004 年 9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编制的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指出 三峡库区的农业产业 重 点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以柑橘为主的林果业 草食牲畜业 中药材 蔬菜等 特色产品 以保证库区水质为前提 适度发展库区水产养殖 为了使三峡库 区的渔业发展有章可循 国务院三峡办委托农业部编制了 三峡库区渔业发 展规划 2005 2010 该规划于 2004 年 12 月完成 并于 2005 年 6 月通过 了专家论证 但由于各种原因 该规划未批准实施 从政府管理的层面说 三峡库区的渔业生产事实上并没有正式启动 2009 年 11 月 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 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会议纪要 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2009 237 纪要指出 发展优质生态渔业是充分利 用养殖资源和条件的需要 是保障优质水产品市场供给的需要 是拓展农民 增收渠道的需要 纪要要求加快发展天然生态渔业 把天然生态养殖作为全 市推广的渔业生产主要模式和政府支持的重点 每年对重庆市境内长江等重 11 点江河实施鱼类增殖放流 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增加鱼类资源储量 在三峡 库区消落区及其他河滩地的适宜地段 在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展 筑池养鱼探索工作 2010 年 5 月 重庆市政府决定启动三峡库区生态渔场建设工作 要求相 关部门组织编制规划 受重庆市农委委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 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在对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库区生态环境 库区渔 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现状等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规划的编制工 作 第二节 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定义与范围界定 所谓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 是指采用自然种群增殖为主 辅以适当人 工增殖 并以库区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为基础 获得优质水产品的渔业水域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水域面积在坝前 145 米水位时为 87 51 万亩 坝前 156 米水位时为 100 25 万亩 坝前 175 米水位时为 133 24 万亩 按设计的水库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规律 汛期 6 9 月按防洪限制水位 145 米运行 10 月开始蓄水 10 月底蓄水至 175 米正常高水位 保持至 11 12 月 1 4 月水位逐步降至 156 米 5 月底降至防洪水位 145 米 但据库区开始蓄水后的运行试验 175 米水位较难达到 讯期水位也没 有降低到 145 米 综合考虑的结果 本规划将坝前 165 米水位时重庆库区淹 没线以下的水域确定为渔业利用水域 亦即三峡库区生态渔场的范围其面积 约 115 万亩 包括库区干流 80 万亩 通航支流 10 万亩 不通航库湾库汊 25 万亩 12 第三节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一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的必要性 三峡水库属于干支流为主体的多枝形河道型水体 总面积约 154 万亩 175 米水位 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 为我国第一大水库 如此大的水面和水体 同时原有江河干支流中的鱼类资源丰富 有许多特有种类 更兼库区气候温 和 降水充沛 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渔业增养殖 为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之所以要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 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 建设库区天然渔场可以使库区鱼类资源得到有效补充 一 建设库区天然渔场可以使库区鱼类资源得到有效补充 长江上游金沙江 岷江 嘉陵江 以及库区支流水电开发 拟建的小南 海水电站上马 必然对库区的渔业资源产生影响 鱼类自然增殖和库区新形 成的水面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鱼类自然资源的补充 生态环 境的修复需要开展库区渔业增殖 实践证明 发展增殖渔业是发挥水库综合 效益有效手段 在三峡水库内进行增殖保护和人工放流 不仅能恢复水生生 物的多样性 扩大种群数量 挽救濒危鱼类 还能增加渔产量 二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优化库区水域生态环境 二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优化库区水域生态环境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9 3 号 明确要求 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 嘉陵江 乌江流域的水体 和生态环境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淡水资 源储备库 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不仅是库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对整个长江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发展以资源增殖为主的生态渔业 通过鱼 类 特别是滤食性鱼类 的食物链消化吸收水体中氮 磷等富余有机物质 既可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达到以鱼养水 以鱼治水的目的 又能保护 和增殖鱼类资源 促进库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三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科学利用库区水域生产潜力 三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科学利用库区水域生产潜力 13 三峡水库水域辽阔 库湾库汊众多 消落区面积大 水体交换次数多 溶氧含量高 外源性营养物质丰富 为鱼类自然增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是建 设天然渔场的理想场所 2008 年 农业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 共建统 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备忘录 把 长江流域 重庆段 和三峡库区渔 业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开发 作为 2012 年的工作目标 把 通过开展增殖放流 提高渔政管理能力 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 作为五大共建任 务之一 如果严格按照生态 环保 安全的原则建成天然渔场 将不仅会产 生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以为中国内陆地区生态渔业发展提供成 功的范例 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成后 年有机水产品产出预期将实现渔 业产值 20 亿元左右 使库区约 10 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拓展库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领域 四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拓展库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领域 重庆市目前正在实施两翼 渝东南 渝东北地区 农民万元增收工程 力争在 2012 年使两翼农户纯收入在 2009 年基础上户均增加 1 万元 然而 库区在取消网箱养殖后 就业和增收途经受到影响 发展库区生态渔业 不 仅可以促进两翼农民直接增收 重要的是通过鱼产品就地转化 还可以有效带 动库区涉渔加工运输业 旅游业 商业和餐饮业发展 较大范围地拓展两翼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领域 在库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库区农 移 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五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提供优质安全的有机水产品 五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提供优质安全的有机水产品 2009 年 重庆市淡水产品产量仅为 20 3 万吨 不及本地市场需求量一半 部分外来水产品长期抽检不合格 给市民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发展库区生态 渔业 可年产有机水产品 3 万吨 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 丰富市民 菜篮子 的需要 而且是保障水产品健康安全的有效途经 六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为重庆增加一张响亮的名片 六 建设天然生态渔场可以为重庆增加一张响亮的名片 三峡水库举世闻名 通过建设天然生态渔场 成功实现保护生态环境 打造 三峡有机鱼 品牌 带动相关产 14 业发展 促进库区农 移 民致富的目标 必将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树 立重庆的良好形象 从而使三峡天然生态渔场成为重庆一张响亮的名片 为 改善重庆投资环境 加快重庆渔业发展步伐 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 极意义 二 库区建设天然生态渔场的有利条件 一 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 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 农业部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备忘录把生态渔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加大了三峡水库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 特别是 2009 年农业部 重庆市联合 举办的三峡库区增殖放流活动 时任部长孙政才同志和重庆市的有关领导出 席了活动 取得圆满成功 全社会反响强烈 对增殖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 要性认识大大提高 重庆市政府 关于加快渔业发展专题会议纪要 2009 237 明确把加快发展天然生态渔业作为渔业保供给 促增收的重要举措 渔业主管部门与水利 财政 移民 发改委 环保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积 极行动 国内有关知名专家认为加快发展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利国利民 国务 院三峡办明确提出对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发展予以支持 库区广大农 移 渔 民强烈要求加快发展库区生态渔业 通过科学地实施长时间 大规模的资源 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 建设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二 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二 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浙江千岛湖和湖北清江水库等地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和养殖模式 统筹环 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成功发展生态渔业先进经验的案例 以及重庆市长寿湖 水库开展的 以鱼养水 以水养鱼 大水面增殖渔业实践 为库区建设天然生 态渔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 有近年来的工作基础 三 有近年来的工作基础 一是加大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 重庆市累计投入增殖放流经费 6000 多万元 投放各类苗种 1 7 亿尾 二 15 是全面取缔了三峡水库网箱养殖 三是加速推进了重庆开县汉丰湖生态渔业 示范基地建设 三峡水库消落区 四是在库区建成了集中成片的生态流水养 鱼示范基地 11 个 推广名优鱼流水养殖技术 8 项 五是有关科研院所对胭脂 鱼 岩原鲤等三峡库区珍稀特有鱼类的开发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上述实 际工作中 形成的一整套增殖放流管理办法 为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 奠定了基础 四 有市场需求的巨大缺口 四 有市场需求的巨大缺口 目前 重庆市水产品市场消费量达到 60 万吨 其中淡水产品需求量为 50 万吨左右 年人均水产品消费水平仅为 17 8 公斤 本地生产供给能力不到 现消费量的一半 若按全市水产品消费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3 7 公斤 的 目标 则全市每年水产品需求量达到约 100 万吨 缺口有约 70 万吨 因此发 展生态渔业的市场空间巨大 第四节 规划的主要思路 三峡水库蓄水后 水面变宽 水深加大 流速减缓 水质变肥 尤其是 支流 有利于生态渔业发展 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 保证库区渔业合理 有 序 可持续发展 在深入分析三峡库区渔业资源现状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以 及在库区区位 资源 环境 生态 产业基础 市场条件等因素基础上 结 合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 以及国家西部 大开发 314 总体战略实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战略机遇 综 合库区渔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提出库区生态渔业的发展思路 发展目标 发 展重点 产业布局 关键建设环节和重点项目等 旨在提升三峡库区渔业的 整体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 改善库区水域生态环境 增加渔 农 民的收入 16 第二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 一 自然条件 三峡库区位于北纬 28 32 31 44 东经 105 44 111 39 之间 跨越大巴山 南麓及鄂西山地 奉节以东为川鄂边境山地 山高坡陡 河谷深切 奉节以 西属四川盆地边缘的川东低山丘陵区 库区地形复杂 高差悬殊 三峡水库沿长江狭长分布 干流总长 667 公里 库区降水充沛 水系发达 一级支流有香溪 神农溪 大宁河 梅溪河 磨刀溪 汤溪河 小江 龙河 渠溪河 乌江 龙溪河 御临河 嘉陵江等 回水里程 491 1 公里 水库岸 线总长度 5000 余公里 库区大部分位于高山深谷之中 断面狭窄 除开县外 库区内无大于 5 km2的集中水面 平均宽度 1 1 公里 库区河床地貌起伏大 水流缓急交替 多湾沱深潭 平均水深约 70 米 最大水深 170 米 具峡谷河 道型水库的典型特征 其中 丰都县黄桶碑以上至重庆市大渡口以下河段在 汛期基本保持天然河道状态 汛期后随水位上升蓄水而淹没成水库 水库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雨热同季 热量丰富 雨量丰沛 年平均 气温 l7 0 18 8 10 年积温 5000 天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 975 1 1301 7 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 1112 8 1326 9 小时 无霜期 300 340 天 鱼类生长 期可达 250 天左右 水库建成后 除近坝段 10 公里左右的库段有短时水温 分层现象和 4 月坝前出流水温略低于入库水温外 其它库区月平均水温高于 15 的有 8 个月 12 月至翌年 3 月的平均水温低于 15 最低水温出现在 2 月 约 8 6 10 2 二 库区水系情况 本区水系属长江水系 主要河流 17 有长江 嘉陵江 乌江等 12 条 主要特征见表 2 1 表表 2 1 重庆三峡库区主要江河特征表重庆三峡库区主要江河特征表 江河名称水系 流域面积 km2 干流长度 km 河口流量 m3 s 径流总量 107m3 长江长江 1000000786141004447 嘉陵江长江 15790011202120668 6 乌江长江 8792010371650520 3 涪江嘉陵江 36400700572180 4 芙蓉江乌江 9184231183 257 8 綦江长江 706821712238 5 小江长江 499024011034 7 大宁河长江 418416265 220 6 御临河长江 386121850 716 龙溪河长江 328017051 316 2 磨刀河长江 319717061 619 4 龙 河长江 281014064 920 5 注 长江为碚石以上 注 长江为碚石以上 三 库区水质状况 本区主要干支流水质情况 见表 2 2 2 3 2 4 2 5 表表 2 2 2008 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断面水质类别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断面水质类别 断面名称断面名称1 1 月月2 2 月月3 3 月月4 4 月月5 5 月月6 6 月月7 7 月月8 8 月月9 9 月月1010 月月1111 月月1212 月月全年全年 朱 沱 劣 劣 劣 铜罐驿 劣 劣 劣 寸 滩 劣 劣 清溪场 劣 沱 口 劣 官渡口 表表 2 3 2008 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水质水质1 1 月月2 2 月月3 3 月月4 4 月月5 5 月月6 6 月月7 7 月月8 8 月月9 9 月月1010 月月1111 月月1212 月月全年全年 类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 类 66 733 316 70 016 70 016 70 00 016 716 733 316 7 类33 366 733 383 383 333 30 016 716 716 733 366 733 3 类0 00 050 016 70 050 00 016 716 716 70 00 050 0 18 类0 00 00 00 00 016 733 30 050 016 750 00 00 0 劣 类0 00 00 00 00 00 050 066 716 733 30 00 00 0 类100 0 100 050 083 3100 033 316 716 716 733 350 0100 050 0 表表 2 4 2008 年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断面水质类别年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断面水质类别 断面名称断面名称所属河流所属河流1 1 月月2 2 月月3 3 月月4 4 月月5 5 月月6 6 月月7 7 月月8 8 月月9 9 月月1010 月月 1111 月月 1212 月月 全年全年 北 碚嘉陵江 临江门嘉陵江 武 隆乌 江 劣 御临河口御临河 劣 澎溪河口澎溪河 大宁河口大宁河 劣 香溪河口香溪河 注 河口断面水质评价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湖库标准 表表 2 5 2008 年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年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水质水质1 1 月月2 2 月月3 3 月月4 4 月月5 5 月月6 6 月月7 7 月月8 8 月月9 9 月月1010 月月1111 月月1212 月月全年全年 类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 类 28 614 30 00 014 30 00 00 00 014 30 014 314 3 类14 328 657 10 028 642 957 157 171 428 657 142 928 6 类57 157 128 685 742 928 628 614 314 357 142 942 942 9 类0 00 014 314 314 328 60 00 014 30 00 00 014 3 劣 类0 00 00 00 00 00 014 328 60 00 00 00 00 0 类42 942 957 10 042 942 957 157 171 442 957 157 142 9 四 库区主要支流水华及营养状况 2008 年 3 10 月 在受蓄水影响的库区长江一级支流共布设 82 个水华预 警监测断面 采用叶绿素 a 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等 5 项指标 评价水体综合营养状态 结果列于表 2 6 2008 年 库区累计发生水华 13 起 涉及河流 11 条 分别为香溪河 神 农溪 大宁河 梅溪河 磨刀溪 澎溪河 苎溪河 瀼渡河 汝溪河 黄金 河和渠溪河 水华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小环藻 甲藻门的多甲藻 绿藻门 的衣藻和实球藻 蓝藻门的微囊藻 19 表表 2 6 2008 年年 3 10 月三峡库区长江主要支流水体营养状况月三峡库区长江主要支流水体营养状况 各级水体综合营养状态的断面比例各级水体综合营养状态的断面比例 综合营养 状态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平均值 贫营养 7 33 73 70 01 22 41 21 22 6 中营养 76 881 770 780 580 569 580 578 177 3 轻度富营养 12 211 020 711 014 622 015 918 315 7 中度富营养 1 21 23 76 11 23 72 42 42 7 重度富营养 2 42 41 22 42 42 40 00 01 7 富营养合计 15 814 625 619 518 228 118 320 720 1 水华优势种的季节性转变表现明显 春季水华的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 小环藻和甲藻门的多甲藻 夏季水华的优势种主要为绿藻门的衣藻和蓝藻门 的微囊藻 呈现出由河流型 硅藻 甲藻等 向湖泊型 绿藻 蓝藻等 演 变的趋势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 人口情况 重庆市范围内的三峡水库淹没区包括 22 个区县 分别为巫山 巫溪 奉 节 云阳 万州 开县 忠县 丰都 石柱 涪陵 武隆 长寿 渝北 巴 南 北碚 江北 渝中 南岸 沙坪坝 大渡口 九龙坡 江津 截至 2008 年底 这 22 个区县总人口 1910 28 万人 重庆统计年鉴 所指的三峡库区仅包括 15 个区县 即万州区 涪陵区 渝北区 巴南区 长寿区 江津区 丰都县 武隆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石柱县 其中 8 个重点移民区县为万州区 涪陵 区 丰都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截至 2008 年底 库区 15 区县户籍总人口为 1486 92 万 其中农业人口 1165 69 万 约占 78 4 8 个重点移民区县户籍总人口为 923 02 万 其中农业人口 750 42 万 约占 81 3 20 二 社会发展水平 总体上看 库区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 区内发达的城市与落后 的农村并存 现代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并存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二元经济 特征十分明显 库区年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峡水库蓄水后 水运条件大大改善 陆路交通中公路通车里程达 1 万 多公里 重庆市到宣昌的高速公路已经通车 库区通信设施条件已得到明显 的改善 除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外 库区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三峡 工程的兴建 大量的移民搬迁 是三峡工程建设后续的大难题 但也为库区 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库区土地总面积 8553 66 万亩 其中耕地 2035 66 万亩 人均耕地 1 07 亩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耕地 80 以上是坡地 三峡水库蓄水后 30 多万亩 耕地没于水下 这部分耕地多是良田沃土 粮食作物是库区种植业的主体 由于耕地质量差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畜牧业以养猪为主 属于典型的粮猪 型结构 柑橘是区内重要的经济林木 库区属于我国著名的长江柑橘带的核 心区域 库区农村经济落后 乡镇企业不发达 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 外出 务工者较多 农民收入低 2008 年 淹没区 22 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 3660 67 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 19162 98 元 库区 15 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 1834 06 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 生产总值为 279 65 亿元 约占 15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4670 元 库区 8 个重点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 907 16 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 156 19 亿元 约占 17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1661 元 目前巫山 奉节 云阳 忠县 万州 丰都 石柱 武隆等 8 县属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 有绝对贫困 人口 80 余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 4 93 相对贫困人口 214 万人 该区贫困 人口最集中 贫困程度尤深 有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 21 三 库区水域特点及淹没 移民情况 一 水域特点 一 水域特点 三峡工程于 2009 年全部建成 坝前水位 175 米接 5 年一遇来水 水库土 地征用线标准 淹没下 水域面积 1045km2 156 75 万亩 重庆库区水域面 积在 145 米水位为 87 51 万亩 在 156 米水位为 100 25 万亩 在 175 米水位 为 133 24 万亩 根据西南农业大学和重庆市农业委员会资料 水库全部建成后正常运行规律为 汛期 6 9 月按防洪限制水位 145 米运 行 10 月开始蓄水 10 月底蓄水至 175 米正常高水位 保持至 11 12 月 1 4 月水位逐步降至 156 米 5 月底降至防洪水位 145 米 水库运行将形成大面 积消落区 重庆库区内消落区面积在坝前水位 145 175 米间为 48 91 万亩 其中 155 米水位线上面积 35 28 万亩 165 米水位线上面积 19 71 万亩 三峡水库的水文特点主要有 1 交换率高 三峡水库形成后 平均宽 度为 1576 米 属于河道型巨型水库 库水年交换率 11 5 显著大于长寿湖 1 41 新安江即千岛湖 0 5 丹江口 1 82 三门峡 2 56 等水库 2 溶 解氧高 长江干流的溶解氧含量一般介于 7 0 10 5 mg L 之间 普遍高 于同一地区塘 库等养殖水域 3 水位变幅大 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时 水 位变幅 30 米 4 高水位时水温低 水库按防洪要求运行 夏季在 145 米 水位运行 冬季在 175 米高水位运行 二 库区淹没及移民 二 库区淹没及移民 三峡工程淹没区涉及 26 个县 区 其中重庆市有巫山 巫溪 奉节 云阳 万州 开县 忠县 丰都 石柱 涪陵 武隆 长寿 渝北 巴南 北碚 江北 渝中 南岸 沙坪坝 大渡口 九龙坡 江津 22 个县 区 三峡工程淹没耕地 29 95 万亩 园地 10 95 万亩 河滩 5 85 万亩 其中 重庆库区淹没面积占 85 以上 22 三峡工程规划迁移人口 120 88 万人 农村生产安置人口 40 5 万人 其中 农村移民就地后靠安置 28 万人 重庆市 25 万人 外迁安置人数 12 5 万人 重庆市 10 万人 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 16 个区县 共需动迁移民 103 79 万人 占全部 库区移民的 88 其中农村移民 35 万人 第三节第三节 库区渔业概况库区渔业概况 一 渔业资源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是我国最重要的以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物种基 因库 据调查 库区江段共有鱼类 148 种 分别隶属于 89 个属 21 个科 其中鲤科鱼类最多 有适应水流湍急环境的种类 有适应江河缓流或湖泊生 活的种类 也有全江广泛分布的种类 如按经济性能来划分 有经济鱼类 养殖鱼类 珍稀鱼类和观赏鱼类 表 2 6 三峡水库建成后 由于生态环境的 改变 适应流水生活的名贵 珍稀鱼类有可能减少或消失 代之为适应静水 生活的定居型鱼类 这些变化对于发展增殖渔业是有利的 表表 2 6 三峡水库主要鱼类资源三峡水库主要鱼类资源 类别主 要 种 类 主要经 济鱼类 中华倒刺鲃 白甲鱼 中华裂腹鱼 岩原鲤 鮈类 圆口铜鱼 铜鱼 青鱼 草 鱼 鲢 鳙 鲤 鲫鱼 团头鲂 黄颡鱼 长吻鮠 南方大口鲶 乌鳢 鳜 翘 嘴红鲌 蒙古红鲌等 主要养 殖鱼类 鲢 鳙 草鱼 青鱼 团头鲂 草鱼 鳊 三角鲂 泥鳅 中华倒刺鲃 白甲鱼 鲤 鲫 南方大口鲶 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 长吻鮠 黄鳝 鳜 乌鳢 岩原鲤 等 珍稀特 有鱼类 胭脂鱼 达氏鲟 白鲟 瓣结鱼 白甲鱼 齐口裂腹鱼 云南鲴 四川华吸鳅 中华间爬岩鳅 中华裂腹鱼 吻鮈 长鳍吻鮈 圆口铜鱼等 观赏鱼 类 胭脂鱼 长薄鳅 爬岩鳅等 自然界鱼类的分布区划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特别在江河之中 不同区域会栖 息相同的种类 表中不可避免有重叠种类出现 23 二 渔业产量 2008 年库区渔业天然捕捞产量达到 6860 吨 2003 年库区蓄水以后 整 个三峡库区的渔业捕捞总产量明显降低 此后开始逐渐回升 在捕捞总量变 化的同时 主要渔获物的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开始蓄水的 2003 年 产量占前 5 位的依次为圆口铜鱼 铜鱼 鲤 河鲶 黄颡鱼 它们共占了总 产量的 69 52 而到了 2007 年 产量占前 5 位的依次为河鲶 铜鱼 鲤 鲢 草鱼 它们共占了总产量的 72 28 2008 年 产量占前 7 位的分别为 铜鱼 鲶 鲢 黄颡鱼 草鱼 这 5 种鱼占抽样渔获物总量的 76 28 是库 区的主要经济鱼类 三 渔业特点 一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捕捞渔船和作业方式的变化 一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捕捞渔船和作业方式的变化 据对三峡水库重庆境内的北碚 沙坪坝 巴南 九龙坡 大渡口 江北 涪陵 丰都 石柱 忠县 万州 奉节 开县等区县的调查 专业渔船总量 从蓄水前 2002 年的 1481 艘增加到 2007 年的 2611 艘 增长了 76 29 表表 2 8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部分区县三峡水库重庆库区部分区县 2003 2007 年捕捞渔船数量 艘 年捕捞渔船数量 艘 年度 区县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北碚 151172165212202202 沙坪坝 4546587293110 巴南 545454535250 九龙坡 303236394345 大渡口 292929292726 江北 247285250246180197 涪陵 300453643617624656 丰都 117133148185206222 石柱 141622232539 忠县 100130150190230300 24 万州 214205193247390404 奉节 70110150190202212 开县 1108676103118148 合计 148117511974220623922611 万州以上捕捞渔具类型主要是三层刺网 流刺网 钩等 万州及其以下 江段的流刺网逐渐消失 奉节等地虾笼增多 并新出现了沉网 二 三峡重庆库区单船捕捞量的变化 二 三峡重庆库区单船捕捞量的变化 据对涪陵 丰都 石柱 忠县 万州 奉节 开县等区县的调查 各区 县不仅相互之间单船捕捞量差异很大 而且年际变化也十分明显 总体呈逐 渐下降的趋势 2007 年的平均单船捕捞量比 2003 年减少了约 48 4 然而 这一减少幅度却低于同期渔船数量的增加幅度 这意味着在三峡水库重庆库 区多数区县 水库蓄水以来渔获物总量在逐渐增加 表表 2 9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部分区县三峡水库重庆库区部分区县 2003 2007 年平均单船年捕捞量 年平均单船年捕捞量 kg 年度 区县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北碚 760750740730680650 沙坪坝 900900850840800750 巴南 189203195185168189 九龙坡 960838785694480960 大渡口 700700650650650700 江北 400400400500600500 平均平均 985 1985 1965 7965 7937 3937 3934934897 3897 3959 3959 3 涪陵 278240235247210190 丰都 750510480390 石柱 1000120015001500900800 忠县 1000900800800750750 万州 1570700550440330330 奉节 1600200013001050720750 开县 680650610580520480 平均平均 1021 31021 3948 3948 3820 7820 7732 4732 4558 6558 6527 1527 1 三 三峡重庆库区主要渔获物的变化 三 三峡重庆库区主要渔获物的变化 据对北碚 沙坪坝 巴南 九龙 25 坡 大渡口 江北 涪陵 丰都 石柱 忠县 万州 奉节 开县等区县的 调查 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江段的主要渔获物种类组成变化较大 主要表现为 吻鮈类的大量增多和鲶 长吻鮠 黄颡鱼的明显减少 长江干流涪陵及其下 游江段渔获物组成主要表现为静水性鱼类取代了流水性鱼类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保护三峡水库水质和库 区生态环境 保持库区生态渔业有序发展为目标 以建设 五大工程 四大 体系 为主要内容 与国家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分期 实施 解决库区产业空虚的问题 为农村移民增收和扩大就业创造新的空间 第二节 规划基本原则 一 综合规划 保证天然生态渔场建设整体效益 一 综合规划 保证天然生态渔场建设整体效益 坚持渔业发展以保护水质为前提 坚持渔业发展与移民安置相结合 坚 持渔业发展与生态安全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遵循生态规律和保证 生态效益的整体性 进行综合规划 提出针对性建设方案 发挥实效 二 结合实际 天然生态渔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 二 结合实际 天然生态渔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压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